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P8 b% ?/ _& g! }: |当地时间6月23日早上7点,英国各地382个选区的投票站向选民开放,决定英国是否脱离欧盟的公投开始投票。根据英国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数字,共有4649.9万人登记参加此次公投,超过去年英国大选时的4635万登记选民人数,创下了历史新高。 6 Z% j6 I6 J# T& [3 V
投票将一直持续到当地时间晚上10点。公投结果预计将在当地时间24日早晨7点左右公布。根据选前最后一天的民调,“留欧派”以微弱优势领先,但仍有10%左右的选民没有表明立场,未表态选民的投票意愿将决定公投结果。
9 x- H% W0 ^" i- d: D: Q9 E e' T5 I/ }
. S& V. r2 H2 m, v这不是英国第一次举行脱欧公投。1975年,英国曾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脱离欧共体,最终的结果是67%的选民支持英国留在欧共体。
% e2 P: \: O) A) L; o& l! v6 s
3 i" j' ~. C8 }$ ]7 D5 m% q" D" F$ @* ]7 _" N0 R
400多年来,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来概况,那就是著名的“大陆均势政策”。简单地说就是联合欧洲其他国家一起遏制欧洲大陆最强的国家,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独霸欧洲。
& d& t/ s& \& V3 s# n7 j 5 @) H. P2 a) @* O* u
近几十年来,欧洲和世界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国简单沿用这一政策并不顺手。但一个人和一个民族都存在路径依赖,英国政府和人民一直试图升级这个传统政策以适应新的形势,而非完全抛弃这个政策的思维。 # ^5 s8 B) F" ~; l
大陆均势政策1.0时代1558年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片领土加莱被法国占领,英。
5 J; {) X& j: w8 u7 ~- D8 w, o4 e% P1666年,第一次英荷战争,英国最终获胜 1 t, x5 n3 J7 ?# i4 H$ h
$ G; X1 G0 f& \ D7 U* F/ P$ ^5 x/ G2 h
1815年,英国联合普鲁士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
. b% D9 Y! _ k" h- j* B0 J ) y* F; Z1 G/ O( p5 G8 |& p
5 m _0 j2 ^' {7 T* _ d6 s' x% K$ \7 {7 M( L0 ^
![]()
: F2 W U- Y0 N' V/ x4 x- c1 M) w
9 {4 v! j) Q7 S7 L: j大陆均势政策2.0时代# h9 ?7 ~4 h. {: C6 N; g& {$ u6 h' L
/ }, h3 s' e: X' R, x& k* o
+ u8 {( g! s/ e* N8 D
2 s0 p. {; c# Z* N
2 P% v( [. r" ]$ L4 b6 M3 B2 A( ?- j+ x8 M B2 C8 X# d1 I
# W3 | U, R6 s6 @) x2 i6 [1967年英国第二次申请,再次被戴高乐拒绝。
, Z8 P3 H/ T# v8 e5 b- K
) {& R2 C- j( R8 @+ W ) W) w, ~# R5 Q) f" k; F2 m/ n
$ P; X% M! r" W6 P# w [/ w: x8 i' G
在2.0时代,英国先以1.0的思维推动西欧联合来对抗苏联。却没有预料到,不久自己也需要加入来缓解自身的经济状况,并试图从内部来影响欧共体的走向。事后看来,如果英国一开始就参与发起欧洲一体化组织并制定规则,将更为明智。 1 d' t# M4 y$ ?3 X p5 @. S5 G$ O
英国实力的基础是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英国没有预料到二战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如此之快就丧失了殖民地的经济来源和政治影响力,仅靠本土举步维艰。在反殖民地的运动中,美国对英国的打击不亚于苏联,这也是超出英国预计的。 ![]()
& C- Q: ]+ |* K
% j$ p5 b* _, A" R% ^9 Y
1956年,英法联合以色列占领苏伊士运河。美苏两国强势外交介入,迅速迫使英法撤军。苏伊士运河危机终于给英国一个清醒的认识:即使联合了欧洲大陆第二强国的海陆空军队真刀真枪开战,也敌不过欧洲第一强国的口头恫吓。而欧洲之外,还有一个世界第一强国存在。
: I8 C" [4 I0 q. l; Q, Y5 c英国眼看着殖民地一块块离去,又无法左右美苏,而身边的欧共体却日益壮大,只好退而求其次,采取“融入并影响”的策略。这就是大陆均势政策2.0版本。 , l0 b3 V# o$ y, a5 j
2.0版的目标不是控制全球,也不是控制全欧,而是不在西欧被边缘化。与1.0版的目标相比,下降了两个层级。
