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德战争 1941-1945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4.5.2010 18:22:46 | 只看该作者
  10月底,墨索里尼未与德国协商就进攻由英国保证领土完整的希腊,但是在希腊的坚决抵抗下他寸步难行。11月,莫洛托夫对保加利亚施加了压力,并力图得到那些控制达达尼尔海峡的基地。12月,英国驻守在尼罗河上的一支小小的陆军消灭了意大利驻守在利比亚的规模大得多的陆军。希特勒既害怕苏联,又害怕英国干涉巴尔干国家,而且还拿不准土耳其的态度,因此他作出了在入侵苏联之前先稳住他在巴尔干的右翼。11、12两个月作出了许多有关1941年的战略和军事行动重点的决定。进攻直布罗陀的“费利克斯”行动的进一步打算被放弃了,因为弗朗哥对其提供的支援要价太高。德国准备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进攻希腊,即所谓“马丽他”行动,但又牵涉到保加利亚是否遵守三国条约,让德军进驻它的领土的问题。拟加强对东地中海英军的空袭,但是,希特勒不愿沿北非海岸或通过土耳其与叙利亚对中东实施地面进攻,尽管其海军参谋部竭力主张这样做。他至多派遣一些德军到的黎波里去增援溃退的意军。
   3月27日,南斯拉夫发生政变,苏联与西莫维奇将军为首的新政府举行了谈判。这就进一步威胁到德国的翼侧,必须用武力消灭南斯拉夫。一个新的进攻计划即“第25号”行动很快拟成,德意两军从奥地利和的里雅斯特实施突击,德匈两军越过多瑙河实施突击。“马丽他”行动的右翼向西转移,另外德国还从为进攻苏联所集结的部队中撤回一部分陆军师。此时显而易见,巴尔干战争不可能在5月中旬圆满结束,那些师不能及时赶回去参加入侵苏联初期的军事行动,与此同时,希特勒也发现他的兵力过于分散。他又不愿减少那些占领挪威和西欧的师,因为他过分地害怕英国登陆。这样,到4月7日,他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原先预定的5月15日这个入侵日向后推迟五周左右。
   德国某些辩解者认为,巴尔干的局势与这次入侵日的推迟毫无关系,因为他们认定,1941年暮春,融化的冰雪与春雨所造成的河水泛滥肯定要使预定的入侵日推迟。然而,波兰河流的大水在6月初已经退下去,因此即使在中部战线,河水无论怎样泛滥也只能使入侵日推迟二三周。入侵日的推迟是由于天气造成的论调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不管天气怎样,保障巴尔干翼侧的安全都是必要的,所以入侵日非推迟五周不可。
   苏联中部地区适宜作战的季节是从6月到10月(到了秋季,路上的泥泞就会使部队的运动暂时受阻),或者是从6月到冬季开始的12月初。由于作战的季节如此短暂,因而将入侵日推迟五周是件非同小可的事。不过,这次推迟的时间还没有后来那一次拖延的时间长。那一次是在同年夏季,中央集团军群停止不前,而希特勒却与勃劳希契、哈尔德进行着几乎是毫无休止的争论。即使将这两次推迟加在一起所浪费的时间也不是德国在1941年失败的唯一原因。政治与军事目标的混乱、最高统帅部的机能不全、情报不灵以及资源短缺等主要原因都必须综合考虑。
   希特勒需要同盟国。他首先转应罗马尼亚和芬兰这两个国家,因为它们已遭受苏联的侵略。罗马尼亚愿意参战,但是它参战的目的只限于其切身利益,即收复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以及获得德涅斯特河和布格河之间的部分乌克兰地区。可是,由于罗马尼亚对德国的依赖太大,以致它的愿望只能退居第二位,不得不向伏尔加河前进。芬兰不断受到苏联的威胁,也答应进行战争准备,但是它的处境变得很特殊,确实与罗马尼亚不同。众所公认,芬兰同意德国驻挪威的陆军派出一支远征军进驻芬兰属拉普兰和芬兰中部地区,而且还配属给德军一个芬兰军,这支部队的任务是确保佩萨莫镍矿区的安全和切断摩尔曼斯克铁路。但是,列宁格勒以北拉多加湖和卡累利阿地峡附近的南部主要战线,芬兰是不容德国干涉的。德军希望芬兰军队从北面夺取列宁格勒,而芬军的参战目的只是为了收复冬季战争中割让给苏联的领土。尔后,芬兰就以此为满足,静观事态的发展了。芬兰总司令曼纳海姆极不欢迎德军介入南部战事,后来就将德军借给他的勃兰登堡师退回,并且拒绝再指挥任何德国部队。在军事上他更不会听从德国的指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4.5.2010 18:23:03 | 只看该作者
