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Cappuccin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秘的西藏(新增游记)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6.12.2002 21:16:10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1997年7月27日   星期日<br><br>  早上赶到大昭寺,不想今天周日不开。于是乘5路车转往色拉寺。这里倒是开。但天下起了雨。<br>  色拉寺是一座村子。有一措钦(正殿),三扎仓(僧院),下辖三十二个康村(僧舍)。原法定僧众5500人,为拉萨三大寺之一。<br>  一个扎仓也是一间大殿,中间是经堂,周围有小拉康(殿堂)供各种佛像。在某一扎仓(吉扎仓?忘了。)的一间拉康,藏民们在狭小的空间里排队转过供台,向供台上的酥油灯中添油,或是献上一条哈达,然后在值班喇嘛的念颂声中,俯下身,用头去碰台下的一条木头。那木头不知是日积月累还是原本如此,已有了个大坑,包着哈达。问喇嘛,得知台上龛内供的那个凶神,乃是马头明王。拜者中多是穿民族服装的,也有穿着时髦的青年。很多人带了小孩来让他们去拜。回想在大昭寺门前的广场,今天这个不开的日子也仍有那么多人在不停地磕长头。这真的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br>  在楼上见着个小喇嘛,长得很可爱。给他照了相,他要我寄给他。留了个地址,是藏文。他很认真地指着解释:这一行是我的名字,这一行是地址:拉萨色拉寺。小孩十一岁,粗通汉语。<br>  下去找方便之所,却又听到了在罗布林卡听过的那种歌声。循声找去,这回是在一间殿里修理地面。因而得以看其舞蹈。那打击节奏的劳动工具是一形如搋子的东西,一根杆,下面一个饼状物。劳动者边唱,边围绕着那东西自由舞步,男女唱和。还有一人手里空空,在里面以太空步般的步法滑来滑去,不知是不是监工在检查质量。<br>  寺后山上很高的地方还有一殿,雨中云低,宛若天上。听说旁边一山顶上就是拉萨的天葬台。同行中一人胃疼,又下着雨,就没有上去。<br><br>  晚上去转布达拉宫,欲数清一圈有多少个转经桶——也算时赎那日倒行逆施的罪。结果六个人得出五个结果来:2053,2042,2012,2020,2016。另一人中途放弃了。 <br><br> <br><br>                          
42#
发表于 6.12.2002 21:16:35 | 只看该作者
                          1997年7月28日   星期一<br><br>  今日听从李甫他们的劝告,早起随第一批香客混入了大昭寺。<br>  大昭寺门前磕长头的人依然那么多。很多人似乎一天并不进去,就在这里磕头。真该好好观察一下,他们每天在这里要磕上多少个头。<br>  大昭寺的主殿只一间,但正方形的大经堂周边围绕着很多小室,每间供有八、九座“一套”的佛像,文殊、观音、弥勒、金刚护法等。有一殿是九座欢喜佛。我们随在香客后边排队转大殿,他们磕头,上香,向长明灯里添酥油。我们则是旁观者了。突然有个老头过来很凶的指着我,我正一楞不知所措,别人赶紧提醒我把帽子摘下来。他们说这个老头──也是个香客──刚刚曾经很严厉地一把把我们一个女孩的帽子从头上掳下来。<br>  大昭寺的建筑很不同。柱头上的挑出托梁构件,刻有飞天人像,举双手托住大梁。挑出的大梁下还有成排的狮身人面像,从形式上看,大概是起类似斗拱的支撑作用。但由于狮子的前腿因此悬了空,显得无处着力,腿上还挂了一面锣,看起来很是怪异。我看到大批香客转弯的地方,那棵柱子不知经历了多少年,被摸的没了形状。<br>  小殿的木门板上呈横向排列一行行木刻,手法简约,形状似有埃及之风。而在梁正对柱头的地方,有立人像的木刻,身体微扭成S形,似乎象南亚(吴哥窟)的姿态。 <br>  偶然抬头,看见二楼回廊上,晨光从金顶下的高窗泄入,道道分明,光辉而静谧。心里升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我忍不住不举相机地偷拍了几张。<br>  三楼是珍宝陈列室,主要是酥油花。但有一面墙的壁画,全黑底金线,略填色块,十分精彩。<br>  大殿中,主供的文成公主带来的佛祖十二岁等身像,坐高足有一米八。还看到一尊十世班禅坐像,很传神,也很庄严。大小应也是等身。  <br><br> <br><br><br>                          
