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05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日美将重蹈一战覆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8.2.2013 10:3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灭闪烁的黑白电影中刻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男人们“跃出战壕”迎敌的场景似乎久远得不可想象。然而,如果你认为当今世界强国再也不会像1914年一样卷入战争,那就太自以为是了。中国、日本和美国之间持续升温的紧张局势与近一个世纪前那场可怕的冲突有相似之处。

最明显的潜在导火索就是悬而未决的中日领土争端,这一争端涉及的岛屿在中国叫钓鱼岛,在日本叫尖阁诸岛。几个月来,两国飞机和船只在争端岛屿附近谨慎对峙。去年10月底,提心吊胆的美国派遣了一个顶级使团出访北京和东京,该使团由美国外交政策圈子中的四位要员组成,其中包括小布什(George W. Bush)时期掌管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斯蒂芬•哈德利(Stephen Hadley),以及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国务院的副手詹姆斯•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

这个由两党人士组成的美国代表团明确表示,中国如果攻打这些岛屿将触发美国履行对日本的防卫承诺。危险是显而易见的,就像1914年一样,一起小事件就可能激活同盟承诺,从而引发一场大范围的战争。

美国代表团对这种风险心知肚明。正如四人使团的成员之一、哈佛大学(Harvard)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所说:“我们自己相互之间讨论过当前局势与1914年的相似之处。我认为任何一方都不想要战争,但是我们告诫双方要注意防止沟通不畅和意外。对于理性的人们来说,威慑通常能起到作用,然而1914年主要参战方也是理性的。”

奈的哈佛同事格雷厄姆•阿利森(Graham Allison)写过一篇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经典研究报告,他也认为存在因误判而发生战争的可能。他表示:“1914年战争的发生过程值得人们引以为戒。谁能想到塞尔维亚恐怖分子会杀害一位没人听过的大公,而这又导致了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让所有参战国都大伤元气。我的看法是中国领导人现在还不想用武力挑战美国,但是中日两国的狂热民族主义者怎样想呢?”

这种“脑热症者”可能处于整条控制链上的最低端。2010年9月,一位中国拖网渔船船长与日本巡逻艇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对峙,由此引发了一场危机。事后发现这位船长当时喝醉了。

在这件事情上日本政府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做法。现在美国担心的是,日本新内阁充斥着强硬的民族主义者,这些人更倾向于与中国对抗。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是日本战时一位内阁大臣的外孙,他就拒绝推行为日本发起战争赔罪的“道歉外交”。

美国安保承诺的原意是要让日本安心,然而这种承诺也可能诱使日本政界人士冒不必要的风险。有的历史学家声称,1914年时德国政府认为,德国必须尽快打一场战争,在被更强大的对手包围之前速战速决。与此类似,一些关注日本的观察家担心,现在中日两国力量差距还不太大,并且美国军事力量仍在太平洋居优势地位,在这种时候日本政府中的民族主义者可能会忍不住想要对抗中国。

而当美国人看到中国也有类似苗头时,他们对日本政坛的民族主义倾向就更加担心了。现在的中国就像100年前的德国,国力日强,却担心在崛起过程中会遭到老牌强国遏制。“现代中国之父”邓小平推行基于“韬光养晦”原则的外交政策,可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比邓小平一代更自信、更强硬。中国军方在外交政策方面也越来越说得上话。
2#
 楼主| 发表于 8.2.2013 10:40:1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与一战前德国的相似之处颇为醒目。在一战爆发的几年前,德国领导权刚从精明强干的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手中移交到政治军事方面都更为笨拙的新一代领导人手中。当时德国统治阶层同样感受到了自下而上要求实行民主的压力,为此德国鼓励民族主义来作为公众情绪的另一个宣泄口.

让人欣慰的一点是,中国领导人下了大功夫研究历史上强权的兴起,并决心避免德国和日本曾经犯过的错误。此外,我们生活在核武器时代这一事实也大大降低了1914年危机重演的可能性。

不过,如果形势真的变得危险,美日安保条约中还有一点回旋余地。通常,人们认为该条约第五条规定美国有义务以军事手段保卫其盟国。事实上,该条款只是规定了在日本受到攻击时,两国要“行动起来应对共同威胁”。这种含糊其辞的表述可能会很危险,因为中国可能会断定美国在虚张声势,结果却叫板得它出手。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语在危机时期也有其用处。

1914年7月,各方领导人都感到无能为力,因为他们被卷入一场他们中多数人都不愿意参加的战争。研究这段历史可能有助于中美日三国避免在2014年走向同样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8.2.2013 10:5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2.3.2013 14:4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8.1.2025 12:0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