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68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决胜始于庙算10-22为了永久的不分离,人生需要认真的庙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8.8.2009 08:2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篇文章,是一年前写的,主要目的是,和无神论的朋友做探讨以前,我希望他们明白一个问题,我们并不能因为自己性格上已经养成的不好的习惯,即,把自己不知道的事务,就当成不存在的事务加以否定。很多人看似是否定宗教,但是,他们在使用否定的这个动作的时候,决定那个否定过程的是他们的对待事务的性格。当一件和自己原本心意不符合的事情,过来的时候,你是会否定,还是会肯定,还是会静观其变,找到你原来心意和这个事务的相同和相异点,不同的对待方式,表现的是不同的性格,而不同的性格,会决定你以后的人生道路会如何走。因为过去的你,决定了现在的你,而现在的你,必然影响到未来的你。
   文章里面很多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另外一个网站的,具体我就不改了,全文涉及的是哲学和逻辑的运用,看起来很费劲。但是绝对会有收获,这一点我很肯定。
2#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08:27:43 | 只看该作者
本系列的目的,是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真的能够如我们对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正确的进行思考骂?
没看过10-21的,先看看10-21,那是前篇,首先把人生最后要经历的事情说了,不想未来会如何,是很难看清楚现在的。

记得有个故事说,一个年轻人看完了一本很老的书,结果在最后一页,里面夹了一张支票,是给能够看完那本书的人的奖励。小哈的这篇东西也很长,有一万字左右,所以在最后小哈会讲一下自己在2005年的时候,对房市和股市的预测,3年以后证明了当时的看法。关键也不是看小哈预测的结果,因为毕竟答案就是两个,要么卖,要么不卖。所以,要看的是预测的过程,也许完整地看完了整篇文章,再去看那个结果,才更有意义。虽然不是给各位的现金支票,但是我们都承认,人应该掌握了一些思考的技巧,这才是比金钱更可贵的东西。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有大有小,有些大的问题,可能不仅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思考技巧,而且还会因为我们知识不够,所以被简单的一笔带过,复杂问题简单化,用简单的对错,或者一些以旁支细节的依据为主的东西,做个简单判断。比如人生这样大的问题,很多人会回答,人死了就死了,象灯灭了一样。事实是这样吗?当然如果真是这样的化,小哈就不写这个系列了。
而有些小的问题,却又会因为思考技巧的不足,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在小事上面得不到正确的结果,这也许是不重要的事情,但是一个正确的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突然形成的。我很难想象,当一个人在一系列小事上面都犯了不同程度的错误,他又是如何能够在重大的事情上面做出正确的决定呢?所以系列22会着重谈庙算,也就是思考。而23会着重谈人生。
下面正式开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08:28:12 | 只看该作者
一,从建立观察人生的模型谈起
一个还没有走完正常人生一半的人,会从什么角度来谈人生的庙算呢?
论坛里面都有80年代就是万元户的前辈了,我还很年轻,其实要我讲这个题目,确实不合适,不过正如老话说的,成功一定有规律,失败一定有原因,关键是找到如何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所以,本系列不仅讲的是人生的庙算,小哈还会讲到一些自己在和团队做事情的时候,对项目进展到不同阶段,里面涉及的不同人的观察比较,以及自己收集这方面的经验和理论。
经验和理论的区别是,经验偏向从统计的角度来看是不是有解决问题的规律可循。而理论是用来指导分析问题的规则。两者结合起来,用来分析这类自己一时不能看清的事物,以便将来找到较合适的解决方案。
所以,对于还没有走完人生的人,要他们来研究人生的话,小哈第一个经验,就是建立模型。模型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相似的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的异同,来获得对我们想要知道的未知事情的灵感。当然,如何建立这个模型帮助我们去观察我们想知道的事情,这也是挑战。
所以,第一步,如何建立这个观察人生的模型呢?
小哈有个爱好,收集不同人的人生的终结。因为小哈是这么想的,小到工作经验要借鉴,生活、婚姻经验要借签,大到生死经验,难道就不要看看了别人的吗?只是,和做企业、做事业不同的是,我们讨论的是,人生。所以,由于我们要观察的跨度太大了,从而加剧了观察的难度。
大家也可以试试做小哈喜好做的事情,借签他人的经验,在平时阅读的时候,注意积累一下这方面的信息,从达官贵人,到可以上媒体报道的普通人的琐事,当针对某一个问题的样本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你慢慢会发现,无论是工作、婚姻、生老病死,原来人生应该说是真的有规律可以寻找。因为看看那些人,他们是如何过一生的,经历过什么,遇到过什么,最后的结局又如何,抽丝剥茧,透过繁华的外表看本质,当人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人的一生的时候,这句话,就是那个模型的核心。比如骄傲者必败。最近有个震撼的例子,某位地方要员落马,震撼全世界。在他的经历里面,有这么一个记载,80年代,当他还是副市长的时候,在国家领导人下榻的宾馆,不顾领导人在休息,对阻止他打网球的警卫出言不逊。
同样,大家也一定记得在512地震以后,被广泛传阅的梁晓声的,地质局长和一顶帐篷。这样的例子还非常多,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我想,如果大家同意,这个通过借鉴他人人生经历,把他人生活轨迹画一下,每个阶段,经历了什么,因为他有什么样的品质,所以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当一条一条线索被建立起来以后,一个模型也就建立起来了,随着更多的人被参考,更多的模型被建立起来,我们一定会从里面找到共同点,这些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开始庙算的参考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08:28:2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步,让我们回到本系列的主题,人生的庙算的时候。另外还要回答一个核心的问题,到底什么是人生,该如何去认识人生?
这都是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有很多的哲学定义。我想,还是这样转换一下问题,是不是可以把人生看成是每天生活的叠加,也就是在具体的每天生活里面,我们积累了面对未来生活的想法、计划、处理问题的经验、生存的技能、金钱、等等东西,然后过完了24小时,迎接了明天,以此类推,随着年龄的增长,遇到事情复杂程度渐增,这样渐次完成整个人生的过程,(当然我是说,在正常情况下)。
我想,大家也该不会反对,人生就是这样悄然而过的。
这里我要谈的是小哈理论一,人今天做决策的依据是来源于昨天养成的习惯,而今天决策的过程、结果,会影响到明天下一个决策的形成。人的标志就是思考,他的人生就和思考、决策紧密地时时联系了在一起。认识人的思考过程,也就是认识人是如何过一生的过程了。
所以,我们每天的生活既是对过去生活的延续,也是对未来生活会产生影响,过好每一天,或者说,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修正过去的错误,做出合适今天生活的决定,培养对过好明天生活必须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这就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渗透进每一天的整体活动。
第三步,有了模型,还得谈庙算,这才是本系列的重头戏,因为人生是人人都要经过的过程,但是为何有人最后有善终,而有人落得成为他人的话题,我想皆和个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执行力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08:28:59 | 只看该作者
二,那么到底什么是庙算呢?
一)从419柏林游行谈起。
还是借用建立模型这一条,从大家共同经历过的419柏林游行,看看庙算的具体构成。

