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629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末大餐:营救女文工团员 [ 完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1.5.2011 08:26: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10.6.2011 19:35 编辑

转自 萨苏书场




两个月前,在采访抗美援朝的老兵时,我注意到朝鲜战场或许曾发生过一场至今不曾被披露的战斗 –有一名参与军史写作的老笔杆子,提到某军所属的文工团在撤退中动作迟缓,落入美军包围圈,大部被俘。该部迅即组织兵力,一直穿插到敌军后方展开营救

让今人不大能理解的是这一战一直因为“丢人”而未被宣传

仔细想想也能理解,抗美援朝的宣传中并不缺少部队在作战中进行救援的报道,但被救对象绝大多数是朝鲜阿妈妮阿爸吉,救我们自己被俘人员的,几乎没有 – 这可能是从宣传的角度有所考虑造成的,可能有关部门觉得,营救被俘人员,本身就先得讲明白怎么会有人被俘,里头还有女兵,这可不是个容易说明白的话题,虽然没听说哪场战争没有战俘的

说起来,抗美援朝中颇有一些“丢人”的事情今天看来匪夷所思

比如,某部奉命阻击英军装甲部队,敌军遭到突然袭击后,丢下伤员,全体人员钻进装甲车和坦克,强行突围。没有反坦克武器的志愿军只好干瞪眼。这一仗打得丢人,连没有及时赶到的一个营的营长,教导员都被撤职。问题是,这一仗志愿军穿插到位的只有一个步兵营,逃跑的是英军29旅主力,战斗中英国一个中校阵亡,旅长的手枪也被志愿军缴获,至今下落不明。英军仓皇丢下数十辆汽车和半履带车,都成了志愿军的战利品

这样的仗,要放在今天利比亚或者阿富汗,得算是空前的大胜利吧

时势更易,不同时代思考问题的角度真的不一样

此战引发了萨的兴趣,但,这场战斗是真是假,会不会是子虚乌有,到底有多少人被俘,有多少人被救出,里面是不是真的有女文工团员,救援的战斗是怎样打响的,打了多久,规模多大,被俘人员经过了多久被救出。这名笔杆子自己并非参战人员,只是五七年收集军史材料的时候,几个笔杆子各管一军,相互交流,说起过这次战斗。但是,这个战例最终没有列入军史之中,他也记不清是哪个军,只记得是四野的一个军。资料出处说不清楚,特别是没有参战部队番号,让我颇为踌躇

也许,只是一个传说

我从一位警界朋友那里学到了一点东西 – 有三个证据,你才能基本确定一个案子

前几天,在家中遇到祖父的一个远房亲戚,说有个老八路前几天还提到你呢

老八路,提到我?为什么?萨甚是好奇

一说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八路是1940年参的军,延安炮校出来的老炮兵,打过新开岭和锦州,入朝作战的时候担任炮八师某团参谋长。老爷子问起我是因为有人送了他一本萨所写的《铁在烧》,并告诉他我是河北老乡的后代。那是一本描述铁原大阻击战的书。而在五次战役后期,老爷子所在部队配属六十三军,正参加过这次惨烈的恶战

既然如此,萨打蛇随棍上,问人家能不能找老爷子聊聊

5月11日,萨与一名出版界的朋友一起,到北京香山附近某干休所,拜见了这位年届耄耋的老八路

也许因为河北人恋乡恋土的传统,老爷子听说萨是老乡后很是热情,拿书比对着提供了不少当时战斗的细节。老人记忆清晰,谈到苏式炮兵密位与美式炮兵密位的换算如数家珍,让我这个做了十几年IT的几乎跟不上趟

是啊,一个圆,苏联人按6,300份分,美国人按3,200份分,这样的换算我跟得上趟我可以去参加华罗庚金杯赛了

老爷子都八十八了……

想一想抗联六军的老兵李敏,也是八十八,爬山小伙子赶不上,我们河北老乡,老游击队长孙光瑞,一百零三了还有滋有味地跟人家谈梅花拳呢,这些老人的生命力实在令人佩服

老爷子有个相册,里面多是从炮队镜里拍的美军阵地。老爷子告诉我们入朝的时候,他们团配的是德国相机,这批照片都已经进了档案,但原件老爷子是舍不得交出去的

铁原那一战老爷子命大,站在炮队镜前面观察目标的时候,美军炮弹的弹片把他的裤腿划开了却毫发无伤,而站在他身后的通信员,正被这块弹片打中,哼都没哼一声就倒下了。他说我书里有个错误,铁原之战的时候炮兵还没换装苏式大炮,用的还是美国炮,直到五次战役结束后,他们团才换了苏联的122毫米榴弹炮

