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886|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秘史之法正与诸葛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4.2.2014 10:5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郭奋飞
[东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天下大乱,法正与同乡孟达入蜀避难,投靠刘璋。
[东汉献帝建安年间]公元197年——207年
过了很长时间,法正才做了新都县令,后来又回成都担任代理军议校尉。既不受重用,又遭到同事的排斥打击。
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结为好友,两人常私下叹息跟随刘璋难有作为。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曹操进驻荆州,张松奉命出使见曹操,归来后向刘璋进言与曹操断绝关系而结交刘备,并推荐法正出使。法正不得已出使前往荆州。
法正归来后,与张松商定一同拥戴刘备。
[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刘璋听闻曹操将派遣钟繇等往汉中讨伐张鲁,开始恐惧,张松乘机劝说刘璋迎接刘备入蜀对付张鲁。法正和孟达领军四千前往接应。
[东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刘备正式伐蜀,其间郑度向刘璋提出坚壁清野的策略。而法正则准确预测刘璋不会采用郑度之计。
[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
刘备围攻雒城,诸葛亮与张飞等人从荆州进军攻克西蜀诸县,法正写信给刘璋要求其投降。
[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刘备平定益州,法正与诸葛亮、张飞、关羽被赏赐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刘备看不起许靖,诸葛亮与法正从不同角度向刘备晓之以理,于是刘备厚待许靖。
法正又说服刘备娶吴夫人。
法正升迁担任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在外统领都城,在内担任谋主。地位甚高。
法正得势后大肆报复,擅自杀死几个过往曾诋毁他的人。有人去找诸葛亮诉苦,希望抑制法正行为,诸葛亮不予采纳。
法正与诸葛亮、伊籍、刘巴、李严五人共同制订《蜀科》。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法正分析形式,建议取汉中。刘备率军攻打汉中,法正也随军前往。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法正远离蜀郡,诸葛亮于是破格提拔杨洪取代法正担任蜀郡太守职务。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刘备自阳平南渡沔水,沿山向前推进。于定军、兴势作营。适逢夏侯渊率军攻打,法正建议可以乘势击之。于是刘备命黄忠从高处进攻,斩杀夏侯渊。
曹操亲自西征,听闻法正的策略,感叹道:“我就知道刘备是想不出这种计策的,一定是别人所教。”又感叹道:“我以为已经收尽了天下的骄雄,怎么就漏了法正呢?”
刘备与曹操作战,一度兵势不利,但仍不肯后撤;法正施计说服刘备撤退。
刘备称汉中王,让法正担任(汉中国)尚书令、护军将军。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法正逝世,时年四十五岁。刘备因法正之死流泪多日。赐予其子法邈关内侯的爵位。追谥法正为翼侯。
[蜀汉昭烈帝章武二年]公元222年
刘备伐吴惨败。诸葛亮感叹道:“如果法正还在,一定可以说服主上不要东征;即使东征,也不会输得那么惨。”
2#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0:54:4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和出身,但这些虚无缥缈的因素却在冥冥之中决定了人的一生。
家族,层次,阶级,它们的高低贵贱,已经画地为牢。你所能做的,就是站在这条起跑线上,或扬鬃奋蹄,或信马由缰,或漫漫独行。
要说法正,就要先说说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那两人在东汉时期都是显赫一时的人物。他们对于法正今后的成长起着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一点,是法正的父亲法衍所无法比拟的。
法正的曾祖父名叫法雄。《后汉书》里的《法雄传》,说法雄是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襄王法章的后代。秦国灭了齐国以后,王族子孙害怕受到牵连,都不敢称田氏,就改姓氏为法。
  法雄他起初只是一名小吏,后来被征召到太傅张禹的府下当属官。
张禹这个人是个清官。他父亲去世的时候,当地的官吏和百姓就为丧事随份子,据不完全统计,这些钱,前后达数百万之多。但张禹都没有据为己有。不仅如此,他还把家里的田地住宅让给伯父,自己寄居在伯父家里。
汉明帝永平八年,张禹被推举为孝廉,不久就升迁;汉章帝建初年中,张禹被授予扬州刺史。
为了了解当地的情况,张禹任职后准备实地考察,渡江巡行所属的郡县。但是,那时候的人都很迷信,因为伍子胥自杀后,尸体是被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的。
于是,很多人就来劝张禹,说江中有伍子胥的魂魄,恐怕很难成功渡过去,要是翻船了,这可怎么办啊?只能喂鲨鱼了。
这种说法当然没有科学依据,张禹自然不听。他反问道:如果伍子胥在天有灵,知道我立志要审理冤案错案,难道会危害我吗?