  意大利以及斯洛伐克这个傀儡国都将派遣军队进攻苏联。匈牙利则对英国有友好的感情,这是一个原因,另外,由于希特勒这个原奥匈帝国的公民对匈牙利有反感,所以匈牙利被排除在整个计划的制定和准备工作之外。但希特勒还是想在最后一刻让匈牙利参战。
   希特勒征服波兰、法国、南斯拉夫和希腊的辉煌战果,不完全是因为德军拥有数量、质量上的优势。德国经济已走上了战争的轨道而且还储备了各种军火。德国的战争准备,比英国、英联邦或大英帝国抢先四年。1939年到1941年德国是能够打败它的邻国的,因为这些邻国的工业和经济力量都很落后。
   由于建立了独裁政权并从1936年起开始推行旨在使德国经济独立的四年计划,因而国外、特别是伦敦普遍认为,1941年的德国是一部动力强、结构完整、效率高的工业与经济机器,它已准备好打一场长期的消耗巨大的世界大战。事实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为减少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性,德国采取了某些措施,开发利用了国内低品位的铁矿石。然而,即便如此,大量的铁矿石仍须不断从瑞典和法国进口。到1942年人造橡胶的生产解决了橡胶不足的问题,而且在生产人造汽油、石油和石油产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41年德国是在两线作战,发动了德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而其石油的年配给量几乎还不到战前英国国内石油消费量的百分之七十。储备的锡和钢于1939年已消耗殆尽。德国生产不出炼钢用的钨、铬和镍。1941年它的石油、铝矾土、锡、铜、铅和锌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进口。
   德国军事工业缺乏统一管理,都操纵在那些相互竞争的集团手里。戈林及其四年计划部接替沙赫特独揽了经济大权,但经济部仍继续存在。1940年3月,托特在负责劳动部的同时也成了第一任军械部部长。除了这三个机构之外,还规定:所有军火生产的方针和重点均由武装部队来负责。这些方针和重点按理说应由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凯特尔负责,但是却交给了托马斯负责。托马斯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局长,负责陆军军火生产的政策与协调工作。空军总部和海军总部中的某些局负责空军和海军军火生产的政策。德国军事工业整个体系都是临时拼凑的,没有规定明确的职责。劳力的使用或安排无一定之规,对消费品的生产没有加以多大的限制。兵工厂只开一个班。由于缺乏连贯而集中的指挥,因而生产重点变化无常而且效率受到很大影响。法国沦陷后,以装甲和陆军军火为重点的生产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十八个陆军师转业到空、海军军事工业部门为攻打英国作准备。还有十七个陆军师被解散。陆军军火生产惨遭破坏。当希特勒的注意力转向东线时,他们又被召回部队,于是空海军的军火生产又退居到次要地位。
   德国军事工业的面铺得很宽,但基础却不雄厚。1941年它就适应不了大规模的生产和一场持久的消耗战。四年的领先时间以及储备的先进武器使德国得以对那些比较弱小的敌国发动闪击战。但是,到了1941年单单英国的军火生产就很快地赶上了德国。德国由于经济上的这种弱点,只能在一个非常短的时期内处于头等军事强国的地位。此后,它就依赖那些被占领的欧洲国家以及胆战心惊的中立国来提供矿产和粮食。至于石油和机械化运输工具的不足,它一直没有解决。
   就在这个时候,希特勒还在做他的黄粱美梦。1941年2月他同约德尔认真地讨论过穿过伊朗或阿富汗入侵印度的问题。当年仲夏之前他草拟了后续指令,推断在苏联被消灭之后,德国和意大利将控制整个欧洲,如有必要就使用武力征服土耳其。直布罗陀、埃及和巴勒斯坦都要占领,对英国则给以致命的打击。
   部队继续不断地集结在东普鲁士和波兰总督区。3月底德国在东线有四五十个师,5月底增加到八十个师。两周后又增加了四十个师。其中大部分师集中在拉多姆-华沙-内登堡一线以西远离边境的地方。直到5月的最后一周步兵师才开始连续地进行夜行军,向边境开进。最后调动的是担任突击任务的装甲师和摩托化师。它们仅在进攻开始前几天才利用夜暗开进。驻罗马尼亚第11集团军中的一部分步兵师与总部预备队一起从巴尔干和西欧出发,至6月22日仍在行军途中。
