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92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洛阳在中国古都中的历史地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7.4.2010 13:4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河南洛阳,是一座享誉天下的古老城市。以往人们曾以“九朝 古都、八代陪都”的说法,来形容洛阳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然 而,根据最近20年来考古发现和史学研究成果所示,早在夏王朝 统治时期,就有太康、孔甲、帝皋和夏桀四个帝王在洛阳建都,史称 斟寻阝;商汤灭夏后,又在洛阳建都,史称西毫;西周初年, 周公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洛邑并让周成王迁都洛阳。在东周、东汉、 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诸朝定都洛阳之后, 五代的后晋也曾以洛阳为都三年。这样,洛阳实为13个王朝的国 都。在当今中国诸多古都之中,洛阳是最早形成城市并贵为国都的 一处,同时也是建都政权最多、建都时间最久(保守的估算,应在 1100年以上)的一处。   
  洛阳能有如此之高的历史地位,是和中国古代文明产生、发展 的进程密切相关的。众所周知,我国是远古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 一,有着富于特色并自成体系的旧石器文化。进入新石器时代以 后,各地史前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在黄河流域,有以挑河为中心 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有以渭河为中心(包括豫西北和晋 西南)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三里桥文化和客 省庄二期文化;有以豫中为中心的裴李岗文化、大河村文化、王湾 三期文化;有以冀中、豫北为中心的磁山文化和后岗文化;有以黄 河下游之山东段为中心的北辛文化、大汉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在长 江流域,有宁绍平原地区的河姆渡文化系统;太湖流域的马家滨文 化和良渚文化系统;有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系统;有鄂西及三峡 地区的大溪文化系统。在南岭和武夷山脉以南地区,有珠江流域的 石峡文化系统和闽江流域的昙石山文化系统。在燕山以北的辽河 流域,则有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如此繁复的史前文 化谱系,显示出中国古代文明本土起源和多中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然而,考古材料又表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还是有着先 后主次之分别的。当其他地区还处在铜石并用时代晚期、露出文明之曙光时,以嵩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夏人,已经率先跨入青铜时代,建立起早期的奴隶制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夏人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嵩山周围和伊、洛河流域,他们能够走在史前各文化的前列, 首先得益于他们地处旱地农业起源的中心地区,这里的气候、土壤和植被状况,特别适合粟作农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生产持续而高 速地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由于在地理上处于史前文化体系的中心位置,所以他们易于受到周围文化的激荡和影响,能够从许多方面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先进因素,从而在迈向文明 的进程中保持领先位置,发挥主导作用。  

  夏人立国后,今洛阳一带逐渐成为其政治中心。《逸周书•变 邑篇》云:“自治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说明夏 人的都城,就在伊、洛河流域,在今偃师市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基本 可以证明上述说法无误。与此同时,洛阳一带也成为当时最大的一 处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国先民心灵思维最高成就的《河图》、《洛书》,相传就出自这里。尽管人们对“河图洛书”的年代、真伪、内容 等问题长期聚讼不已,但如果据此而说洛阳是中华古老文化最重 要的发祥地,将是没有争议的。在以后的岁月中,洛阳又成为周公 “制礼作乐”的地方,成为佛教在中土的传播中心。道学、经学、理学 等等,也都与洛阳有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 区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成为并且长期保持了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 地位,所以它便在历史上扮演了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成为统治天 下和垄断文化之正统与正宗的象征。这种象征意义是其他任何一处古都所没有的,洛阳因此而拥有一种极为长久和强大的凝聚力 和号召力,它能在漫长的岁月中多次被汉族和少数民族统治者选 为都城,与此不无关联。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的诗句,很好地表达了视洛阳为华夏文明根源的社会公识。在 中国古都当中,唯独洛阳拥有、享有这份荣誉。  

