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37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殇》的原始面目【重校】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3.7.2007 18:50:31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河殇》的原始面目【重校】<br /><br />--《河殇解说词第一稿》(原名走出“黄河心理”)<br /><br />【以下是谢选骏先生1988年1月单独为《河殇》摄制组所写作的《河殇解说词第一<br />稿》。后来的《河殇分镜头稿》(《河殇解说词》)就是在此基础上经多人讨论形<br />成、分头执笔的,因此《河殇分镜头稿》中的有关黄河、龙、长城、蔚蓝色等著名<br />象征的论述,也大多出自谢选骏先生的原先著述和现场设想,读者很快就可以在<br />《河殇第一稿》中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br /><br />本稿曾经收入谢选骏先生的文集《向东方》,取名《第二章:走出黄河心理》。该<br />文集原名《为历史送行:走出“黄河心理”》,原定1988年冬季出版。“六四”事<br />件以后,辽宁人民出版社单方面撕毁出版合约。1996年,该文集由敦煌文艺出版社<br />“当代思想者文库”出版,改名《向东方》。由于谢选骏先生依然名列禁止出版著<br />作的名单,《向东方》无法直接署名,只能匿名“疏野”出版。<br /><br />“疏野”取意为谢选骏先生1987年至1989年间在《光明日报》的书评专栏《疏野书<br />话》。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资讯的流通更加方便无碍,因此特将它上网,作为<br />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提供那个时代的思想演变过程以及《河殇》创造经过的具体<br />轨迹,帮助澄清有关《河殇》的种种误解和不实之词,以此方便研究者的使用,并<br />满足一般读者的兴趣。】<br /><br />【《河殇解说词第一稿》(原名走出“黄河心理”),1988年1月】<br /><br />谢选骏<br /><br />第一集 黄河,一个象征<br /><br />中国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这本来来一个常识,可是随着日益增多的地下考古<br />新发现,这一常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br /><br />最近,在辽河流域有了重大的突破--据认为公元前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发<br />现了非常成熟的龙的造型。面对这比之夏代还要古老的证据,人们猜测纷纷,认为<br />辽河流域也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甚至是一个更重要的发祥地。此外,在青<br />海、云南、贵州等地区,考古学家们也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仿佛与这<br />些新发现的事实相呼应,有关“楚文化”研究的兴趣,也形成了一阵热潮。因为楚<br />文化,仿佛是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一种混和或中介,对它日益增长着的关注,暗<br />示”中国文明起源于中原”这一观念已受到了强烈的动摇。<br /><br />最新的消息是:据新华社上海1988年1月2日上海新发现三座”良渚”古墓有陪葬奴<br />隶,有关专家推论,夏王朝以前我国南方地区已经出现奴隶制。距今4500年前<br />的”良堵”文化,先于被定论的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王朝400年。这三座古墓是<br />上海考古队在西郊青浦县福泉山发掘的。<br /><br />这些事实无疑是有意义的。但其意义是否业已充分到足以否决中原文化的主导性程<br />度,则值得怀疑。起码,它忽略了两个要点:<br /><br />一、根据”陪葬奴隶”的存在去推论奴隶制的存在,是颇为冒失的。因为这忘记了:陪<br />葬者的存在,是一种宗教制度的产物,而奴隶制却是一种经济制度的结果。把宗教<br />现象和经济现象混为一谈,是不科学的“比如说”。以人殉葬的风俗,在我国一直<br />延续到明清时代,直到解放以前,但我们不能据此推论说中国明清时代社会,仍然<br />奴隶制度之下。更何况,对一些原始民族的实地考察表明,有许多陪葬者生前非但<br />不是奴隶,而且还是显贵人物。<br /><br />二、我国地大物博,区域性文化(地方文化)非常丰富,且源远流长。其中有的甚至<br />具有相对独立的起源。且能追溯到一万几千年之前。这种文化发生学上的多元性,<br />及其必然包括的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如原先落后的地区,后来又迅速发达,等等),<br />相对于我国的幅员之大、住民之多而言,是十分自然的。对文化的总体命运来说,<br />最重要的也许不是起源的早晚,而是哪一种文化方式占领了主导地位,从而迫使其<br />他方式同化于自己。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考察表上,如果一种文化模式起源甚早,<br />但却被后来居上的其他文化所统治并被同化掉了,那么后来居上的文化就比起源更<br />早的文化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正是基于这一要点,我们可以说,周代文化比殷代文<br />化对中国总体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也正是凭借这种观点,中原文化,比其他可能<br />具有更早起源的地万文化,更具重要性。因为中原文化最终成为中国的统治文化,<br />其他地方文化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里,相继同化于中原文化,以此再<br />构成了中国文明的总体。在这里,统治的与被统治的、主导的与受主导的文化,虽<br />然终于同化在一起,但对总体文明的构成、贡献却有所不同--前者大于后者。<br /><br />根据一则同样新颖的报告,人们还可以”重新发现”中原文化主导论的价值:“有关<br />考古学家和有关的古文字学家研究证明: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甲骨所<br />显示的契刻符号,早于安阳殷墟的甲骨卜辞4000多年,领先于素称世界最早文字的<br />古埃及纸草文书。它为探索中国文字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从这种现象看<br />来,安阳殷墟的甲骨卜辞应与此一脉相承,以安阳殷墟甲骨卜辞为标志,中原地区<br />在我国古代率先进大了有文字的历史时期。”