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42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蜱虫Zecke来袭 最全的应对攻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6.6.2015 08:09: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 @9 s. [' y4 s, h

在欧洲大部份地区,尤其是德奥瑞意和法国部份地区,在每年四至十月会有一种叫Zecke的吸血虫,学名蜱虫。各国当地居民都会提前注射针对它的疫苗,因为它能给人带来致命的病害。


* Z) X# C( ^+ ?6 k小元的同学前段时间就被蜱虫深深地在肚子上咬了一口,同学穿了两层衣服都没有防住,发现时虫子已经钻进肉里了,幸好有人帮她及时处理,不然后果真是不敢想。

在此昆虫异常活跃的季节,小元认为有必要为大家科普一下了。

Zecke是一种吸血虫,生活在草地灌木丛中,比虱子大一点。当你卧在草地上拍照时,它就有可能吸附在你身体的任一部位,咬开皮肤,探进头去尽情吸血,而且它的唾液中含有一种麻醉物质,让你在被刺时没有痛感。当你发觉时它已经大腹便便满肚子血了,而且它不吸饱是不会离开你的身体的,这个时间甚至可以长达半小时。

: u: Z9 D0 a1 h9 T) R

而它的恐怖之处还不止这些。6 v1 h' {6 q) A0 V# M
它吸血的时候就会把"毒素"注射进人的体内,几日后皮肤慢慢红肿扩大疼痛微烫,逐渐成倍增大,甚至筋骨里都会痛,抵抗力差点的人最终会得脑膜炎甚至丧命,没有任何一种抗生素可以消炎。每年都会有个别丧命的病例的。( E' C1 P2 @! L
发现此虫后绝对不能拍它!否则它的腹部毒液都会进入血管,从而导致一种叫"莱姆病"的疾病。
) f3 q& |+ l7 |$ [' H/ M

病症
1、皮肤病变:常为首发症状,特征性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初起为红色斑疹或丘疹,逐渐扩大成环殂损害。一般出现在蜱叮咬后3—32天,好发于躯干、大腿、腹股沟、腋下等处。
- g) H- I; r; b% u- x3 j7 K
2、神经系统病变:约见于15%的患者,与皮疹同时或消退后1—6周出现。表现为脑膜炎、脑神经炎、舞蹈症、小脑共济失调,出现脑膜刺激征、昏迷、面瘫或三叉神经痛等。
  j  D  J  ~6 a8 p1 p6 W3、心脏病变:见于8%左右的患者,常于皮损出现3周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心包炎或全心炎等。: j- e0 }) l3 {: X$ E& I1 Y6 c- {
4、关节病变:约见于60%的患者,多累及大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反复发作肿胀、疼痛,10%的患者可转变为慢性关节炎。9 q& t2 Y8 a6 X" _9 C, ?" f- p
5、其他表现:发热、乏力、肌痛、恶心、呕吐、结膜炎、虹膜炎、淋巴结及肝脾大等。

& Q0 e9 d" K3 L9 f4 L8 G

不要惊慌,现在我们来看看德国zecken.de上面提供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1处理方法

, p: R% w( k3 g( y3 W4 k/ M* S

一旦发现身上有此病虫,要用专业工具夹住其头部整体拨出,之后局部酒精消毒,如果两天后发现圆形红肿,要尽快就近找医生就医。

如果“头部”留在肉里怎么办?

在拔除蜱虫的时候很有可能会留下一部分在皮肤里,但其实留下的并不是虫子的头部,而是它的“开孔装置”。听起来还是很恐怖是吧。不用怕,通常留下的异物会在一段时间之后自动脱落,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的威胁。

2推荐工具

1 w( ~" U+ Q: A3 ^4 w

推荐几个Amazon上可以买到,使用评价也不错的各种工具。

最普遍使用的工具是“蜱虫钳” Zeckenzange(听名字就知道是专门用来对付蜱虫的)。适用于拔除成年的蜱虫。附张图大家看一下~

3拔除手法0 [0 @) ~' [! q* h- w" l' e7 N

1.用钳子垂直固定住蜱虫,小心不要夹破蜱虫的肚子。

2.让钳子紧贴皮肤旋转几下(这点很重要哦),这样可以减少拔出时蜱虫的“开孔装置”留在皮肤内的机率。

3.垂直向上拔出

4其他各种有效工具
& X) D8 t5 ^/ Q  b& a
镊子(手法同蜱虫钳)
; p! W1 t3 n+ H& _, V

蜱虫卡(这个很神奇,把蜱虫卡进v型小槽里,向前上方一铲就出来了)

蜱虫套索(开发出这种也是醉了)

手指

实在没有工具的话,也是可以用你灵巧的手指试试的。操作原理其实和钳子、镊子差不多。


, l& m. Z! N4 M8 ]8 Q0 u# k5 R5拔出后
& F8 U* g; D* c6 V% z- N2 m1 U+ g
观察刺入处,如果出现严重红肿现象的话,要去看医生!
) f3 U! i% v7 l- S

6注意事项
+ z7 b% u3 U1 G

1.不要使用汽油、卸甲水、酒精,它们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有可能刺激蜱虫释放更多毒素。

2.如果蜱虫钻到你够不到的地方,不要自己猛试啦,找人帮忙吧。

3.如果一次搞不定,不用慌,多试几次无妨,这很正常。

4.整个身体都要检查一遍,因为你很有可能被不只一只蜱虫盯上了。

在任何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咨询医生哦!

7如何预防$ S* g  f* ^" a( L: t5 J$ N# L
除了到户外去要注意穿长袖长裤衣服以外,小元再推荐大家两款对付蚊虫叮咬的药品吧。但还是要注意药品的时效性。
4 j% V8 ~/ L9 [
2#
发表于 26.6.2015 13:0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2025 23:5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