   直到4月初,集结这么多部队还可以勉强解释为要对南斯拉夫和希腊这个次要方向实施进攻。所谓的入侵英国的准备据说是继续在进行,而且这些准备是通过有意透露消息而谨慎地公布于众的,其用意是转移苏联和其他国家对德国东部边境的注意力。那些针对苏联边境地区集结的德国部队反过来却被说成是一种欺骗,其目的是转移英国对登陆作战准备工作的注意力。然而,部队的集结和调动最终是瞒不过波兰人的。据说,后来情报人员证实,苏联是了解这些名堂的。4月10日莫斯科下令采取一些小规模的预防性措施并且进一步加强了边境上的苏军。尤其是在波罗的海三国的苏联占领军显得很紧张,从6月13日夜间就开始大规模逮捕居民中那些宁要德国占领而不要苏联占领的各界人士。各阶层居民大约五万人被流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4.5.2010 18:23:25 | 只看该作者
一知半解



   不管平时或战时,情报部门的本事再大,也难以做到对它的目标了如指掌。正如冯·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中得到的情报,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则是相当不确实的。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联曾是许多军事大国的首要情报目标,而德国情报部门感兴趣的主要是西方。到194l年,德国军事情报部门对苏联的了解比起其它国家,尤其是英国要差的多。
   德国陆军总部的军事情报机构,即陆军情报局,由马茨屈少将领导。马茨屈原是德国驻东京的武官,离任回国后最近才接替冯·蒂佩尔斯基希担任陆军情报局长。陆军情报局下分两个主要处:西线外军处和东线外军处。西线外军处由利斯中校主管,负责研究西欧各国军队,从1940年6月起该处便专门研究英国、英联邦或大英帝国的军队。东线外军处由金策尔中校主管,负责研究斯堪的纳维亚各国、某些巴尔干国家、苏联、中国和日本等国的军队。在1941年12月前,它还负责研究“新世界”各国的军队,其中包括美国的军队。这样分工,似乎说明德国已把英苏两国当作重要的情报目标。实际上苏联并未被列为首要目标,因而在搜集或鉴定苏军资料方面所投入的时间和经费都很少。在1939年到1940年期间,希特勒甚至还禁止触动苏联。此外,搜集苏联的情报只是金策尔工作中的一小部分。金策尔原是陆军参谋总部的一个步兵军官,自1938年底才就任该职。他并不通晓苏联或苏军事务,也不是专业情报军官,更不会讲俄语。
   本来在德国国防军时期,德国参谋总部与苏军的联系相当密切。但是,1933年希特勒一上台这种关系就随即中断了。从1934年起,德国开始与波兰交换情报。波兰有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因此它在边境地区有一些情报来源。然而,1939年春季,希特勒废除了波德互不侵犯条约,情报交换即告中断。1939年9月苏军入侵波兰东部,他们的耐力和素质并未引起德军的注意。尤为严重的是,德国军事情报部门连入侵部队各集团军的番号都没有搞清。此后有些情报是从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东部的难民中搜集来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苏联内地搜集军事或经济方面的资料或情报确很困难,因为整个边境地区都被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所占领和控制。这些边防军在警戒非法入境或叛逃者偷越国境方面受过长期专门的训练。苏联警察机关、党组织的人口登记制度和公民必须携带身份证和工作证的规定使谍报人员很难进入苏联。苏联人对待外人的态度是搜集情报、甚至是搜集公开情报的最大障碍。他们在当局的怂恿下,对陌生人和外国人一律怀有敌意和戒心。无论什么身份的外国人都很少获准在苏联境内旅行。即使他们偶尔得到官方允许,也得在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严密监督下按指定的路线和规定的时间行止。这种旅行困难重重,往往是苦不堪言。那时苏军的领章帽徽,除哥萨克部队外,只表示他们的军阶和所属的军兵种而不表示他们属于哪个部队、哪个单位。外国大使馆和使节即使是来自与苏联结盟的或友好的国家,也得不到有价值的情报。
