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13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大副委员长强奸武警的妹妹 被杀——李沛瑶遇害真相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9.8.2007 07:4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人大副委员长强奸武警的妹妹 被杀——李沛瑶遇害真相

--------------------------------------------------------------------------------

事过多年,人民政协报又发表《李沛瑶遇害以后》,重谈旧调。我跟李沛瑶相熟,忘不掉他那张生动的笑脸,但案发后我却发现这起案件迷雾重重:

一、张金龙既然负责李沛瑶住所的保卫工作,何时不能监守自盗,何必等李沛瑶在家时才下手?

二、既然将李惊醒,迅速出逃就是了,为何还要面对“李沛瑶严厉申斥和教育”?以副委员长的能力和口才,为何安抚不了一个小战士?

三、张金龙20来岁,被选来给副委员长看家护院,自然身手不凡,他若想杀害一个63岁的老头子,不过举手之劳,何必再去厨房拿两把菜刀?

四、要杀人,一把菜刀足矣,何苦拿来两把?让李沛瑶表演“空手夺刀”吗?

五、两个人的力量对比相去云泥,李沛瑶居然从张手里夺过一把菜刀,除非他是武林高手;但我知道他会跳舞,从未听说他会武术。

六、既然是“谋财害命”,致人死命可矣,何必把对方捅成马蜂窝(多少刀已经记不清了,依稀记得是20几刀)?没有深仇大恨,可能吗?

七、既然杀人的目的是掩盖自己,张金龙何必又投案自首?

八、既然是谋财害命,部长大人何必特别强调"没有政治目的和其他背景",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种种疑问表明,要么张金龙有精神障碍,要么整个案件的情节全是编造。但从张金龙被迅速处决来看,他精神正常。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

过了没多久,我果然获得了被掩盖的真相。原来李沛瑶夫妻感情失和,长期分居,张金龙见他一个人很可怜,就把自己的妹妹从农村叫来给他做保姆。没想到李沛瑶强奸了她,致其怀孕后又将其赶走。面对耻辱,张金龙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打掉牙齿往肚里咽,含垢忍辱,继续为委员长看家护院,见了委员长照样笑脸迎送,打躬作揖;二是铤而走险,以暴易暴,以鲜血浇灭胸中怒火。可惜性格暴烈的张金龙选择了后者。也许他看《水浒》之类的旧小说太多,太羡慕那些杀人不眨眼的英雄好汉了吧?道德家会谴责说,张金龙为何不拿起法律的武器?其实,这是连道德家自己也不相信的鬼话。因为谁都知道,我们的法律虽然汗牛充栋,却不过是权贵的妾妇,柔媚无骨,委琐下流。受命去惩办弱者时,它雷霆万钧,无坚不摧;需要保护弱者时,它往往装聋作哑,推而不动,乃至隐迹遁形。这些年来蒙冤受屈者数不胜数,小到普通百姓,大到国家主席;少则十年八年,多则几十年不得昭雪。一位小战士和一位农村小姑娘企图以法律来对抗副委员长,无异于孤豚咋虎,胜负不卜而知。

可悲可叹的是,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虽然50年前就被宣布为国家的主人,但在权贵眼里,他们始终是路边的狗尾巴草,猪可以吃,羊可以啃,牛可以踩,狗可以尿;他们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奸污女秘书、机要员、女护士的恶习已久,奸污小保姆更是小菜一碟。农民一夜醒来,发现自己的土地已经被贪官们低价卖掉,只好到城市流浪;城市居民正在梦中,推土机已经来到自己门前。对于这些,因为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人们只能默默地忍受;最激烈的反抗,也不过是把汽油淋在自己身上点燃。张金龙奋然一击,仅如流星一闪,随即便消失在茫茫太空。时光照样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8年来,每当回忆起这件案子,我都感到不由自主的愤怒:为什么在这个“太平世界”里,大人物的面子比小人物的尊严更重要?大人物人面兽心,因惹火烧身而死后,还要把他的“兽心”挖空心思掩盖起来,并精心为他整修出一张正人君子的面孔;小人物受尽屈辱,死后还要在他的身上泼满污水。张金龙为报仇雪耻而行凶,主动以自己年轻的生命来偿债,当局居然忍心污蔑他是小偷;李沛瑶因奸被杀,官府竟为他编造出一个与盗窃犯英勇搏斗而牺牲的故事。最可怜的是张金龙的父母,女儿被糟蹋,儿子被枪毙,还要为儿子背上盗窃犯、杀人犯双重罪名,从此只能在含垢忍辱中消磨残年,不只何时才是尽头;奇怪的是,8年之后仍有人往他们滴血的伤口上撒盐。

李沛瑶被杀真相,在全国总工会机关尽人皆知,《李沛瑶遇害以后》的作者难道就不知道?