43#
发表于 6.12.2002 21:17:30 | 只看该作者
                          1997年7月30日   星期三<br><br>  从拉萨到当雄镇是190公里,然后再到纳木错还有60公里的山路。早上五点从拉萨出发,四个小时到了当雄,而后边那60公里,又花了两个小时。<br>  纳木错是世界最高的咸水湖,海拔大约有4000米。湖水是深深的蓝色,比青海湖还要深。这是西藏主要的圣湖之一,也是最大的一个。湖边就是西藏的四大神山之一,念青唐古拉。象这样成对的神山圣湖,能与它们齐名的,大概只有阿里的岗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那对我们而言,是遥不可及的了。<br>  车停在湖边的草原牧场上(由于我们把价压到了800,司机不肯再向前开到岛上去了。也好。那还有很远的路,而且要买票了。)前面的念青唐古拉山,被云遮住看不见头。转回身去,背后还有一大片不知是什么雪山。而雪山到湖之间,就都是草原了。在这样开阔的空间中,人失去了对距离的判断力。不知这草原到底有多大。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面前这汪深蓝,望不到边。<br>  草原上踱着六匹不知哪家的马,四白两黑,自由的,披着长发,如天马。其实这里本来也可称得上天堂的了。<br>  那马因我们的到来,淌过小溪慢慢往远处去了。这里曲曲折折流淌着数条小溪,干扰着我们向湖边或去追逐天马的路。水都很浅,而对岸,都在让我们既产生希望,又怀疑自己能力的距离上。我们很快大都湿了鞋甚至裤子。<br>  湖边有巨大的水鸟,时而叫着从头顶飞过。我们在地上捡长长的灰色的鸟羽,做印地安的头饰,照相;在湖边露出水面的小草包上跳来跳去,捡已干净到洁白的马头骨回来。<br>  这里真是很该住几天的。似乎这里才最象我们想象中的西藏。 <br><br> <br><br> <br><br>                          
44#
发表于 6.12.2002 21:18:09 | 只看该作者
                          1997年8月1日   星期五<br><br>  昨天坐了一天的车到日喀则,从早上9:00直到下午5:00。一路上水箱不断地开锅。<br>  日喀则很小,一目及尽。在车上,很远就看到了扎什伦布寺的三座金顶。下车到邮局,想买份地图,不料得到的回答是带着吃惊的口气的:“日喀则哪有地图啊!”小姐显然觉得这样的要求是非分的。<br>  但运气也还算好,还在到处找旅馆的时候,忽然有个长得很黑很酷的藏族酷哥上来问我们道:“你们要去哪里,去不去樟木?”<br>  于是很顺利地约好了一辆丰田,去萨迦、定日、樟木,今天出发,三天返回。只是酷哥开出的价钱──三千,最终没能压下来。想着在拉萨时那导游说最便宜也得九百一天,这还不算很贵,也就认了。酷哥是一家叫“旦增”的旅社的老板。但我们却没有住他那里。<br>  然而,今天却没有走成,因为车没有准备好。只好改明天了,今天就玩日喀则。扎寺就在城边,走着就去了。同为黄教的六大寺之一,和色拉寺类似,扎寺也是个很大的村子。最主要的殿有三座,也就是远处可见的三座金顶所在:一是供二十六米高的强巴铜佛(未来佛,即弥勒佛),一是五至九世班禅合葬陵塔殿,再就是十世班禅大师的陵塔殿了。后两座都是几年前新建的。当年,前世班禅的陵塔在文革中尽毁,幸有信徒将法体私下保存,因此后经国务院特批,由十世班禅主持修建了这合葬塔。而十世班禅正是因此事过度操劳,积劳成疾,撒手尘寰。于是国务院又特批并拨黄金,修了十世班禅陵塔。<br>  因为扎寺的这两大主殿都是新建的,没有历史的沉淀,也因为这些天来看庙看得有点疲了,扎寺看得很快,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只是看着十世班禅的陵塔与前所见殊无二致,而前些年还常在电视中见到的大师,已经被塑了金身,端坐塔中。