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11.1.2008 03:28:51
|
只看该作者
海边谈吃:鲍鱼
直到今天我都不明白,无论从外观还是味道,鲍鱼都与鱼毫不沾边,可为什么居然就堂而皇之地混入“鱼”的队伍了呢?鱼族要是也搞一次类似中国文革的“清理阶级队伍”,鲍鱼会不会被清理出来,改名换姓?
命名总有一定的规律,说鲍鱼是贝,是螺,相信无论是学者还是渔民,都不会反对。没有典故,没有神话,从古到今,这鲍鱼就这么叫着了。当年孔子就说过:“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说明鲍鱼历史悠久,已经约定俗成了。由此可见,咱们祖先取名向来不肯用功,要不,自己生了个孩子,怎么“二狗”、“石头”地乱叫?连物种都混淆了,鲍鱼至少没有叫成山上的动物,还属于水族范畴。
鲍鱼不仅名字叫错了,连长相也是错的。海中的贝类,至少长两瓣,这样合起来至少可以安稳一些。我吃过很多海贝,加上小时候就使的“蛤蜊油”,也是一掰两块。唯独这鲍鱼,长着半边壳,顶着鱼的名头,藏在石头缝里。
资料这么解释:鲍鱼,是海洋中的单壳软体动物,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形状有些像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螺旋部只留有痕迹,占全壳的极小部分。壳的边缘有9个孔,海水从这里流进,排出,连鲍的呼吸、排泄和生育也得依靠它。所以它又叫“九孔螺”。
看到这些,咱才心底稍有平静,“海耳”也罢,“九孔螺”也罢,毕竟海沾着这么点边。不过,鲍鱼虽然名字叫得不咋的,可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味道。“鲍、参、翅、肚”,都是珍贵的海味,而鲍鱼列在海参、鱼翅、鱼肚之首。素有“海味之冠”的鲍鱼,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鲍鱼肉质细嫩,鲜而不腻;营养丰富,清而味浓,烧菜、调汤,妙味无穷。
在海南,吃得最多的是豆豉蒸鲍鱼。每一片鲍鱼都敞开,每一片鲍鱼上都沾有几粒豆豉,端上桌来,连壳带肉,都挟到盘子里,肉一小片,吃在嘴里,很快就咽下去了。剩下的壳放着,不一会就有服务员收走。就是在海口,席上上了鲍鱼,那也是一道主菜,虽然这鲍鱼常常不经吃,几下就没了。
这活鲜蒸吃的是小鲍鱼,海南干脆叫它“鲍鱼仔”,大鲍鱼则是干货,水发开了,小的有切开的咸鸭蛋那么大,大的则更为壮观,浇上浓浓的汤汁,人均一份,看一眼就爽目,闻一下就喉头动了。食客得用西餐的吃法,一手拿刀,一手持叉,仔细将其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挑起来,慢慢地品味。
大鲍鱼价格昂贵,酒楼里甚至将其挂着澳洲大鲍的旗号,每份少则三五百元,多的上千。一席酒宴,8到10人,如果上了大鲍鱼,拿这一桌就接近万元。况且点大鲍鱼不可能喝二锅头,吃大鲍鱼无论是吃公款还是吃老板,都是一种奢侈。所以,大鲍吃到后来,酒楼一般会送上一小碗米饭,鲍汁拌饭,那是第二个高潮,吃完这个,基本上后面就什么都吃不下,几片水果,宴席就接近尾声了。
鲍鱼吃完了,鲍壳是著名的中药材“石决明”,古书上又叫它“千里光”,有名目的功效。还有,鲍鱼喜欢生活在海水清澈、水流湍急、海藻丛生的岩礁海域,摄食海藻和浮游生物为生。软体部分有一个宽大扁平的肉足,软体为扁椭圆形,黄白色,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铜钱。鲍鱼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它掀起。捕捉鲍鱼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休想把它取下来。
那年,将父母来海南,我也点了鲍鱼,吃完了,我颇有成就感地问怎么样?从来没有吃过海鲜的父母不以为然,说不就是一桌子螺蛳蚌壳么?早年是穷人叫化子吃的。与老家相比,这些螺蛳蚌壳倒没有腥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