“苏联炮不如美国炮,车拉着炮,车一停,美国炮就停下,苏联炮撞车屁股。可是美国炮的炮弹我们造不了,供应不上来啊。”老爷子说团级指挥官也在第一线指挥?我疑惑地问

当然了,炮兵的指挥部比大炮要靠前,有时候还要钻到敌人屁股后面呢。在越南打仗的时候因为这个还牺牲了一个参谋长。老爷子看我不懂,解释道

铁原阻击战是不是入朝打得最艰苦的一战

那倒不是。老爷子道,最艰苦的一仗是第四次战役,打完了砥平里 – 这个地方咱们没打下来,全军开始一边防御一边后撤。我们团配属四十二军,已经打到水原了,过了三七线,快到三六线的地方,也开始撤

一路边打边撤,撤着撤着,情况就不大对了,有一段,看情况美国人是要合围四十二军,仗越打越险,行军的时候我们大炮的炮筒子都插上了爆破筒,那是准备万一不成就得把炮炸了。那是没办法,就几十发炮弹了,那也不能把炮留给敌人呐

就几十发炮弹了,也要打仗。撤到中间,吴瑞林的警卫营去救文工团员,让我们打掩护,我带着四门105榴弹炮,一个连,掩护他们……

等等,文工团员?!吴瑞林让警卫营去救文工团员?哪个部队的文工团

那还能是哪个部队的,四十二军的文工团啊,回来那演员都坐我们大车走的,就我们炮团有车嘛,嗬,把这帮小姑娘吓得……
!!!!!!


[待续]

2#
 楼主| 发表于 21.5.2011 08:3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21.5.2011 08:37 编辑

【中】

这位当年的参谋长姓刘,第一线的军旅生涯从抗日战争一直持续到唐山抗震救灾,干了半辈子炮兵。向刘老询问营救文工团员一战的详情,得到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痛快,老爷子甚至可以回忆起营救下来的文工团员的名字和相貌。

重新听了一遍采访录音,发现前面写的内容有两处错误。第一,苏式炮兵密位是6000,而不是6300,美式炮兵密位是6300,而不是3200,把什么都往八进制的数字上套,属于老萨这一行的职业病;第二,刘老所在的团并非随四十二军打到水原,按照当时作战惯例,志愿军的一个军要配属一个炮兵团。第四次战役初期,他所属的这个团并非随四十二军作战,但在砥平里战役中,配属给四十二军的另一个炮兵团因为在美军空袭中损失较大,而四十二军作战任务甚重,急需炮兵,于是他们团奉命归属四十二军使用。接到这个命令时,刘老带一个炮兵侦察组正在战线最前方,接近水原的地方进行侦察 – 炮兵作战需要知己知彼,刘老在四五年就是观瞄排的排长,干这个是他的本行。据查找资料,当时刘老所部应是随五十军作战。

这个行当十分危险,刘老回忆抗美援朝中他的部队就有侦察组没来的及撤下来被敌人打了的事情。

第四次战役结果不很理想,因为砥平里没有打下来,敌军反击之下志愿军中部战线出现了缺口,更主要的是补给线太长,给养跟不上来,全军不得不节节抵抗,后撤到三八线以北。

由于这一战美军主将李奇微做了充分准备,选择的进攻时机颇为准确,除了其武器装备甚为优越以外,双方调动参战的兵力对比也同样存在差距。在美国1994年版的《Phases of CCF Korean War Campaign》(中国共产党军朝鲜战争各战役)中,美方记录当时双方的兵力如下 – “At the time, UN had about 231,000 non-ROK and 120,000 ROK force at the front line, facing about 240,000 CCF, but halted their attacks.”(当时,“联合国军“在前线拥有二十三万一千名外国军人和十二万名南朝鲜军人,与之面对的是二十四万中国共产党军,但阻止住了他们的攻势)。双方差不多三比二的兵力对比,也不能不对战斗的结局产生影响。

对刘老来说,配属四十二军作战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炮八师就是脱胎于四十二军。跟着老部队作战,双方配合十分默契。在四十二军边撤边打的过程中,炮团始终在用炮火掩护后卫线上的部队,迟滞美军的攻击。

营救文工团员这一仗应发生在1951年3月,第四十二军位于东线,正在通过三八线后撤途中。对四十二军来说,当时战况十分紧张。据刘老回忆,与惯常记录的节节阻击不同,东线美军一面在后方始终保持对四十二军的压力,一面以有力部队在向该军后方穿插,显然意图合围四十二军,虽然没有完全围上,但从地图上看,四十二军和配属的这个炮团已经陷入了一个大包围圈中。

合围志愿军一个军,李奇微的胃口可算够大。

一支部队的素质,在后撤作战中体现得最为清晰。志愿军老兵回忆,抗美援朝作战中南朝鲜军的特点是“打胜不打败”,意思是一旦被打败就会放羊。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是四野的一员悍将,对放羊这种有前途的职业没兴趣,面对这一不利形势,仍然牢牢地控制着战线,且战且走。而三十九军(还有另一个军,未记住番号)则全力向四十二军靠拢,试图援救友军突围。

