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0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话美国独立纪念日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6.7.2007 05:44:44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美国国庆节的正规叫法是“ 独立纪念日”,它是美国的主要法定节日之一,日期为每年7月4日,以纪念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它标志着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和英国正式分家,走向独立建国的道路,而《独立宣言》就是一份阐述分家理由的说明书。<br />《独立宣言》是由托马斯·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 )起草的。1776年7月4日经大陆会议专门委员会修改后获得通过,并由大陆会议主席约翰·汉考克(John Hancock)签字生效。<br /><br />《独立宣言》的发表,不仅表明北美殖民地人民与宗主国英国公开决裂的决心和意志,而且也揭示了一种政治信念,即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与自由的天赋权利。这种政治信念导致了美国革命的爆发,而美国革命的实践也为后来的欧洲革命以及亚非拉的革命运动树立了光辉榜样。因此,近代大力倡导革命的人士如马克思,列宁以及解放前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对美国革命赞誉有加,老拿美国革命来说事儿。<br /><br /><br />其实,美国的独立运动的性质和二战后非殖民地化过程中诞生的一大批新兴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多少还是有区别的。如果说后者属于“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范畴,美国革命则是北美殖民地的大英帝国的臣民与政府闹分家。在性质上,和南北战争差不多,一方想分,一方不要分,就打起来了。只不过,美国革命的结果是要分家的一方打赢了,就有了美国独立建国这一“世界史上的伟大事件”。南北战争的结果是要分家的南方被打败了,南方不但无法实践《独立宣言》倡导的政治信念,反而成为分裂国家的反面教材。假如南方打赢了,那就是又一个伟大的国家出现在西方的地平线上了。您说,这历史学家有多么的势利!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成者王侯败者贼”。<br /><br />美国独立建国运动在本质上是与大英帝国闹分家,而不是本土的印第安人赶走入侵的欧洲人而重建自己国家,这就是它与其他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区别。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历史。<br /><br />近代世界历史是一部以欧洲国家唱主角的历史。五百多年前,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西欧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组建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并开始从偏居一隅的大西洋沿岸向全世界扩张。其对外扩张的动力是所谓的3G (God, Gold, Glory),即上帝,黄金和荣誉。<br /><br />1492年,哥伦布歪打正着地发现新大陆,强有力地刺激了欧洲国家对外扩张的步伐。哥伦布冒险出海干嘛去了?他误解了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以为中国遍地黄金,想到那儿去淘金,到亚洲贩香料,赚大把的银子。这位老兄敢想敢干,带了一伙儿人,驾着几条小船儿就想横渡大西洋。因为算错了距离,刚到巴哈马,就以为到日本了,美滋滋地向西班牙王室报功。<br /><br />葡萄牙人当时正在跟西班牙人争夺海上霸权,一看哥伦布犯了这么个可笑的错误,乐了。这傻小子,在那儿呆着吧,咱绕个道,南下好望角,绕个弯儿,进印度洋,给哥伦布那伙子人甩后头再说。<br /><br />于是,达.伽马抢占了先机,提前到达亚洲。葡萄牙人凭其先进的航海技术,在十六世纪建立起其海洋霸主的地位。中国的澳门就是那时候让葡萄牙人占的。<br /><br />哥伦布代表的国家西班牙虽然在海上被葡萄牙打败了,但因祸得福,人家知道在海洋上争不过葡萄牙人,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在新大陆上找金子了。当时的美洲大陆并存着印第安人的印加,玛雅和阿兹台克三大帝国,都存了不少黄金。大鼻子黄头发的欧洲人一来,没见过世面的印第安人惊为天人下凡,赶快热情款待,他们哪里知道欧洲人到这儿可不是串门儿聊天来做客的,人家是一门心思找金子来的。<br /><br />印加人没那么多心眼儿,国王又好客,听说来了外乡人,赶紧吩咐手下,设宴给客人接风。酒席宴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看看国王喝醉了,赴宴的西班牙军官Francisco Pizarro一声令下,叫士兵把国王拿下绑了。等国王醒过酒来,要了钥匙开国库,运黄金,末了,把国王一杀,齐活。就这么简单,印加帝国就灭了。接着,玛雅帝国灭了,阿兹台克也灭了。当然,也有小部分人印第安人企图反抗,羽毛弓箭能敌得过人家洋炮洋枪吗?