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驳“中国媒体应该为自己无能与偏执向国人道歉”. F6 a( r' `# ^
之前已经有人发文驳斥,现呈上个人的部分观点。
- I! `- c2 j8 e6 ^9 L首先,即使是中国媒体也不能说是“受纳税人供养”。今天的中国媒体已经被推向市场,他们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被供养的国家机器。个人曾供职于媒体,经历过市场给予媒体残酷的生存竞争,发行上不去,也就是读者不卖帐,广告就上不去,面临的事实就是亏损然后关门。即使是央视或者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也被推向了市场。只不过许多所谓党政机关报享受硬性的订阅优惠,那就是既然是党政机关报,那党政机关就要订阅。那涉及的问题就是不公平竞争,而非“受纳税人供养”。发行和广告一样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也就是说,与西方一样,绝大多数媒体是依靠市场存活的,而不是税收。央视的市场化相对于人民日报或者光明日报来说,做得更好。9 \( x" i9 d% C/ u6 x
相对于发展多年的西方媒体来说,加上中国政体、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中国媒体在市场化过程、在运作水平上确实有很大差距。如果他们需要为竞争不过西方媒体而道歉的话,那么让民族企业也道歉吧,为什么他们做不出大奔,做不出空客?让所有中国人都道歉吧,为什么中国作为一个13亿的大国,不是项项都世界第一?/ f O9 B5 [2 H3 S, k. t
二是,作者太看得起媒体了,即所谓西方“客观、公正、民主的报道事实真相”。其中提到“真相只有一个”。真相真的只有一个吗?我记得“律政狂鲨”里有一句话:真相其实有很多,捡有利于自己的说。我也相信,真相其实有很多。如果要说绝对客观的真相,或者叫绝对客观的事物,也许只有一个,但是这个“真空”如何营造,这样的“绝对客观”如果不要人去感受,不影响到人,那又有什么意义?只要是人去看一个东西,不可能作到绝对客观,一旦掺杂了主观情绪在里面,那么真实就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组合所谓的真相。而我们通过媒体感知的所谓真相也是被主观加工过的。
" Q! v! \& ~) o& q也就是说,媒体并不能做到所谓“客观、公正”,他们所谓的“客观、公正”也是被主观加工过,并秉承他们的主观标准。媒体永远只是一个“喉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不同的是,他们背后的“大脑”是什么。新闻学里讲要“客观、公正”,就像马克思主义里叫“共产主义”和西方普世价值“自由、民主”,说得好听点是“最高境界”,说得不好听一点是“乌托邦”,就像人永远不可能制造一个“绝对真空”一样。6 N/ }4 N7 a$ s3 H, t& D8 X. ]5 q
同样,所谓“新闻宣传一个基本的规律是:99句真话+1句假话=100句假话”,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这个“真”和“假”?如果真相是多样的,那么“真”、“假”的界限也是模糊的。
( m5 Y$ K! d0 w8 C$ A综合以上两点,想在这里提一下,诸如《南方都市报》、《新京报》这些标榜自己是说“真话”的媒体,他们讲的就真的是所谓“真话”吗?与其说是真话,不如说是非主流声音。我小人一下,与其说他们是从道德角度去考虑,不如说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非主流”是现在市场一个非常好的卖点。就像当年南方报业集团创办《南方体育》,因为之前《体坛》和《足球》已经占据主流声音的市场,他们想的办法就是从情色入手,做非主流体育。人们看多了人民日报和央视,有个南方都市报换胃口也不错。我并不认为那就是绝对的真话,只不过他们捡了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在讲,而切入点符合市场需求。* t D& ^0 c( e. x# n
三是,中国媒体对外国人的影响实在是有限。前面讲过,中国整个媒体系统本身需要发展和完善,而且他们的对手是已经日渐成熟的西方媒体体系。就像市场份额已经被联想电脑占据,长城想分一杯羹,多占1%的份额,需要付出比联想当初拿下1%市场时多得多的代价。目前推出了各种外语媒体,是一个进步,但当他们被投入市场,与一个成熟品牌进行竞争的时候,目前仍旧处于极端劣势中。当然媒体竞争与电脑市场竞争还不同,电脑本身不能发声,不能说自己好而对手是垃圾,竞争主要通过质量、价格等完成。当然你也可以说,作广告,那么正好,过渡到媒体竞争,因为广告同样是通过媒体完成的。媒体可以帮别人干这个事,为他自己当然也可以,而且更方便、更漂亮、更不着痕迹,他们就是干这个的高手。另一方面就是文化隔阂还有市场需求。在中国看中国新闻的多还是看德国新闻的多?我个人做体育新闻的,中国足球再烂,一份报纸里的大部头总是中国足球,欧洲足球再好,他们也只是小头。为什么?因为看中国足球的人多,那是发行量的关键。德国人去看中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又有多少?如果我个人不是做这个的,我宁愿看一下体坛、新浪上怎么写昨天的德甲联赛,也懒得动一个去看踢球者的原文或者德国之声的中文版,尽管我是拜仁的球迷。: A2 c, o+ U5 M/ C& ~
四是,作者太过相信西方人民“独立判断、追求真相”的能力了。个人现在的论文题目就是研究Stereotyp,对比中德两面。这个词可以翻译为“思维定式”,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作者文中提到的“有色眼镜”有很大部分是归属于此的。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德国人通过非直接渠道建立的Stereotyp是明显negativ的,就算是通过个人经验直接建立的,有消极、中性和积极区别。德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思维定式的强烈程度绝对大于两国之间的交流,那么他们哪里来的这些negativ的思维定式?是他们独立判断、追求真相的结果?如果他们独立判断、追求真相的结果是“黄祸”排名第一,深信“中国威胁论”,所用词句所述内容足以把中华民族归为没有开化的低劣民族,那我还真是无话可说了。 O2 K: P& O1 ]0 ?# x; b( {
至此只是就原文前半部分提出不同观点。至于后半部分,本人观点更是与其有巨大分歧。不过现在没时间写了。如有需要,再续后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