(见《光明日报》1987年12月17日)<br /><br />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而言,文字的出现也许要比青铜器等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更大<br />的推动力,甚至要比宗教观念的形成更富于社会纽带的意义。因为,它标志着文明<br />积累从此可以加速度前进的新时代开始。有了文字,信息及其传递,就可以成倍成<br />倍地递增。从而,产生突破原始构架的文化能量。<br /><br />中原文化主导性的重新确认,肯定了黄河(和它所冲积的”原”及”黄土高原”)对中国<br />文化生成的决定作用。<br /><br />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这话当然有一定的经验事实为基础。在早期的<br />中国文明刚刚透出晨光的日子里,广袤的黄土冲积地带,就成了中国民族休养生<br />息、文治武功的巨大腹地。<br /><br />有人把黄土冲积带比做“中国文化的子宫”,也正是基于此种经验的事实。但另一<br />方面,上述的比喻却也有“翻版”之嫌:“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这就是<br />翻版的原型?但是,与其说黄河象仁慈的母亲,毋宁说它象是横暴的、酒鬼般的父<br />亲。<br /><br />我们知道,黄河与中华民族、伏尔加河与俄罗斯民族之间的关系并不等同。<br /><br />一、中国文化是独立起源的,而俄罗斯文化则是来自外国(匈奴文化、拜占庭文化、<br />北欧文化等等)的启蒙。<br /><br />二、黄河是早期中国文明的统治民族们活动的主要舞台,而伏尔加河则不过是俄罗<br />斯扩张势力抵达东方之后开拓的一片新疆土。<br /><br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伏尔加河很少扭曲俄罗斯文化的命运,更少产生破坏性的<br />影响;但黄河却对中国文化有着直接的干预,且多是造成破坏性的支配。黄河像一<br />条暴怒的龙,常常恣意妄为,破坏人类的生活。这生活原先是在它的孕育之下成长<br />的。<br /><br />黄河的这种矛盾性格,在催眠和暗示中,塑造了中国命运的基本旋律:创造-- 破<br />坏--再生。“中国文化的连续性”,是由间歇期的“无律随机的冲动”,衔接而<br />成的!<br /><br />黄河,因此成为中国的象征。<br /><br />第二集 二元归一<br /><br />中国,这是一个濒临西太平洋的国家,它雄踞欧亚大陆的东部,一举囊括了绵长的<br />海岸线和广袤的腹地。这个无法选择的命运,使它注定受到两股力量的竞相吸引:<br />它在内陆的安详与稳定,和海洋的奇异与激情之间,踯躅徘徊。<br /><br />人们曾经坚信,宇宙空间是蔚蓝色的。可是,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人们离开地<br />球进入宇宙空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宇宙和自身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这蔚<br />蓝色并不是宇宙的颜色,而恰恰是地球本身的颜色!<br /><br />原始世界观认为,生命的原色是红的,因为他们看见动物体内流出的液体是红色<br />的。他们幻想,生命的衰败,可能和红色的失落有关。为了表达对生命的眷恋,为<br />了寻求复活和永生,他们在死者的遗体上,用铁矿石涂上红色,以此召唤那失去的<br />生命力。但是,认为生命之色是红色的观念,却是一个古老的迷信。<br /><br />生命的本色并不是红的,许多昆虫体内流动的,就不是红色的血液,而是多种颜色<br />的生命之水。<br /><br />动物世界赖以生存的植物世界,红色的血液更是罕见。生命所依附的大气与水,使<br />地球成为蔚蓝。<br /><br />生命的星球是蔚蓝色的星球。当人们展望世界,天空是蔚蓝色的,大海的波涛也是<br />蔚蓝色的。大海并不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王国,而是人类的故乡。<br /><br />许多海洋哺乳动物的存在表明,人身上的许多特征,都与海洋哺乳动物的特性有<br />关。人的眼泪和汗是咸的,人的手指之间有一种蹼的退化遗迹,人身上的毛发很<br />少……<br /><br />根据这种假说,人类的优势和幸运,正在于他是一种从海洋里重新退回到大陆上的<br />生灵。他的祖先曾因大地的灾变而遁入大海,当他重新回到大地,诸多的不适应,<br />伴随着陌生和恐惧,构成他独特的命运。这迫使他极力发展自己的后天适应性,从<br />而创造了文明。<br /><br />毫无疑问,人类的文明是在陆地上发展起来的。人本身的进化过程,也是在陆地上<br />实现的。东非猿人、北京猿人到山顶洞人的整个历程,都表明了这一点。渔猎的、<br />采集的文明、游牧文明,农业文明以及近代的工业文明,都是立足于大地之基。但<br />是,人类的文明从来也没有与海洋绝边缘。<br /><br />远在地中海的航海文明兴起以前,太平洋上就活跃着一个古老而有活力的航海文<br />明。波利尼西亚人横渡整个太平洋抵达复活节岛。而马来人则穿越整个印度洋而移<br />民东非的马达加斯加岛。这是一万年以前发生的历史事件。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凭<br />借今天看起来十分简陋的航海工具实现的。人们不禁要问,支持这种活动的,究竟<br />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和信念?<br /><br />中国古代的统治文明起源于内陆,但中国文明的整体则包含着丰富的海洋生活成<br />份。<br /><br />殷商时代通行于中国的货币,就是海洋生物的贝壳。<br /><br />早在仰韶时代,酋长的墓室就由拼组成龙虎图案的贝壳来装点。<br /><br />可以推测,为了保证这种货币供应,在当时的殷王朝统治中心,即现今的黄河中游<br />一带与大海之间,已存在固定的商路。<br /><br />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纪到三世纪之间的中国哲学家庄周,曾经在一篇题为《秋水》的<br />作品中表现了内陆文明和海洋文明性格上的差异。<br /><br />黄河的河神名叫河伯,秋天涨水的时候,他看到黄河之大与天下之美都包容于己<br />了。狂喜之下,他尽情漂流直抵大海。等他看到大海的博大,茫然自失。随着他的<br />叹息,大海的主宰北海若出来了,对他说:不能和井蛙谈论大海,因为它只知道自<br />己的小小地盘;不能和夏天的虫子探讨冬天的冰雪,因为它除了自己的时代,便一<br />无所知;也不能和专业学者去谈论真正的哲学,因为他受到知识与教育的局限。而<br />今天,河伯你终于冲决了河道的壅塞,得见大海的宽宏博大。当你知道了自己的局<br />限,就毅然进入了一个更高更宏伟的境界……<br /><br />河伯与北海若的这段遭遇,当然只是神话的插曲。但它是否对人类的文明史轨迹有<br />一种提示意义呢?百川归海,内河的文明是否注定都要碰上大海的文明呢?<br /><br />从现代世界史看,是这样的。中国文明的中心,深植在内陆的沃土之中;单一的中<br />央集权,削弱了多元的发展。古代生活中丰富的海洋文明因素,逐渐被压抑了下<br />去。这使封建中国的生活日益单调为清一色的黄土地。黄色代替了蔚蓝色而成为统<br />治的颜色,“黄袍加身”,成了攫取统治权力的象征。