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话可说的代言人 林栋甫
' H5 o9 l0 M+ ^5 C% @5 D
5 M( k5 q* x4 ~
我崇敬的毕克老师
: X4 Y2 o) r* v1 K, i1 n2 }! O: K2 A8 E8 f& M9 F
因为此前长久的译制片配音工作,所以,我总忆起中国影视配音界的先师们。那么多日本、欧洲、美国的电影大举涌入,给中国百姓的彼时的生活带来了多少乐趣!而给译制片配音的演员,他们中许多人的声音几乎是所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毕克,便是这样一位永远停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中国艺术家。0 l; D% {( g0 L+ J
. o; c5 Z, U/ ]$ h5 U! P" `阿姆斯特丹,无论你是谁,从哪儿来,在这座宽怀的城市里你都可以舒畅地呼吸。你看那美丽的房屋,窗比门还大。
- B3 _+ H. K5 \0 v% n) x3 a' y9 U
! w+ E9 W9 I- ^; E# g这会儿我坐在NH城市中心酒店,我面前的窗是巨大的一面玻璃墙,我叫它窗是因为两面都有窗帘。窗外雨很大。天色还没暗下来了,都已经过晚上10:30了,天空还有很亮的蓝色。我正对着的是个十字路口,路灯已开始亮起来,与交通红绿灯一起在很湿的路面上相辉映,很大很密的雨点儿把这些灯光与房屋的倒映打成了颤动的光影。好多张脸出现在这光影里……定格在光影里的是毕克的脸。
( A7 ]( `! F: F4 Y6 t9 b8 X8 Z" V# o0 p) F4 S" f: j @% S
他的头发很长,被枕头托着向两边散开,苍白的脸色已表明他病得很深了。他眼睛很亮显出高兴,还企图坐起欢迎我的来。他的脖子上缠着厚厚的纱布,有一根管子从里面出来连通到床下的一个玻璃容器里。他不能说话了。一块白色的塑料板放在他胸前的被子上,小白板的夹层有根东西可以左右滑动如同黑板刷的功用,把写上的字擦去。
- I. y: @: n, b9 c% k- p/ _
9 Y3 X1 K* {( @7 `6 w. v: Y/ w' ^在他身边照料他的是一位老妇人,从她向我打招呼的样子,我断定是他生活在美国的妻子。毕克在白板上写了“林栋甫老邱的学生黄毛的朋友”给她看,她跟我握了握手,招呼我坐,便走开忙她的事。
8 _% i" O+ w* g* H- d/ s& z' D4 g( i2 S
我把椅子拉近在他身边坐下,把他那只没插针输液的手握在我双手间,他也握紧我的手。我不知开口说些什么,只是以微笑的脸对着他。他的手突然很使劲地紧握了我的手几下子,然后把眼睛闭起,眉宇与嘴角紧紧锁起,鼻孔张大气息声很大,胸前被子上的小白板已一上一下起落着……# x9 f: l3 C8 k- A0 Y7 m q" L8 r
( N6 B# v/ e$ I2 v0 j. w
我从没离他这么近,从没感受过他这样情绪,所以我更加不知如何说话,即便说了,也说不成话,只会带出哭声来。: X! H3 ?2 E: J3 Q4 g+ n( s
$ u4 R! j* N/ ?: F- A. `我与毕克的交往肯定算不上密切,我也没听说过他与谁交往很密切。他以前住在安福路时我跟大师兄邱必昌(邱岳峰长子“黄毛”)去拜访过他,之后也在不同场合见到他几次,都谈不上交往。一个无名小辈能被他记住并叫出名字已经是很荣幸了。可以算是交往是从他到我的办公室来开始的。
( y; ^2 n5 N# s8 m
" ~% l& i* k* T1 o; U! {+ s那时,我已经在上海电视台的“海外影视”参加了很多部戏的配音,可自己的“正式”工作是在一家报社。与报社在同楼的是一家医院,有一位名气很响的专治哮喘的医生。我请他给毕克特别照应,希望他能治好他的肺气肿的老毛病。第一次他是由译影厂的程玉珠带来,后来他自己来了几次。每次来看完医生我都请他到我的办公室小坐。我那时与他在一起已经觉得很轻松自如,觉得他已经把我当朋友了。有一次他来看完医生后在我这儿坐了很长时间,我们东聊西扯地谈了很长时间,就是没谈到配音。他那天好像很高兴,不想回家,但又很知趣地问了好多次“不耽误你工作吧?”。那天他离开之前起身时看了我一会,然后很低的声音很慢的语速说:“你又说又写的,很辛苦的,不要因为年轻不注意身体。”我送他下楼,握着手他又说:“你有时间来我家坐坐。”* F1 V" t$ q/ c5 B
