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一个专门从事暗杀的组织来讲,暗杀名单无疑是最为绝密的资料。为了怕走漏风声,这些资料还会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有几个可靠又关键的人物知道。为了使暗杀行动得以顺利进行,他们会单线联系,暗号接头。当其中有的人不小心暴漏了身份,或是被发现行迹可疑,还会遭到灭口的横祸。然而就有这样一份事关生死的绝密暗杀名单,却被公开发表在当时发行量和影响力极大的报纸刊物上,这无疑是对那个在背后操纵的暗杀组织的一个莫大讽刺。在路卫兵看来,此举对那些已上了黑名单处于死亡边缘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幸事。如此惊人之举,发生在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三年的夏天。
具体操作这件事情的人叫王造时,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七君子”之一,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王造时(1903-1971)祖籍江西安福,原名王雄生,清华大学毕业后,又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就读政治学并获博士学位,后到英国任伦敦经济学院任研究员,师从英国费边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拉斯基。王造时回国后,受聘担任上海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政治系主任、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主持创办了《主张与批评》半月刊和《自由论坛》杂志。还参与发起了上海各大学教授抗日救国会,积极支持抗日救亡运动。
此次事件的起因,要从王造时与宋庆龄、鲁迅、杨杏佛等人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说起。该会于1932年12月29日在上海成立,仅仅存在了半年便被国民党当局取缔,但它却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宋庆龄、蔡元培分任该会的主席和副主席,杨杏佛任总干事。该会还在北平、上海等地设立了分会,革命先驱、以笔为剑的鲁迅先生,当时便是上海分会的执行委员。该组织公开反对国民党的统治,反对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外交政策,利用各种渠道,积极营救被国民党关押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是一个进步爱国的民主政治团体。王造时当时担任同盟的宣传委员和执行委员,积极参与了多次援救活动。
同盟组织的爱国行动很快就惹怒了国民党当局,于是发布宣言,诬蔑同盟为“非法组织”,要求予以解散。但是同盟没做理会,仍旧与国民党当局作着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开始使用其一贯的流氓伎俩,让以暗杀为主业的特务组织蓝衣社出头,开始进行有预谋的暗杀活动。1933年6月,同盟的总干事杨杏佛首先被蓝衣社特务暗杀于上海街头。
国民党的暗杀的行动一出,上海的空气立刻变得紧张起来,一时间阴云密布、人心惶惶。王造时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种恐怖氛围,暗杀杨杏佛只是一个开始,国民党绝不会只针对杨杏佛一个人,后面应该还有一大批人,而这些人无疑都是对国民党当局不利的爱国人士,当然也包括王造时自己。坐以待毙肯定不是办法,这只会眼睁睁看着更多的有志之士相继遇害。自己一家老小都在上海,逃跑也不是办法,那样反而会助长**派的嚣张气焰。王造时思杵再三,决定主动出击,走在国民党前面,变被动为主动。他决定走一步险棋,他要把蓝衣社可能暗杀的人的名单公布出来,给他来一个釜底抽薪。
王造时于是找到《大美晚报》中文版的总编辑和发行人、老朋友张似旭商量。《大美晚报》是美国商人在中国开办的报纸,同时出中英文两种版本。该报在抗日战争期间刊登过许多抗日文章,是个对中国革命做出过贡献的进步报纸。张似旭对国民党当局也很不满,但是如果公布这样一份名单,无疑要冒极大的风险,丢饭碗不说,还可能惹来杀身之祸。他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正义战胜了恐惧,他毅然将这份名单同时在中英文版首要位置作了刊登。死亡名单一经面世,无异于一颗重磅**爆破于当空。一时间舆论哗然,举国震惊。国民党当局自以为天衣无缝的阴谋,就像被剥光了衣服,置身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其尴尬程度可以想象。
王造时还找到另一家进步团体《中国论坛》杂志社,该刊以“勾魂单”为题,对国民党拟暗杀的53位爱国人士进行了公布,各报刊纷纷转载,发表评论,闹得沸沸扬扬。迫于舆论和社会的双压力,时任上海市长吴铁城,不得不召集社会及媒体人士公开发表谈话进行搪塞。蓝衣社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也不得不就此罢手。王造时此举可谓有胆有识,他巧妙的利用了舆论的巨大功效,给国民党当局来了个釜底抽薪之计,既挽救了革命者又让国民党下不来台,可谓一石二鸟。
2009年8月12日 文/路卫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