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溪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询问,昨天谁看了关于中国的报道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6.10.2006 14:01:08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QuoteBegin-eisenstange+06.10.2006, 12:14 --><div class='quotetop'>QUOTE(eisenstange @ 06.10.2006, 12:14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首先,关于英语时态,还是留给学英语的同学去纠正吧,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找语法错误,<br /><br />其次,每个人说的话,都是和他所处的社会阶层和经济状况,甚至某些时候和技术水平牢不可分的。<br /><br />再次,德意志是一个单民族国家,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狭隘的思维局限性(我们称为脑袋是四方的),前者可以参见Spiegel世界杯期间的一篇文章,讲的是通过足球,世界杯,德国人终于可以堂而皇之的为民族自豪感加油。<br /><br />最后,如二战末期,现在的德国也在处于Untergang的阶段,所以为了保持他们的经济富裕,他们必须赶上中国这班列车,而对手恰恰是美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当然还有潜在的中国本土科技。<br />[right][snapback]1126349[/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br />铁棒,俺一直比较欣赏你的地方是你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无论对于什么问题都可以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你已浑然一体的风格模式,但,俺一直非常不能欣赏的是,这个体系非常遗憾地建立在一个通常很偏执偶尔很偏颇的坐标轴上。<br /><br />比如这个首先,为什么纠正语法错误一定要由英语专业的人去完成?对于很多普通群众雪亮的眼睛完全可以胜任的东西,都一定要动用所谓的专业人士,就如同换个电灯泡都要寻找名牌大学电机系毕业生来干一样,让人不免觉得这样的动用是否仅仅是迷信那种所谓的权威而已----这个错误,如同你对待德国媒体的指责一样,都是潜意识下地放弃自我思考。<br /><br />再比如那个其次,乍一看我都觉得很对。仔细一睹却不是那么回事:每个人说的话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只和他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现实观察有关。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的阶层和经济状况,但这并非全部----比如刘邦和诸葛亮之流,虽然都是草根阶层,曾经穷得冒泡也没上过大学,但你不能说他们对社会形势的认识不如项羽或者马谡,且肯定远远超出同样草根的樊哙和周仓----中国也穷,但中国没出纳粹,为什么?最起码说明你这句话过于武断。至于你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我建议你去参考一下纽伦堡大学社会学系最近贴出来的几篇硕士论文,so einfach geht nicht.<br /><br />然后呢。。。呵呵。。今天休息。。就陪你多扯一点吧。<br /><br />全球化的出现,的确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自2001加入WTO以来,慢慢地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就是:之前加入WTO前的担心,比如外来企业和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巨大冲击,事实证明略有些杞人忧天,想象中的国家经济资源被架空和通货膨胀等等并未出现。原因就在于一条:我们极其便宜的劳动力价格对经济的正面作用之前被严重低估了!<br /><br />而这一条,才是中国自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根本保证。没有这一条,外资不会来,购买力上不去。<br /><br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什么“为了保持他们的经济富裕,他们必须赶上中国这班列车”这样想当然的漂亮话还是不要写了。外国是想来分中国的蛋糕,但我们必须明白,这一次的瓜分和100年前的瓜分完全不一样:100年前我们是结婚蛋糕,美味且分好几层,资源丰富,人家想的是海吃一顿;现在我们是上海蛋糕一厂的批发蛋糕,物美价廉,人家图的是便宜且可转身卖大钱!<br /><br />但即使是这一点,现在看上去也不是那么美好了!