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quantu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民乐欣赏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4.6.2003 12:21:28 | 只看该作者
打枣<br><br><br>(唢呐独奏曲)<br>  北方吹歌传统曲目。演奏者以复杂的、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一人吹奏唢呐、<br>口笛、把攥子等乐器模拟人声演唱(俗称咔戏),表现生动活泼,深受群众的<br>欢迎。《打枣》原是一首民歌,现作器乐化加工,通过吹奏乐器的频频变换形<br>成音色、音区和表演情质的鲜明对比。宏大明亮的唢呐声,高而清脆的口笛声,<br>低而带有鼻音的把攥子特殊音色,相互对应,煞像生活中男女老少逗趣对唱的<br>欢乐劲。特别是随着曲调的不断反复,演奏者频繁变换乐器,被分富割的不同<br>音色、音区的旋律片断如犬牙交错,音乐得到了展开。这时繁忙和表演动作和<br>娴熟的技艺给听众以强烈的感染。在这支民歌曲调被反复演奏四次之后,尾部<br>加以扩充,出现了“穗子”段落。在这个扩充的展开段落中,围绕中心音短小<br>音型的反复展现和高亢有力的长音迸发,把音乐推向高潮。<br>
72#
 楼主| 发表于 24.6.2003 12:21:44 | 只看该作者
小开门<br><br><br>(唢呐独奏曲)<br>  原是一支在全国广泛流传的民间器乐曲牌。曲调流畅,情绪轻快。戏曲中常用<br>以伴奏剧中人更衣、打扫、行路的拜贺等场面。由于演奏时管乐器常采用不同指法,<br>故又有《五字开门》、《六字开门》、《凡字开门》、《越调开门》、《二八调开门》等等<br>变体。唢呐演奏家赵春亭在演奏时将前后两个段落作了不同的艺术处理。<br>前半段运用模拟人笑声的“气拱音”,以及“气顶音”技巧,使旋律优美如歌;后<br>半段运用单、双吐技巧奏出类似三弦声音的“三弦音”技巧,短促而富有弹性的乐<br>音和轻快的节奏相结合,情绪活泼欢快,使音乐具有对比,表现更加生动,获得了<br>较好的艺术效果。<br>
73#
 楼主| 发表于 24.6.2003 12:22:03 | 只看该作者
一枝花<br><br><br><br>(唢呐独奏曲)<br>  任同祥于1955年春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号。他有感于自<br>己在解放后从一个民间艺人成为一位专业音乐工作者的艺术生涯,深深感到这是<br>党对他的培养。为了抒发这样的心怀,他着手编写了这首独奏曲。乐曲的构思是<br>这样的:“旧社会,路旁花,风吹雨打受摧折。新社会,一枝花,工农兵群众喜<br>爱她。”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音调,凄楚悲壮。接着是<br>叙述性的慢板,委婉柔美,动人心弦。第三段慢起而渐快转入中板,采取《小桃<br>红》为素材,连续的短句,节奏活泼、音乐轻快。之后,出现“穗子”特点的展<br>开段落,短小音型的重复,相间出现“放轮”的长音,造成炽热而欢腾的气氛。<br><br>
74#
 楼主| 发表于 24.6.2003 12:22:23 | 只看该作者
百鸟朝凤<br><br><br><br>(唢呐独奏曲)<br>  原是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br>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953年春,由山东省荷泽专区<br>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全国会演,受到热烈欢迎。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br>经过了多次加工改编。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br>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随意加入。当《百鸟朝<br>凤》被选为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以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br>工作者协助下进行加工,针对原曲的缺陷,压缩鸟叫声,册怯鸡叫声,并设计了一<br>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br>腾的气氛中结束。后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二等奖。七十年<br>代,在任同祥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同时进一步<br>将鸟叫声集中压缩,有层次的合理安排,并配以新的伴奏曲调,以加强音乐性,还<br>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br>
75#
 楼主| 发表于 24.6.2003 12:23:06 | 只看该作者
伊犁赛乃姆<br><br><br><br>(唢呐独奏曲)<br>  流行于北疆伊犁。“赛乃姆”是天山南北维吾尔族的舞蹈形式,原意为阿拉伯<br>语“神像”,维族姑娘亦爱用以为名。每逢节日、婚礼、欢聚及麦西来普(歌舞游<br>艺晚会),维族人民最爱跳轻快优美的赛乃姆舞。一般为四拍子的中速舞曲,旋律<br>清朗明快,节奏为两拍一单元,基本节奏为咚达达达 咚咚达咚咚咚 达达达<br>......富有特色的节奏部分,由纳格拉(铁鼓)击出,每小节最后一拍重而有力,是<br>其特点。《伊犁赛乃姆》旋律明朗活泼,建立在七声徵调式的基础上,7音出现<br>较多,也用于收束句,多从7→5,构成大三度音程而具稳定的收束感。乐曲由两<br>个赛乃姆舞曲组成:舞曲(一)速度较慢,优美稳健,由五个乐句构成;舞曲(二)<br>速度较快,热烈活泼而具有幽默感,为两段结构。纳格拉演奏前简后繁,情绪逐渐<br>转为热烈欢快,最后在每小节四个“咚达达达达”节奏音型的紧张炽热气氛中形成<br>高潮而结束全曲。<br>