   德国是依赖谍报人员和偷越国境的人以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日本等渠道获得苏军战斗序列情报的。有些情报是通过无线电侦听和无线电测向仪获得的。但这种手段作用有限:一是受距离的限制;一是苏军缺少技术性能可靠的电台,它侧重于电话或有线电报进行联络。这样一来,德国对边境地区苏军的部署倒是有相当地了解,但是对苏联的内地,甚至对苏联的欧洲部分是一无所知。地形方面的情报很少。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东征几乎到了列宁格勒、基辅和罗斯托夫,但是地形和天候对使用无线电、飞机、坦克和摩托车辆有什么影响,当时并没有实际体验,更料想不到以后在这样一个人烟稀少的国家进行机械化作战会产生哪些复杂问题。苏联地图难以弄到,而德军复制的地图又糟糕又过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只好依赖航空照片。
   德国驻苏联武官克斯特林将军出生在莫斯科,1941年已六十五岁。他会讲俄语,是个亲俄分子,战前十年一直担任驻苏联武官。虽然克斯特林长期在苏联供职,但他对苏联军队和工业当时发展的情况所知甚少,因为在与外交使团其他人员结伴行动时,他的活动严格地受到限制。1940年10月东线外军处在核对克斯特林报告的基础上综合了一份情况判断,得出的总结论是,苏军是个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而且可能是个劲敌,但是它无力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与德军对比,苏军在数量上占有二比一或三比一的优势,但估计其战斗力仍劣于德军。值得注意的是,时间、空间、道路稀少和气候恶劣对苏军是最有利的因素。根据克斯特林的看法,需要通过在苏联领土上的实践才能理解这些因素在战争中的价值。这份情况判断无疑有许多合乎道理之处,克斯特林说的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份报告太一般化、不具体,所得结论同样适用于1914年的沙皇军队,甚至也适用于1812年的沙皇军队。克斯特林和副武官克雷布斯两人都低估了苏军的战斗力,这一点是无法隐瞒的。克斯特林在其战后的供词中却说,在策划入侵苏联期间征求过他的意见。他的看法是,苏军的应变能力不应低估,占领莫斯科也无足轻重,因为苏联大部分重工业已经内迁到乌拉尔以东。也许他可能在1940年确实提出过这样的看法,不过所强调的内容几乎与正式的综合报告或他私人通信中的观点都不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4.5.2010 18:23:44 | 只看该作者
   德军最高统帅部无从了解苏联坦克和飞机的数量。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所提供的数字只是猜测而不是判断,因为这些数字没有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关于苏军平时拥有的或者战时可能组建的陆军师的数目,它也没有任何可靠的情报资料。它是以苏联人口和估计的工业潜力为依据,采取草率而粗略的方法判断敌情的。德军情报部门对苏军最高统帅部和苏军的主要将领几乎毫无所知。金策尔主管的部门于1941年1月1日出版了一本关于苏联武装部队的手册。德国的这份官方秘密手册很说明问题,它暴露了德国情报部门工作上有很大的缺陷。它坦率地承认,苏军战斗序列方面的情报几乎是一无所有,敌人究竟有多少个方面军(集团军群)和集团军,也没有确凿的事实能够说清。这份手册没有详细介绍苏军的编制装备,只是泛泛地说一个集团军可能由一个司令部,数个步兵军,集团军属重型炮兵、航空兵与后勤保障部队组成。据推测,给集团军配属骑兵部队或摩托化部队也是可能的。
   这本官方秘密手册所作的各种结论,必将证明是错误的,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其中有一条囊括一切的总结论说,苏军不适应现代化战争,无法与一个指挥果敢的现代化敌军相匹敌。苏联政府采取的补救措施可能几年,也许几十年都不会见效。在苏联的工业能力方面,这本手册引用的都是最高统帅部经济与军备局托马斯提供的情报资料,而这些资料只能使人们对苏联的资源疑窦丛生,认为苏联工业能否为一场长期战争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武器、被服与车辆,还是一个问题。
