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前自出版作者常遭人讪笑,如今他们已在德国图书市场争得一片天,成为出版社不敢小觑的竞争对手。
(德国之声中文网)依娜.克尔纳(Ina Körner)原计划走传统道路从事写作:先想好故事大纲,再下笔完书。2009年初,她将作品寄给了几家出版社。结果令人失望:漫长的等待后,收到的是一封封回绝信。
2011年中,她听说作家通过网络书商亚马逊(Amazon)可以自助出版书籍,于是和姐夫一同设计自己写的魔幻爱情故事《月光传奇》(MondLichtSaga)封面,与文本一起上传网络。她表示,这一步走对了:"14天之内就卖出了45本,真的非常自豪!" 。克尔纳表示,真正开始热卖是2011年的圣诞节期间,总共销售了1500本。
受互联网及电子书之赐
从前图书付印所费不赀,今天只要用鼠标在互联网上点击几下,一本电子书就制作完成,甚至打印版本视需要也可提供。虽然人人都能网发作品,但这并不表示图书市场因此而充满了高品质的文学著作。然而不可否认,德国图书的质量及销售量在不断提升。德国网站literaturcafe.de站长蒂舍尔(Wolfgang Tischer)多年来一直关注着网络图书市场的动向。他说:"越来越多写手娴熟掌握迎合读者胃口的写作及上网技巧。"
作家及出版社的新契机
依娜.克尔纳的经历,无疑是自出版成功的美好范例。她用笔名玛拉.伍尔夫(Mara Woolf)继续发表了《月光传奇》第二集和第三集。两个续集也倍受欢迎,于是她决定,除照顾家庭外专心写作。 克尔纳表示,其后许多出版商主动找上了她:"首先是来自外国的询问,比如有关法国、英国或韩国的版权问题等" 。今年三月她获得莱比锡书展为自出版者颁发的"莱比锡写手奖",之后德国出版社也显示了未来与她进行合作的兴趣。
不过,克尔纳现在对于与出版社签约一事反而有些迟疑,她说:"首先是条件必须令人满意。其实我不太想放弃"自出版作家"的身份,因为这样我可以自己做主决定一切。不过从另一方面讲,不签约,我的作品就无法在一般书店上架"。她当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上架,但又觉得,并不急迫得非对出版社的所提条件照单全收。克尔纳希望继续持有未来写作计划的电子书版权。
多罗默尔及克瑙尔出版集团(Verlagsgruppe Droemer und Knaur)的弗克斯胡波(Ina Fuchshuber)女士证实,作家对出版社的期待非常高。弗克斯胡波主管该集团3年前开办的Neobooks单元 - 一个自出版电子书平台。也像其它平台一样,基本上每个人都可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这个平台,出版社作为平台提供者,可以从卖出的电子书所得抽成。而更关键的是,出版社借此机会发掘有天分的作家。弗克斯胡波指出:"现在我们已经与五十多位电子书写手签约。"
读者反应也是评估作者优劣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上传作品数量庞大 - 目前约为一万七千件 - 编辑一般优先选读被读者"按赞"最多的作品,如此可降低出版社的风险,只有受欢迎的作品才是票房保证。
出版社魅力不减
虽然现在上网自出版的机会不少,但出版社仍然是作家的首选,原因之一是,只有特定类型的自出版电子书有销路,特别是魔幻故事或侦探小说等消遣性的所谓"速食图书"。多罗默尔及克瑙尔出版集团总经理克劳迪斯.尼森(Claudius Nießen)指出,对就读莱比锡"德国文学研究所(Deutscher Literaturinstitut Leipzig)"的大学生来说,被纳入一家出版社的计划项目仍然是他们最大的梦想。尼森说:"他们都是传统式纯文学青年作家,当然希望成为一家出版社的签约作者。"
争取读者不假他人
今天的作家无论同出版社签约与否,都无法回避在市场行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互联网社交网络。无论是推特、脸书、博客或网站,作家必须主动出击,为自己的作品争取视听,以免在广大的竞争市场中如石沉大海。柏林"作家学院(Akademie für Autoren)"的布鲁诺.巴克(Bruno Back)表示:"大部分出版社并不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向所有作家全方位提供支援。所以作家必须自己设法在各有关平台抢占一席之地,但不要以广告方式,因为大部分读者希望与作者交流互动。"
依娜.克尔纳在这方面有着良好经验:她经常在博客上与读者互动沟通,有时还请教读者意见,比如为小说主角取什么名字等;她也曾经请忠实读者试读自己的新作。克尔纳表示,即使与出版社签约,她也不会放弃与读者的这份联系。
作者:Petra Lambeck
编译:杨家华
责编:叶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