作者吴欢为吴祖光、新凤霞之子,1953年出生。幼时便随父母遭尽苦难,勤奋用功,有“京城才子”、“香江神笔”之称。现为香港作家、书画家。他幼时从其父习文,随其母学画,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吴欢是全国政协委员。

闻讯 李沛瑶同志惨遭小偷杀害

1996年2月2日晚,我外出回来,刚入家门,就听到电话铃响,中央统战部一局副局长在电话里说:你赶快来部里,兆国同志在礼堂等你,有急事!我来不及多想,马上出门叫了一辆出租车,赶到部里,直奔礼堂。一进门,看到王兆国部长等多人已在那里,大家神色凝重,气氛肃然,心想一定有大事发生。王兆国说,李沛瑶同志今晨4点到6点之间被人杀害。他简要介绍了一些情况后,对我说:叫你来,是请你考虑一下明天如何发消息,以及起草生平稿等相关事宜。兆国同志又说:我要向各民主党派通报情况。说完,他匆匆离开。我们又谈了一阵,一局局长孙晓华上午10点到过现场,他介绍了一些现场情况。大家心情沉重地各自散去后,我回到家里,一时难以入睡,脑子里一直在想这件事情,由此也想到了李沛瑶和他的父亲李济深先生。

李济深将军是著名的反蒋民主战士。抗战前的1933年,他曾发动福建事变;解放前在香港成立民革,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过很多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中国GCD的真诚朋友。解放前,蒋介石一直把他当成眼中钉,早年曾把他囚禁于南京汤山,后来又不断派特务追杀他。在那种祸端四伏的危急局面下,李济深先生曾数度巧妙、机智地躲过了谋害。李沛瑶同志却在和平环境中惨遭杀害,而且死在一个警卫战士手里,他的悲剧,确是很值得深思的。

追忆 高级工程师在江西默默耕耘

李沛瑶同志长期在江西工作,是南昌飞机制造厂的高级工程师。1986年以前,中央统战部没有多少人知道他。1986年,中央统战部在顺义召开各省市统战部干部处长会议,研究培养党外干部问题。会议期间,江西省委统战部干部处处长、副处长多次向我们推荐李沛瑶同志。他们介绍说,李沛瑶是李济深的儿子,今年参加民革,为人忠厚,口碑很好,和党的关系也一向很好。我一听说是李济深的儿子,就特别关注。我知道李济深有个儿子叫李沛文,是一位农学家,资深的政协委员,1985年逝世。我建议他们推荐李沛瑶同志为全国政协委员,然后进一步培养考察。

1987年3月,在全国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李沛瑶同志被增补为政协委员。4月16日,中央统战部宴请增补的党外政协委员时,我见到了他。他那时50多岁,却显得比实际年纪老成,给人仁慈、厚道的印象。吃饭时有人和他打招呼,他只是颔首笑笑,话不多,看上去很不适应觥筹交错的场面,是一位典型的知识分子。这是他第一次当政协委员,第一次来统战部。

短短几年成长为国家领导人

1988年,全国总工会换届,应该有党外人士出任全总领导职务,我们首先想到了李沛瑶同志,并派人到江西进行考察。当年9月,李沛瑶同志顺利当选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11月民革换届,他又当选为民革中央副主席。在此之前,他已被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89年,又被任命为国家劳动部副部长。1992年又当选为民革中央主席、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到民革中央工作后,有时在一些活动中碰面,他还热情地和我打招呼。

