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文章,原题:红色危险
没有圣诞老人,也没有圣婴,但每年中国的年关也是送礼时间。中国人习惯用“年货”拉关系,尤其是向地位较高的官员送礼以表感谢。这种慷慨不需自己掏钱,而由企业或政府机构买单。现在,这一切将可能结束。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开始打击腐败,各项禁令接踵而至,现在又不许公款送礼。
对政府机构,特别是国有企业来说,送礼是一笔巨大开支。一些大型国企送出的单个礼品价值达数百欧元,尤其是皮包、智能手机和iPad。
各类会议上也送礼。会议通常在旅游景点举行,参会者得到的一大包“会议材料”中就有礼品。中国媒体报道,一个省级城镇化会议曾邀请中小城市领导人参会,赠送的是名牌衬衫和长裤。如果不合身还可以在酒店的专卖店调换。
许多官员已将年关礼品视为自己福利的一部分。这成为反腐人士的“眼中钉”。他们认为,礼品加重公共支出负担,为贪污贿赂提供土壤。有调查显示,受贿公务员所收礼品和贿金的1/3都在年关获得,这对社会而言是一个坏榜样。
今年政府机构和国企官员已正确把握当前信号,纷纷有所节制。部分安徽官员甚至公开高调宣布不会接受“红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