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2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铁兵器与青铜兵器对比。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8.2.2007 16:11:47 | 只看该作者
<br /><br /><br />铁兵器与青铜兵器对比。 <br /><br />春秋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青铜兵器: 青铜兵器:以云南戈为代表含铅甚微、内铜的含量相对均匀,锡的含量在8%到18%之间,由外到内锡的含量逐渐减少,这个锡含量的青铜塑性刚好达到峰顶,约33%左右,可见韧性是非常好的。春秋时期戈的理化分析,青铜内部的含锡量低到8%,对应的塑性达到33%,比西方铅青铜剑高了10倍多。 <br /><br />春秋时期铁兵器: <br />湖南长沙杨家山出土的春秋晚期钢剑(公元前6世纪左右) <br />其含碳量为0.5%左右,属块炼铁渗碳钢制品,已经出现回火组织,这是在淬火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热处理技术。早于罗马四百年。 <br /><br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4件凿刀(公元前五世纪) <br />都经过对刀头的局部淬火处理,以获得刀头硬、刀体韧的效果。 <br /><br />战国铁兵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二世纪) <br />战国燕下都遗址的普通士兵用的钢剑(公元前四世纪) <br />由含碳量0.5~0.6%的高碳层和0.15~0.2%的低碳层多层相间组成,其制作方法是不同含碳量的块炼铁薄片对折叠合在一起锻打成型,经900度淬火,得到刚柔相济的效果。剑芯部索氏体较多,刃部马氏体较多,内韧外坚。刃部硬度达到530HV,远比六百年后的罗马剑高的多。 <br /><br />易县燕下都发掘的战国晚期的矛和镞铤(公元前三世纪到二世纪) <br />为块炼铁渗碳钢产品,其含碳量分别为0 20%和0 25%,内部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珠光体具有很宽的片间距,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这与今天的奥氏体在空冷即正火处理所获得的组织相似。 <br /><br />战国青铜兵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二世纪) <br />秦兵马俑剑,戈,铍 <br />剑长91厘米,剑上有三条90多厘米长的棱线,将细长的剑身分成八个面,剑三重厚薄分布,兵马俑中出土的秦剑检测数据106HRB,约296HV。秦剑外部含锡量17~20%,也正是处于强度顶峰位置。高于罗马四百年后的铁剑技术指标。 <br /><br />汉代铁兵器(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前后) <br />汉代刘胜错金书刀、佩剑(公元前二世纪) <br />是低碳钢渗碳叠打而成,经过表面渗碳,最后局部淬火,刃部硬度570HV,刀背表面硬度260HV,芯部硬度HV140。也是内韧外坚。这些刀剑仅在刃部观察到马氏体,剑的脊部未见淬火组织,可见我国先民至迟在公元前二世纪已掌握了局部淬火技术。”刃部经过淬火有很高的硬度,而脊部仍然保持很好的塑性和韧性。佩剑刃长达86.5厘米,宽3.4厘米,也是叠合锻打渗碳和局部淬火,每层钢层厚度仅为0.05~0.1CM,已经是花纹钢了,刃部硬度达900~1170HV,比日本刀还硬,芯部硬度220~300HV,韧性是相当好的。 <br />西汉铁生沟遗址(公元前一世纪) <br />西汉铁生沟遗址出土的炒钢料含碳1.288%、硅0.231%、锰0.017%、磷0.024%、硫0.022%,硫磷的含量降低到现代高级优质钢的标准(含磷量≤0.035%、含硫量≤0.030%)。同时出土的另一块熟铁料含碳0.048%、硅2.35%、锰微量、磷0.154%、硫0.012%,也达到了现代熟铁的标准,这个熟铁是作为铁器的锻打原坯,在锻打过程中铁料在红热状态下暴露在空气里,使硫、磷杂质进一步氧化脱除,而且锻打能使碳、硫、磷迁移富集,“造渣”形式脱除。所以中国的钢剑成品的有害物质硫磷的含量降低到检测不出来。 <br />     <br /><br />对比西方相应时期兵器 <br />早期西方(古希腊时代) <br />古希腊块炼铁制作的钢里面的矿渣比较多,有的矿渣达上百微米。矿渣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铁器性能,对韧性和强度都大大不利。古代西方一直没有开发出铸铁柔化技术和炒钢技术,兵器一直使用块炼铁,块炼铁是铁矿石在较低温度下还原而成,形成比较纯的铁颗粒和矿渣,呈海绵状,虽然铁颗粒的纯度比较高,但杂质聚合成大量的矿渣分布期间,需要大量锻打将矿渣排出,但锻打也有极限,不能超过二三十次,这里还有金属疲劳问题,所以块炼铁制品整体来说还是含有比较多的杂质。 <br /><br />稍晚期西方(公元前二世纪) <br />铁兵器:以西班牙Almedvilla墓铁剑为代表 <br />西欧最好的铁出在西班牙,因为那里有很好的铁矿,一把剑含碳极少,属于熟铁,硬度仅有95~135HV。还不到秦剑的一半。另外的一把剑含碳稍高,约0.2%~0.3%,但它的硬度也只有70~117HV。 <br /><br />稍晚期西方(公元前二世纪) <br />铁兵器:以Basel博物馆里的凯尔特长剑为代表 <br />一个含碳量0.04~0.1%,也是熟铁,不过硬度达到160~191HV,另一个相对“well piled&quot;,含碳量0.15~0.5%,最高硬度达到286HV,确实和秦剑相差无几。不过这把剑已经是少有的精品了,“This is very much better than any of the other weapons......&quot;。它们也是没有经过热处理的“No attempt had been made at heat-treatment&quot;。因性能好而著称的西班牙铁剑,硬度低的可怜,而且质量也如此参差不齐。 <br />罗马时期 <br />德国地区出土的Gladius <br />虽然内外含碳量不同,但硬度都没有超过200HV的。居然还没有到秦剑的水平。金属热处理技术其实很差。居然铁剑都不经过淬火,直到四世纪,才出现较硬的小刀。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8.2.2007 16:15:52 | 只看该作者
可惜 文中未比较 西域铁器和汉铁器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2.2024 23:2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