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2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代的意义—— 西西河晨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7.1.2011 20:4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aul 于 7.1.2011 20:43 编辑

虽然官方还羞羞答答,但四代已经明确无误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了。这些天来,成飞的爬墙党、卧草党们顶着南国和煦的冬日阳光,背负着难耐的饥渴和激动,向涕泗横流的全国军迷们献上了一张又一张四代的靓相。当然四代不只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事情,四代的意义重大。


新中国一建立,就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现代航空工业,开始追赶世界航空先进水平的苦旅。然而,50-60年代的中国航空没有脱离组装的水平,这是由历史和现实决定的。强-5是中国航空试图独立的一个可贵尝试,歼-8的艰难历程则凸现了工业、科研基础缺失的严重限制。独立发展航空的动力在国际合作的催化剂作用下,中国航空一直坚持不懈,歼-10经历了18年的雕琢,终于写就了中国航空的出师表。通过这一努力,中国航空打造了一个精干的团队,组建了一个完整的科研和支援体系。对军工体系的认识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日本不惜工本,用天价养起一个军工体系。韩国在经济发达后,也试图建立独立完整的军工体系。台湾在小蒋时代也试过,印度从拉吉夫·甘地时代就在试,一直试到现在,还将继续试下去。据说台湾有人对四代有这样的评论:“这就是不同的做法,有钱有胆的直接上如老共;缺钱缺胆但技术够的就搞实验机如日本心神;缺钱缺技术有胆的就像南韩打嘴炮KF-X,然后期待大家加入让嘴炮变真炮;钱与技术与胆识都缺的就像台湾......”这倒是事实。日本、韩国、台湾、印度都是先有这个那个,最后才是有胆;中国是先有胆,然后才有这个那个。这就是不同!有了这个不同,体系的意义就不一样,眼界、手笔都不一样。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歼-10在追赶的目标是西方在70年代开始研制、80年代开始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问世的时候,以隐身、超巡、超机动为特征的第四代战斗机已经在西方投入使用,歼-10尽管和现役西方主力战斗机依然可以相提并论,但落后于西方航空技术的前沿,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中国起步晚,基础弱,追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落后不是对中国航空的谴责,而是在肯定进步的同时,认识差距。这个差距在中国四代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弥补,尽管四代的真实技术高度现在还有太多的关键细节处于保密之中,难以直接比较。四代是第一种中国可以正视世界而宣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斗机。诚然,F-22的技术验证机YF-221990年就首飞了,但F-22至今依然代表着西方战斗机的最高水平,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如此。无人战斗机是未来战术航空的一个重要动向,但无人机不可能取代有人战斗机,这是由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本质差别决定的。何况中国在无人机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0用了18年才终成正果。四代的研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歼-10从首飞到装备用了8年,四代还没有开始首飞,最终装备的时间现在还不知道。空军副司令何为荣说2017-2019年间,如果2011年开始试飞,这个时间比歼-10快了一点,但考虑到技术积累的增加,这个时间还是可能的。西方经常用YF-22首飞到F-22装备用了15年时间为例,声称中国四代需要至少2025年才能装备。这个比较不合理。YF-221990年首飞,这正是苏联解体、冷战红利的年代,苏联威胁突然消失,第三代战斗机的寿命“自然延长”了很多年,第四代战斗机(现在西方也追随俄罗斯,改称第五代,但中国仍称第四代,为了避免混淆,这里沿用西方旧标)的迫切性极大地降低,另外,美国在冷战年代放松了民用技术的研发,使欧洲和日本在很多重要经济领域得以领先,美国开始经济和科技转型,所以F-22的研发放慢,装备更是放慢。如果美国继续冷战时代的高速军备研制节奏,F-22本可以早得多装备的,按计划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装备也不奇怪。中国的情况不一样。中国并不处在军备竞赛中,歼-10、歼-11使中国的空中压力有所降低,但F-22部署在太平洋和F-35的即将部署,使中国只有及早部署四代才能根本缓解空中压力。歼-10的研制经验在客观上打下了更进一步的技术基础,四代使中国航空站在了世界航空先进水平的门槛上,高速增长的国内经济更是提供了可观的物质条件,中国没有理由放慢前进的脚步。