围一个军,招来两个军,李奇微这个仗打得可就有点儿大了。

炮团成了美军重点攻击对象,炮阵地每天落弹两千发,但因为炮八师是第一批入朝的老部队,对于在美军炮火下怎样隐蔽颇有心得,损失倒不太大。

双方损失最大的,还是步兵。根据双方战史的记录,在第四次战役东线的战斗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 双方第二线部队损失比第一线还大。这是因为中美两军在攻防作战中,都把炮兵的主要打击对象瞄准了对方向前沿增援的部队。运动中的部队没有掩体可以依托,四十二军的步兵因此蒙受了相当的损失。

美军也好不到哪儿去。刘老一次夜间去前沿阵地,走进一片开阔地后踩到一个兵,他赶紧说对不起,那人没回答。继续走,又踢到一个,又赶紧说对不起。走了半晌,说了一路的对不起,一直没人理他,老刘觉得有些不对,转眼间又踢到一个,低头一看,才发现竟是个两眼圆睁的美国兵,已经气绝多时了。

发现自己走过了头的刘老赶紧往回走,天快亮才返回自家阵地,和步兵说起这段经历,人家叫起来 – 那就是你们炮兵昨天打的啊!

炮兵战斗力是强,但炮弹运不上来。没有炮弹,大炮就是废物。打到后期炮团的大炮大多断了炊,团长只好下令准备爆破筒,塞在炮筒子里,一旦大炮有被俘的可能立即炸掉,以免资敌。

刘老则跑到军部“哭穷”,看后面能不能加紧送一批炮弹上来。

结果,正碰见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操着南方口音,敲着桌子上的地图在骂人:“长能耐啊,把女兵丢给敌人,你们倒回来了……丢人呐!”几个满身硝尘的干部站在军长面前,有的还在抽鼻子。

刘老重复一句,说“丢人“是吴瑞林的原话,其他的……脏话不好意思重复。

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四川人,个儿不高,老红军,当年打日本鬼子挨过两发炮弹,九处负伤,终生瘸一条腿。此人相貌奇诡,眼睛不大但精光四射,远看挺帅气一张脸,近看满脸都是横肉丝。喜欢斜眼看人,被惹毛了的时候一边嘴角会一直往上吊。据说解放军内部把某个器官叫“锤子”,就跟这位军长的口头禅有关。五五年授衔,吴军长穿上将军服,拐着一条腿到处乱串,跟老战友这个那个的打招呼,有个秉性诙谐的将军私下跟人讲:“你说好好的一身衣裳,咋穿吴瘸子身上怎么看怎么跟土匪似的?”



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可是真有几分匪气?


这么一位,牙一咬眼一瞪,开口训人,什么架势就不用说了。

向旁边的参谋一打听才知道,真是出了大事。军里的文工团在后撤的时候因为动作迟缓,被美军从我军防线渗透进来的部队追上冲散,虽然有一部分人爬山逃出,但仍有十余人被美军俘去,其中多数是体力较弱的女文艺兵。

文工团没有多少自卫能力,几个干部能把部分团员带出来已经很不容易,让他们去救人力所不及,只好赶紧报告。其实,此时整个战线上四十二军正在被敌军步步压缩,向后方退却,前线兵力捉襟见肘,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用,返回去救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但要光是训自己人,那就不是崩石头砸美国坦克的吴瑞林了。刘老道:“再说了,听说咱的女兵让他抓去,军长不让去救,咱当兵的也不干啊,还是男人不是了?那还不得炸了营啊?” 文工团的女兵在志愿军中极受爱戴 – 刘老在行军的时候,经常看见一边儿敌人的炮弹在周围爆炸,一边这些梳着“毛盖子”头短发的女兵就在路边的松树下面啪啪地打着快板给战士们鼓劲儿。这样的女兵,在战士眼里那就是神!

老吴一声令下 – 警卫营,留一个排警卫电台,去给我把人救回来!

吴瑞林的警卫营是他的救火队,四个连个顶个棒小伙子,特别是第一连,胡子冒一点儿碴的就不要,人称青年连,战斗力极强。

没有什么“首长,那军部太危险了吧”之类的废话,警卫营长说声是,敬个礼就要往外走。这时候吴瑞林一眼看见刘老了,叫住警卫营长,直瞪着刘老问:“你那个炮,还有炮弹吗?”