<br /><br />秦汉时代的中国龙,有五种基本的颜色:北方有黑龙,东方有青龙,南方有赤龙,<br />西方有自龙,中央有黄龙。<br /><br />而明清以来的定式,使黄龙成了至高无上者。但黄色的历史性胜利,内陆文明因素<br />对海洋文明因素的绝对控制--则是以整个民族的衰败,为代价的。<br /><br />现代世界文明是海洋文明。它区别于各种以农耕和内河交通为特点的大陆文明。这<br />一新文明是从哥伦布远航美洲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成长的,迄今未衰。就这样,<br />蔚蓝色不仅获得了地球生命的意义,而且获得了现代世界命运的象征意义。<br /><br />全民性的、持续不衰的航海生活的存在,从民族活动的地域上把人类的文明分成了<br />两大单元: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海洋文明虽也离不开陆上基地,但却以海洋为通<br />道,在岛屿和沿海地区之间展开其活动。因此,与那些以河流为通道的大河文明和<br />以湖泊为通道的高原文明,形成了巨大的区别。<br /><br />中国的躯体是黄色的,但心灵却受到蔚蓝色的召唤。千百年来,它正是时时想挣脱<br />这矛盾的羁绊和纠缠,而建立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绵延最悠久的内陆文明。<br /><br />第三集 “黄河心理”的透析<br /><br />中华民族的统治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黄河的双重力量(孕育与破坏),那绵延无<br />尽的挑战,笼罩大地的毁灭性阴影,催生了中国民族特有的“黄河心理”,为它塑<br />造了多重相应的文化构造。中国人,迄今仍是不自觉地处于这种心理的围困之下。<br />分析它,既有助于了解我们今天的自我,又有助于了解我们今天的处境。<br /><br />“黄河心理”的一个重要外部特征,就是崇拜龙。龙和许多民族神话中的至上神祗<br />不同。它没有人的形体,也没有人的精神。龙对人,是完全的异己力量。因此,和<br />崇拜神人同形的偶像的那一系列文明相比,古代的中国文明,应该说是相对缺乏人<br />道主义的。<br /><br />“黄河心理”和龙的崇拜,可以一分为二看待。一方面,它鼓励了摆脱不掉它的人<br />们的那种惰性的依附心理;另外,也在绝境中推动他们自强不息的创造活动。<br /><br />黄河的泛滥是没有节律的,因此,与其他孕育了古代文明的那些巨大河流,如尼罗<br />河和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恒河和五河(印度河等)流域等等不同,<br />黄河泛滥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好处,而只造成普遍的社会灾难。这种绝境中的苦难,<br />召唤了一种凭藉自己的力量去奋斗的现世精神。即,不仁慈的大自然,反倒激活了<br />一种现世主义的生活态度。在古代宗教文明比比皆是的环境中,这种特殊的史官文<br />化又是难能可贵的。<br /><br />相比之下,古代希伯莱人的《圣经》中,寻求神所赐予的“流蜜流奶的地方”成为<br />一项民族性的追求。那时,游牧的希伯莱人所渴望的乐园,是一片丰美的草地。<br /><br />古代中国人,没有得天独厚的丰美草原,只得依靠汗水,把那片举目无边的黄土<br />原,灌注成为二等耕地。对生活在古代中国文明环境中的居民来说,生活是不仁慈<br />的;因此,他们最终放弃了向善的终级性的宗教信仰,而改取一种自救的、伦理的<br />生活方式。这就是“非宗教的宗教”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精神具有一<br />种真正自强不息的倾向。它拒绝把命运托付给神。<br /><br />然而,在黄河那难以控御、不守规范的暴力面前,人的自强不息毕竟是有限的,早<br />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祭河”就成为统治王朝一项经常性的官方活动。从那以<br />后,祭祀黄河以至献媚于龙神,便成了一种深不可拔的习俗。从《史记》西门豹治<br />邺的故事里我们知道,为河伯娶妻(以童女活祭黄河河神)的习俗,已有两千多年<br />了。甚至在当代影片《黄土地》中,我们仍然看到了对于祭龙神求雨场景的大肆表<br />现。祭祀黄河是一种民俗其表、宗教其里的为,但在根本上,它是一种心理行为。<br />因为风俗和宗教的根源,无非潜藏于人的心中。而崇拜黄河,就是崇拜其毁灭性的<br />力量;并企图通过人的献祭以平息其暴戾,并祈求可能的福利。这当然体现了人在<br />文明无法控制的自然暴力面前的退缩,这种无可奈何的退缩,最终只有退到崇拜暴<br />力权威与“恶”的套中去,以便在献媚中求得心理上的庇护。<br /><br />古代中国人没有受到基督教非恶主义的“毒害”,因此,他们是原始的、天生的<br />“尼采主义者”。对于不能掌握命运而只是被命运任意蹂躏的无权者来说,崇拜<br />“恶”的心理,确实构成了一个伟大的洞识。这洞识在自信能够掌握命运的大无畏<br />者看来,也许是虚幻的。但它确实能为普普通通的凡人,为那些被命运控制的人<br />们,被恶势力摆布的人们--提供一种安全感。这就是企图通过与暴力的对话甚至<br />是与恶势力的同化,去减轻以致消除自身的软弱,并以此渡过危机。<br /><br />在个人力量和集体力量都难以抵抗的黄河暴力面前,悠久的历史养成彻底的屈从。<br />这一心理习惯很轻易就转化到人对待其他事物的态度上去。卡尔·马克思在分析<br />“亚细亚生产方式”时,曾深刻地指出,兴修水利工程所需要的那种大规模的社会<br />运动,是构成东方专制主义的经济与社会基础。理所当然,这一基础也就构成了中<br />国封建意识形态的神话式背景:人的活动必须与“天意”结合起来,人的历史必须<br />要经过超历史的重新描绘--然后才能登上大雅之堂。所以在中国,意识形态的审<br />查是特别严厉的。结果,历史是文学化了的、幻想的、甚至神化了的历史;而人的<br />现实活动,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神化的善恶二分法所切割。在天意的隐秘推动下,世<br />俗的善恶模式被神化,但却远远不是固定住:它是因人而异、因情设施的;仲裁的<br />标尺尽在权势者的一念之差,其心血来潮,用以衡量人间的一切。这种衡量甚至扩<br />及到了自然现象的领域,所以在古代中国,没有与人事无关的科学研究。甚至连人<br />类的技术活动也要受到善恶要求(伦理压力)的摆布。这样,科学和技术在古代中国<br />就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机会。<br /><br />在这种“一边倒”之下,甚至没有建立异端裁判所的必要。因为,中国的异端根本<br />无须审判就可以被随意地消灭干净。中国的异端甚至长不到受审的标准就早已夭折<br />了。因为大大小小的裁判所无所不在,它寓于“千夫指”之中,它成了一项无须证<br />明的习俗。<br /><br />当然,对于社会的健全发展来说,善恶的准则,是必要的,没有它,社会就不可能<br />形成有效的、一致的、普遍的行为规范,从而很难避免陷于内乱。但是,中国式的<br />善恶二分法,却与“法治绝对主义”的观念无缘。