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向社会福利制度开刀
经过与在野党代表长达两个多星期的谈判,德国联邦政府卫生部本月21日推出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方案。这将是德国自统一以来动作最大的社会福利改革。为扭转经济持续不景气局面,激发生产活力,摆脱财政困境,德国政府这回要动真格了。
按照改革方案,个人应交纳的法定医疗保险费从目前的平均占工资的14.4%降至13%以下。同时,为了弥补因此造成的医疗保险基金的亏空,政府将削减参保人员享受的待遇。例如,迄今为止的免费看病将改成每次看病收费10欧元,住院治疗费及药费个人要承担10%,非处方药品的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该方案将使德国每年的医疗福利支出减少230亿欧元。这一改革方案将在提交联邦议会审议通过后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法定医疗保险制度是德国引以为豪的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一起,构成德国社会保险体系的3大支柱,是德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德国社会福利制度下,德国人从子女教育、看病吃药、失业救济、买房建房到退休养老,基本都能得到社会相应的高福利照顾。这些福利支出从哪里来?一部分是社会交纳的保险金,一部分是政府财政补贴。社会保险基本都是强制性的法定保险,保险费的一半由职工承担,从工资中扣除,另一半由职工所在工作单位承担。同时,德国政府每年都要拿出巨资来支付失业救济金、养老金和社会救济金等各种亏空费用。
德国每年的社会福利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3%。过高的福利保障成了国家和企业的沉重负担,压制了企业的发展活力,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1991年后的11年间,德国政府债务整整翻了一番。去年,德国政府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75%,远远高出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上限。
长期以来,德国各界都在呼吁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结构性改革,但由于改革牵涉到大部分国民的切身利益,会得罪大量选民,各党派历来对此讳莫如深。但最近两年持续的经济不景气,已经使德国可能面临连续三个季度经济负增长的局面。为了摆脱困境,德国政府痛下决心,对社会福利制度动大手术。目前公布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只是其改革的一部分,拟定中的还有劳工就业保护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最终目的是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减轻政府过重的福利支出包袱,增强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
由于改革触及到人们享受已久的高福利待遇,德国民众对政府的改革计划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心态,但大多数人已意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德国人已经开始为今后的社会福利缩减做准备,60%的被访者表示,他们将减少在购物、旅游方面的开支,81%的人将放弃一些奢侈消费行为,同时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将增加存款,以备不时之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