76#
 楼主| 发表于 24.6.2003 12:23:31 | 只看该作者
山村来了售货员<br><br><br>(唢呐独奏曲)<br>  张晓峰作于1972年。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运用描绘性手法,通过<br>挑货上山、吆喝声,以及山民争相购货等场景,热情地歌颂了售货员送货上门,为<br>山区人民服务的精神。轻快而又诙谐的曲调,伴以“三音云锣”的叮铛声,一听就<br>使人联想起乐观风趣的售货员挑货上山的形象。唢呐用模拟人声的“咔腔”的技法<br>奏出“卖货喽”的吆唱声,接着笛子模仿它,犹如山谷之回声。这是点题之笔,表<br>明售货是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山区送货。中段彩用唢呐与乐队逗趣式互相对答<br>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群众踊跃购货的情景。原句再次出现“卖货喽”的吆喝声,<br>乐队伴似轻快的曲调,可见售货员正往新的居民点前进。<br><br>
77#
 楼主| 发表于 24.6.2003 12:23:56 | 只看该作者
采茶<br><br><br><br>(管子独奏曲)<br>  <br>  山西民间乐曲。既可独立成曲,也可用于山西入套中。引子以散板奏出带有<br>前倚音的一串同音和长音,雄伟,宽广,犹如一座郁郁葱葱的茶山。主题由五个<br>富有歌唱性的乐句组成,经常出现乐节的反复:(音符打不出)乐句间采用顶真<br>的手法(即前乐句的末尾是后乐句的开始),使曲调连绵不断,恰似山歌此伏彼<br>起。尔后是主题的六次变奏。前二次奏主要采用特殊的技巧,模仿箫的音色,圆<br>润柔美,配以颤音,好比随风飘荡的歌声。后四次变奏速度渐快,旋律简化,节<br>奏紧奏,音区陡变,偶尔出现由“涮音”技法模仿的笑声,生动地表现了紧张而<br>欢快的劳动场面。全曲在热烈的尾声中结束。<br><br>
78#
 楼主| 发表于 24.6.2003 12:24:10 | 只看该作者
柳叶青<br><br><br><br>(管子独奏曲)<br>  <br>  由山西晋北地区的两首民间乐曲组成:第一段是慢而抒情的《荫中鸟》,第二<br>段《柳叶青》,第三段是热烈的快板《柳叶青》的变奏。因为这首乐曲以《柳叶青》<br>为主体,所以名为《柳叶青》,表现了晋北人民淳朴乐观的情绪。第三段十一小节<br>的主题材料,变奏有六次之多,要达到变化,没有丰富的创作技法和娴熟的演奏技<br>巧是不可能的。变奏中出现“放轮”的长音转腔和短小音型的不断重复,无疑是演<br>奏者的即兴发挥。要求快速的流水板演奏时,严格保持十一小节的结构长度而作自<br>由变化是极不容易的,可见民间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掌握了在“母曲”制约下<br>即兴变化的规律和技法。<br><br>
79#
 楼主| 发表于 24.6.2003 12:24:2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腔<br><br><br><br>(管子独奏曲)<br><br>  冀中一带流行的地方小戏,唱腔豪放明朗,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乐曲选用<br>“哈哈腔”的唱腔,依照器乐曲的一般结构规律作安排,并充分发挥管子善于模<br>拟人声的特长,对唱腔作维妙维肖的模仿。乐曲共有四段。第一段是四句富于歌<br>唱性的中板唱腔,为乐曲的起部。第二段是首段的变化重复,在结构上有所扩充,<br>它将优美动听的唱腔加以巩固,属于承部。第三段转小快板,句幅短小的垛句,<br>生动活泼,是一个具有一定展开性的转部。最后一段是首段稍有变化的再现,由<br>于速度转入快板,音乐热情洋溢,进入乐曲的高潮段落,具有合部的功能。<br><br>
80#
 楼主| 发表于 24.6.2003 12:24:47 | 只看该作者
江河水<br><br><br><br>(双管独奏曲)<br><br>  原是在东北地区流传的民间乐曲,后由鲁丁编曲为双管独奏曲,民族乐队伴奏。<br>音乐形象深刻动人,扣人心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曾被用作音乐舞蹈史诗《<br>东方红》第一场“苦难岁月”的配音。乐曲开始,双管从最低音区起奏散板乐句,<br>旋律连续四次四度上扬,迸发出悲愤的情绪,随后旋律分解和弦式下降引出主题。<br>第一乐句由于暗淡的羽调式色彩,缓慢的速度,旋律波状起伏,以及管子近人声的<br>特殊音色,音乐显得凄凉悲切。第二乐句以十度向上跳越,旋律线两次向上冲击,<br>表现出悲愤的情绪。第三乐句节奏顿挫,继后即连,又似悲痛欲绝,泣不成声。最<br>后则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中段调平稳,又用较弱的力度演奏,好似人们在苦苦<br>思索井遭受苦难的原因。由于由A羽转入A徵,同主音转调使它和第一段产生调性<br>色彩的对比,同时也为再现作铺垫。紧接管子和乐队用强力全奏,压在人们心头的<br>恕火爆发了。虽然它是一个再现段落,但通过不同的力度、速度和奏法,使表现的<br>情绪更为激越。此曲后经黄海怀移植为二胡独奏曲,广为流传。<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4.1.2025 11:2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