严格说来,它只是相对的:只有<br />空间上的一元化,没有时间的延续性;所以,连中国的历法和纪元,都是因朝代而<br />改变的!一个皇帝一个纪元,甚至一个心血来潮一个新纪元!<br /><br />中国社会中的善恶观念,不是普遍的,而是带有对象性,它是因事、因时而异的,<br />它很少被时空相交的纵横网络给固定住(就像希腊、北欧神话中的“命运”之网那样<br />绝对),而成为一种悬念。它本身始终只是一个实力的范畴,从来没有上升为一种宗<br />教。或说,它从来只是一种“工具的理性”,而没有成为一种“本体的理性”。<br /><br />缺乏绝对正义观念,即善恶准则始终停留在工具理性的范畴中,不是一个偶然的缺<br />失。探讨其起源,不难发现,那是被黄河的横暴存在,给一再否决了的。中国文化<br />本来也许有机会形成宗教式的、普遍而绝对的、作为本体而存在的“正义”--这<br />可以从它也曾获得了工具性善恶观念这一事实看出一些端倪来;但是,这一可能的<br />发展却在过于强大的压力下夭折了。这一夭折,是在黄河的横暴所培育的“黄河心<br />理的围困”下,完成的。<br /><br />黄河的存在,不仅否定了绝对正义,而且也否定了“根本改造”的价值。因为黄河<br />的势力既是文明无法控制的,更是无法从根本上予以改造的--你只能用小修小<br />补、见机行事去应付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比方说,人们逐年增高堤坝,但却无法<br />疏浚河床本身;人们可以人工开堤,把洪灾引向破坏后果较小的方面,但是却无法正<br />本清源、澄清黄水。这种现实,既给中国人以小处的聪明,又使在大处显得愚钝。<br />不,并不是愚钝,而是过于聪明,从而探知了可能性的底牌,于是终于放弃了“知<br />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不再去从事那一时一地看起来难以实现的伟大。放弃了<br />超现实事物的追求,结果陷在俗务与务俗中。<br /><br />这也是一种偶像崇拜--拜利教,拜安全教。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中国人能力<br />的大幅度增长,是被自己的“聪明”结束缚住的!这也许就是“文化早熟”的悲剧<br />性后果--文化早熟。使一个民族迷信机巧。<br /><br />中国文化的此种精神,并非全无教益,它起码使得绝对主义、机械主义的思维方式<br />不行于中国。因此,在现代工业文明急速发展带来多重副作用的当今多事之秋,欧<br />洲人已越来越看清绝对主义、机械主义可能和已经包含的危害,开始推崇中国文化<br />的传统精神,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洋人的这种评价却不足以证明“黄河心理”突然<br />焕发青春了。因为这种推崇对洋人来说,只是一种文化的引人和互补;但对我们自<br />己来说,追随此种推崇却不啻一种火上浇油。因为,“黄河心理”的后裔需要的虽<br />然也是引入和互补,但却是另类补剂--面对变革,在民族的生活中,需要确立本<br />体型的而非仅仅工具理性型的善恶准则!这也就是倡导法治的内在要求。<br /><br />法治,不应再被视为玩于股掌上的工具,而应被尊为一种境界、一个自在的目的。<br /><br />缺乏绝对正义,缺乏法治状态,使“黄河心理”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内容,这就是<br />“破财免灾论”。在它看来,一个生活者,奋斗者,若不遭受同等量的损失或不<br />幸,那么他的奋斗所获得的收益,就显得十分可疑。如果一个人得到了幸福的生活<br />而没有预先被折磨得死去活来,那么他从此就会生活在不幸的阴影之下。严格地<br />说,这不仅是对失去幸福的恐惧,还暗合着对幸福状态轻易得到的怀疑、甚至恐<br />惧,这是于基督徒式的罪恶感和负疚心理不同的。这一恐惧变成了长期的精神担<br />忧,其结果是足以抵消他所获得的现实幸福。<br /><br />勘探一下破财免灾论的起源吧。<br /><br />黄河在给予时,就暗合着夺走的阴谋了。黄河的给予,就体现为它的水:而黄河的<br />夺走,则体现为大量泥沙。是黄河的泥沙造成洪水泛滥。泥沙和水是搅混在一起来<br />到人间的。人们首先接触的是水,对泥沙所包含的危险,并非感受得那么直接,然<br />而,等你对预定的阴谋有了切身体会时,那时一切也都为时已晚……不,这不是阴<br />谋,这已经是赤裸裸的阳谋了!即红太阳般的的谋略。<br /><br />黄河,远东世界这个自然存在着的暴君,也为东方专制主义的社会暴君提供了一个<br />样板,提供了一个促使人们沉默地予以接受的典范。这个伟大的导师教导他所滋润<br />出来的子民说:“要想有所收获,就得付出同等量的牺牲。”在此种理论指导下,<br />有许多牺牲恰恰是作为收获之后的”报应”而人为摊派到世间的。这种理论,实际上<br />否定了人的创造能力,难怪有的西方人自夸说,“创造”这一观念是西方文化(包括<br />希伯莱文化)的一种特性。<br /><br />在“黄河心理”看来,人生不是一种创造活动,而仅是一项有限的循环流变。即,<br />把牺牲改变为收获,或者是在收获之后得到业报。一切生活,沦为有来则有往的循<br />环作业,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无休无止,一项典型的“东方式的智慧”,就<br />在黄河的示范性压力下诞生了。<br /><br />然而,这种东方式的智慧,却是一种受虐心理的典型表现。<br /><br />它已经是国民性,而不再仅仅是病。<br /><br />这种受虐心理,是黄河的双重性格(这种概念得自黄河对人的两面相)促成的,其后<br />果就形成了一种负面的循环--人们被迫受到黄河母亲的虐待(“母亲”与“虐待”<br />的循环),从而养成了上述的在依附中受虐、在受虐下依附的心理。然后,这种心理<br />又反转循回,引导人们到生活中去寻求并发展那种习于虐待甚至爱好虐待的倾向!<br /><br />深受此种心理麻醉的人们,默默地受苦,甚至默默地等死,受虐终于升华为爱虐<br />了。人们不再自信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他们把默默地受苦、默默地等死,看<br />成无法更替的命运,甚至奉为一种美德(如“能吃苦耐劳的人”这一赞誉),从而萌<br />发了一种奇特的奴隶性格。而这些,在一个大无畏者看来,并不是命运,而只不过<br />是一种卑贱的生活态度罢了。当然,如果我们被这种生活态度支配;那么,这种生<br />活态度也就成了–种无法更替的命运了。因为“态度”,将把人带到一种特定的处<br />境中去。所以说,一个人的命运就是他自身!<br /><br />一个事物自身就这样似乎由它自身而得到了论证。因为人们总是相信:“事实胜于<br />雄辩。”这意思是说,事实比雄辩更为雄辩,所以任何雄辩在事实面前;就变为多<br />余之物了。但是,“事实胜于雄辩”这一命题,却是一种悖论,因为事实与雄辩不<br />同,正如存在与意识、语言不同一样--两个性质的事物(事实与雄辩)是无法相提<br />并论、确切做比的。因此我们说,一个事物是无法由其自身存在而得到无须论证的<br />特权的,实践经常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r /><br />五四运动取消了统治文化的特权;现在,是取消“黄河心理”的特权的时候了。对<br />存在的论证,绝不属于,更不等同于它自身。黄河心理的受虐倾向这一存在,并不<br />能证明它自身的合理性。