成功过江后,张禹走遍所属的郡县,亲自核查记录囚犯的罪状案卷,还原了一些事件的真相,洗脱了很多人的清白。这样一来,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听说有这样一个青天大老爷,都开始登门上访,好事坏事都主动说给他听。
张禹也倾尽全力,为当地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实事。
跟着这样的人,法雄上行下效,耳濡目染,也学了很多东西。他也立志要为人民服务,当一个像张禹这样的父母官。
通过张禹的推荐,法雄才得到一个官职,到平氏(今河南桐柏县)当县令。平氏县当时的治安很糟糕,黑社会势力猖獗,打砸抢烧时有发生。法雄一上任就面临了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他要面对的是要“内除积弊”的衙门、是涉嫌“黑保护伞”的当地政府官员、是一群可以贯通政商两界的黑帮头目。
法雄走马上任的时候,当地的黑恶势力犯罪活动正处于一个最活跃的时期。黑恶势力渗透至大到能源、交通、建筑,小到粮油菜肉的各领域;黑恶势力坐大成势,组建的公司拥有不法资产上亿元;不少集团集“黄、赌、毒、枪”于一体;黑恶势力在警界和政界寻求保护伞,一些黑恶犯罪头目甚至披上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政治光环,加紧向政治领域渗透。
一个巨大困难的背后,同时也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机遇。
不带一兵一卒,只身来到平氏的法雄没有知难而退,反倒决定挽起衣袖,大干一场了。
平氏以往的扫黑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套路,那就是“比较软”,警界内部一些和黑社会裹得紧的人不可能被挖出来。最后挖出来的也就是一些虾兵蟹将。当地的社会风气到了什么程度呢?就连一进茶楼,都能看到一帮地痞流氓打扮的人,谈的都是打啊抢的事。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连一些未成年的孩子都开始拉帮结派了,风气很不好。
暴力犯罪、黑经济结构、政权权力机关相结合是黑社会犯罪最主要的特点。法雄主持的扫黑行动对三者都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法雄刚抵达平氏,就启动了当地有史以来最大打击暴力犯罪、打黑除恶、缉枪制爆专项整治行动。以至于那里的看守所、拘留所都爆满了。
  令外界震惊的并不仅仅是这些被抓的人数,而是揪出了大批隐匿在商界和政界的重量级人物。其中有当地首富,有现任官员的子女,甚至还包括法雄的副手。
法雄因地制宜,采取了“乱世需用重典,矫枉难免过正”的手段。久而久之,法雄铁腕的名声就四散传播开来,当地的治安环境慢慢有了好转,失盗遭抢事件也逐渐绝迹了,黎民百姓都过上了踏实的日子。
当时,如果你到当地的一些菜市场走走转转,就会听到小商小贩们发出这样的言论:以前肉霸、菜霸们厉害得很,垄断市场,现在价钱自由了,没得人强行发货了。
老百姓们这样评价法雄:说话逻辑性很强,有学者的渊博,也有军人式的气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0:55:08 | 只看该作者
然而,关于法雄霸道、严厉的各种信息在平氏警界内部也流传甚广。据说,法雄还经常半夜到当地的派出所搞突然袭击,如果没人值班,第二天派出所所长立刻会被叫去“收拾”。
法雄的做法让手下又敬佩又惧怕。平氏警界分为两坨人,一坨人认为法雄作风霸道,他搞的那套累死人。另一坨人认为他工作能力强,从严治警,身先士卒,甚至亲自参与做尸检,把民警的工作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不管怎么说,乱耍乱整的警察少了,以前的警察朋友经常约出来耍的,现在都约不出来了。
用法雄的话说,这一套打黑思路就是:内除积弊,外销积怨。
这八个字概括的很清楚,法雄把积弊和积怨分得很清楚,老百姓的怨就是来自于警察执法不公,恨警察。他敢拿警察开刀,老百姓都非常敬佩。
但也有人担心,法雄这样的扫黑方式容易陷入“光杆司令,单兵独战”的状况,使得下属和法雄之间形成一种距离感。这样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这是后话,暂时不表。
总之,法雄扫黑的支持率在当地节节飙升。很多人给法雄写信,称“别的做不了,就想为法雄盖一座精神支柱”。还有不少外地的百姓闻讯赶来,力邀法雄前往他们的家乡扫黑。
法雄用自己的能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法雄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南阳太守鲍德的器重,于是向皇上上书举荐。皇上知道后,就下旨提拔,法雄仕途从此平步青云。 
东汉永初年间,天灾不断,加之官府的苛捐杂税仍然繁重,被逼的走投无路的人民当中出现了一个名叫张伯路的人,此人于公元109年在山东率3000人起义,他们活跃在海上。山水交错,湖河相连,港汊纵横,气势磅礴。那架势,分明是后来水泊梁山的翻版。
张伯路自称将军,攻打沿海七郡,杀郡守、县令长等。由于声势越来越好大,皇上也开始把这事摆上了议事日程,给当成了一块心病,欲除之而后快。
由于沿海的民众纷纷响应,再加上官府无能,张伯路的队伍渐渐壮大,打得官兵丢盔弃甲,抱头鼠窜,一时朝野巨惊。当时法雄已经担任青州刺史,朝廷就派他和御史中丞王宗一起讨伐张伯路。
就这样打了几年,经过数次征剿,法雄果然了得,大破张伯路,对方死的死,伤的伤,有被砍了脑袋的,也有掉到水里淹死的。张伯路的军队已经奄奄一息了。
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法雄的韬略,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用的战船比对方要好的多。
在我国古代,各朝代的水军战船代表了那个时代造船业的、发展水平。法雄人马所用的古战船,从性能上看就比张伯路的好很多。在快速性、适航性、抗沉性等方面都有其优势之处。  
法雄战船的船型瘦长,长宽比近似5:1。加上流线型的尖头阔尾,船壳光滑,阻力小,其快速性显然更好。
除此之外,法雄的正规军指挥的通讯设施已初具规模。水军驶航、驻泊、作战均有明确号令。战船进发、锚泊必须按照次序;白天使用金、鼓和不同颜色的旗帜,夜晚则以旗帜和“炬火”配合使用,这可说是信号旗和灯号的雏形。
有了这些对比,就不难发现正规军比狗刨出来的野路子要有多么明显的优势。
眼看胜利果实已成囊中之物,这时候,朝廷下了旨意,招安吧,就别打了,可以给你一个重新做人,效忠皇上的机会。
但是,张伯路怎么看都觉得这种赦免没有诚意,因为对面那些军队还是武装到牙齿的模样,并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啊。
这阵势,哪里像是招安的啊?也没见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迹象啊?不是鸿门宴就阿弥陀佛喽!
