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4.2010 20:3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有容乃大
补第二章 呵呵
2
中国远征军自2月16日入缅抗战以来,一败再败,使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大为恼怒。仰光失守,同古战败,平满纳会战尽成泡影,委员长对缅甸战局深感失望,有心撤回十万精锐。须知远征军的三个军全是国民党的王牌部队,在国内战场都有过上乘表现。杜聿明的第5军取得过昆仑关大捷,孙立人的新38师在淞沪抗战时战功颇著。委员长不能看着他的嫡系部队覆灭在异邦。但是,就这样撤军蒋介石又难以接受。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虽然得以跻身“大国俱乐部”,但是盟军对中国战区并不重视,对国民党军队的抗战能力也深表怀疑。中国军队统帅部不能参加盟军的参谋长联席会议,美国援英援苏物资全由英、苏自行分配,援华物资的分配权却落在美国人自己手里。蒋介石明白,盟军目前在亚太的战略是让中国军队拖住日军,对中国胜利不抱希望,只要日军陷在中国,美、苏就能在欧洲战场无后顾之忧。美、苏显然是打算解决德国之后再解决日本。这是蒋委员长不能接受的,他要把美国的注意力放在亚太地区,起码要与欧洲战场对等。要能这样,必须提高中国战区的地位。而要提高地位就得有军事上的重大胜利。中国远征军在同古会战前,老蒋对史迪威说:“只能胜不能败,这不是个军事问题,是个政治问题。”这话就是基于上述想法。眼下远征军如果不能取胜,只有承认失败,打道回国。这么苦涩的一枚战果,蒋介石绝难咽下。因此,平满纳会战泡汤之后,他就令中国远征军立即组织曼德勒会战。
曼德勒别称瓦城,位于缅甸中央,与中国古长安一样,是缅甸故都。它是缅甸最大的交通枢纽,由仰光至密支那与腊戍至曼德勒的铁路分支于此,扼守着缅甸南部通向北部和中国、印度的四大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守住曼德勒,至少可以暂保缅甸北后方,保住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后援,如果会战得力,便可与日军逐鹿于缅甸南部,形势虽然比不得同古会战之时,但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曼德勒会战是决定中国远征军命运的最后一役,第5军、第6军、第66军--远征军的全部作战部队都投入了战场。还有英军第1师及其驻缅精锐第7装甲旅也投入会战。
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杜聿明,当初虽然对曼德勒会战持不同看法,认为必须力保扼守由曼德勒到中国畹町咽喉之地的腊戍。但是接到重庆蒋介石的手启电之后,也痛下决心,电告蒋介石:“蒋委员长:瓦城会战职集中完毕,决与城共存之。职杜聿明叩。”
……
对岸的敌人越来越多,机枪把我们压得抬不起头来,不少兄弟牺牲在掩体内的机枪座台前。我们的枪声渐渐稀落,汽油也已燃尽,熄灭,一群日本兵在长官的督逼下,平端着轻机枪,嗷嗷叫着,冲上大桥,飞奔着过来了。
“轰--”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瓦城大桥西侧一端哗然掀翻,砂石、钢筋四散抛飞,还夹杂着几条冲到桥头的日本兵的胳膊和大腿,大桥炸裂的断面处,一批稳不住脚步的日本兵纷纷扑进河里。连同落水的砂石,残肢,溅起一阵阵水柱、浪花。
“啊,胜利了!”
我连阵地上的响起一片欢呼。掩体内,我和连长拥成一团,开心地相互捶打,畅笑着。
欢乐是短暂的。我们还没有回味过来,突然发现从伊洛瓦底江西岸的上游,气势汹汹地扑过一支队伍来,在一面绿孔雀旗的前导下大有与我们决一死战的派头。
李连长举起望远镜一瞧,眼头一皱:“又是缅甸人。快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