您说,这和入室抢劫没什么两样?可人家Francisco Pizarro和哥伦布一样,一下子就成了英雄。要不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呢。<br /><br />中南美洲这地方,气候好,咖啡,烟草,土豆,番茄,甘蔗,玉米,棉花,等等等等,这儿全有,是个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既然黄金抢得也差不多了,那就在这儿开农场种庄稼吧。这样,以种植园经济为基础的西班牙殖民帝国就建立了起来,所以中南美洲国家(巴西除外)至今都讲西班牙语。<br /><br /><br />地处欧洲南部的西葡两国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一马当先,大获其利,地处北部的西欧国家也没闲着。荷兰人看航运赚钱,铆足了劲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很快建起一支数量超过十万条船的超级船队,雄踞世界第一,终于在十七世纪打败葡萄牙,建立起海上霸权。中国的台湾就是这时候让荷兰人占领的。<br /><br /><br />要说英国人,他们比荷兰人更厉害,看到葡萄牙人从海路到达亚洲,英国于1553开始,也派出一批批探险队,想从北边找到通往中国的航道,无奈,几次都让北冰洋给挡了回来。<br /><br />但是,他们却发现了哈德逊海湾,由此进入北美大陆的皮毛产地。十六世纪的殖民扩张不是让葡萄牙和西班牙争了头筹吗?英国人暂时争不过他们,就打起做生意赚他们钱的算盘。<br /><br />要说做生意,西班牙人没法儿跟英国人比。西班牙人连抢带夺地没少往回倒腾金银,按说,有了钱,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发展点儿资本主义,不是挺好的事儿吗?可他们藐视工商,有了钱拿去买贵族头衔,摆谱儿,净干那些烧包的事儿。人家英国人就会算计,也很精明,瞧准了机会一个劲儿挣钱。西班牙人在美洲的种植园不是缺劳力吗?好,咱从非洲给你们贩奴隶。<br /><br />从1562年开始,英国人在从事的奴隶贩运的买卖中挣了大钱,连伊丽莎白女王和她的大臣们都看得眼馋,从第二批奴隶贸易起,也悄悄地投资于这种生意。人们不是都喜欢物美价廉的英国纺织品吗?咱先可着劲儿地纺纱织布,充当服装供应商。国内农民的地不是让人给圈了吗?告诉他们,上新大陆去跑马占地。有人不是觉着在国内受到宗教迫害吗?到新大陆去寻找自由,咱不拦着。甭管跑到哪儿去,你们也是大英帝国的臣民。<br /><br />英国凭借其有利的岛屿位置,避开欧洲列强争夺霸权的混战,集中力量发展工商业,借助商业革命之势,迅速积累了财富和力量。到了十八世纪,终于取荷兰而代之,晋级为海上霸主,进而打败竞争对手法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br /><br />“为仁不富,为富不仁”。英国人在追求财富和权力过程中,从来不讲仁义。从贩卖人口到贩卖毒品,只要挣钱,什么都干。对海外殖民地的剥削,概不手软。就说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吧,英国人在那儿敛钱也从不含糊。新移民干的不是挺红火吗,那就多交税,少一个子儿都不成。荷兰航运发达,运费便宜,但英国人说了,必须用英国船运货,违者重罚,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一来二去,北美殖民地的工商业者就跟英国政府有了矛盾。<br /><br />经济上出现矛盾,问题还不算太大,难办的是政治上出现问题。而政治上出现问题,往往是思想上产生了变化。北美殖民地和英国闹分家,首先是个思想问题。其根源则是欧洲的启蒙运动。<br /><br /><br />十八世纪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倡导的理性主义是现代化运动的灵魂。启蒙运动起源于法国,为什么呢?因为咖啡。自从咖啡引进欧洲以后,喝咖啡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时尚。像北京上海的白领爱跑到星巴克显示自己的小资情调一样,当时法国的知识分子也忒喜欢新潮。于是,咖啡馆就成了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经常光顾的地方。这些人聚到一起,几杯咖啡下肚儿,在咖啡因的刺激下,大脑兴奋,夜里哪儿睡得着觉啊,睡不着也不能闲着不是?那就琢磨事儿,思想就变得异常活跃。<br /><br />知识分子思想活跃对专制的政治制度必然造成威胁。启蒙知识分子们在咖啡的刺激下,思想就没了禁锢,嘴上就没了把门儿的,逮什么说什么,什么要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啊,什么自由经济民主政治啊,什么进步理性自由平等博爱,就全来了。您说,这些思想对当时欧洲各国的君主政体能没影响吗?实际上,这股思潮对欧洲各国君主想要保持的政治稳定的局面起到了颠覆性的破坏作用。就这样,小小的咖啡豆掀起了一场启蒙运动,而启蒙运动奠定了全球现代化的思想基础。怪不得有学者指出,咖啡改变了世界历史。<br /><br />启蒙运动和美国革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北美殖民地的许多领袖人物都是启蒙思想的鼓吹者,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没少喝咖啡。启蒙使人的脑子开了窍儿,尤其是对北美殖民地人民来说,就像解放前多年饱受凌辱的小媳妇忽然听说还有离婚这回事一样,看见了一丝摆脱现状的曙光。<br /><br />想当年,北美殖民地的老前辈们飘洋过海来到新大陆,为的是逃避宗教迫害,追求自由。虽说北美这地界是天高皇帝远,但大英帝国统治者的手伸得太长,殖民地人民作为二等臣民,苛捐杂税一点儿都逃不掉。