张伯路犹豫再三,不敢投降,就这么耗着吧。
王宗看对方这么不识好歹,就火不打一处来。
他跟法雄商量:这些刁民这么不听招呼,敬酒不吃吃罚酒,要不不招安了,干脆斩草除根吧。
法雄说了一番话:“不然。兵,凶器;战,危事。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埶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
这意思是说,行兵打仗都不是什么好事,没人愿意这么干。咱们也没有必要得理不饶人,真把他们惹毛了,一跑到深岛里头,咱们也不好进攻啊。再想抓他们就不容易了。既然有了赦令,就先不打了,等他们放松警惕以后,就成了散兵游勇了,咱们也就不战而胜了!
也是啊,既然可以守株待兔,又何必穷追猛打!
王宗连连点头,也觉得法雄言之有理,就收兵回营了。
目睹此景,张伯路果然不出法雄所料,也就退守回海岛暂避风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0:55:22 | 只看该作者
蜗居在海岛将近3年,张伯路军队的粮食也消耗殆尽,吃饭都成了问题。
无奈之下,晕头转向的张伯路又驾船返回了山东,这正好钻进了早已张开的口袋。等待多时的法雄以逸待劳,趁张伯路的兵士立足未稳,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四散奔逃。
张伯路夺路而走,又逃至辽东,在途中再次遭遇围剿,客死他乡,其部众见首领已死,也无力作战,于是分了行李,各谋出路去了。
青州又恢复了以前的安宁。
后来法雄被派往南郡当太守。他秉承了老领导张禹为官清正廉明的传统,尤其要求下属秉公执法。谁要是胡作非为,他都严厉惩处,免官削职,毫不留情。
或许,法雄也会这样语重心长的说:如果我退休以后,人们认为我是一个清官,认为我还是做了一些实事的话,我就谢天谢地了!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造成和平共处的安定局面,法雄不仅对人,甚至对野兽,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当时南郡有虎狼出没,前任太守曾经招募一些猎手去捕捉这些野兽,结果被派去的人大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被虎狼吃掉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环保和生存环境的问题。从几千年前开始,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努力,虽然失败过,虽然有人丢了性命,但是直到日前还死不悔改。
蠢蠢欲动的人层出不穷,要让天下万物都被人类主宰,都为人类服务,要将圣山踏于脚下而后快,要让百兽统统臣服,并美其名曰:征服自然,展示人类的力量。
    征服自然,怎么叫做征服了呢?为什么人类就不能和动物和谐共处呢?
法雄当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写书信对当地所属的县令: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三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斯义。记到,其毁坏槛藊,不得妄捕山林。
这意思就是:凡是虎狼等野兽都是在山林中出没的,就像人们居住在闹市一样。以前我们的社会治理的相当和谐,连猛兽都不来侵扰。这些都是对于它们的恩惠、诚信和宽厚。你的前任缺乏这些品德,所以才忘掉这些道理,导致了乱杀滥捕、人兽两伤的局面。看到这封信后,你们要立刻拆毁阻挡野兽的栅栏藩篱,不得随意到山林中捕杀虎狼等野兽。
从此以后,当地虎狼灾害渐渐平息。人兽和平共处,人们的生命财产得到了更充分的保障。
与法雄相比,他的儿子法真就更不得了。
与父亲不同的是,法真并没有走上仕途,而是关起门来专心做起了学问。
在法真看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才是他最享受的生活方式,最应该追求的精神境界。
公元137年的冬季,当时的顺帝巡视长安。当时就有人向向顺帝推荐法真,称法真这个人不得了,精通儒家的内学和外学,即《七纬》和《六经》。既然他隐居乡里,不肯出来做官,应就地给他一些封赏。这也显得咱们尊重人才啊。
顺帝一听也很感兴趣,那就把法真找来,让我看看吧,是不是真就这么厉害啊?
但是,皇上派人前后四次征召,但法真始终不肯露面。
这可比诸葛亮的三顾茅庐牛多了,况且,三顾茅庐的也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刘皇叔。四招法真的是谁?当今皇上啊,那可是华夏第一人啊。
这事震惊了所有人。其中,法真的朋友郭正的总结陈词最有代表性:法真,名可得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可谓百世之师者矣。
意思是:法真,可以听见他的名,却很难见到他这个人。他越是逃避名声,名声越是随着他,越是躲开名声,名声越是追着他,他这个人真可以说是百世之师了!
法真勤奋好学,具体来说,就是很小的时候就修行五经这些大知识分子的必修基础课程,学习谶纬,并且不固定局限在哪一家,他精通中原和异域的图书典籍,是关西的大儒者。由于声名远播,有很多从远方专程前来求学的弟子,如陈留、范冉等,有数百人之多。
法真的很多弟子后来都成了有学问,讲情操的正人君子。最有名的例子来自于范冉。
年青时,范冉在县衙当差,有一次奉命接待郡守派来考察下级官吏的督邮,那督邮骄横跋扈,作威作福,牛气冲天,范冉看不惯这丫的德行,立即便弃职回家。老子不伺候了!