! q- \- e- ~; V2.0时代,英国在欧盟过得并不好
/ Y! a6 j* J. R* Z
经济上,自身的竞争力不足,没有捞到太多好处。政治上,法德强力推进一体化,英国内心非常抗拒。欧盟的移民政策和内部人口流动,也冲击着英国的治安和就业。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胜利的兴奋和分赃的朦胧预期都渐趋平淡和明朗。防俄反恐跟着美国瞎忙了二十年。德国统一后实力倍增,俨然欧洲领袖。
% z" f, b5 ?" Z- s7 V) Y* y英国继续留在欧盟打酱油没有意义,而离开其实并未真正失去什么。挪威、瑞士、冰岛未加入欧盟,经济状况未受太大影响。移民签证、贸易投资等差别也不大。最重要的,安全方面还在北约同一个屋檐下。 ![]()
+ s3 M( u$ p/ A; r+ X/ o, S* |" v- Q% `; W
摆脱欧盟的羁绊,去更远、更大的舞台去施展英国的综合实力,寻求利益,将是英国的出路。
$ g4 S. p' w1 Z4 m5 R& X二战后欧洲和平繁荣的时间太久了,国内政治也日益福利化、民粹化。政府难以做出重大决策,而交给全民公投。去年苏格兰的公投,也是将国运交给民粹。一旦全民决定,政府精英其实会有很多的办法来执行好新的战略。 9 D. l8 n, d/ }: I
回归英国自己的朋友圈——英联邦
3 {4 @) F, }9 t
$ `% N, q7 }0 s9 Z1 i+ w英联邦是日不落帝国的遗产,拥有53个主权国家(含属地),人口21亿,领土3300多万平方公里,GDP总量13万亿美元,通行英语,共同元首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3 F5 D" Q& v- i/ U6 K0 Z8 g- J英联邦通行英国的宗教、信仰、法律、制度、人文、科学、技术商业、语言、管理模式等。建立了首脑会议、部长会议、秘书处等机构。成员国在许多领域进行合作,享受贸易协议和资本投资配置带来的经济效用。贸易上有英联邦特惠制。英国1973年加入欧盟后退出英联邦特惠制。
2 P3 R3 F ^) S' I. ?英国退出欧盟后,必然会更加专注英联邦的事务,凸显英联邦的作用。借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英国也可以加强内部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增强凝聚力。 ) d/ I/ }, L7 ?2 R& i# @3 h5 J# W
(英联邦国家)
, S) ]/ b+ C: W9 A h
英国“脱欧”与否,虽是英国民众自己的选择 ,但是其结果直接关乎英国和欧盟的未来走向,也关乎地区和世界经济乃至地缘格局的变化。
K, R2 L. B U: ?7 E' R0 n2 Q4 Q( \6 [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次英国实现“脱欧”,对德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德国世界报做出如下分析: ' Z$ ~. V& z8 `4 _
经济方面英镑将会大幅下跌& ?) {0 h4 P/ k% B
英国脱欧后,欧盟的金融市场必将会面临大幅震荡。随着英镑的大幅下跌,欧元也将受到影响。德国将出台什么经济政策来应对还未尝得知,但德国政府需要思考一个主要问题:英国脱欧后,德国是否应该取消国内市场中对英国的优惠政策。 ; G$ H/ ?* F# |% [
对“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的反对者有利 英国退欧后,之前欧盟与美国谈判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将无法继续推进。这个协议本就备受争议,英国一直是推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他的退欧可能会被视为是对这个协议的反对票。TTIP的反对者可以以此为据,称,欧盟不能推行这种可能分裂欧洲的政策。作为强大的出口国,德国将会是这项协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以此,德国政府将顶住压力,努力和其他欧盟过一起将这项协议继续推进下去。
: s/ e8 Z+ \8 s0 w0 B5 t# s安全方面自从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欧盟国家以及挪威、瑞士间就成立了特别联盟以便信息共享。德国内政部长德梅齐埃表示,虽然英国跟欧盟其他国家分享的警方信息不多,但他还是在信息共享圈中的。英国退欧之后,在安全信息共享方面对欧洲会是一种损失。因此,德国将要和法国(欧盟中仅存的另一个安全理事会成员国)保持更加紧密的合作。 $ v; q5 A# e5 \
; i: M$ y z) A9 U
话说,今天英国天降暴雨,有一个投票点因为暴雨都关闭了。。。该不会只有坚持一定要脱欧的人一直坚定才风雨无阻的去投票,其他人懒得出门吧。。。 明天结果就出来了,我们拭目以待! 4 ? l! e7 W$ D+ t( q5 g
- w& v S/ S" H( u4 D0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