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就中产了呢———中国为利益阶层说话的黑专家、黑报告、黑统计太多,除了忽悠还是忽悠
) Y! V$ h) X3 F+ j/ u4 M
3 z0 Z6 R# h# r; i- ^' E \) `0 p+ r, h9 y2 B7 t
我并非在社会底层混的人,可一夜之间,朋友、熟人中竟然在我前面出现了那么多中产阶层,顿时觉得血液涌顶,差点晕倒。3 g1 ^/ v; v7 [+ [
$ X1 A# w, D5 S据《北京晚报》近日报道:社科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报告》,揭示“目前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约为总人口的23%左右”。如果报道属实,援引正确,那这一研究结论将雷倒众人一片。总人口23%中产是啥概念:照13亿5千万算,全国将有3亿1千万中产阶层。换句话说,要是将8亿农民中的绝大多数、老人小孩和失业者从总人口中扣除的话,那么有职业者中差不多超半是中产了。可我自己怎么想怎么算,总觉得俺暂时还迈不进中产这个门,于是乎我便疑惑:是熟人朋友在俺面前藏富装忧呢?还是他们将要被人中产了?
- x2 n6 _ v) q9 l; i+ ?% L- B) m. G: P( `' F) }+ b4 n# a
对照发达国家中产阶层的现状,我理解:中产阶层或中产阶级,是指受过良好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等地位处于那个社会里中等或偏上水平的一个群体。具体地说,一是有比较满意和相对稳定的职业,经济收入颇丰,通常有车有房有一定资产;二是有一定的政治民主权利,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三是追求生活质量,有一定的闲暇安排自己爱好的文化体育等活动;四是与社会与环境相处和谐,对生活满足有幸福感。中产阶级虽然不容易被定义,但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方面它要根据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能搬用别人的。另一方面,它是由多方面的指标构成的,有钱没文化的那叫“大款”、有文化没钱的那叫“穷儒”、有政治民主权力没钱的那叫“革命者”。中产阶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求安怕乱,所以它是社会的稳定力量,一个社会里中产阶级人数越多社会就越稳定。
7 s4 c9 O+ h# _7 g9 }# u$ o& c( O" h1 ?
中产阶级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形成,它的出现需要一个良性的社会机制和环境。健全的民主法制、合理的分配制度、较高的教育水平、优质的GDP构成、廉洁高效的政府、青山绿水的环境等,是诞生中产阶级的必要条件。一个总是出现腐败分子、一个分配尚存诸多问题、一个教育机会还不均等、一个正在努力健全民主法制和打造廉洁政府的国家和社会,何谈中产阶级?说中产已占如此高的比例更是天方夜谭。如果有学者和专家不信,您可以问问有钱人:他的生活安逸吗?他对社会环境满意吗?他的幸福指数有多少?他算不算一个中产阶层?
1 b! ]- \% [( ^2 \; ^0 i/ c3 C( U
- o, N( Q5 b+ _我毫不怀疑社科院的整体研究能力,但就这次中产比例以及前不久关于中国军力排名世界第二的研究,对一些学者专家的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发生了怀疑。为此建议:以后凡有重要课题立项,先请这些同志问问胡同里的老大妈,这个事应该怎么说。就中产阶层的研究,眼下最紧迫的恐怕不是比例高低问题,而是影响中国中产阶级(阶层)出现的因素有哪些、怎么消除这些因素,以及如何定义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其标准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