后来范冉的老朋友王奂当上了考城县令(考城在今河南商邱的西北面,离范冉的家陈留不远)。王奂一再派人送信给范冉,请他到考城去玩玩。范冉心想,王奂现在当的是县官,要管全县百姓的衣食住行,事情多得很,我怎么能去打扰他呢?况且,我去的话,他免不了要好吃好喝的招待我,这花的显然是纳税人的钱,这也太不好意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0:55:35 | 只看该作者
于是,范冉一次又一次谢绝了对方的盛情邀请。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法真就是陶渊明那样逃迹的隐士,他只想在山林中尽情高歌,不想和扰攘争夺勾心斗角的政治有任何关联。
深隐故居,啸傲山林,来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不是挺好的生活吗?为什么要去与达官贵人交往,浪费光阴,徒费心机,察言观色,小心翼翼,最终还不知要落下个怎样的下场。
不仅学问大,口碑好,法真还有一个慧眼识英雄,识荆棘于草莽的大能耐。
法雄当年为南郡太守,有一年岁末,到了向朝廷举荐人才的时候了,可难坏了法雄。
前面已经说过,法雄秉性耿直严厉,对手下的散吏要求十分苛刻,所有的人都是言听计从,奉命行事,很难有大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性情和才华。
到了选拔人才的时候,法雄自己也为难,平时那些手下都谨小慎微,一模一样的就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虽然十步之内有芳草,但法雄还真没在意发掘他们的潜能。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啊。
在法雄看来,这些手下也就适合做些工兵的角色,好好干活还可以,但都不是创造性的人才。但事到如今,事情摆在这里,就是瘸子里面挑将军,也要找一个出来啊。
法雄左思右想也拿不定主意。就在这个时候,法真从老家千里迢迢赶来,来看望父亲。
法雄很喜欢这个天资聪慧生性淡泊的儿子。既然拿不定主意,干脆就来试试儿子的眼光。
于是,法雄就让法真挨个儿见见这些散吏,从中选优举一位孝廉。
法真接下了这个任务,却不肯面见那些人。因为要看到他们的本色和本质,就不能掺杂表演和作秀的成分,那样就不真实,也不准确了。
法真觉得,在考场上看不出这些人的真面目,反倒会给他们提供一个粉饰的机会。于是,在父亲召集这些人开会的时候,他就不声不响换上下人的衣服,扒着衙门窗口偷看这些散吏的言行举止。
三天后,法真带着他挑选出的候选人来见父亲了。
法雄定睛一看,这个人竟然是平日里唯唯诺诺,最不起眼的胡广。
尽管半信半疑,但法雄还是给足了儿子的面子,为胡广办了一个“察孝廉”的资格,送往京师。
胡广果然没有辜负法真的眼光,一鸣惊人,他的试卷在皇上看过之后,被评为“天下第一”,不久便授职尚书郎。后又升任尚书仆射,参与国家决策。任职期间,“柔而不乱,文而有体,忠贞之性,忧公如家”,因此在朝野享有很高的声望。
当时流传着一句话:“万事不理问件始(胡广字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胡广历事东汉的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为官三十多年,可谓六朝元老。他清廉正直,明辨是非,不畏权势,一心匡扶东汉的时局。
在法氏父子的举荐下得以进入中央,胡广也属于法氏故吏,这份恩情在东汉是有父子君臣之义的。胡广也没有忘记这份知遇之恩。《全后汉文》中的《征士法高卿碑》,是流传下来的唯一一篇胡广为人所作的碑文,文中表示了他对法氏父子的感激之情。
法真深隐山林,却又德行高洁,人们都把他尊称为“玄德”。这似乎就在冥冥之中注定了他的孙子后来和刘备的一段缘分。按照时间来推算,刘备出生的时候,法真已经61岁,早已名满天下。或许正是出于对法真的敬仰,刘备的字才取之为玄德。
这也是后话,暂时不表。
和前面两位比起来,法正的父亲法衍就要逊色不少了。尽管也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但他没有继承老爸的道路和处事原则。他觉得当一个隐士,太辛苦太清贫太寂寞了。
法衍抵挡不了功名利禄和风花雪月的诱惑,重新走上仕途,但他的成绩和资质就比他的爷爷差了很多。
虽然一直在官场上厮混,历任司徒椽、廷尉左监,但也仅此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法衍一生中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法正。
葛优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有记者问他的父亲葛存壮:“你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葛存壮微微一笑:“不是别的,是我的儿子,葛优。”
当时如果有人这样追问法衍“你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什么”的话,或许法衍会像葛存壮那样笑答:“不是别的,是我的儿子,法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0:56:22 | 只看该作者
由于法雄的官职和法真的声誉,法正的父亲也是一个大宅门里的少爷。但轮到法正的时候,这个社会已经是群雄争霸,军阀四起,民不聊生,不要说享受生活,就算吃一顿饱饭,都成了奢求。
要想出人头地,就只能指望乱世出枭雄了!