第一次见同时代的佛,心里觉得有些恍惚,那感觉怪怪的,说不清。寺后有座很怪的建筑,依着山,高高扁扁的,象堵大墙。问喇嘛,才知原来是展佛的。扎寺的展佛节,喇嘛说是在五月。<br>  遇到一大帮人,自称也是北京来的,然而其中有两个,听口音确凿是广东人。这倒也不奇怪。我们这一拨,不也有个福建人。因而一开口,总被当成是台湾的。他们显然不是学生了,直接坐飞机来的。好象是六女一男,记不清了。今年真奇怪,好象流行一帮女孩一起出来玩,或者最多带上一个“党代表”。遇上好几拨这样的了。他们就住在那个旦增旅社,说不错。<br>  从扎寺出来,想包个拖拉机去夏鲁寺,连问了两辆,居然都不认识路。于是做罢了。夏鲁寺是元代汉式风格的,于藏地,固然是很新鲜,但于我们,兴趣就小了。<br>  晚上去爬山。在城角的一座小山上,有一座很庞大的废墟。不知是何时的何物,看来简直象一座布达拉宫。(后来知道,那是日喀则宗山的遗址。)古堡的断壁直上直下数丈高,坐在上面照相是不能往下看的。山顶也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玛尼堆。我们于是也捡石头堆了一座,愿明天的旅途顺利。 <br>                          
45#
发表于 6.12.2002 21:18:35 | 只看该作者
                          1997年8月2日   星期六<br><br><br>萨迦寺门前的经石   经半日车行,中午到达萨迦----被李甫称为最脏也最诡异的地方。<br>  很脏是真的。庙也比较破败。但花教的符号一眼可见:墙上涂着彩条,从庙到民居,莫不如此。庙里很多殿都供着一位留小胡子的活佛的象,大概就是萨迦派祖师,蒙古大国师八思巴了。还有本寺历代活佛的像。他们的帽子很奇特,方帽上斜拉着人字形的白带。<br>  大殿楼上关着一只女妖。<br>  很昏暗的室内,画着原始恐怖的壁画,女妖像面目狰狞,穿大白袍子,被铁链锁住手脚。(铁链是我们的猜测了,根本看不清。) <br>  也算够诡异吧。<br>  还有一件够诡异的事情是在另一间小殿的入口,门廊下挂着好几只动物的标本。正中央是一匹狼,旁边三只山猫(野狐狸?肥肥的)标本制作很粗糙,开膛处露着干草。但形态完整,皮毛也不错。<br><br> <br><br>  傍晚时分,到达老定日----岗嘎镇。远远看到珠峰,被一大片云遮着,只在云下露出一对宽大的肩膀。周围的大山上空也全是云。于是我们等。<br>  等着等着,周围的云或就地遁形无踪,或渐渐地向珠峰集中,这回珠峰是完全不见了。一大片云顶在其顶上,原先可见的肩,也被雾迷住了没了踪影。而顶上,却长出了一根巨大的云柱,形如向月而嚎的狼,忽如又变成哈巴狗、小老鼠。<br>  山没看成,云的表现也算精彩了。 <br>珠峰的云柱 <br><br> <br><br>                          
46#
发表于 6.12.2002 21:18:55 | 只看该作者
                          1997年8月3日   星期日<br><br><br> 珠峰<br><br>   早上起来,先看珠峰。云散了。只在珠峰和她下面的一排“小”山之间,留下了薄薄的一小片,更显出了珠峰的高。旁边的一座昨日被遮住的大山,现在也完整地现身了。从地图上看,该是卓奥友峰,8021米。卓奥友是一群山,雪峰连着雪峰,而珠峰却只有孤零零的一座,在前边的一排山衬托下,显出一种寂寞高手的孤傲。<br>  车从定日出来,行不远,发现了看珠峰的一个新角度。但云已经起来了,刚才还很完整的身形,已经又被遮住了。以后的风景,都是常见的:荒原、河水、牧草、高大平缓的山丘,远处的雪峰。。。荒原上有星罗棋布的土红色废墟,司机光明说,也不知这是何年的东西了。但似乎该是很久远的。有些稍大或稍集中,似乎象宫堡了。 <br>  车又爬上一片高地,周围有了新的巨峰。本来在车上一路唱歌的我们,发现下了车已经不能按原速唱完一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这里据说也有5000多米了。但我们很高兴还有劲跑了几步。和刚上高原时相比显然已经适应多了。再往前走,见到个巨大的玛尼堆,还有“珠峰自然保护区”的石碑。有群老外在那里踢毽子,我们也凑过去玩了一会。<br>  过了这个山口,车开始狂下,不择路地冲。