俺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个非常内幕的消息,俺以前在一家著名电气公司的市场战略部做过兼职,关于中国的大部分投资项目都截至2012年这个时间线,后面的项目订单都慢慢转移到泰国和印尼去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对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一个预测,还有其他的因素。聪明的人们动动脑子想想,就会觉得德国人的思维缜密了:2012,新的政府首脑必将出现。。等等,还有很多。<br /><br />可以说,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老本,最多还可以吃5,6年。从东莞到苏州,从苏南到苏北,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而收入增高,但同时也使得这些产业不断北迁,内迁。将来等到便宜的工人们不再便宜了,人们就会发现,蛋糕呢?奶酪呢?一夜之间都没有了。<br /><br />所以,全球化后对欧美列国来讲,真正难做的是:一方面想把中国市场的购买力搞大,让人们纷纷买得起他们的东西;一方面又希望中国的工人们最好工资低些,这样成本便宜。但这样的希望无疑是落空了,中国工人们不断攀升的劳动力价格已是事实,但这些钱并没有出现在市场上形成购买力。造成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中国自主产业和国企在生产消费环节的日益衰落。由于有这样一个本来应该处在三角链上一环的角色的退出,才使得中国老百姓和外资企业其实都痛苦的要死。<br /><br />而中国国企和自主产业的衰落,很大一个程度就是因为对知识产权的漠视:想想看,当年我们的春兰空调,春花电器,春竹羊毛衫都到哪去了?他娘的,能翻版外国或者港澳的牌子赚大钱,为什么还要搞自己的研发?<br /><br />所以,其实不保护知识产权,尤其是不保护别人的知识产权,这个就和抄别人作业一样,爽是蛮爽的,但丧失的其实是自己的竞争力。<br /><br /><br />但对于外国来讲,他们的问题在于其实大家一起说好了不吃中国这块蛋糕也ok,去搞别的蛋糕也不是很差。但总是有人忍不住,其他人又生怕好死别人,于是硬着头皮都来了----所以分而治之,这才是我们中国面对全球化的唯一机遇:有的要拉拢,有的要对抗,有的要发彪,有的要收买----而德国,无论从地缘政治和历史渊源的角度来讲,都绝对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敌人,而应当是朋友。尽管,历史上中国其实做过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情: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中国其实一直从德国那里得到很多援助,上层领导人也多在德国留学,但出于自身利益,竟然最后对对德宣战----用江湖的话讲,叫不够义气。<br /><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6.10.2006 18:2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6.10.2006 18:32:58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莲蓬头+06.10.2006, 15:01 --><div class='quotetop'>QUOTE(莲蓬头 @ 06.10.2006, 15:01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铁棒,俺一直比较欣赏你的地方是你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无论对于什么问题都可以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你已浑然一体的风格模式,但,俺一直非常不能欣赏的是,这个体系非常遗憾地建立在一个通常很偏执偶尔很偏颇的坐标轴上。<br /><br />比如这个首先,为什么纠正语法错误一定要由英语专业的人去完成?对于很多普通群众雪亮的眼睛完全可以胜任的东西,都一定要动用所谓的专业人士,就如同换个电灯泡都要寻找名牌大学电机系毕业生来干一样,让人不免觉得这样的动用是否仅仅是迷信那种所谓的权威而已----这个错误,如同你对待德国媒体的指责一样,都是潜意识下地放弃自我思考。<br /><br />再比如那个其次,乍一看我都觉得很对。仔细一睹却不是那么回事:每个人说的话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只和他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现实观察有关。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的阶层和经济状况,但这并非全部----比如刘邦和诸葛亮之流,虽然都是草根阶层,曾经穷得冒泡也没上过大学,但你不能说他们对社会形势的认识不如项羽或者马谡,且肯定远远超出同样草根的樊哙和周仓----中国也穷,但中国没出纳粹,为什么?最起码说明你这句话过于武断。