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先,不算是好汉。
公元176年,法正在东汉扶眉(今陕西眉县)呱呱落地了。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婴儿在若干年后会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他让刘璋咬牙切齿,追悔莫及;他让刘备如鱼得水,欣喜若狂;他让诸葛亮自叹不如,退避三舍。而曹操的一句话,或许最能说明法正的价值----
“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也是这一年,15岁的刘备结束了编草席卖草帽的生活,在同宗的资助下与公孙瓒等人师从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开始了求学的日子。
卢植又是谁?他的老师也是一个大儒,名叫马融,是法真的陕西老乡。据说卢植当初前往陕西求教马融的时候,就和法正的父亲法衍成了好朋友。
法正与刘备,这时就已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公元176年,三国时期的三个重要人物降临人世。除了法正外,还有他的小老乡马超;还有一个著名的才女,蔡文姬。
法正和马超都是陕西人,但这种同乡的关系后来迷惑了好多人,很多人以为老乡见老乡,当然要两眼泪汪汪,但马超的做法却截然相反,这也是后话,暂且不表。
这一年,官逼民反的事情时有发生。最著名的就是益州郡诸夷反汉,一边要反抗,一边要镇压。遭殃的当然是老百姓,受到无辜牵连的人不计其数。
这一年,吕布也出山了。他随父南撤到山西境内,归附为并州刺使丁原部下,开始了“三姓家奴”的生活。
法正的出生,给他的祖父法真带来无限快乐。此时的法真已经名扬天下,妇孺皆知。但让他苦恼的是,儿子法衍并没有继承他的事业,这样一来,法真的著书立说和满腹经纶,总要找一个继承人吧,要不就绝后了啊,只能带到棺材里了。
于是,法真开始教法正读书认字。法真精通中原和异域的图书典籍,再加上他本身就好学,并且不固定局限在哪一家。有这样一个大儒的爷爷熏陶,法正耳濡目染中,就沾染了不少仙气。
法真还经常给法正讲法雄年轻时的故事,如何带兵打仗,如何惩恶扬善,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淡泊名利,小法正经常听的入神。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爷爷简直就成了他的偶像和榜样。
法真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闲来无事,他还教法正养鸭子。爷孙俩玩的兴高采烈,不亦乐乎。
法真最多的时候,养过一千只鸭子,相当于一个规模不小的养殖场。年幼的法正就像个跟屁虫,跟着爷爷后面瞎起哄,推饲料、赶鸭子、捡鸭蛋,什么活全干过。
有一次从外地进了几百只鸭子,因为是晚上送的货,第二天白天一看,里边夹杂了不少的瑕疵品。有的脚是跛的,有的脖子粗得不正常。
法正就和爷爷一起,在几百只鸭子里一只只地查找,把有问题的鸭子抓出来,另外调养。
你想想,被几百只鸭子簇拥着,又是大热天,那种味道,真是让人受不了。但法正干的却很有耐心,不急不躁,还做的津津有味,法真看在眼里,觉得这孩子有耐性,有韧劲,以后会有出息。
鸭子的作息时间是很规律的,每天凌晨5点它就醒了,你得在它醒来前准备好吃食,趁它去吃东西了,再去捡鸭蛋,一直要忙到上午八九点,人才能吃上饭。
后来逐渐长大的法正嫌爷爷太辛苦,就把这活计接手过来,每天凌晨4点,自己就起床忙活。
喂鸭子时,给鸭子吃的蚕蛹里有种虫爱咬人,法正的小腿上被咬得全是伤口。
法真就借此教育法正:养鸭子和做学问也是一样的,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有时候要耐得住寂寞,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剩下的就水到渠成了。
必须承认,法真早期对孙子的教育,对法正今后的道路起了极大的影响。
后来在辅佐刘备之前,法正在刘璋手下长期忍气吞声达15年之久,如果没有些毅力和定性,或许早就另谋出路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0:57:21 | 只看该作者
三国时代人口剧减,一是由于战争伤亡,二是由于灾荒,三是由于瘟疫疾病。仅法正出生前后的几年,史书上就记载了很多灾害----
公元177年四月,发生旱灾引起七个州蝗害。
公元178年,二月九日,发生地震,震央不详。
公元178年,四月七日,发生地震,震央不详。
公元179年,瘟疫四处暴发。同年,京兆发生地震。
公元180年,酒泉发生地震。
公元182年,瘟疫四处暴发。同年四月,发生旱灾。
公元183年,发生旱灾。同年秋季,金城郡(甘肃省陇西县)的黄河暴涨,大水泛滥成灾,淹没黄河两岸二十几里。同年,五原郡发生山崩。
少年时期的法正经历着动荡不安和多灾多难的社会,在最需要营养补充身体的时候,法真却无法尽到一个爷爷的基本责任。
也是啊,三国的各路诸侯一提到粮草都大伤脑筋,何况他一个隐士。
最困难的时候,法家也只能指望法衍的那点儿俸禄惨淡度日,要知道法衍当的最大的官衔也就是廷尉左监,负责些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的工作,混混而已。
很小的时候,法正在家里就订了亲。他幼年体弱多病,按照当地风俗,老人就找了个比他小3岁的女孩来当童养媳。
可这女孩也是个病秧子,三天咳嗽两天发烧的,法家便将此女退回。
到法正8岁那年,家里又正式给他订了一门娃娃亲,媳妇是比他大六岁的乡下女子:裴氏。
裴氏缠着小脚,不识字,嫁给法正后,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把这个家打理好,让法正的前途似锦.