庙算就是在做事情前,首先要事先要有一个信息收集的过程,然后拟定方案,同时要做可行与不可行性的分析,然后设想一下最后可能实行的结果,最后要对这个结果要进行评估,用这个评估重新回来检讨方案,当然也要加入适当的谋略,做为达到目的的催化剂,最后就是执行了。
方案的作用是,是在以后具体执行的时候,要有依据,依据告诉我们,如果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我们该如何处理,如何思考,才能避免风险,最后获得近可能的合乎自己愿望的结果。
对人生的思考,也应该是如此的。
今天我看了一篇国人在欧洲做旅游的时候,她写了她碰巧经历反藏独游行的,看完了以后,眼角不仅又湿润了。至少在2008年4月以前,大家都没有经历过组织过真正的游行。当我们把参与419全球华人游行做为人生一个回忆的同时,请别忘记了先期开始的那些小规模的游行,他们为419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因为决胜始于庙算系列的1、2就是通过研判照片412在海德堡等地前期游行的结果,预测419柏林会遇到的风险、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旗帜、核心诉求、口号等问题上,这就是事先对信息的收集,对外部环境的分析。
系列3、4讲的是419游行核心的战略和策略问题。偏重于各种诉求。口号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的分析。我想,419游行以后的各方面反馈的情况,证实了当时这两个系列的提出的观点,用沟通德国群众,传递西藏历史和现状这样的策略,胜于直接揭露西方媒体撒谎,这样以眼还眼的策略。但是直到系列5出来之前,对抗策略还是占了主流意见。
庙算系列5和6的本来是不用出来的,但是游行即将开始之前,外部环境产生了变化以――德国人突然给我们增加难度。所以,系列5和6谈的是,我们该如何相应进行调整的问题。特别是内部心理调整,用正确的心态去参加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人生第一次的游行。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按照我们的事先的愿望顺利进行的,我们必须适当的做出调整。这就是庙算中另外的一个重要部分,及时调整。
我想,也正是德国人两次要求我们改变游行形式的举动,让我们真正领教了,事情没有大家想像的这么简单,这也奠定了最后大家认同了,用沟通这样的策略,取代对抗策略。如果没有德国人设置的障碍,我想,这个策略转换还是很难的,因为前期各地自己准备的的口号和标语,不约而同地反映的很多是对抗,而不是和解。
在法国和英国,他们也最后采取了沟通和友谊的策略。其实,做的是同样的事情,但是就是关键词的差别,也就是这个细微的差别,决定了最后的效果。话稍微说远去了,德国现政府对中国用的也是对抗为主导的战略,和过去沟通为主导有差别,当我们在指责他们外交政策的时候,也要检讨自己,看看我们自己,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少人也主动采取了对抗的策略,可能这就是整个人类的人性的弱点吧。
庙算系列1到6,反映的核心,就是我们要告诉德国人,我们将长期向周围的德国人宣传真实的西藏,来消除双方的误解,因为我们两国有共同的利益,而且可以增加友谊,不受一时不良环境的干扰。
事先预测结果,用来指导事前的准备,这是庙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用未来的结果,来确定今天的策略。有一篇庙算的题目就是,今天我们做的事情,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判断419成功的参数之一,是德国前外长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我们从游行中,看到了中国人对政府的满意。哈哈,挺有意思的对比吧。我想我们是因为气愤媒体的撒谎,才出去的,出去的时候,火气还是很重的,但是他们读到的是满意。鉴于他们对游行文化的长期认识,不得不说,他们还是对的。
参数之二,就是女总理在亚琛工大回答中国学生提问时候的那段话,德国的民主也经历了300年的过程,这段话后来几乎成为了德国政要说到中国问题必说的话。其实她没有回答这个同学真正的问题,而且是没有必要在那个场合下说这个话的。这次是属于真正的借题发挥。
419柏林游行之所以最后能成为海外华人成功表达自己声音的组成部分,是有非常多因素在一起共同作用的。包括跳出来主动被斩杀的法国高卢鸡,比德国麦德隆还有名的家乐福…….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中国真的强大了,强大到西方各国不能轻易忽视了。至于后面为426汉堡、518纽伦堡的系列,根据各个游行遇到的不同的具体情况,侧重点也不同,从直接针对媒体,到针对宗教的,不同的庙算,不过一切俱往矣,就不谈了。
在这里重提419,是通过建立一个模型,回忆经历,我们可以更深切地看到,庙算是一件事情要成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没了这个过程,靠想当然做人、做事,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总结419的经验,用对抗媒体的诉求,还想让通过吸引媒体的眼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揭露媒体撒谎,这本身就是一个经不起逻辑推敲的事情。用指责媒体撒谎的方法,不仅是自己又站在整个德国人对立面的可能性,而且还要费劲去证明,又缺乏了操作性。但是,我们走高一步,把媒体扔到一边,就去和德国人讲西藏的历史,讲西藏的现在,讲那些真实的东西,这样不就是把媒体活活地放在火上烤了吗?