“还有几十发。”本来是要炮弹来的,听到这句问话,刘老二话没说就把家底儿亮了。

军长转向警卫营长:“行动的时候你直接和炮兵联系,要火力支援。” “你们商量一下,看怎么打。”顿了顿,道,“砸锅卖铁,反正你得把人给我救回来!”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1.5.2011 08:41:47 | 只看该作者
【下】


配属四十二军的这个炮兵团共辖三个榴弹炮营和一个高机连,入朝的时候每连六门75毫米美制榴弹炮,算是当时解放军中装备最整齐的炮兵部队了。肯定有人会感到疑惑,这共产党的炮兵,哪儿来的这么多美国炮呢?都是辽沈战役从国民党军部队缴来的。国民党军在东北作战时的主力新一军,新六军,都是美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队。想当初孙立人,廖耀湘两位师长在印度瓜分史迪威弄来的三个师装备时,一个中国师的火力等于一个半美国师,是国民党军中名副其实的“梦之队”。这种75毫米M-1榴弹炮是其典型装备,射速快,火力猛,携带方便,是山地丛林作战的优秀武器。保留到今天的抗战影像中经常可以看到中国军人操这种炮痛击日军的镜头。




中国远征军战士操作M-1榴弹炮




“梦之队”在缅北归国之战中斩关夺隘,打得日军抱头鼠窜,无愧于中国军人的荣誉,却最终被葬送在内战的战场上,应该说是件颇令人惋惜的事情。但他们的装备成为朝鲜战场保家卫国的利器,也算一个不错的归宿。

有个九二步兵炮就能乐得蹦高的土八路,当年得到这批大炮的时候,恐怕会在舌头上咬一口看是不是做梦。但是入朝之后土八路的胃口又被吊高了 – 二次三次战役中,成批缴获的美制105毫米榴弹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据刘老讲76毫米炮射程只有8,000米,105毫米炮射程10,000米以上)成为各炮兵部队新的争夺目标。




解放军部队装备的M-1榴弹炮



刘老所在的团也装备了部分105毫米炮,不过,在这次支援作战中,他们出动的一个连,装备的依然是六门75毫米炮。这是因为105毫米炮的炮弹全靠入朝以后的缴获,平常时候就是饥一顿饱一顿,如今仗打到这个份儿上早就断了顿。

警卫营的出击十分迅速却扑了个空,在文工团被袭击的地方没有发现美军,只收容了三名打散的团员。写作本文途中,有朋友提供线索,说起小时候听其姥姥的一个战友说过文工团遭袭,军长亲自派人营救的事情,貌似就是此战。美军来袭时,这个战友当时背着几十个水壶在山坳的一个泉眼打水 ,躲过一劫,她后来做到山东省文教系统的干部。若这是同一事件,这位打水去的文工团员很可能就是当时被警卫营收容的三名幸运者之一。

三名救下来的团员也说不清敌军的动向,只模糊提供美军是带着我方被俘人员向其战线方向步行撤离的。

警卫营长是吴瘸子一手调教出来的,整个警卫营要脸不要命,风格和首长一模一样。既然军长说了“砸锅卖铁”的话,那绝不能就这样回去的。

但摸不清情况,也不能打狼似的就往上冲啊。刘老对这件事用了个古老的比喻:“你就是赵子龙,杀个七进七出,也不能让曹孟德把刘阿斗交出来不是?”

警卫营的方法很简单—找个美国人问问不就成了?

问题是美国人肯说吗?

刘老说:“他乐意说 – 他都让我们捉来了他能不乐意说吗?”

我就琢磨美国兵不能这么善良嘛,敢情是让当舌头给抓来了!

警卫营派出一个侦察小组,抓了两条美国舌头回来。在这个抓舌头的过程中,炮兵还起了作用。

没等警卫营出动,炮兵已经按照要求,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阵地。一切作业悄无声息,美军对鼻子底下出现了一个中国炮阵地一无所知 – 穷惯了的解放军把炮兵当宝贝,能当炮兵的都是最好的兵,所以抗美援朝的中国炮兵军事素养甚高。

谈到炮兵的素养,刘老讲这是周恩来说的。1941年,刘老被从冀中调往延安炮校学炮兵,校长(据查是炮兵团团长)是朝鲜人武亭,从此开始了摆弄炮筒子的生涯。不过,开始新鲜的刘老很快就失望了,延安炮校脱胎于八路军炮兵团,虽然号称一个团,炮却没有几门,种类杂七杂八,而且口径甚小,看来不像能成器的样子。不但是刘老,来延安当炮兵的多是在步兵部队干得风生水起的战斗骨干,一来二去大家都有些情绪。于是周恩来到炮校做了一次讲话,中间有句话让炮兵们记忆终身 – “模范战士才上炮团”。

有一个刘老亲历的小片段或许可以铨叙中国炮兵的素养。魏巍到前线采访的时候,因为前线战斗激烈,一度被安排在该炮团,原因是炮兵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但是,几天以后,护送的干部找到上级,赶紧把这位大作家护卫到别的部队去了。原来,如同能用迫击炮打平射一样,土八路出身的炮兵们从来不肯规规矩矩地使用武器。那段时间步兵与敌军反复争夺一座陡峭的山峰,炮兵一直顶到最前线,需要的时候竟然把榴弹炮的炮管竖起来,如同迫击炮一样打曲射。随着敌军越打越近,榴弹炮的仰角也越来越大,最后几乎垂直。虽说榴弹炮从性能上说有这样的能耐,可象中国炮兵这样大角度地开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属于听说过,没见过,只觉得炮弹似乎在朝天上打,然后落到自己脑袋顶上来。

护送干部怕炮弹掉下来炸了魏巍,赶紧护送这位爱上前线的大作家换地方。

实际上炮兵却没那样多的担心,因为军事素养好,那一阶段的战斗炮44团只阵亡了一个战士。

“我们四野打敌人不用炸药包,都是用炮直接炸。”刘老傲然道。

刘老说当时的炮兵不但军事素养好,政治素质也好,主要成员是黑土地的翻身农民。为了自己能拥有一片土地,中国农民可以在战场上成为最无畏的战士。

然而,炮兵怎么能帮着抓舌头呢?