裴氏虽不识字,却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法真教法正读书识字的时候,裴氏也在一旁陪读。她更大的任务就是把法正伺候好。丈夫累了,她就在旁边端个茶倒个水。累了给捶捶背,按按摩,洗洗脚。
法真后来还给法正起了一个字,叫做孝直。顾名思义,法正自然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随着年纪的增大,法真的身体状况也一天天的差了起来,视力也下降的厉害。
小法正每天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搀扶着爷爷出去散步。两人手拉着手,慢慢悠悠地在马路上走着,他会让爷爷倾听各种声音,跟他描述雨后的小草如何的绿,初夏的小狗如何可爱,隔壁院墙上的牵牛花刚开了几朵,等等。
那副动人的画面,放到现在,法正或许该入选“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视力已经渐渐模糊的法真总是很慈祥地听着,很开心地笑着,有时候用手轻轻拍拍孙子的脑袋,一老一小就这样在夕阳里踱到附近的菜市场。
由于家境并不富裕,爷孙俩也就买点青菜,因为这东西便宜又有营养。但法正从来没告诉过爷爷,现在每次做饭,他都只做够爷爷一人吃的菜,自己很少吃,经常是往白饭里滴几滴酱油,就算是凑合一顿了。
在同龄孩子依偎父母撒娇耍赖的时候,生活的现实与艰难已经将少年法正训练有素。除了每日里精打细算地安排生活,爷爷生病大小便失禁时,他甚至还要半夜三更连拖带拉地把爷爷弄起来看郎中。没日没夜守护在爷爷身边,法正说他有个心愿,爷爷能活一百岁,最好长生不老,两个人永远生活在一起。
只是,生老病死是谁也逃脱不了的宿命。公元188年,89岁的法真仙逝。那年,法正12岁。
从此以后,法正就开始在社会上混迹了。毕竟,年纪还小,老和自己的小媳妇泡在一起,也腻得慌。
不久,他结识了自己的死党,后来又一起辅佐刘备的孟达。
孟达比法正大三岁,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这还得从他那个颇能钻营,极有心计的老爹孟佗说起。这就不能不提及当时的官宦之争----
东汉王朝的官员与宦官的斗争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到了汉灵帝时期,宦官势力已经占据绝对上风,他们将年仅14岁的汉灵帝紧紧控制住,并掀起了一场清除党人的运动。
在朝廷百官中,谁要是敢跟宦官势力作对,那就是自不量力。宦官就会跑到灵帝那里告黑状:有人在互相牵连结党啊,您可不能不管。
灵帝便问:什么叫做互相牵连结党?
宦官们说:互相牵连结党就是党人。
灵帝又问:党人有什么罪恶,一定要诛杀?
宦官们说:他们互相推举,结成朋党,准备有不轨行动。
灵帝又问:不轨行动是想要干什么?
宦官们说:就是打算推翻朝廷。
于是,还没成年的灵帝就成了惊弓之鸟,便听之任之,批准诛杀。这样,朝廷内外因党人案而死的有一百余人,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被放逐到边郡。
州郡官府秉承宦官的旨意,对那些比较有影响的英雄豪杰、儒家学者,也与党人案强行牵连起来,因此而被处死、放逐、废黜、禁锢的人,足有六、七百人之多。
这可怎么办呢?为求自保和升迁,朝廷内外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平民百姓,数不清的人都争相攀奉巴结宦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0:57:47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宦官当中,中常侍张让在当时的势力和影响,不次于曹节、王甫、侯览等人。
张让的父亲去世,棺柩运回颖川老家,全郡的人几乎都来参加了丧礼。在张让府中当一名奴仆,其地位也高得不得了,也能振臂一呼,一呼百应。
孟达的父亲孟佗,也看准了这个时机,想在张让这棵大树下乘凉。
再说了,不就是钱吗?孟佗什么都没有,就是钱多的花不完。
孟佗为了圆一个时时刻刻都在做的当官的梦,绞尽脑汁,殚精竭虑,总算想了一个招数。
他看上了宦官的势力,并看上了张让府中的一个负责掌管家务的奴仆,当然,这个奴仆在张让府中是有些地位和权力的。
于是,孟佗倾尽所有,倾囊相赠,总算巴结上了那个家伙。
无功不受禄啊,那个奴仆就问孟佗:你想让我帮你什么?总不会钱多的没处花,都用来孝敬我的吧?孝敬你的父母不好吗?
孟佗满脸堆笑:我什么都不想,就是希望你能领着你的手下,在众人面前给我留个面子,给我鞠个躬,行个礼,这就够了。
奴仆一脸迷惑,不知所以。
孟佗就让他附耳过来,如此这般,你照办即可。
因为势力猖獗,张任的家门前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经常是车水马龙,堵得水泄不通。你可以想象,想拍张任马屁的人多到什么程度。
所以,想送礼也得有门路,也得讲究计谋,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来的。
孟佗的聪明才智无处可用,都用到这个地方上了。他故意选择在人口密度最高峰的时候来到张让家门前。
刚一到,那个得到好处的奴仆立刻按照此前的吩咐,率领属下,扑通跪倒,当着众人的面在路旁对孟佗大礼参拜,随后,又让其他的车辆缓行,让孟佗的车辆率先驶进大门。
这是什么人啊?这么大面子?肯定不得了啊。他肯定和张任的关系不错啊,要不是亲戚,就是老乡?还是同学?幕僚?
所有的人都这么想。
那既然够不着张任,咱们就找这个家伙,让他给搭个桥,说个话吧。
于是,这帮人就把要送给张任的东西,都转送给了孟佗。
孟佗再借花献佛,将这些东西转让给张让。见钱眼开的张让财迷心窍,大喜过望,自然将孟佗奉为座上宾。
这天,孟佗又送给了张让一坛酒。张让刚喝了一口,立刻就从头发丝爽到了脚底板,天啊,这种感觉太好了!腋下生风,飘飘欲仙,有一种说不出的醇香甘冽之美味萦绕脑际,口中隐隐余香,回味无穷。
张任一边咂摸着大嘴,一边问孟佗:如此好酒 ,即使皇宫也不曾见,你小子是从哪里得来的?