即使我们在中国社会精神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可以找到支<br />持这一倾向的许多证据,它们实际上也只是这一受虐倾向造成的后果。正如,你无<br />法从对缠足与辫子的爱好中,证明小脚与辫子的合理性与永久价值。<br /><br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从存在到证明(即,从事实到雄辩)的系统循环一旦建立起<br />来,也就成为牢不可破的了。它自我供养,从此变得富于柔韧性。且能成功地排除<br />万难(即多种多样的不合于此循环的思维和行为),且能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合理性。<br />人们看到自己既受到孕育、又遭到迫害的复杂处境,无可奈何之余,把这种处境奉<br />为天经地义,用现代语言说,把它变成一项“客观规律”。那么,凡是不合于此项<br />客观规律的思维、行为和人与事,必定要受到这客观规律的裁判,以至惩罚。<br /><br />举例来说,当习俗看到一个人获得成功而又没有吃够足量的苦头,便认为他仿佛获<br />得了不义之财。这时,很自然的心理反应,就是要迫他“付出所欠的那一笔债”。<br />也就是说,它把人的成就看成一项额外的油水,而且,还是一项非份的、预支的油<br />水。现在,是要他为此收获作出牺牲、付出“应有的代价”的时候了!<br /><br />这种态度真是对人类的讽刺,讽刺他多么善于被自身创造的幻象所激动,并受其役<br />使。对于不了解“黄河心理”的受虐倾问的局外人(如欧洲人)来说,他们可以称此<br />为“东方式的嫉妒”,或者“红眼病”。<br /><br />但我们却想到,这种态度既不单单是嫉妒,更不单单是红眼病。因为嫉妒是一种激<br />情,而红眼病作为一种病态应是列于少数派之流。可是,要求人们为成就作出牺牲<br />的这项社会习惯,在中国却是普遍的,是民族的价值标准!它既不是激情,又不是<br />少数,因此,若称为嫉妒或红眼病,就是用词不当,或是将错就错。“通病”原不<br />是病,而是我们的国民性!<br /><br />这种用词不当和将错就错,还在悄悄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呢!这就是积极掩盖“黄河<br />心理”的受虐倾向,以便它在合理化中万世长存。实际上,这也是“黄河心理”的<br />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要求保护它的独占地位不受外力影响,它要求它的吃人权<br />力得到“合乎自然”的延续。<br /><br />第四集 两种选择<br /><br />台湾学者凌纯声在他的《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与亚洲地中海》一文中指出,中国的整<br />个海岸线和太平洋上的堪察加、千岛、日本、朝鲜、琉球、台湾、菲律宾、印度尼<br />西亚(除新几内亚)、印度支那等半岛与岛,构成了一个广袤的内海即“亚洲地中<br />海”。而整个环太平洋的远东海洋古文化,则起源于中国大陆东岸,它是东亚、东<br />南亚、大洋洲、南北美洲的文化源头,同时,也是隐藏在中国文化即一般所说的中<br />原文化下面的更为古老的“基层文化”。 <br /><br />距今五千年前,代表中国文化主体的华夏民族,从中国西北部迁徙而侵入中原,尔<br />后再次第进入东部沿海地带,他们是大陆文化的代表。<br /><br />与此相对,原先居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土著民族,因为生活在亚洲地中海沿岸,<br />他们的文化,也就富于海洋文化特性。<br /><br />中国大陆内部,自古以来就有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之争。这除了有许多考古资料可<br />资证明外,在神话等古文化系统上亦有若干证明,其结果显为“昆仑神话”与“蓬<br />莱神话”。相反力量的逐鹿,增进了早期文明的活力,并左右了中国的历史进程。<br />例如,秦朝统一中国,也就结束了北部亚洲地中海(这以台湾岛为界,台湾以北的中<br />国海叫“北地中海”,台湾以南的海叫做“南地中海”)区域的海洋文化和内陆文化<br />的斗争;其结果,是以秦为代表的内陆文化的彻底胜利。<br /><br />战国时代的楚国和齐国,曾是强于秦国的“世界大国”;无论是齐文化还是楚文<br />化,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中国海洋文化特点。但最终统一中国的是来自内陆腹地的<br />骑马民族的力量。只是秦的统一,并未永远结束中国内部的海权与陆权之争,而是<br />掀开了新的一页:亚洲地中海南部的海洋文化,和亚洲北部内陆强权的斗争。这时,<br />形势从北中国的东(海洋文化)、西(内陆文化)之争,转为整个亚洲地中海区的南<br />(海洋文化)、北(内陆文化)之争,其表现形式就是秦朝向楚国以南的百越地区伸展<br />势力并最终将之殖民同化。<br /><br />始皇的内外对调移民,隔绝海外交通,是大陆文化对于海洋文化所实行的消极海禁<br />政策。秦的政策,在明清时代的海禁政策中,也得到了再度的认同和延续。<br /><br />在中国的大地上,蔚蓝色并未从此完全消失,它不过是在黄色的强权重压下,暂时<br />隐退了。中国的历史一再表明,固执于闭关自守的黄色,与主倡走问世界的蔚蓝<br />色,是始终并存并互相角逐的。<br /><br />儒家文化在内陆强权主控中国的长期统治下,曾是十分合理的。儒家思想恰恰是这<br />样一种文化哲学:它表达了内陆文明的生活规范与理想。<br /><br />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现行所说的“封建主义”似应是指内陆文化的统治模式。不<br />对内陆文化的基本趋向做出根本扭捩,“反封建”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而近代<br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前提,恰是欧洲海外航线的开辟,定期的海外贸易的<br />稳步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市民阶层的独立,商业城市和行会集群的自治等一系列<br />的历史事变……<br /><br />是海权导致了民主革命。因此,决定文化现代化能否成功的,是现代公民的心灵蔚<br />蓝化到什么程度。这不仅是近代的启示。早在古希腊时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就正<br />是伴随着雅典海上权力的建设一同兴起的。文艺复兴则与威尼斯、热内亚的海洋文<br />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相对的,内陆国家的斯巴达、罗马等强权,则有更多的专<br />制倾向。<br /><br />当然,和内陆腹地的专制的中国比起来,半岛地区更为内陆形态的斯巴达和罗马,<br />也还是实行了一种在阶级内部平等合作的贵族统治。在东方,也就是在西欧以外的<br />整个世界,由于海权的萎缩,由于海上活动缺乏不依赖内陆强权的独立性,民主的<br />秩序,也就姗姗来迟。