至于你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我建议你去参考一下纽伦堡大学社会学系最近贴出来的几篇硕士论文,so einfach geht nicht.<br /><br />然后呢。。。呵呵。。今天休息。。就陪你多扯一点吧。<br /><br />全球化的出现,的确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自2001加入WTO以来,慢慢地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就是:之前加入WTO前的担心,比如外来企业和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巨大冲击,事实证明略有些杞人忧天,想象中的国家经济资源被架空和通货膨胀等等并未出现。原因就在于一条:我们极其便宜的劳动力价格对经济的正面作用之前被严重低估了!<br /><br />而这一条,才是中国自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根本保证。没有这一条,外资不会来,购买力上不去。<br /><br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什么“为了保持他们的经济富裕,他们必须赶上中国这班列车”这样想当然的漂亮话还是不要写了。外国是想来分中国的蛋糕,但我们必须明白,这一次的瓜分和100年前的瓜分完全不一样:100年前我们是结婚蛋糕,美味且分好几层,资源丰富,人家想的是海吃一顿;现在我们是上海蛋糕一厂的批发蛋糕,物美价廉,人家图的是便宜且可转身卖大钱!<br /><br />但即使是这一点,现在看上去也不是那么美好了!俺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个非常内幕的消息,俺以前在一家著名电气公司的市场战略部做过兼职,关于中国的大部分投资项目都截至2012年这个时间线,后面的项目订单都慢慢转移到泰国和印尼去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对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一个预测,还有其他的因素。聪明的人们动动脑子想想,就会觉得德国人的思维缜密了:2012,新的政府首脑必将出现。。等等,还有很多。<br /><br />可以说,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老本,最多还可以吃5,6年。从东莞到苏州,从苏南到苏北,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而收入增高,但同时也使得这些产业不断北迁,内迁。将来等到便宜的工人们不再便宜了,人们就会发现,蛋糕呢?奶酪呢?一夜之间都没有了。<br /><br />所以,全球化后对欧美列国来讲,真正难做的是:一方面想把中国市场的购买力搞大,让人们纷纷买得起他们的东西;一方面又希望中国的工人们最好工资低些,这样成本便宜。但这样的希望无疑是落空了,中国工人们不断攀升的劳动力价格已是事实,但这些钱并没有出现在市场上形成购买力。造成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中国自主产业和国企在生产消费环节的日益衰落。由于有这样一个本来应该处在三角链上一环的角色的退出,才使得中国老百姓和外资企业其实都痛苦的要死。<br /><br />而中国国企和自主产业的衰落,很大一个程度就是因为对知识产权的漠视:想想看,当年我们的春兰空调,春花电器,春竹羊毛衫都到哪去了?他娘的,能翻版外国或者港澳的牌子赚大钱,为什么还要搞自己的研发?<br /><br />所以,其实不保护知识产权,尤其是不保护别人的知识产权,这个就和抄别人作业一样,爽是蛮爽的,但丧失的其实是自己的竞争力。<br />但对于外国来讲,他们的问题在于其实大家一起说好了不吃中国这块蛋糕也ok,去搞别的蛋糕也不是很差。但总是有人忍不住,其他人又生怕好死别人,于是硬着头皮都来了----所以分而治之,这才是我们中国面对全球化的唯一机遇:有的要拉拢,有的要对抗,有的要发彪,有的要收买----而德国,无论从地缘政治和历史渊源的角度来讲,都绝对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敌人,而应当是朋友。尽管,历史上中国其实做过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情: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中国其实一直从德国那里得到很多援助,上层领导人也多在德国留学,但出于自身利益,竟然最后对对德宣战----用江湖的话讲,叫不够义气。<br />[right][snapback]1126436[/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作为一个双放都不认识的对象,站在相对公正的角度,我觉得你对铁棒的判断似乎有失。<br />1。明眼人都能看的出铁棒那句话的意思,无非是说 在此不必过分拘泥于语法的意思。。。。当然咯,如果站在法庭或者类似国内大学辩论赛的那种角度,他那句“还是留给学英语的同学去纠正吧”完全可以作为攻击目标,但这里不同,这里是论坛,你同样犯了游戏规则混淆的错误,为何用“同样”二字,因为我记得关于这点你自己曾给别人纠正过,一味的就这句话穷追猛打 似乎有吹毛求疵之嫌。。。。。。