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2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大学求学越来越难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4.2.2003 20:46:09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学费低廉,还可打工。”毋庸置疑,光凭这两条理由,已足够让来自欧盟以外的学生趋之若骛,投向德国的怀抱。据统计,最近三年留德学生增长率上升了90%。中国学生的数目更是跃居榜首,成为在德外国留学生群体中的“ 大哥大”。随着30000名中国学生的到来,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是喜是忧,是对是错,只有当事人知在其中。




现象:越来越高的门槛


门槛1:APS


中国学生来德国学习首先要通过德国大使馆所属的留德审核部对学历真实性的审查。对于这一“专利”的“唯一所有者及使用者”,许多中国学生曾经愤怒过,受害过。事过境迁,一年半后的今天,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心平气和” 地接受。“那又能怎样呢?羊毛出在羊身上。谁叫我们申请留德的中国学生那么多。谁叫那些狠心的中介公司不择手段,损害中国学生的声誉。”来自法兰克福大学语言班的顾晓茹无可奈何地讲述了她的遭遇,为此她多了半年的语言期,多了整天提心吊胆的坏心情。


许多通过APS出来的同学们则不以为然,就读汉堡工大高分子专业的李泽东认为:“APS审核不过是走过场而已。面试前我作足了准备,以防有个万一。想不到考试的题目竟牛头对不上马尾。只让我说了些化妆品的成份。真是白花功夫!” 但事实证明,设立APS确实很好地阻止了假文凭现象。难怪90%的留德中介从此消声匿迹。


门槛2:外国学生管理中心


记者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了解到:外国学生为确保入学而常常同时向多所大学投递申请。这实际上造成了各高校审批部门的重复劳动。因此他们提议设置一个外国学生管理中心,以便在今后对所有来自国外的申请先集中进行处理,就其学历资格和语言知识等进行审查,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转交给高校。


对于DAAD的提议,各大学招生办持保留态度。不争的事实是,巴伐利亚州、巴符州、汉堡和柏林等都已存在着类似的中心,对外国学生的资格和语言知识等进行审查。如要入巴伐利亚州的大学必须先取得设在慕尼黑或者科堡的“审核证明” ,否则各大学不予进一步的入学程序审核。


门槛3:各大学外办


如果你是近两年来入学的中国学生,如果你亲自送材料去大学外办。你就会发现一条条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种组成的长龙。当然中国学生的比例绝对超乎你的想象,多!为此各大学外办想出种办法,比如增加办公人员,延长办公时间,扩展办公方式等等。结果仍旧无法让所有人“乘兴而来,高兴而归”。


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在提高中国学生的入学要求后告诉记者:“补交APS,必须大本水平,只提供冷门专业等等,都是事实。但如果你看看我们办公室里的申请材料,你就明白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大学留给了学生畅门而入的机会,像科劳斯塔工大,语言考试DAF就只要4个3分而已。


门槛3:学费和学制


关注校园动态的学生不会忘记,去年闹得纷纷扬扬的大学收费问题。最后除了北威州以“学生帐户” 代替收费外。其他几个州似乎没有面对一丁点儿对抗。现在,学生在14学期以上将不再是“ Viele Spass” 的时代,必须是一个负责的“付帐者” 。


各州收费如下:


巴符州:563欧元
巴伐利亚州:511欧元
勃兰登堡州:51-511欧元
下萨克森州:551欧元
萨尔州:500欧元
莱法州:511欧元
萨尔州:200-360欧元
石荷州:500欧元
萨克森:307欧元
图宾根:500欧元
北威州:650欧元
其它州:未知


除了收费外,德国大学冗长的学制,毕业率较低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据统计,只有接近25%的学生按时顺利完成所学专业。这或许就是各州相继收费的重要原因罢。


门槛5:未知




讨论:各有各自的说法


面对德国高校越来越难跨的门槛,中国学生们感受不同,想法不同,说法就更不一样了。


“没想那么多”


作为一家网站的斑竹,我认识了来自无锡的沈彬同学,她还在波恩一家语言学校学习。“我现在见到中国人就怕。本来那中介说好拿到哥廷根大学入学通知书不成问题。我们就交了钱。到了德国她让我们在一个私人语言学校就读。一个月800欧元。到了她许诺读大学语言班的时间,她又拖三落四,吱吱唔唔。几个月下来,直到我们直接去学校外办,才知道根本没有我们的名字。就连大学DSH语言班的名额,也改头换面成大学中级语言班,而且不能参加DSH考试。现在我还没有APS,不知怎么办?钱也退不回来。至于其他的事,没想那么多。”


“算了,我还是回国罢”


