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錄自《阿毗達磨俱舍論頌講記》 世親論師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apdmjslsjj/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0.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1.pdf
丙六、見斷等分類:
十色五識修所斷,最後三界具三種,
非煩惱性非見斷,乃色非六非為生。
十色界以及五識界唯是修道所斷,最後三界通於見斷、修斷、非所斷三者。異生凡夫不是煩惱性的緣故,不是見斷;轉生惡趣的身語之業也不是見斷,因其屬於色法,而且不是第六意識以及第六意識所產生的。
有部認為,若是見斷,則首先應該是煩惱性,其次應該是第六意識的對境,因為見斷是直接或間接對真諦產生顛倒執著。十色界不是見斷,因為色法不會對真諦產生顛倒執著,但因為是有漏法,所以是所斷;非為第六意識的五根識既不是煩惱性也不會對真諦起顛倒執著,並且也不是其從屬,因此十色界與五根識唯是修斷。最後的意、法、意識界是見斷,依靠此三者可以對真諦產生顛倒執著,如見與疑等八十八隨眠、與彼等相應法、彼等之法相(有部認為,法相單獨實有存在)、隨行之法相、得繩;其餘的一切有漏法以及不顛倒的一部分也屬於修斷;而所有的無漏法既不是見斷也不是修斷,所以最後三界具足三種。
小乘十八部中犢子部的祖師認為:異生凡夫與惡趣身語之業應該是見斷,因為生起見道時,此等皆可滅盡,如經中說:“預流果滅盡惡趣之生處。”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在獲得預流果時,凡夫以及身語之業都要捨棄。克什米爾的有部論師駁斥上述觀點說:如果凡夫是見斷,則凡夫必須是煩惱性,這樣一來,凡夫通過世間道遠離貪欲時,就變成了非凡夫。很顯然,這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欲界凡夫通過世間道雖然斷除貪欲,但他還是凡夫。想要捨棄凡夫的本體(此處並非指凡夫身體,有部認為,“凡夫”不是心法也不是無情法,應該屬於一種不相應行,實有存在)必須依靠遷移才可以,只是遠離貪欲並不能捨棄凡夫,因此凡夫不是煩惱性。另外,凡夫也不是善法,因為如果是善法,那麼斷善根以後就不再是凡夫了,所以,凡夫應該屬於非善非惡的無覆無記法。同樣,轉生惡趣的身語之業也不是見斷,因為身語屬於色蘊之中,也不是彼之隨行與得繩,它是轉生惡趣之因的不善業,而且此身語之業非第六意識,也不是第六意識所生,不會對四諦有顛倒執著,所以,轉生惡趣的身語之業不是見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