然后就又进了山,几道弯后,到了聂拉木,一个山谷中依山而建的镇子。出镇,刚转过一道山口,风景突然一变,有了树。山上挂下一条条白练,有些就直接地浇在我们的车顶上。植被丰茂,有百年的古松,参天直立,却伸出虬曲的枝条。山谷中一条大河,水流湍急。我想起了九寨沟。<br>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樟木就在这样的山谷中现身了。<br>  经指点我们看到了远远的友谊桥,但海关就在眼下,是不能过去的。山中潮湿而多雨,云就在镇子顶上没了山头。<br>  这里据说是可以买到很便宜的走私瑞士表的,但我们不识货,未敢冒失。又据说这里的冬虫夏草极便宜且无假。但今天医药公司不开门。但这里的仔裤确实是很便宜。奇怪。<br>  晚上玩了把藏式吉他。初见是八根弦,正踌躇,发现原来只有四音,每音两弦。所以只弹单音也不会觉得单薄。主人说是在尼泊尔买的,350元。琴是“Givson”牌,让人怀疑是想冒“Gibson”。主人和朋友聊天间,时时地唱起歌来。虽然声音很小,但一样有宽广悠远的味道。她很喜欢我带来的美国Pick,我最后送给了她。 <br><br> <br><br>                          
47#
发表于 6.12.2002 21:19:16 | 只看该作者
                          8月6日   星期三<br><br>  从樟木回来极不顺利。头一天车在路上爆了三次胎,备胎也用掉了,我们只好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里等待过往的车辆,买他们的备胎——又得是同一个型号的,还得他愿意卖。结果第一天晚上只开回定日。想起来时到这里曾遇到一辆车,胎都爆了只好全灌上沙子开到了这里。——好歹我们还没有落到那一步。<br>  路上我病了一场。头天在樟木喝了不干净的泉水,爬山又吹了风,结果在定日发了一夜的高烧,然后昨天闹着肚子回到日喀则。<br>  今天一早又搭上班车,来到江孜。江孜,过去的后藏重镇,没有象拉萨、日喀则那么多的建设,保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藏式小城。<br>  城中的宗山上,就是著名的抗英炮台。电影《红河谷》的故事,主要就取材于此。但我其实并没有看那电影,从电视上看了片段,觉得全凭风光抓人罢了,演员虽然穿着藏装,但一看还是汉人,不伦不类的。这炮台其实就是江孜的宗城堡。“宗”是旧时西藏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与县。宗的长官——宗本居住和办公的地方,一般都修筑在小山上,便于防御而且富于威严。也许是由于两天没吃饭了,爬山很累。半山腰的一进小院已经开辟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面陈列着抗英战斗的文物,讲述着当年战斗的故事。英军惊异于藏民族的勇敢无畏,而我们则惊异于他们的淳朴和英军的残忍无耻。山顶的城堡边,我们发现了一个地牢。既然是地牢,当然没有窗。只在很高的地方有几个小洞,进不来多少光。牢里几片大石墙,将大屋子分割成一条一条狭小的过道,上面架着大粗木头。我们伸手试了试高度,正好可以把我们吊在那。<br>  从宗山堡的顶上可以俯瞰全镇,看到一片片藏式的民居,形成大片的肌理,几条胡同或直或曲,在其间穿行,成了很好的构图。山下不远就是白居寺了。周围大小的胡同最后都指向了那里。我们于是下山。途中,身后忽然响起歌声。回头看是跟在后边不远一个藏族的姑娘,边走着就旁若无人地大声唱起来,唱的又是那首“青藏高原”,声音就想这里的天空一样清亮高亢。我们于是放慢脚步,等着听最后那一声高音——最后终于折服了。<br>  白居寺的看门人一张口就说票价三十。我们告诉他我们是中国人,他居然不信,要看我们的身份证。这真是从没遇到过。好在我们都随身带了身份证,才得以享受中国公民的票价。白居寺主要因十万佛塔而著名。佛塔九层,周身一百零八门,内佛像和壁画佛据说共有十万之多。那些佛像的风格各异,有些佛似乎像印度人,有些又像我们在内地见到的样子。<br>  站在塔上再回头看宗山堡的背面,显得更加高峻了<br> <br><br> <br><br>                          
48#