当然能帮忙了,不过这个忙帮的很诡异 – 刘老回忆,侦察兵出发后不久,忽然发来一个奇怪的要求 – 对某某方位的某某地区,打一个齐射。

就一个齐射,六发,还没有明确目标,炮兵都明白,那就是瞎打啊,这是啥意思呢?炮兵们可有点儿不明白了。

他们可不知道,这一排炮弹下去,舌头,就自动送上门来了。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1.5.2011 08:44:18 | 只看该作者
【补】


尽管营救文工团的行动涉及上到军长下到侦察兵,包含了步兵与炮兵的配合行动,但实际上这场战斗的过程,从美军袭击文工团开始算起也不超过十个小时。所谓迅雷不及掩耳,大体如是。

不过,刘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炮兵们进入阵地等待呼唤,仅仅一个小时,已经等得“脖子都长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临时构筑的炮兵阵地过于靠近前沿,暴露在外,一旦被美军发现可能遭到十倍以上火力的攻击;另一方面,文工团员们的命运,如同一块大石压在大家心上,都很是为她们担心。

炮团没少和文工团的演员们打交道。用刘老的话说,入朝作战先后配属几个部队,就属四十二军的文工团最惹人注目。这是因为,四十二军的文工团装备全套的西洋鼓号,该军文工团的水平很高,无论长号还是黑管都玩得得心应手。西洋鼓号与传统的二胡琵琶不同,一旦演出起来节奏轻快,热闹非凡,只有铜锣大鼓可以媲美 – 但铜锣大鼓谁没见过,这洋玩艺儿显然更有吸引力,于是给官兵们留下了极深印象。

四十二军的西洋鼓号来历有趣,原来是四十二军打进汉城的时候,从美国海军俱乐部里缴来的,别的军没有这样的好运气。李奇微在评价志愿军占领汉城前后的表现时,用了近乎“秋毫无犯”的词句,显示中国军队纪律之好,控制之强。即便是最后放弃汉城的时候,中国人也没有对这座城市进行破坏。不过,这种良好的军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对于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军事装备和补给物资。美国海军俱乐部的西洋鼓号虽然不是兵器,但既然是属于美军的,就是当仁不让的战利品。

据说李奇微在撤离汉城前,曾在司令部的墙上很有骑士风度地写了一段话,大意是“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彭德怀)致意!”。不知道他那个司令部里又有什么令人动心的好东西。

志愿军秉承一切缴获要归公的原则,但是“捡洋落”这种事儿,那是不可能完全一刀切的。

刘老和军政治部副主任王弼关系极好。王主任为人俭省,常有存货,刘参谋长就经常到王主任那里蹭烟抽。当时是配给制,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一来二去王主任有了意见,每次看见炮团参谋长来了就连躲带藏。觉得王主任不够意思,又确实没烟抽难受,刘老不得不一遍一遍地向主任大人保证 – 抽多少,我将来是一定要还给你的。

这天,刘参谋长找上了王主任,上来第一句话就是:“给你还烟来了。”王主任赶紧看看天,今天太阳并没有从西边出来嘛。心里十分奇怪,脸上不免带了出来。刘参谋长说你别紧张,真的是给你还烟来了,抽多少,还多少。

那你可还不起,今天也来,明天也来,你小子起码抽掉我七八包了。王主任不信。

那行,我还你一箱吧。

一箱?王主任没反应过来。

一箱就是四十条,一条十盒,在一根烟掐两半抽的土八路看来,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到刘老真把一箱黄色封壳的骆驼香烟扔到王主任面前的时候,老王差点儿晕过去,总算相信炮团的人发了横财。

这横财其实还是步兵发的,炮兵开进途中,发现路边一伙步兵在争抢香烟,参谋长留了个心眼,说去,盯着那个司务长,看他往哪儿走。

炮兵都有好望远镜,不用跟踪就盯上了,很快发现那个司务长溜进一个美军放弃的兵营(也可能是南朝鲜军),钻进一个塌了一半的白色房子,一会儿就扛着一箱香烟出来。

剩下的事情,足以让步兵抓狂 – 炮兵们马上包围了那个美军兵营,果然发现那里有一个美军的香烟库,和步兵司务长单打独斗不同,炮兵们找了几辆装炮弹但炮弹已经打光的骡车开始拉香烟。

