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共抗日阵亡将领比较:谁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自去年以来,一些文化精英在其把持的平面媒体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声浪,核心是“重写抗战史”,为什么要“重写”呢,明说是要“揭开历史的迷雾”,暗喻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才是抗敌的主轴,主轴无疑也含有“中流砥柱”的意思。
“重写”们的一个“铁杆证据”,就是“在抗日战争中,按照大陆的说法,自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6月,国军中少将以上的将军,共牺牲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而国民政府的何应钦则说是206位将领。”,而且,还有“重写”提出了佐证“在共产党人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仅有左权将军和彭雪枫将军(左权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彭雪枫为新四军的师长)。”,一边是百余乃至二百位,一边是“仅有两位”,何等大的差距,此说理直气壮、日盛一日。事实果真如此么,“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草民在网络上搜集了几个相关的数据,分别是一份广泛流传的国民党军阵亡将领名单、一份八路军阵亡将领名单、一份抗联阵亡将领名单,通过比较,得出的印象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联,确实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国共抗日阵亡将领比较: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兼论重写抗战史说(附名单)
■云淡水暖
CCTV的《永远的丰碑》栏目,自6月16日起,集中宣传抗日英雄的事迹,开头的一期是“狼牙山五壮士”,今天是“八女投江”,这种安排印证了一个观点,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这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主要的抗战史观。
可是,有人不这么看,自去年以来,一些文化精英在其把持的平面媒体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声浪,核心是“重写抗战史”,为什么要“重写”呢,明说是要“揭开历史的迷雾”,暗喻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才是抗敌的主轴,主轴无疑也含有“中流砥柱”的意思。
“重写”们的一个“铁杆证据”,就是“在抗日战争中,按照大陆的说法,自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6月,国军中少将以上的将军,共牺牲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而国民政府的何应钦则说是206位将领。”,而且,还有“重写”提出了佐证“在共产党人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仅有左权将军和彭雪枫将军(左权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彭雪枫为新四军的师长)。”,一边是百余乃至二百位,一边是“仅有两位”,何等大的差距,此说理直气壮、日盛一日。事实果真如此么,“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草民在网络上搜集了几个相关的数据,分别是一份广泛流传的国民党军阵亡将领名单、一份八路军阵亡将领名单、一份抗联阵亡将领名单,通过比较,得出的印象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联,确实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比较的基础,以抗战结束时的军力对比,国民党方面总兵力约600万,陆军、空军均齐备,共产党方面兵力约60万,无空军。国民党掌握了几乎全部的国际援助资源,共产党的军队无军饷来源,被日寇、国民党两面封锁,靠大生产解决边区军民吃饭穿衣。国民党军队的装备以德式、美式为主,在1942年以后,国民党主力部队的火力,已经超过日军。共产党的装备几乎都是来自战斗缴获,自制一些简单的武器,包括土地雷之类。国民党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在抗战进入大反攻阶段,日寇垂死挣扎的最后一击中,从中原一直溃败到西南,俗称“千里大溃退”;共产党的军队一直战斗在日寇占领区,日寇的无数次大小扫荡都没有能够消灭共产党,根据地反而越来越大。
第二,“将领”的标准,国民党是“国军”,有完整的军衔体系,共产党是由“匪”而来,没有正规的军衔,周恩来因为特殊需要,被国民党政府“授予”了“中将”,所以,单看军衔显失公平,比较客观的,是看职位。在搜集到的100位国民党阵亡将领的名单中,最低职位为大队长、团长,旅长一般是少将,团长、大队长的“将军”,多为阵亡后国民政府追认的。在以下名单中,八路军取旅长以上职务的干部,新四军取团以上干部,抗联取支队以上干部。
第三,比较结果:八路军阵亡旅以上干部114位、抗联阵亡支队以上干部42位,新四军阵亡团以上干部43位,共计199位,其中,剔出了因病、因事故而亡的。即便按照“重写”们的证据“在抗日战争中,按照大陆的说法,国军中少将以上的将军,共牺牲115人而国民政府的何应钦则说是206位将领。”,再比较双方的军队实力,共产党付出的阵亡高级指挥员干部代价比率,远远高出国民党,如此高的干部牺牲比率,也证实了我军干部身先士卒的传统。
第四,令人痛心的是,在新四军阵亡的高级指挥员中,有很大部分是亡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地方势力甚至国民党正规军,再次证明了蒋介石“积极反共”的本质。
第五、中国共产党也客观评价了国民党军队的作用,在100位的名单中,有18位被新中国追认为革命烈士者。
值此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向国共双方为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而牺牲的高级指挥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历史将不断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无愧于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称号。
附:抗日阵亡将领名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