   德国的战术情报工作总的来说是好的,而且一旦战争开始还会有很大改善,但是陆军总部却没有掌握苏联6月21日部署在边境上所有部队的准确情报。直到7月17日才弄清部署在乌克兰的部队是第9和第26两个集团军,尽管这两个集团军几乎从战争一开始就参加作战。至于苏联战略预备队的情况,德国在整个战争期间始终是若明若暗的。
   苏联一些比较能干而富有经验的指挥官在1937年被清洗,苏联在进攻芬兰的冬季战争中那样低能,这些势必影响到德国对苏军战斗力的估价。然而,德国根据芬兰战争得出的许多结论是错误的,还有许多结论尽管在1940年初是正确的,但到1941年年中就不适用了。例如,很少有人看到,芬兰是根据它的人口和资源作好了战争准备的,而且它在本国的森林沼泽地作战要比苏、德两国擅长得多。苏军在芬兰打得固然不好,但是苏联的情报工作也太糟糕,致使莫斯科对自己的任务估计不足,使用了不适于在森林地带作战的部队。那年冬季寒冷异常,缺少滑雪部队的苏军,由于补给和运输跟不上而陷入了困境。
   德国情报部门对苏联经济的估计是有出入的,但是误差的大小也无法以统计的形式反映出来,因为并没有任何统计。尽管现在知道了苏联1941年重工业的布局,但那时苏联工业生产的许多细节从未透露过。除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周围的大工业区以及乌克兰和顿涅次盆地上的大工业区外,在乌拉尔山脉和亚洲还有一些工业区。乌拉尔山脉的工业区是以彼尔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和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三点为中心向外发展,全长达数百英里。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的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托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布拉茨克直到贝加尔湖附近的伊尔库次克一带,都有大型联合企业。在靠近阿富汗和中国边境的阿什哈巴德、撒马尔罕、塔什干和阿拉木图等地也兴建了重工业。然而,西方世界在1941年却不了解这些详情。苏联重工业的重心正在向东转移而且从1928年就开始了。这一点无疑是普遍地为人们所了解的。
   德军最高统帅部经济与军备局局长托马斯在1940年底向戈林提供了一份经济情报判断。这份文件显然大部分是根据他掌握的那点陈旧情报所形成的看法拼凑而成的。在这份文件中,他指出,德国占领了苏联欧洲部分(不包括乌拉尔)就等于把苏联整个军事工业的百分之七十五和几乎百分之百的光学精密仪器工业拿到了自己手中。这一点看来竟成了德国制定经济战略计划的基础。甚至在战争的第二年,希特勒仍然相信:攻占乌克兰和顿涅次盆地、切断高加索的输油线即使不能毁灭苏联的经济也会使之瘫痪。战争爆发之后,斯大林自己在与罗斯福的特使霍普金斯谈话时和最初提请盟国给予军援时也都说过,苏联军事工业的百分之七十五集中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等地区,德军越过这些地区再东进一百五十英里就会使苏联瘫痪。从此,人们一直认为他故意夸大其辞,想使华盛顿产生必要的紧迫感,因为随着战争的进展,人们终于认识到,苏联纵然丢掉莫斯科、土拉、库尔斯克、哈尔科夫以及南方全部钢铁和煤炭资源,它仍然能够抵抗。1941年年底前,托马斯的看法完全变了。他在10月2日的一份情况判断材料中认定,即使高尔基和巴库失守,苏联也不至于土崩瓦解。他认为,只有乌拉尔失守,苏联才会趋于崩溃。
   战争刚爆发后两个月希特勒就痛斥德国情报部门无能。德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情报是不足称道,这也无可辩驳。但是,这应归咎于希特勒和德军最高统帅部,既无广泛而可靠的情报,又无充分的战争准备,就投入这样一场战争,这是愚不可及的作法。在德军参谋总部还拥有最大权力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着手制定重大作战计划之前情报部门必须进行五至十年的准备。哈尔德、曼施泰因、古德里安、克斯特林和其他一些人后来都责怪希特勒低估了苏联。然而责任并不全在他身上。有许多人认为弊多利少,反对这场战争。反对两线作战的,也大有人在。但看来却基本上无人怀疑过德国陆军和空军在一场闪击战中能打败苏联,无论他们战后说过些什么话。事实上,1940年到1941年的文献证明正好相反。