可惜的是,发了横财的炮兵们没走出多远就得到通知 – 缴获到一库105毫米榴弹,派车去拉……

于是,前线出现了炮兵们到处给老乡送烟的“动人”场面。

访问刘老的时候,和我一起去的一位文化人慨叹 – 打仗啊,还是打美国人比较合适。

这种事情让战争看起来似乎有些轻松。

然而,在刘老的阵地上,脖子都等长了的炮兵们,却没有一丝轻松的感觉。最让他们觉得沉重的,是担心那些被俘的女文工团员们。军文工团几个女团员活泼灵巧,特别是一个叫乔X的女演员,眼睛很大,两条长辫子(四十二军文工团唯二的两条长辫子,据说是为了演节目特别同意保留的)乌黑闪亮,是炮团很多人的梦中偶像。落入美军手中,不知等待她们的是怎样的命运。大炮不能上刺刀,眼看着警卫营出击,炮兵们颇有些有劲儿使不上的感觉。

所以,接到侦察兵开炮掩护的要求,炮兵们大有如释重负之感,但又有些疑惑。大家一面炮弹上膛,一面琢磨 -- 这一排炮弹,只怕连个美国兵的毛都沾不上,这么打,有价值吗?

我插嘴问道:您干嘛不问问前面的侦察兵呢?

没法问,刘老说。

你们之间是怎么通讯的呢?我问。

平时用的苏联电台,这次为了保证通信质量,用的是缴获美军的步话机,样子跟长筒靴子似的那种玩意儿。刘老答。




志愿军在练习使用缴获的美国步话机


步话机应该是可以讲话的吧。我追了一句。

那怎么行,美国人的电子战手段很厉害,波长波段都一样,一说中国话他就发现我们了。

那……你们说什么话?难道用美国机器得说英语不成?!

当然不是。刘老说着,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待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1.5.2011 08:46:46 | 只看该作者

插播一: 关于吴瑞林将军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21.5.2011 19:16 编辑

1951年5月,奉毛主席电召,第一批入朝参战的第38军政委刘西元、39军军长吴信泉、40军军长温玉成和42军军长吴瑞林由邓华带队返京,向中央汇报作战情况。在接见时,主席称赞这4个军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4根擎天柱。后来毛主席在中南海寓所还单独接见吴瑞林并长谈数小时,详细询问42军黄草岭阻击战等情况。(吴继云根据父亲遗著整理的《鏖战三千里 我向毛主席汇报抗美援朝战况》对此有详尽记录。)

1952年11月29日,金日成和崔镛健在牡丹峰设宴专门为42军回国饯行。金日成满口称赞:“你们军能打仗,打仗多呀!你们军有人材,出干部啊。我听德怀同志讲,你们部队是个没有红军的部队,你们有朝气,敢打敢拼啊”;

“听彭老总讲,你军险些把李奇微这个美军少壮派打死了,是怎么回事?请你讲一讲。”;

“你们42军在铁原、华川以北反击中,据敌人反映,你军是中国共产党的敢死军,你们打毁敌坦克17辆、毁伤大炮25门、打落飞机11架伤十几架。美骑1师、陆战1师是你军的老对头,美25师、美2师、英联邦师28旅也是你军的老对头,还有美2师、伪首都师。新的,有美24师,一天就被你军打下去了。伪2师、伪9师也被你们打得招架不住,不得不依靠飞机大炮坦克轰击。你们采用中国古代军事家的兵法,车轮战术,在要点上与敌反复争夺。敌人称“铁三角”为“伤心角。彭总说你军守住晓星山,特别是394.8高地,中朝联军司令部暂时不搬家了。把敌人钉在铁三角,对我军有利,杀伤战、消耗战发挥威力。”

1961年,二战名将蒙哥马利元帅访京时到军博参观,他特意询问了“黄草岭英雄连”的战绩,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深表钦佩。

1971年10月,尼克松派基辛格为特使秘密访华。向周恩来提出,要求释放1965年9月20日在北部湾侵犯我领空、被南海舰队海航“海空雄鹰团”击落生俘的飞行员史密斯上尉。毛、周应允了美方的要求。总理还指示,由曾任南海舰队司令员、时任海军常务副司令的吴瑞林出面会见基辛格,商定释放史密斯的事宜,并由叶剑英和乔冠华具体安排。

当乔冠华向基辛格介绍吴瑞林时,基辛格同吴紧紧握手,笑着说:“我们美国人对吴将军的名字并不陌生,而且对您那个绰号,美国人更熟悉呀!”

周恩来和叶剑英问:“你的什么绰号?”

