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大长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渔梁坝和棠樾牌坊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5 15:54:56 | 只看该作者
        被水环绕的村庄,静静地抵挡了千年的尘嚣。
  Z8 C5 \+ j2 h- R7 }: V9 |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5 16:00:01 | 只看该作者
        让划船师傅在多景园附近放我下来,坐2路车去郑村。
: O9 A. R8 N7 ^' m,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5 16:00:58 | 只看该作者
        有七重古老的门/关住了七百年的青春/七百种不同的故事/留下了七万道泪痕
        有七重古老的门/关住了七百年的青春/门上闪耀着旧日的荣华/堆积着旧日的烟尘
        锁住了七千个梦/锁住了七万个情/锁住无数无数孤独的灵魂
        1992琼瑶阿姨来大陆旅游的时候,郑村的棠樾牌坊群还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她在这里获得灵感,写下了小说《烟锁重楼》。
1 r: }: |7 Z; Y4 ~6 p/ t/ q'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5 16:01:52 | 只看该作者
       清懿堂是专门为节妇烈女建造的祠堂,这在徽州,甚至在中国也是少见的。  # r$ G& D: z$ t* A5 |' T
  清朝的时候,一位叫鲍启运的棠樾人为了纪念他的母亲建造了清懿堂,后来人叫它“女祠”。女祠的建筑规模并不比同村的宗祠或支祠小,在布局上也类似其他的祠堂。但是,女祠的大门不象宗祠、支祠是正面敞开,女祠是在山墙上开一小的边门,进女祠不走大门走边门,这反映出建造者在家族观念极强的环境中的一种顾忌、一种妥协。  
& f9 n: s) \& v8 F& t+ v" A6 A  立在严严实实,见不到一扇小窗的女祠前,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恍若隔世的复旧感,更主要的,是加深了我们对徽州传统生活的理性认识。
) S& M- h" t*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5 16:02:47 | 只看该作者
         鲍氏宗祠敦本堂,又称万世公支祠,始建于明代嘉靖末年(公元1561年),清嘉庆六年(公元 1801年)重修。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大门前有石坦,坦上摆六角形旗杆磴五对,靠近祠堂有石阶数梯,皆青石板路面,祠门两壁呈八字形墙,满饰砖雕。整座祠宇结构简洁,工艺精湛,布局合理,气势恢宏壮观,具有浓厚的徽州古建筑特色。

( d8 N$ h' E, F4 Y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5 16:03:47 | 只看该作者
        当年的徽州,所谓:“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因为山地偏多耕地偏少,乡民们因生活的压力而背井离乡,出外做生意。渐渐地,徽州人因善于经商而声名大振,甚至还有了“无徽不成镇”的说法。  & P; [9 g' V, k4 k8 s0 c
  而在“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的背后,却是“徽商不蹲家,经营走四方”的飘泊和无奈。
1 S5 S7 @$ X. q' r  k% A* P9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5 16:04:51 | 只看该作者
        牌坊,就是徽州人树在这一路风尘中的标志和符号。余秋雨在《牌坊》一文中这样写道:“青山绿水,长路一条,走不了多远就有一座牌坊。高高的,全由青石条砌成,石匠们手艺高超,雕凿得十分细洁。顶上有浮饰图纹,不施彩粉,通体干净。鸟是不在那里筑窝的,飞累了,在那里停一停,看看远处的茂树,就飞走了。这算是乡间的名胜。
        夏日,凉沁沁的石板底座上总睡着几个赤膊的农夫,走脚小贩摆开了摊子,孩子们绕着石柱奔跑。哪个农夫醒来了,并不立即起身,睁眼仰看着天,仰看着牌坊堂皇的顶端,嘟哝一声:“悖家有钱!”走脚小贩消息灵通,见多识广,慢悠悠地接口。有一两句飘进孩子们的耳朵,于是知道,这叫贞节牌坊,哪个女人死了丈夫,再不嫁人,就立下一个。
        村子里再不嫁人的婶婶婆婆多得很,为什么不来立呢?只好去问她们,打算把牌坊立在哪里。一阵恶骂,还抹下眼泪。”
1 I1 f: Q# j! f( _/ d* u*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5 16:05:50 | 只看该作者
        于是牌坊变得凶险起来。玩完了,也学农夫躺下,胡乱猜想。白云飘过来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飘走的。晚霞升起来了,红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还高,黑阴阴的,像要压下来。闭一闭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变成长长的脚,有偏长的头,有狭狭的嘴。一骨碌爬起身来,奔逃回家。从此与牌坊结仇,诅咒它的倒塌。夜里,风暴雨狂,普天下生灵颤栗,早晨,四野一片哭声。庄稼平了,瓦片掀了,大树折了,赶快去看牌坊,却定定地立着,纹丝不动。被雨透透地浇了一遍,被风狠狠地刮了一遍,亮闪闪地,更精神了。站在废墟上。
0 z: s) a) h2 J!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5 16:07:1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无论余秋雨还是琼瑶,文人们都夸大了贞节牌坊的数量。棠樾牌坊群的七座牌坊中忠孝节义,只有两座是贞节牌坊。建于明嘉靖初年。牌坊挑檐下的“龙凤板”上镶着“圣旨”二字,横梁正反各有一对浮雕雄狮,显得颇为英武。额题“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据《歙县志》记载: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其母两脚病疽,延医多年无效。鲍灿事母,持续吮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愈。他的孝行感动了乡里,经请旨建造此坊。又因为他教育子孙有方、被皇帝“荣封三代”,并特地为其祖父立坊。由于鲍灿的曾孙鲍象贤是工部尚书,所以皇帝赠鲍灿“兵部左侍郎衔”。

1 C6 Y) d1 Y" Z; z8 }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5 16:08:21 | 只看该作者
        为旌表宋末处士鲍余岩、鲍寿逊父子,是皇帝新批“御制”这座慈孝里坊。据史书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达率部叛乱,烧杀掳掠。棠樾鲍氏父子被乱军所获,并要二人杀一,让他们决定谁死谁生,孰料父子争死,以求他生,感天动地,连乱军也不忍下刀。后来朝廷为了旌表他们,赐建此坊。牌坊上还铭刻了明永乐皇帝的《慈孝诗》日:“父遭盗缚迫凶危,生死存亡在一时。……鲍家父母全仁孝,留取声名照古今。”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听到这个事后,欣然写下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并拨银将“慈孝里”牌坊重新修缮,又刻御题对联于其上。一座牌坊被几朝皇帝加封,这在我国历史上也不多见。
* k' j; `1 h  s) c6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1.2025 19:1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