<br /><br />处在欧亚非之间三角地带的那个地中海区域,陆权和海权、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br />差别,早在三千年前就有符号资料予以记录了。在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那里,<br />我们见到与现代世界极为相似的生活情调,那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非常富于近<br />代特征,连抽水马桶等生活设施都应有尽有--因为克里特与现代西方文明,同属<br />海权国家的类型。但就是在同一个时代,不论是克里特岛以东的两河流域,还是在<br />克里特岛以南的尼罗河流域,由于那里陆权因素压倒了海权,因而内陆文化的特点<br />也要强于海岸文化。从而形成了“东方专制主义”。<br /><br />有论者认为,亚洲新兴经济的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的经济起飞,在<br />很大程度上渊源于他们的儒家文化传统。论者根据这一假设推断说,儒家文化很可<br />能是走入工业社会的一条捷径。但是,我们看到,在儒家文化所覆盖的上千万平方<br />公里的中国大陆,除了它所发源的地区即中原之外,儒家文化只是上层文化极薄极<br />薄的表面文化而已。形象地说,儒家文化只不过是把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多源文<br />化给“镀了一下”。在这层极薄的表壳之下,有各种基层文化活跃着,儒家文化的<br />贡献只是在于,它以自己的特殊性格,把互不相同的基层文化给连结到一起。<br /><br />再看一看亚洲经济的四小龙,它们都是位于一些岛屿或半岛之上,它们与东亚大陆<br />上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区有一个极大相似点:面向大海,在不同程度上生成了“蔚蓝<br />色的文化要素”。相比之下,儒家文化最为深厚的中国腹地,儒家文化的故乡,几<br />百年来业已处于经济文化的不断衰退之中。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南移和东移,正<br />是意味着:从内陆区域移向海洋区域;传统的黄色正在变成新型的蔚蓝色。<br /><br />黄土地的出路也正在于辽阔的蔚蓝色。<br /><br />无疑,黄土地带所孕育起来的中国内陆文化,曾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否则它便不<br />可能覆盖多元的海洋文化,并光照整个东亚大陆。它融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为一<br />体,以典型的内陆文化的结构力量,连接各种区域性的海洋和内陆文化素,从而创<br />造了一个统一的外表。但是,内陆文化的独尊,不可能是永恒的。因此,在一种源<br />于西欧的新型海洋文化的冲击下,黄河文明就无可避免地陷入了近代史上的困境,<br />于是我们经历了百年之久的社会变乱与文明解体。<br /><br />第五集 历史. 民族. “图腾物”<br /><br />黄河,既是中国历史的厄运,又是中国民族的幸运。在早期,黄河所培育的黄土地<br />带,使中国古文明得以“早熟”。因为它松软,宜于原始的木质工具进行农耕的开<br />发。因此,早在新石器时代,那里便发展了农业文明。而进入青铜器时代之后,由<br />于青铜大都用于兵器和礼器,原始的农民依然用木具耕作,因此培育中国早期文明<br />的基础,仍是黄土地带。因此中华精神文明的水准之高,与当时生产工具技术水准<br />之低,形成令人惊诧的反差。同时,精神文明的上层建筑早熟,又使得文明的基础<br />设施(技术)的薄弱状态更为突出。这不仅有碍于基础文明的自然发展,还以沉重的<br />负担,窒息了这一发展。<br /><br />这也许可以部分地解释中国文化中那些引人注目的特殊性,如崇道崇德而抑器抑术<br />的倾问。原先,黄河上游的黄土地是更适宜于游牧而不适宜于农耕的,因为那里的<br />降雨量较低,而土质过于松软,易于发生水土流失。但是,农耕的西渐进程一旦开<br />始,便不可阻挡了。人们必须得在这片不再适宜耕作的士地上(只有极小部分的例<br />外)苦苦挣扎,以求得延续。从此,早期的财富成为一项摆脱不掉的负累。<br /><br />黄河代表着一种自然力,但这绝不是一股普通的自然力。我们知道,人所创造的文<br />明,具有一种抵御自然力、甚至驾驭自然力的基本;因此,随着文明的发展,随着人<br />对自然力进行利用的不断提升、方法不断增多,一般说来,自然力对人所构成的危<br />害,会发生递减现象。但是,黄河却是特殊的自然力,这突出表现在它对人类的危<br />害是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呈现相反的即递增趋向。<br /><br />如果我们把人的文明发展简化成“游猎游牧方式”、“定居农业”、“工商业文明<br />方式”等三段式,来检验黄河对人类危害递增异常现象,情势就甚为明晰。<br /><br />在早期的游牧游猎生活中,原始人逐水草和动物群落而走,不断变化自己的生息之<br />地。这时,黄河的洪灾对他造成的危害尚为有限。因为洪水来了,他可以逃走。到<br />了中期即定居的农耕时代,人们已相对失去了自由迁移的机会,他对土地的投资和<br />依附同时增加了,无法轻易离开自己的固定家园。因此在黄灾面前,他使失去了<br />“三十六计走为上”的游击能力。逃荒的农民,不可与游徙的猎人、牧民同日而语<br />了,因为他已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甚至失去了生活资料。但在黄河的压力下,农<br />民的逃荒却几乎成为一种日课。<br /><br />根据同样的理由,在近代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中,黄河的危险性也与工业投资的增<br />加同比例地上涨。现代文明,还无法提供有效的根治黄河的万法,它最多只是把黄<br />河决堤的危险延迟,但同时,却在无形中增大了危机总爆发时的破坏能量。<br /><br />与现代文明不能有效控制黄河的情况相反,工业却在黄河流域投入越来越大的资<br />金,这无异于把黄河威胁的对象扩大化了。其结果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现代工业<br />人,比过去的农业祖先更脆弱。当他受到黄河泛滥的打击时便显现出来了。<br /><br />一个证据是,人们常用人工决堤的方法,把黄水的泛滥从城市引向农村,或从发达<br />的地区引向贫困地区,以此来减少总体损失。这一处治方法的施行,表明文明人类<br />确实受到洪灾日益增长的威胁。所以,人们牺牲落后地区,保护发达地区。<br /><br />黄河是“缺乏自制力的怪龙”。确实,只要你见过黄河那狂放的水势、惊心动魄的<br />呼啸,就会同意这一看法:会同意说,“中国龙的原型就是奔腾不息的黄河!”<br /><br />从形态上看,黄河与龙有许多近似,它们的性格都是不可预测的暴虐,它们的身姿<br />都是蜿蜒曲折的,它们的态度都是盛气凌人的……现代学者们常常纵论古代中国文<br />化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表现”。但他们是否做过一些横向的比较呢?