吴端林回答说:“那是战争年代蒋介石和日本鬼子给我留下的纪念,叫我‘吴瘸子’”。

基辛格说:“吴将军是全才,能打陆战、海战,也能指挥空战呀!当年在战场上,我们美国将军一碰上吴将军都感到头痛啊!麦克阿瑟、李奇微对吴将军都感到棘手……”


流传最广的,还是前解放军总政办公厅研究员、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委会特约研究员武际良记述的这则逸闻: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美国西点军校,一位三星将级老教官问一位正在该校留学深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年军官:“你知道中国的吴瑞林将军吗?”青年军官摇摇头说:“不知道。 ”老教官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盯着中国军官足有三四十秒钟,没有再问下去,只是耸了耸 肩膀,遗憾地转身离去。

青年军官归国前夕,老教官又特意把他找去对他说:“吴瑞林是你 们中国的一位了不起的将军,我十分敬佩他。你回国以后,在战略战术上要好好地向他学习 。”老教官还向他吐露真情说,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他曾是吴瑞林将军的手下败将,当了中 国人民志愿军的俘虏,吴瑞林将军还亲自审问过他。他在俘虏里受到过很好的优待,感念之情溢于言表。

军官回国以后,在北京打听到吴瑞林将军的住所,专程拜访了已经离休在家的吴老将军,说明来意并讲述了上面这段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1.5.2011 08:46:53 | 只看该作者

插播二:炮兵44团有关情况整理介绍【上】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21.5.2011 19:24 编辑

近期事务很多,没办法多查史料,小小的唱和一下,把一些原创的情况介绍分段发出吧~

今天先写一部分:


1、

炮兵8师组建情况是这样的:

1948年12月,东野独立第9师编入42军改为155师。

1950年2月28日,42军155师师部和炮45团、炮46团、炮48团(为第12、第13、第15兵团的直属炮兵团)在湖南湘潭合编成为炮兵8师。(155师下辖部队则编入中南军区运输司令部)

42军155师政委李振邦,担任炮兵8师政委。

这就是刘老说的“配属四十二军作战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炮八师就是脱胎于四十二军”的具体由来了。

实际上,炮兵8师成立时,炮兵44团还属于炮兵5师。

炮兵5师于1949年6月由炮兵第42、43、44团在河南省驻马店组建。师长张志毅,曾是东北军的炮兵军官。

1949年渡江前夕,各野战军对炮兵部队进行了统一整编。第四野战军12个军的军属炮兵团进行如下整编:

第41军炮兵团整编为第9团,调归二野建制,其余11个军属炮兵团整编为7个炮兵团:42、43、44、45、46、47、48团。炮兵44团就是此时通过整编建立的。这次整编中成立的42、43、44团其后组建炮兵5师。而45、46、47、48团分别拨归第12、第13、第14、第15兵团,成为兵团部直属炮兵团(其中炮45团、炮46团、炮48团前文已提到,50年2月底合编成炮兵8师)。

炮兵5师于1950年11月11日改编为第一炮兵训练基地。在此之前,炮兵44团调到炮兵8师建制下(原属于炮兵8师的炮兵48团没有入朝),于1950年10月19日随炮兵8师首批入朝作战。


2、关于这一段的考证

刘老所在的团并非随四十二军打到水原,按照当时作战惯例,志愿军的一个军要配属一个炮兵团。第四次战役初期,他所属的这个团并非随四十二军作战,但在砥平里战役中,配属给四十二军的另一个炮兵团因为在美军空袭中损失较大,而四十二军作战任务甚重,急需炮兵,于是他们团奉命归属四十二军使用。接到这个命令时,刘老带一个炮兵侦察组正在战线最前方,接近水原的地方进行侦察 – 炮兵作战需要知己知彼,刘老在四五年就是观瞄排的排长,干这个是他的本行。据查找资料,当时刘老所部应是随五十军作战。

萨苏兄写到的这段战斗发生时,炮兵44团实际上已不属于炮兵8师。

1951年1月,炮兵8师下辖的炮兵44、45、46团,分别调到了42军、39军、38军建制下。

炮兵8师的师部则是返回了国内,与已改装为摩托化炮兵团的炮兵31团、43团、47团,一起组建成立了摩托化炮兵师。 1951年3月,炮兵8师师部率炮兵31团和43团重新入朝作战。

炮兵44团在这一阶段不是炮兵8师下辖,而就是已属于42军建制的。

此时,炮兵44团团长是向守全(原炮兵47团副团长,回国后曾担任广州警备区副司令员、副军职顾问)


3、

老爷子回忆的战斗,发生在此时期:

砥平里之战失利,炮兵第44团配属42军,随即进行了机动防御作战——

参见解放军报出的抗美援朝大事记 一九五一年二月

13日 志愿军第39军2个团、第40军3个团、第42军2个团,在砥平里对美第2师23团及法国营发起进攻。战至15日,"联合国军"援兵到达,攻击未果。

(15日)17时30分,志愿军司令部参战部队停止攻击砥平里之敌,当晚于砥平里南面留下较大缺口,由东西北三面积极佯攻,当敌逃跑时以一小部追击之,主力即隐蔽转移。

(1951年2月19日起)志愿军第42军、炮兵第44团及第25团第1营,在广滩里、鹰峰至中元山、阳德院里地区,对美骑兵第1师、美第24师1个团、英第27旅、澳大利亚营及南朝鲜军第6师,发起了机动防御战斗。至3月14日结束,歼敌近9000人,迟滞了敌人的进攻。