   如果希特勒了解苏联工业和经济力量的真实情况,他是否会发动战争还是个问号。当德国行将灭亡时,他说他本来是不愿发动战争的。然而,这只不过是事后充高明。德国情报部门就是在1940年底拿出真凭实据说明苏联实力的真面目,当时希特勒完全有可能嗤之以鼻,说那是愚蠢的捏造,就象他后来在战争期间对待格伦所提供的那些情报一样。一个能把勃罗姆堡、弗立契和贝克这样一些对战争持犹豫和怀疑态度的将领清洗掉的大人物,怎么会被东线外军处一个小小的上校所写的那些大惊小怪的报告所吓倒而放弃上天降给他的大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4.5.2010 18:2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零下68度 于 4.5.2010 19:25 编辑

元首的战略




   当然,战争是一种政治行动,而政治行动、军事行动、经济行动是互相依存的。战争的军事目的虽然通常与歼敌战斗部队联系在一起,但它事实上具有广泛得多的内容,包括夺取或摧毁敌军事潜力(即其后备人员、工业及经济力量),攻占其领土,降服其人民。政治、经济目的可以优先于军事目的,但最终而言,不摧毁敌军事力量就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一百多年以前,克劳塞维茨写道,使一个国家无力抵抗要着眼于三个基本目标:军队、国土和意志。他说,军队必须歼灭,国土必须占领,因为有国土就可能组成新的军事力量。即使此功告成,只要敌人的意志没有被征服,战争还未结束。希特勒却未能如此阐明他的目标,也未能将他那互相冲突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按轻重缓急安排得井然有序。
   到1941年,德国陆军总部已不能再有独立的政治军事见解,它只不过是独裁者的驯服工具而已。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虽然业务上很能干,但却是一个在希特勒面前诚惶诚恐,完全听他摆布的懦夫。参谋总长哈尔德比勃劳希契倔强得多,对希特勒的淫威明显地不放在眼里。他活动范围很广;他能力强,工作细,善于解决具体问题,在军事上赢得了陆军的尊重。然而从他的日记里可以看出,直到1941年后期,他始终是个忠心耿耿、勤勤恳恳的执行者,即使在许多方面不同意希特勒的观点,也很少见之于文字。只是在对俄国的作战开始受挫时,两人之间才逐渐积累起强烈的仇恨。
   1940年7月21日,勃劳希奇与希特勒就德国东线的作战目标进行了讨论,第二天,哈尔德在他的日记中对此作了记录。所列举的政治目标是:扩大芬兰的疆界,建立附属于德国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联邦新政权。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政治目标,而仅仅是肢解苏联的部分后果罢了。据哈尔德记载,这场新战争的军事目的是含糊不清的,它包含着三个相互矛盾的目标:
   击败俄国军队,或者至少占领足够的俄国领土,以保护柏林和西里西亚工业区不受空中攻击。最好能在遥远的东部建立我们自己的阵地,以便我们的空军能够摧毁俄国最重要的地区。


   这个含糊不清的任务,后来在指令和命令中,曾以多种形式提出,而且在希特勒授意下,还增加了政治、经济方面的目标。德国东进发动它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战争之后,还不到三个月,就把战争停顿下来,正是由于对战争的真正目标是什么发生了激烈争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4.5.2010 18:26:41 | 只看该作者


图2 巴巴罗萨作战行动
