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aiyuanEditor 于 6.11.2014 10:00 编辑 + c ]# `% R2 g0 | _2 t! d
9 U9 ~0 _' L5 I+ h
2014年11月04日 23:28 来源:泰亚网) E e' M S9 [- W
5 V, i/ f( B2 D- b' Q蒋兆和代表作历经数年收集今呈现
( o1 k, \+ ~( y' F8 \国博 “不尽丹心——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举办8 D1 Q8 [& O. S% {! @
" c4 N# o1 |4 x& X4 l
% W, F. A1 U. a5 m$ f8 L; T/ F9 _/ @! S$ X5 ^1 b$ o
11月2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协办的“不尽丹心——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中新社发 王保胜摄) " A0 S& a y& J, W0 n7 k
11月2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协办的“不尽丹心——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长马振声等领导和艺术家,以及蒋兆和的家属蒋代平等参加开幕式,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主持开幕式。# c& j$ Q# B# P- l* q
" r9 E, g! [8 N) B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左),向蒋兆和的女儿蒋代平(右)、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蒋代明(中)颁发收藏证书(中新社发 王保胜摄)
$ Q0 b( k( t4 f! r2 `8 R 蒋兆和是为20世纪中国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法,造就了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历史高峰。他立足于民生的人文关怀,放笔直取现实中的灾情、饥馑与苦难,彻底抛弃了过往人物画所追求的“士气”、“意趣”等属于文人的美学品味,从而将中国人物画重新引入到现实主义的道路上,回归到它在特殊时代内应有的社会功用和现实意义之中。在民族危亡的年代,他以苦涩的人生体验和饱蘸深情的沉重画笔,创作了《流民图》等留下时代烙印的重要作品。在不断推出创作的同时,蒋兆和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自1920年代起的60年间,他相继执教于中央大学、上海美专、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他的创新与革新,教学与实践,无数的佳作巨构与遍天下的桃李芬芳,是20世纪中国画发展史上的独特篇章。他教书育人,培养了无数承前启后的新一代画家,其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着作用和影响。
( h8 `- u" I4 \: {& {) a, B; ~7 }
$ U! z3 s7 D7 A1 k ~
# y1 g4 \2 E6 X! l& K- v! f“不尽丹心——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开幕式上蒋兆和的女儿蒋代平致辞(中新社发 王保胜摄)
' @) L. G B6 ]* g 在蒋兆和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一代宗师为20世纪中国画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国国家博物馆得到了蒋兆和家属的支持和帮助,并得到诸多公私藏家无私提供藏品的协助,历经数年收集,得以举办如此大规模的特展。
5 D( z5 Z" x/ F1 h9 z6 S
2 @: u) |" T F% ?( N W _
$ K1 l. R& Q: Q [' m L2 q5 N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长马振声等领导和艺术家,以及蒋兆和的女儿蒋代平等家属参加开幕式(中新社发 王保胜摄) 5 V& S1 b5 b% D4 T, n
“不尽丹心——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汇集了蒋兆和不同时期的100件代表作品。展览分为四个单元:一、“国难家仇与人情民生”,集中展出表现新中国成立之前国难民生类题材的作品,主要有《换取灯》(1935—1936年)、《朱门酒肉臭》(1937年)、《拜新年》(1940年)、《流民图》(1943年)、《大洪水》(1947年)等;二、“时代风尚与建设新貌”,主要展示蒋兆和表现新中国时代新貌的作品,主要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1953年)、《向毛主席汇报我们的成绩》(1959年)等;三、“肖像留影与写真传神”,汇集了蒋兆和大量生动传神的肖像作品,主要有《肖淑芳像》(1929年)、《蒋光鼐像》(1932年)、《老舍像》(1950年)、《茅以升像》(1980年)等;四、“历史人物与文学形象”,集中了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的人物画创作佳作,主要有《屈原》(1953年)、《杜甫》(1959年)、《张仲景像》(1955年)、《曹雪芹》(1972年)等。
' F! R' U' p0 |" B M- G+ o p( w- @- G1 q" N2 Q5 q. X) W' o- V
9 O1 x* E7 }) f! @ q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等艺术家参观“不尽丹心——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对展览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新社发 王保胜摄) 3 l4 i- v% I% r- f6 X' F4 d
在展览开幕式上,蒋兆和的女儿蒋代平表示,父亲生前希望能收集自己流失的画作,但这是一个奢望。今天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使蒋兆和的作品会集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父亲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所以非常感谢国博为这次大展所作出的努力,特向国家博物馆捐赠父亲的代表作《一篮春色卖遍人间》(1948年)。) {* k# ~* A8 T; ^! y
& x* T0 ]9 T; N* I" n! Z$ B
: f6 M& i2 I" ^2 N) Z z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长马振声在展览现场与参观展览的艺术家们交流(中新社发 王保胜摄)
& L+ d1 d; @5 A+ a% Z 据悉,《一篮春色卖遍人间》是美术界公认的除《流民图》之外最具艺术价值的代表作之一,曾参加过1949年由全国文代会组织的“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曾收录到历次编辑的《蒋兆和画册》中,其中1959年发表于苏联的《创造》杂志封面上,并于文中给予极高的评价。蒋兆和家属将如此重要的作品捐赠给国家,充分反映了家属的无私奉献精神,丰富了国博对20世纪中国经典美术作品的收藏。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0 h6 M, X, e5 {- x# F3 a& M
d' W% U3 @/ y/ l6 N+ L, l {1 G: N) Y/ j$ E
, N2 U1 R: @! Y7 I9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