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永远的敌人、朋友———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中利益关系的不同表现
. m0 V$ s2 P B9 n8 p$ d
( j* h8 f+ m- I. H U, P
! R& p, n. {% }0 z
% [( Q4 f$ a$ N7 \6 a今日(7月1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展开她欧洲债务危机以来的首度访华,随同她前来的包括德国大型企业高层以及中小企业代表,可以说,经济合作再度成为中德交往的主轴。
) Z& a0 ~7 A, P/ C0 I
; D# G6 m/ R8 p W m德国总理默克尔展开她欧债危机以来的首度访华行程,随同她前来的包括德国能源、汽车、化工、金融以及零售等领域大型企业高层以及中小企业代表,可以说,经济合作再度成为中德交往的主轴。/ N+ s+ c% K' [+ d9 l' c g) Y1 u
: I. D3 y* }8 r9 I' U! L4 t
自从德国统一之后,中德关系一直是中国与西方交往最感放心的一环,从科尔到施罗德,在与中国打交道时,都奉行经济至上实用主义路线,令德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获得巨大利益,德国甚至一度与法国联手,意图在欧盟内推动解除对华军售的限制,只是在美国暗中怂恿新欧洲前“共产国家”的阻挠下未能如愿。5 t" K+ K6 n& z: ~8 {
7 F2 u7 a- U7 h
但从2005年默克尔上台后,情况发生了微妙变化,这名出身前东德的女总理似乎改变了与中国打交道的方式,不再以经贸优先。金融海啸后,默克尔对华政策有所转变,特别是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最近北京对希腊、西班牙等国伸出的援手,令德国印象深刻。默克尔较早前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我们必须学会了解中国,了解其伟大的文化和巨大的未来潜力。”
C: E3 }0 j' o9 W! D0 Z( h0 D
9 c: R |* F& U* R/ S; U中国新华社在她今次访华前夕,发出多篇长文,引述专家的话说,“谋划中德关系要有长远眼光,不为一时一事之需”,并强调“超越差异,主要取决于德方,而不是中方”。
/ f \ p- G8 z. R P2 M9 i! u 5 a2 D* g7 F6 z+ i% J# T" m
中国与欧洲近日互动频繁,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刚在法国会见过总统萨科齐,英国外相昨日又在北京会晤温家宝,在和外长杨洁篪的会谈中,英国外相重申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