<br />2。大概是你过于沉迷于历史小说的缘故,被你拿来做例的诸葛亮其实只是个小说中的人物,小说就有杜撰的成分,具我所知,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在后人的评价中顶多只配的上三个字---“识什物”,而其他那些马谡、樊哙、周仓之类的虚构人物更是不能上得台面。至于刘邦、项羽当时的想法,后人无从得知,但我想,他们至少不会一出生就怀着满腔抱负吧?即使他们在周遭环境中显的鹤立鸡群,即使他们的思想超越凡夫俗子,那也只是个案,是个突变的基因。历史上难道出过20个刘邦、30个项羽吗?其实这也更说明铁棒文中的那个“很大程度”的准确性。<br />3。“我们极其便宜的劳动力价格对经济的正面作用之前被严重低估了!”这点我认可,但感觉你的想法有点矫枉过正,难道外资来到中国的所有原因都是因为便宜的劳动力吗?如果那样的话,他们应该到非洲原始部落去,连南非都排除,光找最穷、最原始的津巴布韦、马拉维因等地,难道这样就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吗?结论显而易见。你提到了蛋糕问题很不错,但蛋糕做出来企业行为就结束了吗?当然还有销售问题,面对着一个人口14亿的泱泱大国,他们的老百姓收入增加难道是坏事吗?铺天盖地国内生产国内销售的世界名牌已经是最好的例子了,不说日用品销售,就连目前各国急剧萎缩的奢侈品市场都在中国显示出高昂的增长强势。你也许会想 外资企业可以到周边那些劳动力价值更低的国家生产、然后再向中国销售呀?但这谈何容易,涉及政策、税收、物流、内部管理、外部管理、通路等各种问题,也许你以后随着接触部门的增多会有些了解吧。话说回来,14亿人口的国家总体GTP容易增加,但个人GTP值的提升可不是这么容易的,按你所说 短短5、6年都可以提升这么多人的收入,那周边小国的劳动力价值提升需要用几年?你想的过于简单了。<br />4。你所提到的2012年问题其实是共所周知的事情,我个人感觉跟我国对外资的税收政策有很大关系,而并不是你所说的劳动力价值增加。目前在国内可以看见一种很奇怪的现象,许多跨国企业在国内的分厂越做越亏,可越亏损还越投资,而且投资总是以新厂的形式出现,这其实是利用了我国对于外企追加投资的优惠政策,他们将新厂的费用划到老厂上,而所有业务都算在新厂的名下,一旦三年的优惠税收期一过便意味着下一个新厂的投资。而这种税收政策以后会有所改变,你的2012年就是这么得出来的。。。。<br />5。也许是我孤陋寡闻 并不知道一战期间D国给予我们“很多”援助,这段历史的出处希望你能给点指教,我挺想了解了解。至于说到某某领导人因为在D国留学,就可以将国家利益放在其次,似乎不是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品德,似乎与汪某人有点类似,本人不敢苟同。。。。<br />最后 国企衰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不注重知识产权、不注重产品研发等因素,但绝对不是全部,这个问题说起来就太大了,感觉以你我目前的学识要想探究清楚,万万没有可能,历史公论不是一两个人就有能力决断的,况且 衰败的并不是所有国企,我们看到更多的企业正在亡羊补牢,现在判决他们死刑,为时过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6.10.2006 18:54:14 | 只看该作者
这位fancychris不用较真了,,莲蓬头肯定不知道八国联军是哪八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6.10.2006 20:08:09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eisenstange+06.10.2006, 12:14 --><div class='quotetop'>QUOTE(eisenstange @ 06.10.2006, 12:14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首先,关于英语时态,还是留给学英语的同学去纠正吧,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找语法错误,要怪只能怪学校的机器里没有中文的输入法,虽然管理员肯定知道技术系里有不少亚洲来的同学。<br /><br />其次,每个人说的话,都是和他所处的社会阶层和经济状况,甚至某些时候和技术水平牢不可分的。德国在富裕的情况下,可以悔过,认识错误,但不代表将来穷了以后就不重蹈覆辙,之所以这么说,从NPD在东西德的发展状况就能看出来。越是经济差,失业率高的地方,NPD越有市场。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忘,当人们连自己的温饱,或者希望的生活状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必要要求从社会的其他地方寻找突破口。<br /><br />再次,德意志是一个单民族国家,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狭隘的思维局限性(我们称为脑袋是四方的),前者可以参见Spiegel世界杯期间的一篇文章,讲的是通过足球,世界杯,德国人终于可以堂而皇之的为民族自豪感加油。