 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其高度的战略价值,是这里屡为国都的又一重要原因。从宏观上观察,洛阳处于黄河流域的中部,北依邙山,可通幽燕;南对伊阈,可达江汉;西控渑崤关中,东与黄河下 游的大冲积扇相接,适扼我国古代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因其四至 的道里相差无几,自古号称“天下之中”,现今人们所说的“中国”, 最初即是指洛阳一带而言。因此,古代的洛阳确有居中御外之便。 从洛阳周围的地理环境来看,这里是一个小盆地,黄河及太行山构 成了它的北部屏障;在其南部今嵩县境内的崇山峻岭中有“三涂” 之险;西南部今卢氏县境内有熊耳山、东南部今登封县境内有嵩 山;在其西部的豫西山地中有函谷、崤底二关;在其东部,是连绵起 伏的丘陵,虎牢、成皋两关雄峙,构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线。所以,洛 阳在军事上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对于洛阳在地理上的优势,我们 的古人早就有了明确的认识。《史记•周本纪》载:武王灭商后,曾 在洛阳营建了一座供周人居住的城邑,但在回到镐京后,他仍然为 东方局势不稳而寝食不安,竟然到了“自夜不寐”的地步,最终武王 做出了迁都洛阳的决策。他对周公说:“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 詹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对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 略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完成了东征战役之后,周公与召公一 起,亲自主持了营建洛邑的工程并使成王迁都洛阳。东汉的大科学 家、大文学家张衡在其《东京赋》中这样描绘洛阳披山戴河的形势: “沂洛背河,左伊右瀍,西阻九阿,东门于旋。盟津达其后,太 谷通其前;迥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轘辕,太室作镇, 揭以熊耳。”文字虽然不无夸张,但还是把洛阳得天独厚的环境揭 示出来了。  
  古代洛阳不但有险要的地理位置,其境内的自然环境也是比较优越的。洛阳位于伊洛盆地的北部,这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雨 量充沛。伊、洛、瀍、涧数条河流纵横贯穿其间,它们像脉管一样时 刻不停地为洛阳输送着新鲜血液。这几条河流不但为洛阳增添了 许多美景,而且均有灌溉之利,伊洛二河还有交通之便。在它们相 继汇合的地方,形成了大片的沃土良田,为域内农业经济的发达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帝都王里,洛阳的优势是明显的,但其先天不足也十分明 显。首先,作为一国之都,洛阳地区的面积稍显狭小,容纳不了太多的人口,加之洛阳周围多是山地和丘陵地,土地既少又较为贫瘠,物产不够丰富,一遇战事,便会感到这里的周旋余地太小,可资借 用的人口与物质基础不够雄厚。其次,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对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力比较薄弱,定都洛阳,制内易而御外不易,所以,历史上凡是致力于开边拓疆的帝王,大多不以洛阳为都。 第三,洛阳地当交通要冲,水陆运输在古代十分发达,这对于刺激 本地经济的繁荣确然有利,但每逢新旧王朝更替或天下有乱之时, 这里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昔日雄伟壮丽的都城,总会在激烈的战 事中沦为废墟。例如,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把东汉王朝苦心经营 了近200年的洛阳城焚毁殆尽;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又将魏、晋洛阳变为废墟;北朝后期,高欢与宇文泰屡次在洛阳 交战,“焚城中室屋俱尽”,所以当隋扬帝在洛阳营建新都时,不得不重新在瀍河以西另择城址;安史之乱又对隋唐东都洛阳城造成 严重破坏,据《旧唐书》记载,当时洛阳“宫室焚烧,十不存一”。所 以,洛阳的城市发展,经历的是一个反复毁坏又不断重建的过程, 这其间所造成的社会财富的浪费,是十分巨大的。  
  当古代中国的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俱在黄河中游和下游地区时,许多统治者出于巩固江山的考虑,往往不惜代价经营洛阳,采 取一些措施去弥补洛阳为都的不足之处。例如,洛阳与西安的关系 十分密切,被不少帝王等同视为东西二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 在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向东南、政治和军事重心移至北方之后, 洛阳做为国都的优势便不复存在,而其原有的劣势则依然如故。所 以,北宋以后,洛阳便不可遏止地走向衰落,除了在宋、金时期还循 着历史的惯性而保持了陪都的名义外,元、明、清三朝时,洛阳仅成 为河南府所辖之城,它对于当时王朝统治的影响,似乎主要体现在 其军事战略的价值之上。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是北宋大政治家、大史学家司马光的著名诗句。名列我国七大古都之冠的洛阳,确实是中国古史的一段缩影,非常值得每一个热爱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人去看上一看。
2#
发表于 7.4.2010 15:33:26 | 只看该作者
哎,我这个地道的河南人好像还没有正式去过洛阳,有点杯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8.4.2010 20:5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1.1.2025 12:1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