其实,中国<br />人所崇拜的龙--占统治地位的精神象征--就大大否定了这种关于人文主义精神<br />表现的假说。因为龙并不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而是一种自然力的超人象征,是一种<br />与人对立却迫使人屈从于它的神秘势力。也就是说,崇拜这异己力量的人民,不可<br />能是一种充满目信的人民。<br /><br />民间节日,是很能体现民族精神的。节日庆典饱含了集体意识和传统思想,例如,<br />流行我国各地的民间节日的庆祝活动中,舞龙和龙舞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保留节<br />目。现在,随着华人向世界的流散,龙舞和舞龙也被带到天涯海角,成为华人社区<br />生活的一项标志。不论海内外,舞龙和龙舞都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象征。这就<br />透现了我们以上分析的“黄河心理”。<br /><br />首先,舞龙和龙舞是一种原始的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里,个人的性灵被淹没了,<br />你必须按照一律的节奏和姿态去活动。甚至连欢乐也必须一致,不得有半点差池。<br />其次,随着个性的压制,人凝固为某种异已力量、异化象征--龙的从属。随着龙<br />舞达到高潮,在鼓乐齐鸣中,在万众欢腾的假面下,人也就消失了。一个巨型的,<br />与人对立的怪物,取代了人。而耸立在地平线上,并化入每个人的血液中,成了我<br />们文化的样板甚至社会理想的“图腾标志”。就这样,几千年以前的原始象征,至<br />今受到文明人的祀拜。<br /><br />受到崇拜的龙,不是个死摆设,而是统治力量的符号,也是奴隶心理的象征。就前<br />者而言,它代表一个无限的威灵;就后者而言,它倾注一片无言的顺从。<br /><br />黄河的不可制服的存在,对人是一项灾雅。但人是奇妙的,他从来就不是被动地承<br />受灾难的生物。他会奋起反抗,甚至在反抗无济于事而只能招致更大不幸时,他也<br />不会停止作为。他的努力转向了:奴隶状态把抵抗解释成了一桩愚笨的事,而把屈<br />从化为一项美德,以此来安抚自己受到彻底伤害而无法复原的心灵。于是,“自尊<br />心”被发明出来了。<br /><br />人,是个体的人。因此集体主义的终极含义,最多也只能是:“在集体中寻求自<br />我”。与此相应,人是有尊严的人。因此,人类彻底的、由衷的屈从形式,也只能<br />终极地体现为“在受到崇拜的对象中,寻求被迫崇拜的自我”。也就是说,崇拜和<br />信仰,成了人类自尊心的最后防线。凡是有崇拜和信仰的地方,就说明人的自尊心<br />已经无法再行退避了--在这防线后边,绵延着那良心崩解的荒芜状态。<br /><br />对一个彻底的非信仰者(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需要强盛的体魄作为后盾)来<br />说,任何信仰和崇拜(哪怕是唯物主义形式的)无异于软弱的表现,是失却自信后<br />的托庇。对一群需要一起合成某个组织机体的人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他们在组<br />织与教条中,找到了安慰。” 也就是说,受到此种慰问的人,是在组织化信仰加崇<br />拜仪式中,捡回了变形的自我!<br /><br />因此,不论你把龙的存在解释为一种早期图腾崇拜的遗迹(也就是血缘崇拜的遗<br />迹),还是把它解释为一个抽象的文化符号,它都具有上述的双重的奴性含义。<br /><br />第六集 环境保护与文明的本来<br /><br />黄河的存在,黄河与人交织而成的命运之网,使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的不<br />可征服性。因此,与西方精神不同,中国精神从来没有萌生过征服自然、无限制地<br />驾驭自然的奢望。它的最高理想,仅仅是更圆顺地与自然协调关系,以便在其中获<br />得一个较为舒服的位置。这使中国思想明显地带有相对的、现世的、小康的享乐色<br />彩,而不具绝对主义特性。“人定胜天”的意思是说,“人定则胜天”,人的定意<br />胜过天的赐福,而普遍误读的“人一定胜天”。<br /><br />环境保护思潮的兴起和绿色和平组织的活动,表朗人类(严格地说,是现代社会的意<br />识)正在重新认识自然、着手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对于在“黄河心理”的孕育下长<br />起来的我们来说,最好不要把这种国际新思潮与“黄河心理”的旧取向等同起来,<br />因为前者是在急剧工业化的过程中爆发的一种反思;而后者却是在传统农耕的经营<br />方式下残留的无意识。也许,对于那些“过度”工业化了的社会来说,摄取一些<br />“黄河心理”的落后要素,是不乏教益的。因为那可以达到一种中和。同样显而易<br />见。对我们来说,类似的过程,将是尽力从“黄河心理”的受虐中走出,面对海<br />洋,面对新世界,从另一种方式,达到中国的现代化所需要(而非欧美的后现代化的<br />焦虑所赞许)的新中和。这样,过度工业化的社会和不够工业化的社会,“发达国<br />家”与“不发达国家”,将在各自的基础上,从各自不同的历史--走到一起,面<br />对这个充满新意的时代。<br /><br />环境保护的需要,否定了人战胜自然的命题。同时也否定了人在因循中屈从自然的<br />习俗--因为这两种态度(可分别称为“浮土德精神”与“黄河心理”),最后都导<br />致对自然的破坏。而这破坏的重量,最终将反转到人类自己头上,从而阻碍他在文<br />明史上的继续跋涉。<br /><br />从鸦片战争时代迫于外力的开放,到而今发自内部压力的开放,历史走完了一个<br />圆,从而显示了它的进步。两种开放的形势当然不同,但都是面向世界即面向蔚蓝<br />色的行动。闭关自守和改革开放,在这两极运动的交界线上,也许只是一念之差,<br />是个策略问题,即中华民族如何更有效地对付列强的挑战。<br /><br />但是很快地,这两极运动将分道扬镳,各自的指向不再相同:一个是退回古老的农<br />业文明,一个是朝向新兴的国际文明;一个是在固步自封中坐吃山空,一个是在锐<br />意进取中与世界对流。<br /><br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把人引入不同的命运。文化的历史表明,民族是精神的载<br />体,而作为“民族脊梁”的先进分子则天生负有一种脊梁般的使命,这就是表达民<br />族的精神,把国家推向日新自强的路。<br /><br />知识是一个民族自新自强的有力手段,而知识分子往往就成了民族复兴运动的有力<br />前锋。纳粹德国灭亡波兰的计划凸现出了一个真理:要毁灭–个民族,必先消灭它<br />的知识分子。正如要奴役一个人,必先麻痹他的想想意识。当人们说到“知识分<br />子”这个字眼的时候,不仅指代一种知识的保存者、应用者,还指代知识的洗涤<br />者、创新者,甚至指代民族的脊梁。一个够格的知识分子,必定是民族的一脊<br />梁--这是从社会功能上去看。<br /><br />从文化功能上看知识分子,就会发现两种知识分子。一种主要肩负传播的使命,他<br />们是教师、翻译工作者;还有一种肩负设计与制作的使命,他们是思想家和工程<br />师,是文化的创造者。实际生活领域中的知识分子,则在不同程度上同时分担这两<br />种使命。