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後,很多香港人並沒有意識到身份和香港憲制秩序的改變。香港人的價值理念和生活方式與西方接近,壹些人對國家的了解和感情認同不
夠積極。外國勢力由此趁機滲入,美國把香港變成牽制中國發展的棋子,英國作為美國的盟友和香港前統治者,對香港特區政府的施政經常指指點
點,上世紀80年代形成的壹批民運分子主動與外國勢力勾結,出賣香港利益。加上回歸後香港社會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壹直沒有得到解決,聚積了較多
的民怨,借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爭議,反對派興風作浪,令香港整個社會陷入動蕩。
香港要變成壹個更好的資本主義社會,必然是在兼顧各階層利益的大前提下,破解社會的深層次矛盾,讓不同階層的人都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為此,香港的未來需要在快速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的基礎上,找到適合香港發展的路徑,逐步解決過往遺留下來的深層次問題,這才是標本兼治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