结合小哈理论一,我们的人生是由每一天构成的,游行加上地震的事情,前前后后折腾了我们差不多三个月以后,它在我们的人生里面又写下了什么呢?还是象流星一样过去了呢?它又对我们的规划自己未来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庙算游行该如何搞的,人一辈子能轮上一次这样的事情,也就够了。但是人生确实是每个人都要认真计算的事情,所以知道了庙算的流程以后,还是回到核心问题上面,如果进行庙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08:29:19 | 只看该作者
二)庙算是思考力和执行力的结合
庙算从实战角度而言,归根到底有还是思考力和执行力的结合。
一个正确的思考,不会是从天上平白无故地掉下来的,一定有它形成的背景原因,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是谓缘起,,对一个重大事件的思考能力,也不是突然会形成的,它是来源于对日常事物的思考的累加。所以,为了更直观地解释如何思考。大家会看到小哈选择了很多有争议的话题,为了表明,本文的适用性,小哈选用的话题,尽量都是从我们这群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中间,真实发生在我们这个论坛上的各种的事件。每个人对这些话题,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小哈用这些话题,不是为了争吵和辩论,而是为了说明问题,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去着迷于讨论这些话题,因为很多话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同时,我也尊重各位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就不参会任何对这些话题展开的讨论了。因为我们的不同,才让世界更多彩。

