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颂派“三个代表”观
杨十郎
——再评《历史可以作证》
《历史可以作证》第一章开篇就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时代理论创新的最高成果,作为我们时代的最高真理……”(p1)如何如何,连用了两个“最高”,实在令人吃惊。这不得不使我们想起林彪来。 在“文革”前夕的1965年11月18日,在上海会议后的第三天,林彪提出了“突出政治的五项原则”,其中就有他违背常识的“顶峰”论。他说——
“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是最高最活的马列主义,毛主席的书,是我们全军各项工作的最高指示。毛主席的话,水平最高,威信最高,威力最大,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
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事物到了“最”的程度,抛物到了最高点,只有 往后退了(停止不动,就是被超越,亦即后退),往下掉了。所以在“文革”之初就有两个中 学生的童言:“辩证法将让林彪靠边站”,石破天惊。历史有时就是以滑稽的面目重复再现,今 日这“顶峰”论又点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桂冠之上,读者怎么想?“三个代表”就 是那么几句口号,无系统,缺理论,作为“成果”,作为“真理”,它就那么——一不留神就 “最”了。真不可思议。“最高真理”,换句话说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的“永恒 真理”“终极真理”。不过恩格斯仅仅把杜林的说法称为“华丽词句”“无稽之谈”。 恩格斯把所谓永恒的 、最后的、终极的真理分为三种情况加以分析。一类是数学、 天文 学、 力学、 物理学 、化学等精密科学。但是“由于变数的应用以及它的变化被推广于无限小无 限大,以前曾经是如此严格地合乎道德的数学也犯了原罪,……数学上的一切东西的绝对适 用性,不可争辩的绝对适用性的童贞状态一去不复返了”,天文学、 力学、物理学、化学等 好些方面的东西处在假设之中,“最后的 、终极的真理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非常罕见 了。” 第二类应包括研究生物肌体的那些科学。在这里“对于各种相互联系作系统了解的需要, 总是一再迫使我们在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的周围造起茂密的假设之林”。“因此,推想在这里确 立确实是真正的不变的真理,那末他就必须满足于一些陈词滥调,如所有的人必定要死…… 等等”。 第三类是“按历史顺序和现在的结果来研究人的生活条件 、社会关系 、法律形式和国 家形式以及它们的哲学 、宗教 、艺术等等这些观念上的上层建筑的历史科学中,永恒真理 的情况还要更糟”。不幸的是《历史可以作证》的作者选择了在这个“情况更糟”的领域给“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桂冠上插上这么一支 不合时宜的玫瑰。其结果只能是如恩格斯所说“除 非是一些陈词滥调和老生常谈,例如……拿破仑死于1821年5月5日,如此等等”。它就会 不是什么“永恒的”“终极的”“最高的”真理。(引文见《马恩全集》第20卷p95——98 ) 林彪献上了八个“最”是想博得毛泽东更进一步的信任,《历史可以作证》的作者给“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捧上了两个“最”,目的又是什么呢? 二“三个代表”的适应症 《历史可以作证》说“科技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 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推动着社会 加速发展,这是时代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适应了这一时代特征的需要。”(p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这是一个事实,但科技的发展就要求一个政党——不是科技党、生产党去充当先进生产力发 展要求的代表,去充当先进文化的代表? 马克思、 恩格斯同样处在新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电力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当地发电 只能在当地使用,不能远程输送,因为导线会耗损很大的电力。但德普勒的“最新发现”“能 够把高压电流在能量损失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普通电线输送到迄今连想也想不到的远距离,并 在那一端加以利用”,“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 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末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灭城 乡对立最强有力的杠杆。”(恩格斯致伯恩斯坦,《马恩全集》第35卷p446)显然,“生产力 将因此取得极大的发展”(同上文),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没有敏感地觉得共产党要去当这 个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赶快派人去把德普勒发展为共产党的成员。电力的远距离输送导 致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致于资产阶级对生产力的管理愈来愈不能胜任”(同上文)这 管理是不是应由共产党来承担呢?且慢,恩格斯并没有这样当仁不让,他说“资产阶级所不 能做的事,应当由俾斯麦来做”(同上文)。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明白,共产党不是科技党 、 不是生产党。 同样,“经济全球化”“人们观念的改变”它怎么会促使共产党去充当“代表”呢?这中 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我们总不能作如此推断:当今的年轻女孩对低胸、 露脐装越来越青 睐有加,因此,共产党再不充当“三个代表”实在说不过去。 无联系说成有联系,以致产生了一种“三个代表”适应症,这使我想起大卫· 弗里德 里希· 施特劳施在《耶稣传》里谈到的情形,他说:“为了证明承认神迹在基督教领域内是 不可避免的,通常总是说基督教起源本来就是最大的神迹。”(商务印书馆《耶稣传》第一卷 p229)本身就是神迹,而且是“最大的神迹”,还需要去证明“神迹”干吗?“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本来就患了这个适应症,还需要证明它为什么适应了这个那个干吗? 三