发表于 6.12.2002 21:19:49 | 只看该作者
                          8月9日   星期六<br><br>  今天一早,他们坐上回格尔木的汽车走了。我的飞机票是后天的。<br>  一个人没事,又去转八角街。无意中发现一间不起眼的小店,招牌上写着“订做、修理天珠”。“天珠”不就是那种“三眼珠”“五眼珠”的吗?对于它的来历,一直还没闹清楚。藏民说,那是龙脑袋里的一块骨头。<br>  进屋看,老板两口子正忙着制做呢。我就坐下来一边看一边跟他聊。<br>  老板是个浙江人,84年就来了拉萨。看他做那珠子其实也很简单,用的材料就是补牙的那种高分子材料,加油画颜料调色。用一根车条做芯,裹上几层铅皮做配重,外面糊一团白树脂,用个模子一压,成型——该是深色的部分,都凹下去。于是一个胎做成了。剪掉毛边,挂着凉干,再在外边包一层深色的树脂——主要是填到凹槽里去,再凉干后打磨光滑,最后抽去车条就行了。老板指着做好挂着的一串一串告诉我,按大小(“眼”的多少)不同,批发价从0.50到1.50不等。看来我在摊上买的时候给的价钱还基本不差了。要价却总是一、二十一个的,因为他们总说这是“天珠”!<br>  我又问那个问题:“天珠”到底是什么?老板却也说不上来。但他告诉我,确实是有真的天珠的,样子就和这个几乎一样,但是完全天然形成的。他就曾经修理过真的天珠:把断成两截的用树脂接起来。这样一个珠子值上千——如果是完好的真品,就值上万了!<br>  天然宝石能形成这样规则的图案,有些不可思议。但想想布达拉宫那尊天然形成的楠木佛像,也就不算什么了吧。我早已开始相信,这里是一片有神灵的土地了。前天回拉萨的路上,时常就有彩虹在车前方出现——虽然没有下雨。最后,看到一道彩虹直指向布达拉宫。<br>  但是有神灵并不妨碍商业的运行。老板告诉我这条街上许多的所谓“骨制品”也是这么做的。象我买的那种鹰神,他也做过,批发价30块。我买的时候,听到过六、七种不同的报价,最低的65,最高的300——那一定是把我当香港人了。<br>  老板听说我是北京来的,告诉我琉璃厂也有他的货。他还为一个据说是为拍电影的人做过一批假玉器。我看了图样,都是照文物做的,玉带、玉佩什么的。他似乎对仿制文物技术很感兴趣,还有意去北京发展——因为我告诉他北京这些东西卖的很贵。而且他的原料也都是从东北进来的。<br>  临了我又问他关于绿松石,他说那种石头其实原产应该在河北一带。藏族那么喜欢,是因为那是当年文成公主带进西藏的。所以现在这里卖的松石,多数是用高压把颜料压进石头里边做成的。<br>                          
49#
发表于 14.3.2003 20:45:2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来这个板块看,就先进了这个主题,因为西藏一直都是我向往的地方。然后就被cappucino的照片所吸引了 <!--emo&--><img src='http://bbs.kaiyuan.info/html/emoticons/ohmy.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ohmy.gif'><!--endemo--> ,一个人不禁不断的发出赞叹声,看来一生不去一次西藏那片神秘的土地上,真是白活了。<br>本来我是不喜欢读什么游记之类的文章的,没想到看了天一的日记,忍不住一口气读下来,一个字,爽!天一谦虚了,你的文采不错吗。读的我感觉象自己去了一趟那里是的。我真的是掉进你写的东西里面去了,等我看到最后一篇8月9日星期六的时候,突然发现没有后面的了,你不是说你是后天的飞机吗,按道理,还应该有10号的日记呀。是不是还没有贴呀?看的真是太过瘾了。<br>真的,以后去西藏一定先找你咨询一下。 <!--emo&--><img src='http://bbs.kaiyuan.info/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endemo-->  
50#
发表于 15.9.2008 18:2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1.6.2024 07:2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