四代是重型战斗机,所以也称重四,这是为攻势制空而设计的。中国空军提出“攻势空军”的口号已经快二十年了,歼-11是第一种能使中国空军可以不光谈而且可以做攻势空军的重型战斗机。但歼-11的基本设计苏-27已经是30年的老技术了,只要有办法,中国空军不能靠歼-11再打30年的天下,这办法就是四代。四代将是中国空军的尖刀,其优秀的隐身、超巡、超机动、长航程将可以有效地将空优争夺战线向远离中国边境的方向推,配合打击预警机、加油机等节点的战术,可以有效地抵御来自美国的空中压力。但红花好要绿叶扶,四代的成本高,使用维修复杂,还需要相对低成本的战斗机辅佐。歼-10虽然基本技术不及四代,也落后于即将装备但严重落后于进度的F-35,但经过局部隐身修形的歼-10B在中国周边的未来空中战场上依然具有足够的生命力。歼-10刚新近装备不久,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装备数量,还有很长的使用寿命。这决定了四代的高低搭配中,歼-10及其改进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据低端的位置。另一方面,中四或者轻四如果采用机内武器舱的话,大小和重量不会轻于苏-27这一代的重型战斗机,成本只会更高。同时或者在短时间内相继展开重四和中四的研制和装备将超过中国的承受能力。换句话说,中国空军里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中四或者轻四的迫切性。当然,重四大规模装备完成时,早期歼-10页接近撤装,那个时候全面展开中四工作,不仅在经济上容易承受,技术上可以融合重四的经验,在时机上也比较合理。歼-11也有很长的使用寿命,作为重型战斗机,双座歼-11有很大的改装余地,可以改作重型战斗轰炸机,兼具优秀的空战能力和对地攻击所需的载弹量和航程,这本来就是中国空军欠缺的。


四代是中国航空科技的里程碑。在隐身战斗机中,四代是唯一采用鸭式布局的,这是成飞从歼-10时代开始的技术传统,有可能成为成飞的招牌风格。鸭式和常规布局各有优劣,没有绝对的好坏。采用鸭式布局是对设计要求和可用技术手段综合考虑的结果,而不是说美国和俄罗斯的四代没有采用鸭式,中国四代就不应该采用鸭式。四代显示了中国航空对自身技术的信心,和独立技术路线的诞生,其意义远远超过具体技术,重要性怎么说也不过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四代指出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的路线图:扎实苦干,大胆创新。对于西方的领先:一要认真学习,二不畏惧超越。科技成就是干出来的,外国人可以干出来,中国人也可以,四代已经是一个榜样了。四代还可以激发中国人学习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全世界可能都找不到那么多对涡升力、差动鸭翼、主动电扫雷达那么如数家珍的军事科技爱好者。在英语世界里,像样的航空科普杂志屈指可数,舰船、兵器和一般军事杂志更加凤毛麟角,这和中国的情况恰成对比。四代和中国航空的进一步成就只会加强这种对比。巨大的读者群是有规模的专业人士的基础,中国乒乓球的世界霸主地位不是偶然的,中国冰球的惨淡状况也不是偶然的,这不是国家投资就能改变的问题。四代对中国科技的拉动将不限于实物和相关科技,而且波及心理作用:“中国人也是可以占据世界科技前沿的”。


四代的意义不限于国内。航空作为高投入产业,在世界上已经成为“贵族”产业。50年前,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典、荷兰、意大利、波兰、捷克都具有不同规模的航空产业;30年前,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进军航空,巴西、印尼等第三世界国家也加入了航空国家的行列。今天,只有美国、俄罗斯还具有完整的航空工业,主要欧洲国家必须联手合作才能共同维持完整的航空工业,其他国家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美、俄、欧洲航空工业体系里的配角,只有中国异军突起。


中国航空也曾经是苏联航空的一个延伸。中国航空并不为苏联航空打工,但长期以来,中国航空的技术、产品无疑源于苏联。如果说歼-10ARJ-21奏起了序曲的话,四代则是中国航空的成人礼。这个成人礼意义非凡。