“三个代表”与传统文化 《历史可以作证》说:“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吸收了中国历史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上其它国家、 民族历史上优秀的文化成果,以及当代国内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p5) 爬过泰山,登过黄山的朋友都知道泰山、黄山的云海,那真是一种奇观。使人真可领会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但,且慢,去抢着注册被感受主体权。这不是泰山、黄山可以获得的专利。读《历史可以作证》所提供的“三个代表”吸收论你会不“云里雾里”么? 中国的而且是“历史上优秀的传统文化”,管它《老子》、《庄子》,《论语》、《孟子》, 管它《诗经》 、《楚辞》,《唐诗》、《元曲》,甚至我们不妨把于丹讲的《论语》,易中天聊的《三国》……一般的时髦的劳什子都扯上,“三个代表”里全有。还有其它国家的 、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无论莎士比亚还是歌德,无论塞万提斯还是易卜生,无论普希金还是马克吐温,无论是加西亚 ·马尔克斯还是多丽丝·莱辛;无论是莱布尼兹的“二进制”还是法拉第的电动机,无论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无论是埃及的木乃伊还是伽俐略的望远镜……“三个代表”里全有。 这“三个代表”真成了《红楼梦》里“王一贴”的膏药,“共药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际,温凉兼用,内则调元补气,养荣卫,开胃口,宁神定魄,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则和血脉,舒筋络,去死生新,去风散毒。其效如神,……”(《红楼梦》第八十回)可惜,共产党不是跑滩郎中,它毕竟是有八十多年发展史的中国第一大党。要问“三个代表”到底奥妙何如,真的,只好用童子的感受作答:“云深不知处”。 四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的任务和目标 《历史可以作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把解放 、发展生产力,创造极大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标.”(p6) 这是在欺一般老百姓不明党史,或者说目前中国共产党党史还没有普及到像《毛主席语录》在上个世纪印行的天文数字。据统计,《毛主席语录》在“文革”几年内国内外出版了50多种文字印成的500多种版本,总计达50亿册。而党史在“文革”前则仅有薄薄的一册《中国共产党三十年》权威读本。由于党史上好些问题的争议性,导致现在没有一个发行量大的本子。 但是基本事实毋庸非议。 在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分明制定有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 共产党成立之初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存,进而发展,宣传共产主义观,壮大自己的队伍,争取一个合法的地位,那是一个争民主争自由的时期。往后是救亡运动,争取建立联合政府。从大的方面讲是反帝反封建,使中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等等。至于“发展生产力,创造极大的物质财富”那时还谈不到,莫说共产党成立之初不可能去考虑“创造极大的物质财富”就是几十年之后邓小平都还在忧虑“几亿人口搞饭吃,粮食问题还没有真正过关”,说些空话忽视历史到能虚假的一快,可别忘了曾有过那么一个时期:共产党几几乎被蒋介石斩尽杀绝! 五 我须要住房,我必须代表房主 怪论还有——《历史可以作证》说:“先进文化作为精神产物的积淀,是引导和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因此,我们必须拥有先进文化,必须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p5——6) 这儿的因果逻辑是:必须拥有——就必须代表。 先进文化能推动社会前进等等,我们必须拥有它,因为我们都向往社会前进,追求社会前进——这正如住房可以遮风避雨,可以抵挡强烈的紫外线给我们造成的危害,我们必须拥有住房(虽然这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租赁与购买是常见的两种方式)。但如果说我们必须拥有住房我就必须成为房主的代表(在有房主群的情况下)这是不具必然性的。要作为房主群的代表,首先我必须是房主(租赁者只有暂住权),其次,要其他房主认可(或者通过选举这种形式),不然,我这“代表”就会落空。回到“先进文化的代表”的话题上,与做房主的“代表”类似,它是有条件的。文化的内涵丰富,大凡哲学、历史、 文学 、艺术(包括美术、 音乐、 舞蹈等)、 民族、 宗教、 法律 、习尚……莫不包含其中。且其中因国别不同,民族有异,孰先进孰落后判别起来就不是如“度”“量”“衡”那么简单。况且要判别、 品评,就需要学识 ,需要研究。但共产党因为不是文化党,至今党内也没有组建一个庞大的知识群体去专门研究文化,正如必须拥有住房的人始终还没有一笔款子一样,缺少条件是当不了“代表”的。 我们不能武断地大声吆喝:买不起住房没关系,先当了“代表”再说。 六 问“三个代表”的实践 《历史可以作证》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当代中国生动 、丰富、 多彩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有很强的实践特征。”