孟佗说:这就是凉州出产的美酒啊。它选五谷之精华,借天地之造化,集人物之智慧,积十年而酿就,因此人间少有,价值连城。我知道大人好饮酒,故命人专程西去凉州,寻访得来。
张让哈哈大笑,又问:那你这次把我的馋虫勾出来,以后怎么办啊?这不是害我吗?我能不能经常饮到这类好酒啊?
孟佗拜伏在地,叩首发誓:凉州广袤千余里,人富其地;城郭七座相继,货盈其域。大人所需要的东西 ,我即使肝脑涂地也要满足。
张任乐的嘴都咧到耳朵边了。看着孟佗如此孝顺,他就向灵帝奏请批准,任命孟佗做了凉州刺史。这一下,他的葡萄酒就有保障了!
孟佗苦心经营多年,终于求得了梦寐以求的官职。几百年之后,唐朝诗人刘禹锡讽刺孟佗的这种买官行为:“为君持一斛,往取凉州牧。”
孟佗以酒换刺史的故事,成了千古笑柄,但却成就了凉州酒的美名。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孟佗送给张任的那坛子酒并不是从凉州找来的,而是他自己酿造的。他在葡萄尚不十分普及的情况下,能用葡萄酿酒,可见其酿酒技术之高超。
据传,孟佗能成就如此之大事,是因为他在老家眉县学过酿酒技术。
后来,他借太白山雪水滋润的低洼潮湿地培育葡萄,几经摸索又酿成了葡萄酒,成为当时之一绝。现在的眉县还有不少村子,沿用历史传名,如葡萄园、上孟家、孟家场等。
    孟佗当了凉州刺史,把种葡萄和酿葡萄酒的技术传到凉州,使葡萄在凉州扎根,葡萄酿酒业在凉州日盛。以至于后来的文人骚客,纷纷以此为题,吟诗作对。
最著名的当然是唐代边塞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自古征战几人回?
清代武威名学张澍的一首诗,更把凉州葡萄酒赞誉得淋漓尽致: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不愿封侯挂斗印,聊拼一醉卧亭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0:58:01 | 只看该作者
凉州是在东汉王朝边境的一个大州,与疏勒王国接壤。
孟佗做了凉州刺史,正碰上疏勒国内叛乱,与汉朝形成对立,孟佗就想借机立功,表现一下自己,他动员当地人马,又联合其他几个小国军队,前往讨伐疏勒国,结果一打起来,虽然获得了疏勒王“面缚归死 ”的战果,但几万人的军队在四十余天的时间里也不能攻克疏勒国的桢中城。
这时候,孟佗才知道自己的军事才能是无法和酿酒技术媲美的。于是便撤退下来,从此以后,汉王朝再也不过问疏勒国的事情了。
扯远了,再回来说孟达和法正。
自小生长在家产丰殷良田千顷的环境里,孟达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当然比法正的落魄家门好多了。
孟达也闲得慌,没人玩,就跟法正整天混在一起。
骑骑马,喝喝茶,溜溜鸟,喂喂狗,该玩的玩了,该吃的吃了,该喝的喝了,这日子也就慢慢变得无聊了。
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
转眼间,都成了十多岁的小伙子了。青春期的骚动开始在他们身体内酝酿,发展,蓬勃,终于冲天而去。
法正对孟达说,这都怪没意思的,咱俩去抢钱庄吧。
孟达眼前一亮:是啊,这挺刺激的啊,肯定好玩。
这就是无事生非。这就是吃饱了撑的。
作案工具很简单,一把小刀,一个装了水的器皿。
法正和孟达商量好,由法正进去抢,孟达在外面放哨。抢的金额不多,只要十万两银子即可。抢完后两人平分。
这天的中午时分,钱庄橱窗内的职员接过法正递进的布条,愣住了。看清纸条上写有“如不交出10万两银子,就将此处夷为平地”的字眼时,她迟疑了大约两三秒钟,抬头看时,对面是一个面目清秀还略微颤抖的男孩。
这里的人从来没遭遇过什么出格的事。那个职员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她没有屈服。她没打算把钱交出去,局面僵持了。或许她心中在想:就你这样的还抢钱庄?不可能,你被抢我倒是相信。
法正的第一步失败了,但却执拗起来。尽管缺乏经验,但这位男生却掏出了一把值不了几个铜钱的小刀,挟持了正在一旁取钱的一位大婶。
大姐惊慌失措,咬了法正一口,但还是没能挣脱。
法正狂躁地拍着柜台,大声要求钱庄立即把钱放进他带来的皮囊里,否则就要伤害人质。刀已经架在了可怜的大婶的脖子上。
大婶身旁的两个男人立即扑上来试图解救人质,夺下匕首。
瘦弱的法正根本不堪两个人的拉扯,有人看到他浑身发抖,几乎力所不逮,现场嘈杂起来。
为了挽回局面,法正拿出了一个深棕色的器皿,大声声称里面装有浓硫酸。
所有人都惊呆了,没人再敢上前。
此时,那位大婶身边的男人要求把自己替换为人质,法正同意了。
迫于无奈,一位职员表示愿意交钱,只要法正不伤害别人。
此时的劫匪已是浑身颤抖,气喘吁吁。
钱庄立即开始数钱,按照要求放入法正带来的皮囊中。
拿到钱的法正没有再做停留,撒丫子就跑。有人追了上去,因为惧怕硫酸,没能追上。
法正和孟达汇合在一起,相视良久,哈哈大笑。这也太刺激了。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这点儿事根本不算事。
就这样,少年法正逐步为自己今后的日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岁前,他跟着爷爷法真耳濡目染,学了很多理论;十二岁以后,他和孟达一起开始了实践。在那颗年幼的心灵里,法正已经接触到社会的实质,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但不惧怕,反倒觉得很刺激,很过瘾。
有理论,也有实践,此时的法正开始偷偷琢磨,该怎样干出一番大事业呢?