以下是引用一篇藏版贴出来的文章《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力量》两段段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08:30:37 | 只看该作者
1,做为正方代表,小哈在那里写了一句话,要说一句,有个叫李银河的鼓吹性交自由化的,堪比范跑跑,而且更可恶。毁我道德长城。因为最害怕的就是,提供理论依据的,理论依据的出现,就是市场需要的反应。
2,做为反方代表,有个朋友告诉了我们李银河的观点,
李银河没有主张“卖淫合法化”,而是“卖淫非罪化”
李银河:合法化我不赞成。我比较赞赏的是“非罪化”,“卖淫非罪化”就是说把它作为一个道德问题来处理,在两个成年人之间自愿的一种交易行为,不管有没有钱参加进来,我们不认为它为罪,但是我们从道德的角度要谴责它。。。
李银河写文章很多,关于她专访很多,研究领域涉及同性恋,两性,女性,婚姻。。。她所探讨的绝不仅仅是卖淫问题。不愿意看她的blog就看看 http://it.sohu.com/liyinhe/,大概了解一下。

一个非常美妙的关键词,卖淫非罪化。爱因斯坦在面对别人质问他,是不是需要100个人来质问他,他才认输的时候,曾经这样答道,如果指责是对的,一个人就够了。对于李银河的关键字,也许几个圆圈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08:3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08:31:41 | 只看该作者
从这几个圆圈关系来看,大家能够很直观的明白,从逻辑上面讲有几点
1,        非罪的逻辑外延大于合法的,也就是说,很多事情不一定合法,但是,它们可以属于非罪的。
2,        合法的一定是非罪的。
3,有罪的逻辑外延又大于不合法的,因为很多事情,未必最后能够用法律制裁,但是确实是属于犯罪了。比如有个案例,有人教唆他人自杀,事实经过旁人举证,但是犯罪嫌疑人的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竟然证明了证人是有其它目的的,所以最后法院没办法判决。同样辛普森案也是如此,当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他杀了人,而且有证据证明,但是法院照样可以判他无罪。不过大家可以查查这个人的结局,很不好,最后他很聊到,竟然靠打劫为生,他也是个现成的模型。这些例子就告诉我们,法律其实可以做的事情很少。

所以,李银河提出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界定,到底什么是属于非罪,什么是属于合法?到底什么是有罪,什么是非罪?什么是道德问题,什么属于法律问题?道德和法律各自的作用?如果卖淫的后果,造成了对方婚姻的破裂,或者造成了性病侵害,构不构成犯罪?当卖淫成为一种风气,对整体社会构成不构成破坏力?纵观历史,从西方的古罗马到中国的南北朝,最后卖淫成风的朝代无一例外全部毁灭,这背后又蕴含了什么规律?
我们可以看到,看似一句美妙的看似很有道理的话语背后,其实有很多不那么好解决的东西放在那里。这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吗?

当然今天的主题不是讨论这些,而是借这个建立谈的小哈理论二,做思考前,人必须首先有足够的知识,用这些基础知识来支持思考,这样才能有效进行思考。这一点,其实是很多人会忽略的事情,往往知道了一些皮毛,就当整个事件就是如此了。在上面的例子里面,这起码的知识,就是得能够画出图1里面的那几个圆圈,知道什么是形式逻辑。所以,必要的知识,是我们能够解决问题的钥匙,当人没有了知识,就容易偏离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08:32:07 | 只看该作者
举例子而言,在西方对藏独最支持期间,小哈曾经整理过德国人经常会问的关于西藏的刁钻的20个问题,然后写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供大家在回答西人责难时候参考。其中有三个问题,俺的回答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问,中国对西藏文化进行了毁灭。回答的核心,可以横行比较爱斯基摩人开电动雪橇,亚马逊丛林的土著人走向城市生活,在西藏也经历了这样的现代化的冲突,这是包括文明和文化冲突的,我们不能因为要为了迎合自己猎奇的心理,而勒令他人保持原始文化,同时不尊重藏人对现代化生活的选择。
2,问,中国靠移民侵略西藏。回答的核心,这是市场经济自动调配人力和经济的自然结果。在2008年2月份全世界都报导了中国的春运。在整个中国移动的民工数量,堪比欧洲人口的总和。同样在西藏,也吸引了各种人来补充了国家在经济上面的不足。从暴民哄抢商店就可以看出,他们对物资的需要。
3,问,中国没有宗教自由政策。回答的核心,宗教的作用是稳定社会的,任何政府都会支持能够帮助他们稳定社会的力量,而反对任何破坏社会的力量。当宗教能够真正稳定社会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当有人借着宗教的名义破坏社会的时候,自然也就有来自政府的反对。
我想这些回答,就是对理论二的注释。要有足够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8.1.2025 15:3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