李渔是记者认识的打道回府的学生中的一个。“在国内作中学老师好好的。就这样随大流来到德国。女朋友是丢了。钱已经所剩无几,靠打黑工总算没有混到去讨饭。但这样又影响学习。现在我的签证到一月三十一日到期,刚好一年半。大学入学通知书我想是见不到了。再说,我连中级二的语言证书也没有。假如上了大学,也不知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毕业。算了,还是回国吧。打回安徽老家去。到哪儿都一个样。”至于另一位蒋劲松则来德不到半年提早撤退,已在北京新东方语言学校恶补英语,另谋出路。


“随缘”


乍听到这位来自茨陶高专同学姚蕾的话,记者感到突然,这可不是在谈感情问题。“对啊!来德国学习已很不容易。而且我也总算进入大学。这是缘。但是我在像茨陶这样的小地方。没工找,见到的人不多。这就是无份。加起来我可以说,我是有缘无份。那也好,整天学习。三点一线,学校,食堂,寝室。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至少以后不用再为掏钱交学费愁心。学校叫我作什么,我就作什么。没什么不好。一个词:随缘。”


“这是必然趋势”


已在德国柏林洪堡就读三载的在读博士生冯凯显然没有经历师弟师妹们的种种困难,对于德国入学条件的不断提高他另有一番见识:“德国大学提高入学要求是有道理的。首先杜绝一部分非优秀人才进入德国,收费则提醒大家别耽误宝贵时间。其次,从长远看,提高德国教育的竞争力。我看,德国大学正努力向国际接轨。这是必然趋势。未尝不是好事。有短痛才有长安嘛。”




思考:敢问路在何方


这边是围墙内的学子们正全力以赴,希望有朝一日去更广阔的天空翱翔。那边是汹涌而至的人潮等待进入围墙的“通行证” 。这到底怎么了?


“别无选择” 与“选择”


从1980–1982 年的“黄浦三期”,1983 年开始的“研究生时期”,最后到1989 年以后的“混合期”,中国学生也经历了从“天子骄子” 沦为“受人指使”的“阵痛期”。“别无选择”站在“选择”前面在所难免。


“我认为,出现现在这种中国学生求学混乱的状况。原因还在于中国学生本身。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那些先富起来的资本家把他们的孩子们托给德国。以为在德国他们的孩子就会出现奇迹。但是这些留学垃圾本身基础又差,又好吃懒做。能有什么作为?于是在不法中介的搅浑下,假文凭,假入学通知书,假APS等等随处可见。德国高校当然要提高中国学生的入学要求。最苦的是那些工薪阶级的孩子,只能逼上梁山,别无选择了。” 就职于法兰克福德意志银行的陈先生对此有些愤愤不平。


“其实,德国是个很讲究实力的国家。她的教育水平在国际社会也是公认的。在德国,很多优秀中国学生还是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像我认识的一位毕业于中山大学男同学。他就拿到了海德堡大学,洪堡大学,哥廷根大学,提宾根大学等七所大学的名牌入学通知书。就象德国大学可以自由地选择你。你也可自由地选择她。这是双方互利的选择。选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有选择才有自由嘛。” 一位长期从事留学服务的刘女士对记者发表了她的见解。


“死路” 还是“活路”


对于不断提高的入学要求,许多中国学生认为“势在必行” 。“德国教育要提高竞争力,必须选择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来德求学。同时德国将不再仅仅是福利教育。” 这可是出自一位来德才半年的年轻学子的口中。


面对冗长的教育体制,“授少僧多”, “收费”等棘手问题。有学生的想法与不伦瑞克外办的摩赫女士如出一辙,她认为:“收费可能并不是坏事,可以或多或少增加学生学习的紧迫感。改变德国大学大学懒散的学风。减少国家为此付出的经济压力。当然,在很多方面,各大学还须进一步改革。比如:我们学校正设立越来越多的国际课程,国际学位。但必须耐心等待。”


国家教育部的有关人士提醒各位“在留学路上的学子们” :“首先,请大家打好国内的专业基础。只有扎实的基础,你才能破冰而出,顺利适应专业学习。其次,语言是关键。德国宗教领袖路德-金说过,语言就相一座墙挡在人们的中间。而拆墙的人只有你自己。第三,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不变应万变。专业选择尽可能逼峰造优。”



记者认为,是“活路” 是“死路” ,还是要各位学子自己去准备,去尝试,去实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作者:青木,生于江南小村,长于西子湖畔。当过教师,主持人,专栏作者,曾经是教坛新秀,十佳辅导员,国家级课题论文获得者。现为不伦瑞克工大和艺术学院国际传播系学生,“醉心于一切新鲜的事物”。在此,愿我和你在网络世界里真诚牵手,向着梦想奔跑! ich620@yahoo.de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1.1.2025 11:5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