(p12) 在作者看来,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架设了无数的塑料大棚,像种番茄 、黄瓜 、草莓一样早已取得了种植“三个代表”的经验,所以他——作者收获起来才如此方便。 我在这里只提一个问题,不须“复行数十步”就会“豁然开朗”了。从“三个代表”提出的前前后后的年代里,探一探,访一访,有哪个党委会 、党支部在生产力上或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上树起了典型,充当了“代表”?有哪个党委会、 党支部作了先进文化的“代表” 恐怕作者在他想象的种植“三个代表”的塑料大棚内一个也找不出。不是说共产党内无人,而是说共产党它不是生产党 、文化党,它不是干那个行当的。或许在《历史可以作证》正“代表”得起劲的当儿,安徽阜阳谢桥镇开党委会时还以赌咒的方式表决心呢!(但愿这只是历史,见《广州日报》2000年7月11日,或《南方周末》2000年7月20日) 如果想见识见识中国的“黑色幽默”(black humor),实践“三个代表”每个单位只须当街摆上一张办公桌,桌上立一个小木方就算大功告成了(祥见杨十郎《“三个代表”论纲》)。 七 中国又多了一个“伟人” 《历史可以作证》说:“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再到江泽民,这三位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人……”(p15) 如果在茶余酒后,随便想,随便说,只要不逾大规矩(譬如违背《宪法》等),谁管得了那么多。管你是臧否人物,还是评议政治,或者像列子讲了那么多故事“用以喻道”,韩非子讲了那么多故事“储以论政”,或者不“喻道”,也不“论政”,只像魏晋人那样“为赏心而作”“远实用而近娱乐”(引文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9p60),一切的一切……你就是讲“一个巴黎女人只要穷极无聊到二十四小时,连内阁都会推倒”,“爱就爱你一万年”,或者“一出门就遇到房子那么大个鬼,菜籽那么大个脑壳”,干脆,情动于衷,你就直呼“爱人万岁!”都可以。但我们面前这本书,可不是清谈 、玄谈,它是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儿八经推出的,想想看,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度,由这样的出版社出版的这样的书,泛着红光的封面,可见这阵势了得。我们岂能等闲视之。 毛泽东无疑是伟人,虽然他晚年犯了错误。“没有把过去良好的作风,比如民主集中制、 群众路线,很好地贯彻下去,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以致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1980年8月21日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讲话,见“新华网”) 但是,谁缔造了新中国,在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毛泽东。是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他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先生也是伟人,他推翻了满清,结束了几千年的帝制,建立了民国。就毛泽东而言,我们可以引用席利引用的观点和感受——“‘一个人如果被人指出缺点而仍不失为伟人’(瑞士,塔西佗)就应该对那个人加以颂扬。”(席利的信,《马恩全集》第14卷p722引) 至于邓小平,他享有伟人的称誉也是当之无愧的。他处在一个“时代的社会存在形式和政治形式……已经半衰退和濒于瓦解的时候”(借用恩格斯的话,见《马恩全集》第20卷p97—— 98)使这个社会获得了生机。摆在我们面前的改革开放成绩就可以作证。在“文革”带来的整个中国社会的停滞 、衰退之时,只有具有邓小平这样有革命资历的人,同时又有胆识的人,有领导能力的人,有崇高威信,有号召力的人才能担起历史的重任,“舍我其谁欤!” 邓小平使中国历史变了个样,他是伟人。 毛泽东 、邓小平成为伟人,除了他们自己超凡的品格,独出的思想,卓越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之点,这就是历史给他们的机遇。没有历史给他们的机遇,他们最多也只能是一个杰出的人物而成不了伟人。关于“机遇”,巴尔扎克有深刻的见解,他说:“走邪路也不是容易成功的,在这一点上,娼妓(按:我们现在叫‘性工作者’)与天才相仿;必须因缘时会,才能使财富与才具并驾齐驱。大革命而没有那些出其不意的过程,拿破仑也做不了皇帝,只能做一个法培尔第二(按:十九世纪名将)”(巴尔扎克《贝姨》 p239) 江泽民不是伟人,也不可能成为伟人。他所做的仅仅在邓小平已经开创的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之车,而且,他最多倾其所能也只能做个好书记 、好主席。即使他有十倍于毛泽东 、邓小平的才干,他也成不了伟人,因为历史没给他这个机遇。
“不必用制造新的思想混乱来给人类增添新的麻烦”!(蒲鲁东语,转引自弗·梅林《马克思传》上p161)
八 总结性颂歌:本应是“一句顶一万句” 《历史可以作证》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新时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容博大、精深 、深刻 、丰富,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外交、 科技 、教育、党建等方面的内容……”(p15) 几句口号式的“三个代表”竟然这样神妙!如果作者的书写于2008年,恐怕他会说“ 嫦娥1号”就是在“三个代表”指引下奔向月球的。 恩格斯在写《反杜林论》时说:“杜林先生在整整五十页内把陈词滥调和玄妙词句的杂拌,一句话,把纯粹的无稽之谈当做关于意识要素的根本性科学提供给读者享受。”(《马恩全集》第20卷p92)我想《历史可以作证》提供给我们的“享受”与杜林先生提供给当年的读者的“享受”应该是一个样儿吧!我在想——作者在写这些陈词滥调的赞语时,他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江泽民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也许这样更为省力、省事、声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