   7月19日,第18集团军参谋长马尔克斯被调到陆军总部,指导草拟战争计划的工作。在向马尔克斯交代任务时,哈尔德以罗马尼亚政局不稳为理由,反对把罗马尼亚作为向苏联发动主攻的跳板,他还认为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只是次要问题。8月5日,马尔克斯提出了他的意见,这些意见的某些方面颇为重要,关系到德军走向战争的最后计划的产生。马尔克斯的目标是击败红军,夺取北德维纳河-伏尔加河中游-顿河下游,也就是阿尔汉格尔斯克-高尔基-罗斯托夫一线(该线第一次被提到)以西的全部领土,以保卫德国领土不遭受苏联轰炸。马尔克斯在他那份意见书中,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份材料给后来的作战行动造成了争执和危害。意见书还提到了莫斯科、乌克兰、顿涅茨盆地和列宁格勒工业中心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希特勒就把这些意见拿来当作战争的主要政治经济目标。于是,诸如摧毁军事力量,占领苏联等这些更重要的目标,被抛到九霄云外。在马尔克斯计划中第一次出现并被写入最后指令的,还有其它一些前后矛盾的提法。这时,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苏联将抱住波罗的海国家不放,那里的力量是对德国进攻莫斯科的翼侧的威胁。
   他们打的是这样的算盘:只要东驱一千英里抵达高尔基,苏联就会一败涂地。可是,在高尔基以东,苏联国土还绵延几千英里。这条任意划定的阿尔汉格尔斯克-罗斯托夫(后为阿尔汉格尔斯克-阿斯特拉罕)线究竟有何意义是很难断定的。苏联远程轰炸机部队的效能,本来可以完全不必顾虑,却被过分夸大了。其实,众所周知,德国当时并不了解苏联空军的真实情况。如果苏联真的被击败了,人们就不易理解为什么德国会以这样一条线为界,而不扩张到太平洋。另一方面,伏尔加河以东尚未失败的敌人,根本不可能被德国空军并不十分有效的轰炸机部队所消灭。归根结蒂,希特勒说是要摧毁布尔什维克力量,而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允许苏联帝国继续存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包克表示了同样的怀疑,他在2月2日对希特勒说,如果德军到达阿尔汉格尔斯克-罗斯托夫一线而苏联政府仍然存在的话,德军就应采取行动。元首做了个含糊其词的回答,他向包克打包票说,到那时共产党人就要求和了,还说,如果他们不求和,德军就将挺进到乌拉尔。希特勒说,他决意要打,除了战争以外,他拒绝考虑与苏联取得某种和解的方案。
   希特勒对共产主义和布尔什维克政府的目标与行动十分了解,对于苏联各民族政治上、种族上的复杂性也并非一无所知。他颇有道理地推断,由于种族繁多以及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裂痕,苏联缺乏团结一致。这使他产生这样的信念,即一次狠狠的打击就能叫那摇摇欲坠、腐朽不堪的大厦倒塌。希特勒的论点既有根据,又有份量。可是,正因为如此,不赢得多民族的全体苏联人民(包括大俄罗斯人)的支持,必然铸成严重的政治与军事错误。何况希特勒做得甚至更糟;他脑子里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教条和鬼迷心窍的空想,他不是唤起苏联人民支持他,而是执意要把这些斯拉夫畜牲(他有一次曾这样称呼他们)置于听任主宰民族摆布的地位。因此,他下令对占领区进行经济掠夺,消灭犹太人和共产党知识分子,并通过帝国专员的直接统治,实际上对居民进行奴役。特别是大俄罗斯人要遭受最残忍的暴力统治。1941年3月30日,在帝国总理府的一次会议上,元首向高级指挥官大发议论,连讲带骂,说要发动一场无情的种族战争。据到会者后来证实,这次讲话引起了愤懑与反对。不过,谁也没有讲给希特勒听。随后即下令,保证德国武装部队成员对苏联居民犯罪不受法律制裁,还有一道臭名昭著的命令规定,政治委员不能享受战俘的正常待遇,要把他们交给党卫军保安处的战地特别分队处决。仅在入侵两天前,新被任命为东欧地区总专员的波罗的海日耳曼人阿尔弗雷德·罗森贝格说,绝不允许俄罗斯国家再存在下去,即使以德意志化的形式存在也不允许。占领区交给党卫军负责,秩序靠蓄意散布恐怖来维持。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不分男女老少地进行大屠杀、严刑拷打、强制移民、没收财产。在这种情况下,难怪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德军占领了几个月之后,就又回到苏联的怀抱,成为密探和游击队员的孳生地。
   希特勒不仅决心摧毁苏联和布尔什维克制度,而且决心使俄罗斯国家解体,将俄罗斯人贬为奴隶。在3月30日对将军们的训话中,元首意在使他的司令官们为这场新型的激烈的意识形态的战争做好思想准备。打这场战争,双方将毫无怜悯之心和廉耻之感。作为实例,他列举了被他误称为政治委员的那些人对波罗的海国家居民犯下的骇人听闻的暴行。