俄罗斯曾经是世界航空科技的一极,从米格-15到苏-27,苏联航空一直代表了美国以外世界航空的最高水平。但苏联解体后,继续苏联航空衣钵的俄罗斯航空科技体系实质上濒于瓦解,缺乏资金,缺乏项目,人才流失,胆识流失,以至于从90年代初就开始的第五代战斗机研制
几起几落,至今超不过技术验证机的层次。T-50最后的命运是不是会好于米格I.42或者苏霍伊S-37,现在还远没有到下定论的时候。更糟糕的是,T-50在设计思想上没有超过苏-27大改的境界,技术上的胆识甚至不及米格I.42或者苏霍伊S-37。考虑到俄罗斯的经济离中国这样的高速、稳定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如果这就是俄罗斯航空的最高水平,俄罗斯航空从此被中国甩在后面几乎是一个没有悬念的事情。和苏联经济杀鸡取卵的自我掠夺式发展道路截然相反的是,中国经济走的养鸡生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个差别可能是中俄航空科技比较优势的逆转永久化。


这和在具体技术上俄罗斯航空依然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不矛盾。歼-10依然在使用俄罗斯的AL-31,四代使用什么发动机还不知道。留里卡AL-31是俄罗斯的第一代涡扇发动机,同时代的还有克利莫夫RD-33、索洛维耶夫D-3040年后,俄罗斯的涡扇停留在同一基本技术水平,什么时候才能跃进到下一个境界还说不定,这中间在不小程度上是由于苏联解体后的这20年里俄罗斯航发科研停滞的原因。不算流产的WS6的话,“太行”是中国第一代涡扇。和留里卡当年需要及早推出AL-31装备苏-27的紧迫不一样的是,中国现在并没有特别急切的需要,必须使“太行”马上成为歼-10、歼-11的主力发动机,而是不至少达到通用电气F110的水平不急于大规模装备,而F110是通用电气的第二代涡扇(F100也是普惠的第二代涡扇,第一代是TF30)。参照中国在战斗机气动、材料、制造的发展速度,中国的第二代涡扇WS15在技术水平上超过俄罗斯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航发的先进材料、制造当然充满挑战,但先进气动和飞控何尝不是?差别在于后者的成就容易看见,容易认可,而前者相对来说“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有更多的疑虑是自然的。假以时日,四代和WS15的先进技术得以部分“下放”,“枭龙”、“天山”那样的低成本技术也能获益,中国战斗机的低成本和高性能将进一步压缩俄罗斯航空的生存空间,加速中俄航空的两极分化。


欧洲在历史上代表了先进技术,但二战后,欧洲航空的实力大受打击,从单个国家(如英国、德国,在一战时期还要加上法国)对美国的优势滑落联合起来都维持不了对美国的均势。在战斗机领域,欧洲已经放弃了和美国形成均势的企图,但被中国赶超还是一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欧洲经济依然发达,欧洲的航空科技依然有足够的实力,只要有足够的政治决心,欧洲是有能力研制四代的。但在深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重压下,欧洲并没有胃口研制四代,正在研制中的无人作战飞机不能取代四代,只是四代的补充。更重要的是,欧洲已经丧失了全球争霸的雄心,欧洲无意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也没有胃口远涉重洋来找中国的麻烦,俄罗斯则已经滑落到二流帝国,欧洲实际上没有足够的动力研制四代。在“鹰狮”和之后,瑞典航空已经放弃在未来独立研制有人战斗机的努力了。法国航空在“阵风”上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反而被压得举步维艰,也讨论放弃未来的独立研制已经十几年了。欧洲合作从来就是一个说易行难的事情,“阵风”、“台风”分道扬镳就是英法无法解决分歧的结果,空客也是英国退出后霍克-西德里自费留下然后英国作为二等伙伴重新加入的。欧洲四代连纸面上的东西都没有,成为现实还遥遥无期。在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上,大国可以“独裁”,多国合作则永远面临巨大的政治决心的问题,这一点上,多国合作永远比不上大国单干。问题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欧洲一旦松懈,再度追赶就不容易,动力不足的追赶更加吃力。只要世界政治、军事大势没有更变改变,欧洲和中国的安全利益没有正面冲突的危险,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欧洲继续深陷经济低速增长的困境,中欧之间战斗机技术的差距也将越拉越大。


