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0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月十五杀鞑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8.1.2008 19:3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八月十五杀鞑靼

作者:田文阁    转贴自:老家日照



小时候,就听老人说“八月十五杀‘达子’”,生吞活剥中记下了。后来念了几年书,才知道:“达子”,是“鞑靼”的日照咬舌子话。

“达子”是谁?八月十五为什么要杀“达子”?是什么年代、什么地方、什么人杀的?日照,有没有杀过“达子”?

【1】

据1999年版《辞海》:

鞑靼,古族名。又作达怛、达旦、达达、塔塔尔等。见于唐时。为突厥统治下一个部落。突厥亡后,逐渐成为强大的部落。两宋、辽、金时,除本部外,又将漠北蒙古部称黑鞑靼,漠南蒙古部称白鞑靼。

蒙古兴起后,鞑靼部(塔塔尔)为蒙古所灭,西方仍将蒙古泛称为鞑靼。

元亡后,明又将东部蒙古成吉思汉后裔各部称为鞑靼。

此外,在广义的应用上,鞑靼有时成为中国北方诸民族的总称。

日照,杀过“达子”。在安东卫城北,轿顶山侧东小孤山的东南,有一大土堆,当地人叫――“达子坟”!

邑人传言,金代农民起义军首领杨安儿兵败后,余部除乘船去即墨继续抗争外,散居日照乡间和山寺的大部入了白莲教。

后来,虽金、宋相继亡国,但白莲教一直秘密流传于民间。

1234年,蒙古灭宋,一统天下,极力推行民族分化和歧视政策,把全国人分四等:蒙古人是一等人,色目人(西域各国先降元的人)是二等人,“汉人”是三等人,“南人”、即原南宋治下的各族人为四等人。各省、县、乡、里,甚至大村,都派蒙古人直接统治。汉人、南人不准集体打猎,不准举行宗教活动,不准持弓矢等武器。

民间相传,为防汉人、南人私造兵器,金属铁器统归官府所有,就连百姓家的菜刀,也专人看管,谁家切菜,得到乡官里正家切完再回家做饭,违者定斩不饶!

据史料载: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只能申诉,不能还手。蒙古人酒醉打死“汉人”,交一份埋葬费就可了事。“南人”每廿家编一甲,蒙古人、色目人为甲主,甲内人的衣、食、住、行皆归甲主支配,甚至将“南人”逮住与牲畜样标价买卖,一个“南人”与一头驴价格相差无几。

如此残暴的统治,百姓苦不堪言。此时,杨安儿的后代杨万主持安东卫一带白莲教教事,以祖传医道掩护,联络四方,准备起事。

为避官府耳目,以免走漏风声,杨万命人做了一种圆形糕点,叫“圆饼”,里面夹着红糖拌朱砂,意为“诛杀元禀(兵)”,以此为联络暗号。并晓谕教众,朱砂避邪,吃了带朱砂的禀贴刀枪不入。

这年八月十五,白莲教众和百姓互赠圆饼,相言晚上赏月吃。平时骄横惯了的蒙古官兵也没查出个子午。到了晚上约定时辰,白莲教徒与百姓各村为战,一夜间,元朝乡官、里正被斩杀殆尽。

次日,杨万率众头裹红巾,揭竿举义,杀得元军节节败退,继随红巾军东路主力北上,攻打登州去了。

这,就是“红头蝇子(缨子)闹日照”传说的一个源头。那“诛杀元禀”的圆饼,后演变为今之月饼,亦即“八月十五吃月饼、杀‘鞑子’”的由来。而丧命于安东卫的蒙古官兵,被埋于轿顶山东边的无名山上,今有一隆起大土堆为证,故山名“鞑子山”。

【2】

实际上,“八月十五杀鞑靼”,流传甚广,并不是日照一地之传说。

《杀鞑靼吃月饼》中记:

相传元末时中原人不甘受蒙古人统治,有志之士皆思起义抗元,然欲整合反抗的力量,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一计策,散布将有瘟疫的流言,要人们于中秋节买月饼来吃以避祸。大家买了月饼回家后切开一看,里面藏了纸条写着“八月十五夜起义”。于是,民众纷纷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月饼因而成这中秋节的应景食物 。

在《三十日晚上杀鞑靼》中,关于月饼的说法大同小异,但却把“杀鞑靼”的日子改为大年三十:

鞑靼是明代的一个民族,过去相传鞑靼非常坏,欺负压迫人们,而且每家都有一个鞑靼。每天别人去干活,鞑靼却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饭熟时人们第一个得让他吃,他吃过了别人才能吃……更让人气愤的是,每当家有婚事时……新娘娶回家中,他要先和新娘共寝……有一年,一个人想了一个办法。在八月十五中秋节,他在家蒸月饼时,在月饼中间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到:“在三十日晚上……谁把谁家的鞑靼杀了。”八月十五那天,他把有纸条的月饼提到了另一户人家。揭开月饼层这家人看后又传到了另一家……鞑靼一点儿也不知道……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刀子……行动起来……之后,每家都躺着一个血淋淋的尸首。有的人家甚至把他砍成了肉浆。这时人们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人们把鞑靼的尸首埋的埋、扔的扔。然后,把家里的血迹全部打扫干净,但是,家中还有一股浓浓的血腥味,这该怎麽办呢?人们知道醋可以消除一些怪味。人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人们找了一块小石头放在火炉中烧红,把烧红的石头放在舀饭勺中,然后,在石头上浇上醋之后便发出一种焦毛的味,顿时家中的血腥味彻底消失了。

在我们这里还流传着这种做法,每当大年三十日下午,人们就在山沟里找一块满意的形似鸡蛋大小的石头,然后,拿到家中,人们把这一间段叫做“请醋坛”(所谓醋坛就是指上文中提到的用醋坛浇着的石头)。到晚上,大约十点钟左右每家都先把“醋坛”烧在火炉里。然后,开始把每个屋里都打扫的干净,再做一个火把点燃后,在勺子中放一片黄纸,把醋坛放在上面,然后,点着火把,端着勺子和醋,每到一个屋里都要在醋坛上浇上醋,熏遍屋里屋外。最后把醋坛送到院外,把火把插在放醋坛的那个地方。放上一阵鞭炮,焚上几支香。整个过程叫做“打醋坛”。

而在《中秋话芋头》中,虽把“杀鞑靼”的日子又认定为八月十五,但“月饼”却变成了“芋头”:

南方人在中秋节祭月时使用芋头,据说是纪念元末汉人杀鞑子(指元朝统治者鞑靼人)的历史故事。当初汉人起义,推翻元朝蒙古人暴虐的统治,是在八月十五夜晚,汉人在杀鞑子起义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当然不可能在每年中秋节用人头祭月,便用芋头来代替,至今还有些地方在中秋节吃芋头时把剥芋皮叫做“剥鬼皮”。

岁月如梭!然而,“八月十五杀鞑靼”,已渗入民族的血液,这既包括汉,更包括蒙,亦“传染”满!

网上,曾有满族正红旗的富尔哈察贵古以“我奶奶给我讲的故事――‘八月十五杀鞑子’”为题发帖:

以前我们是主子,汉族农民是“奴才”。

那时候,我们吃穿不愁。可是后来清朝灭亡了的那一年中秋,汉人像以往给我们孝敬月饼,和以前一样好吃。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汉人之间互相送礼的月饼里有一个字条“八月十五杀鞑子”,那天夜里汉人们手持镰刀、斧头什么的杀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死了很多人,都是我们旗人,老人、小孩、女人都不放过。一杀杀了好几年,死了上万人。

后来我们都不敢说自己是满人了。以前除夕我们满人要挂旗,后来不挂了,怕汉人杀人。过了几年他们不杀了,可是我们也不挂了。有的是忘了,没有这个习惯了;有的还是不敢挂……

当然,随即有回帖指明:

“八月十五杀鞑子”说得是元朝末年,汉人趁中秋吃月饼杀蒙古人!

但同时亦有帖:

八月十五杀鞑子,据我了解也是元末汉人趁中秋吃月饼杀蒙古人。至今很多蒙古人都不过中秋不吃月饼……满蒙的血缘关系和亲近程度是很高的……汉人眼中的“鞑子”,不仅包括蒙族人,也包括满人。

【3】

“八月十五杀鞑靼”,决不仅是草民百姓饭后的谈资,在清末民初,这直接关系到能否“五族共和”,或直言,即关系到东北三省、内外蒙古、新疆、西藏能否一统于中国版图!

