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在对纽伦堡学生会的组织运作的理解上有些人确实有些误解。* B1 b$ D1 R" w/ }3 A( }
这里就短说一下我眼里的民主:
7 z2 \6 a, }. f& L- h6 t, H4 v% u0 [- r
7 P4 }) \. ]. A, ?# ?! V( l: e! P我们每一次办活动都是大力宣传希望有毛遂自荐者站出来说“我要做。。。。” 比如我自己从第一次的相约纽伦堡就说:“我要做导演!” 之后的总结会上我受批不少,但我决定再挑战一次,当时会上的人都可以做证,我自己举手说:“我还要再做导演。”当时就是想不要再有那么多批评。“李导”的称号就是这样来的。" A6 y, v m1 X
, t, i5 O$ F; Y+ x
“相约纽伦堡”,“慕尼黑看球”,“春晚”,“信息沙龙”。。。。大家可以看到,通过每一次做活动都会有一些新鲜的血液注入纽伦堡学生会这个学生组织。这个组织不是帮派,最实际的说法是在德国有了这个学生组织更方便为牛堡的中国学生谋福利。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地在德国政府登记注册?不说大话,只讲一个极简单的例子:我们募捐现场有个妇女协会的领导人问我们这个组织有没有在官方注册,我说正在进行。她给我们抛出了一个很美的绣球,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是已经官方注册的中国学生的组织。# e9 S6 n- I/ C9 i
1 r+ N+ T# E- @* b4 J说到这次的活动是过河卒同学自己争取要做主办人的,学生会就给他提供各方资源支持他。主办人已定,贴出帖子的当天就有不少人来电来信报名要求为当天的募捐现场服务。这里我要说可能有点误会,主办人本来想跟志愿报名者一起来做筹备工作,但最后大部分的筹备工作还是只落在几个人的肩上。与每次活动规则一样,主办人很负责的阅读热心朋友的来信,有一些同学提建议。建议被采纳的前提在于她的可行性,有些建议我们就采用了,成功的案例就是千纸鹤。在募捐活动前一天,我们专门通知已报名的志愿者召开小的碰头会,我们说得是:在我们给定一个大的前提和框架,鼓励大家个人自由发挥,自己想怎么宣传都可以。在之后的现场来的志愿者远远超出了我们之前的登记的人数,但是只要他们愿意帮忙,来了我们就提供宣传的材料,把他们安排到相应的位子。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国人空前的团结。
. z9 G! N1 T8 m O4 }: x9 d
, Q8 G- l/ `4 u, w- v1 L: ?好啦,希望我说的这些有助于推进大家的互相理解。中国人是团结的民族,我们要一直团结着强大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