<br /><br />知识分子政策不仅是个社会措施问题,也不仅是个让长官来使用人才和安置就业人<br />员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状态的晴雨表。被称作“知识分子”的那种人,是<br />整个社会中最敏感最能动的一部分人,他们与社会权力结构的关系,集中体现了这<br />个社会的内部关系。<br /><br />知识分子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前奏。<br /><br />知识分子和社会,在交互作用中变化。<br /><br />以“五四”运动为分水岭,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知识分子被区分为新旧两<br />种。今天,我们无疑是更为推崇“五四”以后的新知识分子,因为他们代表近代史<br />发展的方向。但是,我们却也看到了问题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在新旧两种知识分子<br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上,“五四”以前的旧知识分子,其实要比“五四”以后的新知<br />识分子,具有更大的力量。<br /><br />几十年来的经验表明:知识分子越新,他的社会影响力反倒越小!这是令人深感不<br />安的。<br /><br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所激起的深刻社会变革,就是一个知识<br />分子大起影响的显著例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也是以知识分子为先驱的。有人<br />把知识分子问题简单理解成“知识分子脱离实际”或者“知识分子打击知识分<br />子”。这显然是不够的。但这也多少含有一点真情:知识界的骚动,实际上是整个<br />社会动荡、混乱甚至最终解体的伴生现象。<br /><br />知识分子社会影响力的消长,从另面说明了社会对知识的尊重和文化的需求的变化<br />幅度。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团结并形成一股的合力,也是从一个侧面指示出这个社会<br />的文化,正在形成内在的有机系统。<br /><br />可怕的不是政策的失败,而是失败所意味的沉沦。沉沦和沉沦中涌现的超巨量腐败<br />是令人绝望的,但沉沦也激发了崛起的力量。<br /><br />上升和下降,永远是在交替中进行,以便用这两种方式的总和,去完成世界运动的<br />鼎沸过程。我们的自信心只能表现在,相信中国文明及其传人的强大生命力!这种<br />力量曾被一再证明。<br /><br />中国人的自信,就在他敢于吸取一切异己的力量,然后再使之同化于己。<br /><br />是走出黄河的时候了!<br /><br />【《河殇解说词第一稿》,小山扫描录入校对】<br /><br />   <br /><br />谢选骏 <br /><br />《向东方》文集 <br /><br />全书目录 <br /><br />自序 <br /><br />第一章 沉思世界史:早期传统论 <br /><br />1–1 希腊神话透露的信息………………………………… (1) <br /><br />1–2 航海民族的性格……………………………………… (3) <br /><br />1–3 早期传统对文明发展的定式………………………… <!--emo&(6)--><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 <br /><br />1–4 请正视传统…………………………………………… (4) <br /><br />第二章 走出“黄河心理”(《河殇解说词》第一稿) <br /><br />2–1 黄河,一个象征……………………………………… <!--emo&(6)--><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 <br /><br />2–2 二元归一……………………………………………… (19) <br /><br />2–3 “黄河心理”的透析……………………………………… (22) <br /><br />2–4 两种选择……………………………………………… (30) <br /><br />2–5 历史.民族.”图腾物” …………………………………(33) <br /><br />2–6 环境保护与文明的未来……………………………… (37)<br /><br />第三章 文明的毁灭 <br /><br />3–1 文明是会死的………………………………………… (41) <br /><br />3–2 对《三国志》的两层分析…………………………… (43) <br /><br />3–3 文化人和他们的主人………………………………… (46) <br /><br />3–4 文明是怎样瓦解掉的………………………………… (50) <br /><br />3–5 “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试验家………………………… (53) <br /><br />3–6 文明死,哲学生……………………………………… (55) <br /><br />第四章 哲学的痉挛:乌托邦之兴废 <br /><br />4–1 哲学不是文明的福音………………………………… (59) <br /><br />4–2 大过渡时代的哲学家………………………………… (61) <br /><br />4–3 反乌托邦主义………………………………………… (66) <br /><br />4–4 使命感与”德交汇”…………………………………… (70) <br /><br />4–5 天道的神秘…………………………………………… (75) <br /><br />4–6 “德”先于”道”………………………………………… (79) <br /><br />4–7 哲学家和哲学研究家………………………………… (83) <br /><br />第五章 集团化是异化之源 <br /><br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7.8.2007 23:1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8.8.2007 14:33:26 | 只看该作者
当年的我喜欢看,现在的我依然喜欢。理解方式上尽管已经是大相径庭,大概是年龄的缘故,心中多了几分平和,但是,依然还是向往那份曾经的激情。

河殇是建国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一次思想上的反思总结。在八十年代的中国来说,它在人们思想意识引导上可谓有爆炸式的影响。事实上它的政治隐意是一个象征性的历史概括,后来被如此明令禁止实在也是不可思议。

记得十年后在单位里和师傅谈起这部纪录片时,都特别感慨。现实,往往就是无可奈何。

:pig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9.8.2007 03:33:01 | 只看该作者
多维有个((小国时代)),有点意思。据说也是过去搞河殇的人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1.2025 17:1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