公元196年,曹操利用汉献帝流亡逃难的机会,发兵迎帝,迁都到许昌,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
连皇帝都被挟持了,天下也就彻底大乱了。
群龙无首,一个国家的帝王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遑论其他?
那个年头,每天都有人造反,烧杀抢掠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这对于老百姓来说,当然是巨大的灾难。
那个年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即使神医张仲景家也不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4.2.2014 10:58:15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张仲景医术高超,但也不可能医治百病。
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爆发了5次,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来,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发起了国难财。
这一年,自立山头的刘备和袁述兵戎相见,争夺起了徐州。手下只有关张兄弟的刘备哪里是人家的对手,战败之后,只好投降于吕布。
就这样打来打去,刘备又投降了曹操,曹操给了他一个豫州牧的职位。
这一年,法正20岁了。他的老家也闹起了饥荒,不要说生活,就是吃饭都成了问题。
此时的法家已经走向落魄,只能另谋生计。法正和孟达一商量,他们决定前往西蜀,投奔刘焉父子,投入到火热的开发大西部的行动之中。
在中国西南腹地崇山峻岭的怀抱中,隐藏着一个四川盆地。那里繁花似锦,青山绿水,水旱从人,号称天府,在地理位置上恰好扮演着中国后花园的角色。
几千年来,天下饥荒四起,饿殍千里,四川却是旱涝保收,衣食自足。于是络绎不绝的异乡人到四川就食,“后花园”开关延客,尽其所能款待着四面八方的人们。
四川深藏在大陆的内陆,北有秦岭,东有大巴山,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四面关山阻隔,中部是平原、坝子、丘陵、河谷,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往西、往南是一望无际的大山,向北是光秃秃的黄土高坡和连绵不绝的戈壁、沙漠,东部虽然是鱼米之乡,但战争不断,灾害频仍。
只有四川,既没有满天黄沙,也很少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有的是满眼的苍翠欲滴,富饶繁华。由于四面高山似天然围墙,形成天然的屏障,四川与外界既隔绝又有孔道往来,确实是造物主恩赐的一个后花园。
但对于初来乍到的法正来说,这一切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入蜀之后,由于法正年纪还小,谁也没把他当回事。毕竟这是乱世,法家虽然是名门望族,但那都是老黄历了。落地的凤凰不如鸡。你现在有什么呢?
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就是你有学历吗?本科?会外语吗?几门?当过CEO还是学过MBA?最不济的,有没有工作经验啊?
法正一下子傻脸了。这方面他当然该向善于钻营的孟家人学学。因为孟达的老爹有着买官当的历史经验,他们和刘焉的关系也比法正好很多。
得益于此,孟达在四川受到的待遇自然在法正之上。
你想想,法正的心里能好受吗?自然是打翻了的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法正之所以遭到冷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来的太不是时候。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法正就属于来的不巧的。
这还得从刘璋的父亲刘焉建立政权之初说起。
东汉时期的地方政权是由当地大姓和冠族控制的。因为大姓和冠族是控制地方的力量,他们是汉末割据政权的阶级基础。
刘焉踏足官场的时代,已经是乱世。当时很多官吏都借着到外地上任的机会纠合兵马,作为日后割据争雄的本钱。
刘焉入蜀前当过冀州刺史,南阳太守,这些经历都不长久,令他丧失了这个壮大势力的机会。
刘焉在赴川当益州牧之前,还被召回中央任职,这样的调遣既令他无法在地方培植个人势力,就算以往任地方官时聚集的力量,也随著他担任中央官而销亡殆尽。
所以,当刘焉入蜀时,只有少量的卫从和官属伴随。
刘焉与刘备虽同是汉朝宗室,但彼此的社会阶级却迥然有别:刘焉与当时的儒家豪族是一个阶级,从小就当官,刘备则从小与母贩履织席;刘焉热爱学习,刘备则不喜欢读书。
这种不同,也说明刘备不能是宗室而只能是寒族中的人物。
大家都知道,四川这地方盛产袍哥文化,一个外来人想要站稳脚跟,谈何容易?
啥子叫袍哥文化?四川以及周边地区在很久以前就诞生了一种亦官亦民的文化,即人人皆称兄道弟,不讲级别上下、不讲地位高低,只讲义气二字的袍哥文化。
长期以来,在“袍哥文化”的熏陶下,讲义气成了四川人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成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标准。
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你要在当地立足,就要认一个老大。
你不袍哥,就可能没法子当地方官,没法子带兵打战。
在民间,不袍哥的人一定是家事不清白,能力有问题。连谋生都很艰难,就更别说立足本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7.1.2025 01:5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