6 |9 z% y: z% O! W6 M大堂酒吧的小伙端来了一杯红酒,又顺手把我已喝完的一个杯子收走。窗外的雨好像停过了又下的。天已完全暗下来了,因为灯光更晃眼了。, v; \6 |; g' m% l) E9 A
3 w" A5 d/ m) g# n1 R6 M
上午带女儿去看了梵高博物馆,其实这是这次带妻子女儿来阿姆斯特丹的主要目的,女儿爱上了画画儿。
# U6 g. o! C+ I7 V
* q4 ^4 u2 t) k! X梵高一定是个极自我的人。他孤傲地在贫困中画他不为当世人接受的东西,唯一的知音是他的兄弟。他曾租下一所老房子,盼来了另一位另类——高更,想与他在艺术上沟通与合作。两人却水火不相容,最后他用刀赶走了高更,也用刀割了自己的一部分耳朵。
) y" I6 u5 A: P- z" a: _毕克有极富磁性的声音与极高的念词功夫,在很多部电影译制片中他为正面魅力男主角配音,无数人知他的音,可那都是他的“代言”,他自己的言、自己的音谁能知?2 _& U6 e# V& C9 {: ^& i
* {1 n8 X) q4 C% T在上海已过时的火车西客站附近的公寓楼里他独居了很多年,直到他最后被送到瑞金医院的病房里。
9 z3 E6 `6 H$ g# M9 ~
' P& S, m4 {# g( `. i A8 ?我和金琳有一次一起去他的公寓看他,偏偏他那天有事出门去了。事后他给我打电话说:“太不凑巧了!我是不出门的呀!”我答应他还会去看他,可再去看他已是在瑞金医院了。- v8 K% d4 g3 f6 @
; ]7 A/ T/ h# s" k& D) U6 P, h
我们俩的三只手很长时间地握着,相互微笑地看着,其间他以点头与摇头来回答我的“睡得好吗?”、“很难受吗?”,然后他把手抽出在小白板上写下“当年著名的代言人,如今却无话可说。”写完他苦笑一下,把眼睛闭上。2 K! f# w, U, x
/ T( [9 n: ?$ }3 D: E
我也无话可说。病房里只有那根管子连通着的那个大瓶子里呼噜噜的气泡声。
) w; E* `! `+ Q# T& {3 j& F) X+ w. Q5 F+ d7 u9 ^' \, e
“每天可做的事就是恐惧地等待吸痰。”他又写道。他太太也在一旁说:“像上刑一样。时间到了,他又紧张了。”毕克接着在小白板上写:“你走吧,她们要来了。我不要你看到。”. U6 k) X. a4 m% Z6 J
7 D+ f2 P1 Y3 Z1 j$ \$ F
我当时没离开是错的。他在吸痰时喉部发出一阵阵很沉闷的呻吟,他的身体在剧烈的抽搐中不时地蜷缩起来……% \. s) k5 J8 {5 g- A+ K
* O. r& J$ y$ w' B6 D- S
我原想留下陪他,觉得在精神上可以与他分担痛苦,事实上我非但没能减轻他的痛苦,反倒是目睹了他不想让人看见的惨相。这惨相还一直在折磨我,每当我想起毕克。
. ?/ N; ^/ ?# B5 d4 H4 z
; N5 a6 H/ [8 h4 k/ }他写了“你来我很高兴!有空的话请再来!”,可我再去见他时已不是在医院了。
% P% {, T+ u* C k8 n# s
9 k( y2 r; `+ g8 H" j以前我到过荷兰,我喜欢荷兰人。人家在三分之二土地低于海平面的国土上建立了美丽快乐的家园,风与水很大造就的是很实惠又诗意的风车,最美的郁金香只开在荷兰。红砖的墙面开出尽可能多尽可能大的窗户,并且刷上白色的油漆;百叶窗总是敞开着,有的房子从前面的窗可以通透地看到后院。什么也不用防不用藏,在这个世界里的人心都可以开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