“阳德院里”这个地名,在韩国地图上可以看到是原州和洪川之间,老人回忆的“水原”确是“原州”之误。

原州位于北纬37.3度,确是三七线附近的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1.5.2011 08:46:59 | 只看该作者

插播三:炮兵44团有关情况整理介绍【下】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21.5.2011 19:36 编辑
我们团配属四十二军,已经打到水原(注:实际应是原州)了,过了三七线,快到三六线的地方,也开始撤
刘老所在的团并非随四十二军打到水原,按照当时作战惯例,志愿军的一个军要配属一个炮兵团。第四次战役初期,他所属的这个团并非随四十二军作战,但在砥平里战役中,配属给四十二军的另一个炮兵团因为在美军空袭中损失较大,而四十二军作战任务甚重,急需炮兵,于是他们团奉命归属四十二军使用。接到这个命令时,刘老带一个炮兵侦察组正在战线最前方,接近水原(注:实际应是原州)的地方进行侦察。。

老人家“炮兵44团并非随四十二军打到水原(原州)”的回忆有误。

原州一带本身是第四次战役的突破方向,而且42军(炮兵44团已在该军建制)主力就确是朝着这个方向突击的

(42军只有一部参加了砥平里一带的战斗)


具体写一下情况:

1951年1月27日,彭德怀致电毛泽东介绍作战计划时,已提到42军125师向原州进攻的计划:“现拟一二五师向长湖院里、原州间出击”(事实上半个多月后的2月14日,42军125师确实打到了原州城下)。

1月28日,毛泽东复电彭德怀部署第四次战役时,提出以原州一带为主攻方向:

“我军必须立即准备发起第四次战役……战役发起时,中朝两军主力应取突破原州,直向荣州、安东发展的方法……我军没有补兵,弹药也不足,确有很大困难,但集中主力向原州、荣州打下去,歼灭几部分美军及四五个南朝鲜师的力量还是有的……”

横城反击战期间,我军保持着一旦反击获得全胜,42军主力和兄弟部队即向原州一带继续进攻、扩大战果的准备。2月12日,彭德怀致邓华的电文中有:

“在横城地区之敌彻底解决时,卅九、四十、四二、六六军则应准备向原州、忠州方向扩张战果”。

前文已述及,第四次战役前,炮兵8师的师部已回国,炮兵44团此时已在42军建制下。于是看一下42军的情况:

横城反击战胜利后,2月12日残敌撤退到原州。42军主力和兄弟部队即在2天内追击至原州城下。这就是“我们团配属四十二军,已经打到水原(原州)了”的具体情况。


可参见第四次战役经过的资料:

“至十二日终,志愿军第42军、第40军在第66军协同下,全歼了伪第8师所属各团及伪第3师、美军第2师各一部,共一万五千余人。由于第66军进展比较缓慢,未能切断横城之敌的退路,横城之敌逃向原州。第42军、第40军之第120师、第66军十四日前出到原州以北地区”。

大体上,炮兵44团出现在原州城下,那么该团的行动明显应是一直跟着42军主力(不包括126师,该师没有到原州附近),从横城向原州一线进发的。(有记载,炮兵44团的2个营曾短暂配属40军作战,不过也有记载这2个营不是44团的,待查)

刘老带一个炮兵侦察组,到战线最前方,接近了原州的地方进行侦察,根据军史记载,应是2月14日42军“前出”至原州的事情。开始展开这样的侦察,显示我军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原州。

一旦按计划突破了原州一线,一个战役大缺口则可以形成了。42军124师师长苏克之、副政委汤从列曾评说:

“砥平里之战,是一次带有全局性的战斗,如果我们不发生挫折,在歼灭横城之敌后,扩大战果顺利打下砥平里,将敌人消灭,那么我们在粉碎敌人的‘雷击行动’中,集中4个军的强大兵力,及人民军3个军团从原州、骊州、平昌、旌善撕裂一个战役大缺口,从美第9军、美第1军拦腰打过去,就可能会变为反客为主,扭转我四次战役被动的作战局面”。

很可惜的是,就是在第二天(2月15日),砥平里之战失利,原州城下的我军奉令开始撤退。

我军“于十五日十八时停止对砥平里的进攻,撤出战斗,前出到原州东西地区的各军亦同时向北转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1.5.2011 08:4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21.5.2011 19:35 编辑

图文并茂 方显专业




http://www.ccthere.com/alist/342204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1.5.2011 13:2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1.5.2011 19:0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1.2024 21:1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