<br /><br />随着启蒙运动思潮传入北美,殖民地人民就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对大英帝国的欺压逆来顺受了。英国统治者蠢啊,就没瞧出来这种变化。或者说,就没认真考虑过如何主动改进对殖民地的政策,改善政府和臣民的关系。相反,为了补充因战争费用沉重而捉襟见肘的国库,一再增加殖民地的赋税。什么印花税,茶税,糖税,不一而足。至于殖民地人民的感受,则忽略不计,你们胆敢违抗,我就给你们点儿厉害看看。这就是专制政治体制中掌权人物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它往往导致当权者独断专行。<br /><br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英国政府的政治高压和沉重赋税,北美人民很生气,后果也真的很严重。他们组织起来,首先同英国人展开抗税斗争。在整个18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之间,英国和北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当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后,英国议会在1774年先后通过了“不可容忍的法案”,采取高压性措施,不但封锁波士顿港,还动武,这下可激怒了北美人民。为了对付英国强大的武力镇压,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决定联合行动。<br /><br />1774年,各地代表聚到一起开了个会,史称第一次大陆会议。会议提出一个划时代的口号就是“我们都是美国人”。得,这下子动真格的了。1775年4月,在莱克星顿打响了第一枪,这标志着美国革命战争的开始。最初,许多北美人民并非真的想跟大英帝国分家,但是,北美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托马斯·佩恩的小册子《常识》非常及时地指出了分家的必要性,使人们相信对于殖民地来说,分出来另立门户是唯一的出路。现在是枪也开了,脸皮也撕破了,怎么办?又开了一次会,就是第二次大陆会议,讨论是不是铁了心要跟英国闹分家。到这时候,尽管还有些人反对分家,但分家已是势在必行了。<br /><br />要分家,总的有个理由吧?第二次大陆会议责成一个五人小组,负责起草大会宣言。负责执笔的就是来自佛吉尼亚的托马斯·杰弗逊,此人是多才多艺的启蒙主义思想家。这份宣言写好后,于7月1日拿到大会上进行讨论。经过几天的激烈辩论,大会宣言于7月4日下午在费城栗树街(Chestnut Street)的独立宫(Independence Hall)内进行投票表决,13个殖民地中有9个赞成独立,宾西法尼亚和南卡莱罗纳反对独立,达拉维尔尚未决定,纽约弃权。因此,大会宣言获得通过,这就是著名的《独立宣言》。在这份重要的历史文件上签字的,共有56名各界人士。<br />《独立宣言》在历数了英国统治者在美洲大陆倒行逆施的罪行后,庄严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脱离英国而独立。“我们,在大陆会议下集会的美利坚合众国代表,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非经他们授权,向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呼吁,说明我们的严正意向,同时郑重宣布: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并且按其权利也必须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br /><br />《独立宣言》的发表,极大的鼓舞了长期遭受英国压迫的北美殖民地人民。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用各种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从此,通过《独立宣言》的这一天就成为美国人民永远纪念的节日,被定为美国独立日。<br /><br />然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虽然《独立宣言》发表了,要独立的理由也算说清楚了,但是,真正的独立绝非由一纸宣言所能实现。最终使美国真正实现独立的仍然是枪杆子。英国政府听说北美殖民地想分家,要独立,当然不干。这不是反了吗?派军队给我镇压。最后的结果还是枪杆子说了算。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民兵和刚刚组建的大陆军经过8年苦战,最终打败英国军队,才使独立成为现实。1783年,《巴黎条约》签定,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br /><br />由十三个殖民地和英国分家后组建的美利坚合众国,早已今非昔比。每年7月4日看到美国各地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段历史,希望主张专制独裁的统治者能认真地读读《独立宣言》,真正理解其所揭示的不辩自明的真理。<br /><br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美国革命给于世人的启示非常明确:国家分合,取决民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12.2024 05:0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