张永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十八省建国思想及其后果》中记: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尽人皆知的中国同盟会誓词,但对这八个字的解释却历来并不清晰……人们往往把誓词理解为推翻满清政府,在旧政府原有的全部领土范围内建立新国家,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并不准确。“驱除”并不等于“推翻”,当然也不是“灭绝”,“驱除鞑虏”自然是要把“鞑虏”驱赶到某个地方去,按照明朝开国的旧例,是把异族赶回其祖居之地,就是要把满族赶回满洲,如当年朱元璋把蒙族赶回蒙古草原,这里就含有分裂的意味;“恢复”自然是回到原来的情形,汉族被满清灭国前的情况,也就是明朝末年的汉族居住地区,大致相当于十八行省的范围,因此“恢复中华”主要是在这汉族聚居的十八行省范围恢复建立汉族国家(这个范围没有包括东三省、内外蒙古、新疆和西藏,只相当于当时中国领土的不到一半),而视满、蒙、回、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可有可无之地……

在十八行省恢复建立汉族国家思想的第一个来源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孙中山一向以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事业自勉,在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孙中山说到:“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这便是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皆得完全无缺的治理,这是我汉族四万万人最大的幸福了。”

1912年2月12日南北议和成功,清帝刚刚退位,孙中山就决定于15日在南京举行民国统一大典,亲率民国政府各部部长及右都尉以上将校参谒明孝陵,异常隆重地祭祀明太祖朱元璋,祭文中有:“从此中华民国完全统一,邦人诸友,享自由之幸福,永永无已,实维我高皇帝光复大义,有以牖启后人,成兹鸿业。文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以共和国总统的身份,率领整个共和国政府,以如此规格祭祀一位封建王朝皇帝,其追怀崇敬之情可以想见,实际上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来源于朱元璋讨元檄文中的“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这客观上为日本黑龙会等国外侵华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也导致国内满、蒙、回、藏各族对革命充满疑惧因而产生离心倾向,这使得国家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面临领土分裂和由此引发大规模民族仇杀的巨大危机。但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大多能够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为重,终于使江浙一带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武汉军政府象征十八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标志着五族共和代替了狭隘的汉族立场被确立为国策……南北议和以清帝退位,将其主权及相应的疆域完整移交民国政府而完成,保持了主权和领土的连续性,使得五族共和真正得以实现,避免了国家分裂和大规模民族仇杀的灾难。

长期以来,鞑靼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因此,在当时,“驱除鞑虏”的口号给蒙古族的心理冲击不亚于满族。

据渤海寿臣的《辛亥革命始末记(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903页)所记之蒙古王公对伍廷芳――南北议和时起义各省外交总代表的质问,最足以反映这种疑惧心理:

共和国将仅以十八行省组织之乎?抑将合满蒙藏回共组织之乎?如诸君子欲合全国共谋组织,则满蒙藏回土宇辽阔,几占全国之大半。其人民习惯,只知有君主,不知何谓共和,更深惧诸君子少数专制之共和……即使诸君子所见不远,怀挟部落思想,谓我蒙古去之不足惜……则我蒙古最后之主张,未便为诸君子宣布。

1911年11月30日,外蒙古在俄国策动下,以库仑活佛哲布尊丹巴名义宣布独立,而后哲布尊丹巴称帝,中国官员被驱,汉族商民倍受虐待。

1912年1月3日,乌里雅苏台的札萨克图汉宣布独立,内蒙渐呈不稳。同年,1月中旬,乎伦贝尔盟在俄策动下宣布独立,哲里木盟郡王乌泰也积极准备叛乱。月底,变乱蔓延至北京附近,在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等策动下,喀喇沁王贡桑诺尔布等蒙古王公与日本订立密约,谋划叛乱,这是日本阴谋建立“伪满洲国” 的第一次尝试。

而在这一切一切的背后,史学家如此写下:

满、蒙、回、藏等少数民族对革命党的疑惧是由革命派长期的狭隘民族主义宣传和革命初期的暴烈行为造成的,虽然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阐明了五族共和的国策,1月28日还特别致电劝慰正在策划叛乱的喀喇沁王贡桑诺尔布等蒙古王公,其中甚至有“汉、蒙本属同种” 的亲切表示。但是,“驱除鞑虏”载在誓词,“八月十五杀鞑子”言犹在耳,一纸宣言、几封电报怎能化解多年形成的隔阂。

前缘后果,因果互应,这就是血淋淋的“八月十五杀鞑靼”!
2#
发表于 31.1.2008 23:40:36 | 只看该作者
外蒙如果留在中国,日子比现在好过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4.11.2024 00:2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