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一个非洲女孩对中国女人的鄙视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4.7.2007 17:30:48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想到慕尼黑nicht schlafen  上次说我脑子里的东西都是 别人嚼过的<br /><br />其实 一个人脑子里的东西 是主动涉猎的 还是被动接受的 看政治观点看不出来<br /><br />能看出来得 是 文化评价 和 审美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4.7.2007 17:31:50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山民甲+04.07.2007, 18:28 --><div class='quotetop'>QUOTE(山民甲 @ 04.07.2007, 18:28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你是女人?<br /><br />审美观太右了<br />[right][snapback]1354064[/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右属于极端?还是正?<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4.7.2007 17:33:38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山民甲+04.07.2007, 18:30 --><div class='quotetop'>QUOTE(山民甲 @ 04.07.2007, 18:30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想到慕尼黑nicht schlafen  上次说我脑子里的东西都是 别人嚼过的<br /><br />其实 一个人脑子里的东西 是主动涉猎的 还是被动接受的 看政治观点看不出来<br /><br />能看出来得 是 文化评价 和 审美观<br />[right][snapback]1354066[/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那你写东西不加句读,是自己的创意,还是抄袭啊,呵呵~<br /><br />另,人就是个被动体。怎么主动?<br />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在接受。尤其在文化评价和审美观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4.7.2007 17:38:52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玫瑰+04.07.2007, 18:31 --><div class='quotetop'>QUOTE(玫瑰 @ 04.07.2007, 18:31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右属于极端?还是正?<br />[right][snapback]1354067[/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br /><br />其是翻译过来 再引伸一下<br /><br />右的意思 是 保守   然后是 传统 - 古典 - 经典 - 贵族气质 <br /><br /><br />其实 正  反而是贬义<br />我们说的骑墙  还不是一左一又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4.7.2007 17:40:34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玫瑰+04.07.2007, 18:33 --><div class='quotetop'>QUOTE(玫瑰 @ 04.07.2007, 18:33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那你写东西不加句读,是自己的创意,还是抄袭啊,呵呵~<br /><br />另,人就是个被动体。怎么主动?<br />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在接受。尤其在文化评价和审美观上。。。<br />[right][snapback]1354070[/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我说的是 主动权和创新精神 <br />不是再说事实<br /><br />另外说一句 芙蓉姐姐在文化观上是jiduan左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4.7.2007 20:19:57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color:purple'>自我普及一下。</span><br /><br />政治术语中左和右的概念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在1791年的制宪会议上辩论时,拥护激进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议会的左边,而主张温和的保守派(立宪派)恰好坐在主持人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派”,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右派”。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从这一含义中引申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反动派,左派即无产阶级革命派。 <br /><br />一般来说,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前进,企图开历史倒车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或是反动的,投降的或是悲观的、保守的。这种思想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右派。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我党公开反对的是国民党右派分子。后来又出现了对反革命势力妥协退让而葬送革命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与右相对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进步的,如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领导者斯巴达克团,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是德国共产党的前身。又如国民党内部积极支持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何香凝、廖仲恺等都是国民党左派。在文化战线上,积极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联盟”。 <br /><br />但是,“左”不同于左。20世纪初,列宁和斯大林开始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来分别指无产阶级内部的激进派和保守派。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还比较薄弱,激进派常给刚刚萌芽的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激进派对革命是有害的、错误的。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当时的右倾即保守派虽然可能延缓革命进程,但并没有给革命带来明显的损失,因此右字不含贬义。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强大,无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都会给革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于是使用“左”倾机会主义与右倾机会主义来划分无产阶级内部的政治路线错误。同样由于习惯,至今“左”字上的引号一直没有去掉,右字也一直未加引号。 <br /><br />“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坠入空想和盲动。可以说“左”是对左的形而上学的极端化。是形式上的左,而实际上抛弃了左所具有的革命的现实性,片面强化了革命的冒进性。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扩大打击面搞过火的斗争,实行冒进主义,这种思想就是“左”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左”派。如中国历史上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和党造成严重损失。十年“文革”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 <br /><br />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这里的右倾机会主义指保守、妥协,不带有反动之意。而1957年反右运动中的“右派”则有反动之意。后来加引号是指并非反动,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也有此意。只不过反右派斗争主要在党外进行,而反“右倾”斗争主要是在党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4.7.2007 20:23:35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山民甲+04.07.2007, 18:40 --><div class='quotetop'>QUOTE(山民甲 @ 04.07.2007, 18:40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我说的是 主动权和创新精神 <br />不是再说事实<br /><br />另外说一句 芙蓉姐姐在文化观上是jiduan左派<br />[right][snapback]1354080[/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你的意思是芙蓉JJ,激进,不现实?<br />她其实挺现实。懂得抓住人民大众的审美心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4.7.2007 22:4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5.7.2007 13:2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5.7.2007 13:34:47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玫瑰+04.07.2007, 20:19 --><div class='quotetop'>QUOTE(玫瑰 @ 04.07.2007, 20:19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span style='color:purple'>自我普及一下。</span><br /><br />政治术语中左和右的概念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在1791年的制宪会议上辩论时,拥护激进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议会的左边,而主张温和的保守派(立宪派)恰好坐在主持人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派”,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右派”。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从这一含义中引申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反动派,左派即无产阶级革命派。 <br /><br />一般来说,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前进,企图开历史倒车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或是反动的,投降的或是悲观的、保守的。这种思想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右派。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我党公开反对的是国民党右派分子。后来又出现了对反革命势力妥协退让而葬送革命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与右相对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进步的,如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领导者斯巴达克团,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是德国共产党的前身。又如国民党内部积极支持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何香凝、廖仲恺等都是国民党左派。在文化战线上,积极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联盟”。 <br /><br />但是,“左”不同于左。20世纪初,列宁和斯大林开始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来分别指无产阶级内部的激进派和保守派。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还比较薄弱,激进派常给刚刚萌芽的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激进派对革命是有害的、错误的。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当时的右倾即保守派虽然可能延缓革命进程,但并没有给革命带来明显的损失,因此右字不含贬义。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强大,无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都会给革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于是使用“左”倾机会主义与右倾机会主义来划分无产阶级内部的政治路线错误。同样由于习惯,至今“左”字上的引号一直没有去掉,右字也一直未加引号。 <br /><br />“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坠入空想和盲动。可以说“左”是对左的形而上学的极端化。是形式上的左,而实际上抛弃了左所具有的革命的现实性,片面强化了革命的冒进性。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扩大打击面搞过火的斗争,实行冒进主义,这种思想就是“左”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左”派。如中国历史上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和党造成严重损失。十年“文革”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 <br /><br />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这里的右倾机会主义指保守、妥协,不带有反动之意。而1957年反右运动中的“右派”则有反动之意。后来加引号是指并非反动,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也有此意。只不过反右派斗争主要在党外进行,而反“右倾”斗争主要是在党内。<br />[right][snapback]1354189[/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br /><br /><br />这是政治上的 左中右  共产党的说法<br /><br />在欧洲政坛上  左中右的划分是从政策偏向于劳方还是资本方来区分的 <br />所以 spd是左  union(CDU CSU)是右 和激进不激进没有什么关系<br /><br />文化上的左中右 和上面的划分标准相似 <br />上层的阳春白雪大多为右  下层的下里巴人大多为左<br />按照这个标准 从名字来看 橙色骑士和琴心剑胆是右<br />山民甲 穿裤子的云 dietotenhosen 奶嘴儿 是左<br /><br />也有激进和保守的左右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5.2.2025 23:3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