从1986年到1992年,六七年的时间,李沛瑶由一名普通工程师成长为国家领导人,他的每一个进步,与他自己的努力和各级党委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与中国GCD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完善是分不开的,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是分不开的。李沛瑶同志慈祥微笑的面容时时闪现在我的脑际,挥之不去。他地位变了,但谦虚待人的本色始终不改。怎么也想不到,他竟惨死在一个小偷的刀下。

缅怀 参与办理治丧事宜

1996年2月3日上午,中央办公厅、中组部、统战部、公安部、新华社等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曹志召集的会议,研究李沛瑶同志治丧事宜,我也随部领导参加。会上,公安部白景富副部长介绍了案情经过。罪犯张金龙入伍前有多次偷盗行为。他1994年12月入伍,成为武警某总队二支队一中队战士,1995年3月开始到李沛瑶住所值勤。1996年2月2日4时许,张金龙利用值勤之机,潜入李家行窃,将李沛瑶惊醒,遭到李沛瑶同志的严厉申斥和教育。张见事已败露,速从李家厨房拿出两把菜刀行凶。李沛瑶同志与之英勇搏斗,并夺过菜刀自卫,但终被张金龙杀害。白景富指出,这是一起没有政治目的和其他背景的案件,罪犯的作案动机是谋财害命。对李沛瑶同志的遇害及后事处理问题,中Gong中央很重视,几位领导同志都有指示。会议商定了“关于李沛瑶同志丧事安排的请示”,当天报中Gong中央。“请示”提出,遗体告别仪式,请中央主要领导人出席,遗体覆盖国旗。会上还拟定讨论了关于李沛瑶同志逝世的两则消息稿。

部里有批示,要我参与办理治丧事宜。我从2月4日起开始查资料,看档案,与民革中央联系,起草李沛瑶同志生平稿。6日写成初稿,送请民革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部、全总等单位修改补充。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完成《李沛瑶同志生平》稿。2月9日,王兆国部长签发了生平稿,经中央办公厅报中央领导同志审阅。

生平稿称李沛瑶同志是“中国GCD的亲密战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新一代的卓越领导人”。生平稿对李沛瑶一生作了全面的回顾和客观、高度的评价。李沛瑶在工厂工作生活了30年,生平稿中有这样一段话:“他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与工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培养了深入群众,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出差回厂看望同事,工人们握着他的手仍亲切地称他‘李师傅’。”一句“李师傅”,叫出了他的本色。事实也是这样,他曾说:“我和工人一起摸爬滚打了30年,和他们有共同语言。”担任国家领导人后,他还常说:“我就是一个工程师。”可谓地位变了,本色不改。生平稿最后说:“李沛瑶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努力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逝世,使中国GCD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战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失去了一位卓越的领导人,国家和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干部、好领导,是国家和人民无可挽回的损失,举国为之惋惜和悲痛!沛瑶虽逝,但他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与世长存!”生平稿发表后,各方面的反映都不错。

我起草过不少党外人士的生平稿,但没有一件像李沛瑶同志生平稿这样被重视,报到中央办公厅后,时任办公厅主任的温家宝同志亲自动笔作了多处修改,他又报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一一批阅。

告别 遗体告别仪式上群众行注目礼

2月13日,李沛瑶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2月12日开了预备会。13日上午8点30分,李沛瑶遗体运往八宝山。9点20分,告别仪式开始,江Z民、乔石、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群众参加人数预定在1500人,实际人数则出乎想象,保守估计不下 3000人,大大超过了事前的预定。由于准备不足,秩序一时比较混乱,筑了几道人墙也不起作用。情急之中,我提出改变悼念方式,即免去三人一排、站立鞠躬、与亲属握手的习惯做法,改成群众队伍一直行进,环遗体行注目礼。这个方案马上被采纳,场面渐趋平稳。我在现场见到速算专家史丰收,他专程从深圳赶来,面对李沛瑶同志遗体放声大哭。他曾得到过李沛瑶同志的不少帮助。2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治丧的综合消息,在京的大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参加了李沛瑶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当日还全文发表了《李沛瑶同志生平》。随后,人民日报发表了几篇悼念文章。

(本文系原中央统战部干部局一处处长胡治安口述,《人民政协报》)


--------------------------------------------------------------------------------
2#
发表于 9.8.2007 08:01:50 | 只看该作者
愤怒,杀,老黑,这事交你办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7.1.2025 08:5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