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jackysweethear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个姓赵的前辈出书了,有他的粉丝不?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1.5.2009 11:4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chinaqt 于 21.5.2009 12:46 编辑 6 w. t+ @0 R, n5 d0 F5 H
8 l* `) ~* k# w$ I+ k& u. c
作为一国之长,他心不狠手不辣,缺乏危机处理的能力。
( ]/ O; ?& \+ k4 R  n; d) K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是好人。
1 m) z" z6 y* U, I# ~% D) h; ]管理国家,也许胡的冷血钢炼,就像他在西藏一样,更加合适。7 M- k$ [% u. V  L1 [/ f7 L
事实证明,赵在当时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和对国家发展的思路上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1.5.2009 12:09:02 | 只看该作者
他对学生的判断确实错了。学生早就失去了理智。本来可以见好就收的,可惜错过了好几个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1.5.2009 12:33:38 | 只看该作者
唐尧做天子的时候,伯成子高做他的诸侯。后来唐尧将王位禅让给了虞舜,虞舜又禅让给了大禹,于是伯成子高辞去了诸侯的职位,回到家里耕种田地。大禹不知道伯成子高辞职的原因,所以前去探望。
% i7 o8 [1 b- e9 M
9 p4 w3 t- X. T* G$ Q  大禹见伯成子高的时候,伯成子高正在地里耕种。大禹很恭敬地站在下风问伯成子高说:“请问先生,过去尧帝做天子的时候,先生做诸侯。后来尧帝将帝位让给了舜帝,舜帝又让给了我,先生便辞去了诸侯,加种地。这是为什么?”  A8 x' T1 S6 I7 \! C* x
8 T6 ~* p* d  Q0 W. K0 {! b9 R, U) v
  伯成子高回答说:“过去尧帝做天子的时候,不施奖赏而人民勤勉,不施刑罚而百姓畏惧。当今您施赏施罚,不但百姓自此而不仁,而且德性自此而衰退,刑罚自此而确立,后代的混乱也要从此开始了。先生为什么还不走呢?不要在此耽误我的事情了!”! [, H. e4 l) z- O* x! G: j
* b2 Y3 [3 \$ J
  说完之后,又低着头耕他的地,头也不抬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1.5.2009 12:5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1.5.2009 13:14:10 | 只看该作者
21# jadeweg ) p& ^; K: g: M) D  n- `
2 Q' C6 y( a7 N
没看懂你想表达什么。有什么观点不能直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1.5.2009 17:52:40 | 只看该作者
做帝王本身就是一种遵从天然行事的差事,可是后来却不同了,人的的智能越来越发展,越来越用自己的主观意念改造人世,结果不但扭曲了人的本性,而且造成了人与万物之间的矛盾和抵牾,由此产生了人们所说的“乱”。
& O0 n$ N7 r0 C; L+ r& b" ?0 \8 N/ W8 _# w* A) C/ S
  “乱”本来就是人用自己的主观意念治天下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反回来要求人们去治理,于是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造成了“乱”上加“乱”。这个时候,所谓的君王,正好是充当着造“乱”的角色;所谓的官,也只能起到“乱”上添“乱”的作用。% h' a* C% h5 c2 k

" g2 h! `! V( Z                                                        ----摘自庄子文化《随物无恒难配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1.5.2009 18:58:40 | 只看该作者
24# jadeweg
# @+ V3 U: h+ C% e
. A' J4 ~5 @" e那和出书的直接关系或者内在联系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1.5.2009 19:3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chinaqt 于 21.5.2009 20:34 编辑 0 S2 Y  S* f8 s% _7 n4 x* N- q& I
" e6 A% x& r8 w4 _
jadeweg  说的是老子庄子学说,所谓老庄只强调无为而治。在汉武帝时,儒家的强调纲纪,礼仪和等级思想正式确立了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并以此为基础,让中华这个民族繁荣昌盛了近2000年。
' Y  F4 E# {, K, Y  t& {9 z) x虽然老庄学说没有统治地位,但他的主题思想,无为,和 国富论中的 无形的手的 哲学理论的解释很接近。同时孔子之道强调纲纪,是不是和西方强调法制建设的观点很接近呢?
2 D. [- l7 B0 M4 g1 i老子那时无为,没升华到要有国家纲要的地位。孔家的儒术,不知道国家必须凌驾于具体事务之上, 害得皇帝天天要批朱批。这些人,为什么没想到老庄孔孟可以并一家呢。" q+ F; K$ p3 @! B
哈哈,中华文化渊博,而且比西方的正统理论早了那么几千年。( G0 G/ F; \3 L) F4 \1 O# C3 a2 f
0 {( |" p+ W4 |3 Z
茶余饭后,吃完樱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1.5.2009 19:49:35 | 只看该作者
刚刚摘的,爬树爬的现在还脚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3.5.2009 09:4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7.2.2025 15:0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