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涵 博士
德中人工智能协会主席
Linux Foundation AI 开源基金会董事
腾讯 AI Lab 高级科学家
肖涵博士在德学习生活工作近 10 年,2009 年取得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学士学位后,于 2011 年与 2014 年先后获得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4 年至 2018 年就职于德国 Zalando,担任高级数据科学家;2018 年加入腾讯 AI Lab;2019 年起代表腾讯在 Linux Foundation AI 开源基金会兼任董事。肖涵博士在深度学习算法及工程应用领域有丰富经验。
演讲主题:AI 出海和全球化:构建开放、信任、合作的人工智能
肖涵博士的演讲内容主要围绕 AI 技术发展的三大趋势、发展 AI 技术的原因及其重要性,以及中国企业在国际开源环境中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展开。
针对 AI 的技术发展趋势,肖涵博士主要提及了以下三点:
第一,“从 0 到 1 的创新”转向“从 1 到 N 的工程化”。在浅度学习时代,大家对方法论各执一词。而 2012 年以后,深度学习的方法论逐步得到一致认可,AI 技术实现了大规模的工程化,由此涌现出一大批从事 AI 工程化的人员。相比之下,尖端人才却越来越少,这主要是由于 AI 人才的需求导向主要由市场决定。
第二,“智能”成本越来越高,新的产业链形成。出于成本原因,除了谷歌和微软等世界科技巨头外,少有公司有能力涉足深度学习领域,或有机会打造一款属于自家的 AI 产品,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他中小型科技公司或是创新公司没有出头的机会。肖涵博士预测,2020 年后,许多 AI 工程师会将 Pretrained Models(预训练模型)运用于各行各业的不同领域,借此形成新型的产业链,智能城市就是这一模型的一种典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