在中国周边国家中,日本、韩国、印度也有很旺盛的航空雄心。日本长期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拥有大量先进科技;韩国是后起之秀,在雄心上甚至超过日本;印度的独特文化和与中国攀比的意图使印度也在航空产业上雄心勃勃。由于不同的原因,日本、韩国、印度都没有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航空工业,四代战斗机的研制都没有超过纸面阶段。日本计划在2014年首飞ATD-X技术验证机,也称“心神”,但这架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8吨,还是双发,没有足够搭载航电和机内武器的空间,基本上没有任何发展成为战斗机的余地。除了能验证一些隐身技术和基本气动性能,也难以做到超巡。即使ATF-X在短时间内就获得完全的成功,放大成具有实用价值的战斗机需要把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至少30吨,这已经是完全不同的飞机了。印度已经启动了AMCA计划,打算研制正常起飞重量20吨的双发中四。就已经公开的信息而言,印度的计划比日本更加具体,但AMCA的问题更多,容另文专述。韩国的KF-X就更加悲剧了,什么时候能成为现实就难说了。四代的出现既可以刺激这些周边国家追赶中国的雄心,也可以导致他们承认现实。追赶是要有实力的,这不是一般科技实力,而是和航空有关的科研体系,包括风洞群、超级计算机、科研院所和从主机到配件的厂家,这些是周边国家严重缺乏的,所以追赶在客观上就缺乏条件。主观上,90年代以来,中国的军费开支虽GDP高速增长,但在GDP的比重中实际上是有所下降的,军费占GDP的比例更是不到美国的一半。换句话说,要搞军备竞赛的话,中国的潜力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周边国家更加如此。那周边国家会承认现实、放弃军备竞赛吗?在中国形成压倒优势之前,周边国家还不会放弃幻想,某种形式的军备竞赛还会继续。但日本、韩国、印度在短时间内填补四代的差距很难,美国拒绝出口F-22F-35则欺负歼-10、歼-11都费劲,周边国家如何搞军备竞赛,还拭目以待。


四代对台湾问题也有重大意义。态度最猖獗的时候,是台湾自以为拥有台海空中优势的90年代。那个时候,歼-7、歼-8代表了大陆空军的最高水平,而台湾的IDFF-16、幻影2000正在源源列装,差距是触目惊心的。但台海空优早已改观,歼-10、歼-11至少拉平了两岸空军的技术水平,四代则决定性地把天平一脚踢翻,加上导弹优势,台湾空军已经没法打了,再买F-16C也不管用,要是美国决定出售F-35的话,也一样于事无补。大陆军力的绝对优势对台海是一个稳定因素。大陆杜绝了台独的幻想,两岸才有和平的基础。


对于东南亚国家,四代的作用也是一样。中国从来主张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四代的绝对优势有利于促使一些国家放弃幻想,共谋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国策从来就是共赢,但有些国家总想挖中国的墙角。四代可以“劝说”这些国家心思不要再活络了。


除了F-22,世界上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可以压得住四代的战斗机,就是F-22到底是否比四代更强也是一个可以争议的事情。另一方面,美国关闭了F-22的生产线,拒绝向任何盟国出售F-22,这里面可能有美国自己也缺乏对付F-22这一级战斗机的有效手段,无法将如此国之重器托付给任何不受100%美国控制的国家。唯一和四代具有可比性的战斗机是F-35,但缺乏超巡、超机动的F-35只能依靠体系和四代对抗,而中国在体系建设放面正在取得迅速的进步,F-35依靠体系和四代对抗的窗口也在迅速关闭。这一切指向一个有趣的事实:任何美国盟国将无力单挑中国,不管在战略层面还是战术还是战斗层面;在空中战场上,即使在战斗层面,任何美国盟国也只能作为次要的配角,连打急先锋的资格也没有了。这和三代的情况不同,荷兰的F-16、澳大利亚的F-18还是可以和苏联的米格-29、中国的苏-27打一打的。四代取消了这些“二流空军”的参赛资格。


四代是昂贵的先进装备,但四代带来的和平与发展的红利远远超过了投入。先进军事技术的发展不是为了争霸世界,而是为了保卫和促使和平。这才是发展的正道。




=========


http://zhouf601117.blog.163.com/blog/static/126551066201107951766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8.1.2011 21:1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9.11.2024 22:2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