后者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将这一点和上面一点结合起来,不难得出,当德意志民族需要寻求一个替罪羊为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承担责任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对外民族的。<br /><br />最后,如二战末期,现在的德国也在处于Untergang的阶段,所以为了保持他们的经济富裕,他们必须赶上中国这班列车,而对手恰恰是美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当然还有潜在的中国本土科技。所以才导致了他们目前的矛盾状态,一方面希望中国括大和他们的合作,另一方面尽可能的压制中国本土的企业的自主能力(通过知识产权),让德国的企业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所以可以想象,如果两个人一个是站在将来中国的强大的立场,另一个是站在德国的企业生存的立场(可能对德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产生了某种感情)的话,发生分歧是难免的,不过好在最后大家还是看技术,就这点我还是比较高兴的。<br />[right][snapback]1126349[/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br /><br />关于用英语(德语)发帖子,你在能上网却又不能打中文的时候,至少应当借助一些工具尽量少犯错误吧,至少我们在国外,英语德语天天用,都不该自己要求自己用对么?这不是一个语言问题,而是一个态度问题吧~在线字典很多啊,dict.leo.org, www.dict.cn,google: &quot;虚拟语气&quot;,不是难事吧?犯了小错误被别人指出来了就承认,有啥不行的,干嘛找借口<br /><br />其他的论题,扯太远了搞搞太大了,偶把握不住这个帖子的方向li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6.10.2006 21:05:22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阿空+06.10.2006, 21:08 --><div class='quotetop'>QUOTE(阿空 @ 06.10.2006, 21:08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这不是一个语言问题,而是一个态度问题吧<br />[right][snapback]1126586[/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br />这才是扯远了搞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6.10.2006 22:49:21 | 只看该作者
gut Thema &#33;<br />插不上话,留个脚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7.10.2006 09:00:38 | 只看该作者
fancychris, 即使是站在一个很主观的立场,也不会妨碍我做出正确的结论。一个人说什么话,反应地便是他的心态----俺举的那个首先,意在说明铁棒就是这样一个思维方式,动辄以教授的名望,学校的声誉,公司的业绩,专业名词的多寡等等这些可以象征权威的物体来作为评判一个客观事物的标准----这已经不是你说的规则问题,而是目的问题:我的目的已不再是羞辱他,而是告诉他,不要动不动就动用所谓的表面权威。 <br /><br />你说的,和这不是一回事。穷追猛打,那还在后面呢。<br /><br />对于你的2,很抱歉的是,那个很大程度,是俺说的,铁棒从来没说过很大程度,呵呵。另外,诸葛亮是虚构的,但一点也不妨碍我论点的合理性,换成赵匡胤就可以了,努尔哈赤也行----这些草根英雄所能论证的一点都是:一个人,即使是出身微末,穷得冒泡,但一样不妨碍他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渠道来更深刻的认识社会和分析形势,尽管他们的数量是稀少的,甚至于很多时候是被大众所不齿的,但必定会有。<br /><br />换句玄一点的话来说,铁棒的观点是经济基础直接决定意识,我认为这不够完整:经济基础只能决定存在,存在再去决定意识----这里面的转换误差还是相当大的。<br /><br />后面的劳动力那些话题,我粗略的估计了一下,你应当是学经济类或者至少文科专业的吧。“你提到了蛋糕问题很不错,但蛋糕做出来企业行为就结束了吗?当然还有销售问题”,你的这个反问太我觉得奇怪了,我说的那个蛋糕和你认为的大家经常以为的那个蛋糕,不是一回事。我没有试图作矫枉过正的任何事,我只是想说,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极度便宜且丰富这个事实,才是吸引外资企业的根本原因,至于挖掘中国市场,赚中国人的钱,其实你可以随便到一家国际公司的网站上看他们的年报,整个亚洲占的业务量百分比都一定不会超过10%----说得淫荡一点,我们不要过高自己的钱包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人家要的是我们的身体。<br /><br />至于你特别列举的奢侈品的例子,我很奇怪它可以被用来说明什么样的论点。这个事实只能说明一点:中国的两极分化再加重。这根本不能拿来说明中国老百姓的购买力增强了:难道说外资企业的工人们赚钱多了,就可以买得起奢侈品了?----这就是问题,如果中国的工人们都可以至少买得起一辆Golf,Ikea的咚咚,那么就说明劳动力价格上涨带来的是购买力增强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这就是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自主企业和产品在工业领域里的退出,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研发投入不够。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又根本在于意识不够远大,仅以抄抄抄赚大钱的表面利益来判断企业发展----当然,现在已经开始纠正,虽然有点晚了。<br /><br />顺便,GTP是你听错了的吧?GDP吧?<br />2012年也不是俺提出了的,是人家咨询部的弄出来的,我只是来分析一下这个事实,对不对,我们可以活到那一天。<br /><br />最后,德国对中国的帮助,可以这样说,德国很早就参与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并且在事实上对中国作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北洋海军是德国人帮助建立的,新式陆军的武器也多来自德国。至少在当时,德国相对于英,法,对中国的敌意也小得多,甚至于到了1900左右已经有这样的资本来介入到中国的政治改革。那是无论是高层领导人的互访,还是留学生的派送,可以说到一战前两国的关系都是空前友好的。不是说要段琪瑞留德了就一定要回去出卖祖国利益,而是说,之前关系很好,你要什么人家都帮你,然后忽然一下打架了,其实你不帮也ok了,为什么要赶着快打完了人家已经趴下了去踢人家?----我要说明的是,一个人,如果你在德国留学了,通过你的切实体验和经历,都不能制定出符合两国两国长远利益的政策,那么要你留学何用?<br /><br />所以说这个很不地道,也作的很近视,人家都鄙视,所以你青岛要不回来,也没人帮你说话。这个你可以参看一下我们当年顾总长的回忆录,里面颇多微词。<br /><br />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啊,你铁棒在德国留学了这么久,都不能对中国德国的关系发展做出正确长远的判断,那么要你留学何用?将来假设你不慎像路甬祥一样当了科学院院长或者更牛,我们怎么敢就这样把国家的事业交给你?<br /><br />诸葛亮居草庐而知天下事,即使是神话也不妨碍其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虽然我出身微末,信息有限,但一样可以通过读书、学习让我对天下大事形成自己独立正确的判断。<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8.10.2006 22:3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9.10.2006 13:48:41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BUCH高级白领+08.10.2006, 22:39 --><div class='quotetop'>QUOTE(BUCH高级白领 @ 08.10.2006, 22:39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楼上傻逼&#33;&#33;&#33;&#33;<br />[right][snapback]1127976[/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br /><br />各抒己见<br />消消火,别骂人好吗~~<br /><br />最初发这个贴的时候,的确很气愤。<br />写上去的只是关于中国话题的其中一小部分。(总之负面评价很多很多)<br /><br />好像楼上的有人说我需要对德国同事给予一些尊重。<br />这话说得非常对。我的原则是,我只是给值得我尊重的人给予尊重。 <br /><br />我在这里生活也有几个年头了(并不是想以老卖老,呵呵),我觉得咱们中国人对德国人真的客气有佳。礼貌上咱们作得已经足够了,别一遇到抵触咱们中国(人)的事情上就马上回头反思是不是自己做错了。总是反思自己总是体谅别人,有必要吗。<br /><br />世界杯的时候我见过韩国的拉拉队,那个时候强烈地体会到什么是“民族凝聚力”<br /><br />反正,小女子在捍卫祖国尊严上,对一些带有色眼镜的鬼佬,决不客气!坚决解释,以智慧回击。嘻嘻~~<br /><br />比方他们说被采访的一个中国人说拍照就是为了拿回去仿造。我说,这个人应该不是中国人,或许是别的国家人冒充的,我就举例说曾经的绑架事件,一个日本人冒充他是中国人的事情。嘎嘎~~<br /><br />over,累s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1.2025 11:2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