   战争初期的做法是消灭政治委员、共产党知识分子、吉普赛人、犹太人和平民人质。接着又颁布了“元首命令”——禁止接受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投降,下令用炮击与轰炸把这些被包围的城市夷为平地。斯大林格勒的女性居民将被运走,男性居民将被消灭掉。当然,苏军最高统帅部和红军部队同样犯有类似暴行。在现代,战争从来没有打得这么残酷无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4.5.2010 18:27:10 | 只看该作者
   1941年的苏德边界,恰好从梅默尔以北的波罗的海之滨开始,大致沿旧东普鲁士-立陶宛边界延伸,接着向西进入波兰,形成一个人们称作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的弧形地,然后向西绵延到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接着继续向南伸展,直到匈牙利边境为止。这条苏德边界线全长约七百英里。乌克兰-罗马尼亚边界沿普鲁特河至黑海,长约四百五十英里。因为匈牙利的态度尚不清楚,所以在德国东方战线与盟国罗马尼亚战线之间,有一条二百英里宽的间隙地带。
   在俄罗斯欧洲部分西部的中央,就在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边界东南,有一片南北宽约一百五十英里,纵深三百多英里的辽阔沼泽地区。这个地区名为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缓缓的河流纵横交错,不计其数,汇入普里皮亚特河、第聂伯河和别列津纳河。除了堤道上修了一两条公路以外,该区的通道寥寥无几,有些地方林木茂盛。因此,沼泽成为防坦克和摩托车辆的有效障碍,把整个前线分为南、北两个战场。南部战场包括加利西亚的半林木地区、沃林-波多尔台地和乌克兰。乌克兰是一片没有树木的黑土大平原,从比萨拉比亚伸展到顿涅次以东。该地区尽管公路很不发达,但却特别适合坦克作战,只是有一些河川障碍,诸如普鲁特河、德涅斯特河、布格河、第聂伯河,它们的流向全是由北向南。乌克兰首都基辅与苏德边界的直线距离不到三百五十英里。
   就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北的白俄罗斯地区,有通往明斯克、奥尔沙、斯摩棱斯克与莫斯科的直达交通线。在奥尔沙与莫斯科之间,道路两侧地形开阔又无河川障碍,素有奥尔沙陆桥之称,因为它处于北流注入波罗的海与南流注入黑海的两股河流的分水岭。奥尔沙陆桥是通向莫斯科的大门,形成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两道主要水障之间的通路。德军先要通过公路,穿越五十五英里多深的茂密林带,才能到达奥尔沙陆桥。这些林间公路将使部队象通过漏斗孔似地把队形拉得很长。莫斯科与边境线的直线距离约为七百英里。
   在波罗的海地区,有几条质量很差的公路由东普鲁士经波罗的海国家通往列宁格勒。重要的河流只有涅曼河、西德维纳河和大纳尔瓦河,此外,还有许多沼泽地和茂密的森林带等令人望而生畏的障碍。列宁格勒与莫斯科之间的瓦尔代丘陵周围地区,林木茂密,沼泽遍布,不宜使用装甲部队。列宁格勒距离东普鲁士五百多英里。
   因而,地形和政治地理条件将战役发起的正面限制在三个主要地区。第一个地区是从北部越过波罗的海至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的边界,从这里既能穿过波罗的海国家进军列宁格勒,又能进入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部直取莫斯科。第二个地区位于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与匈牙利边境之间的更加有限的地区,从这里可以通过加利西亚进入乌克兰。第三个地区是从罗马尼亚领土渡过普鲁特河,进入比萨拉比亚和乌克兰。
   陆军总部奉命研究进攻苏联的问题之后不几天,它的作战部拟就了第一个计划方案,将德国的主攻方向选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哈尔德否定了这个方案,他认为应选在北部指向莫斯科。马尔克斯计划设想的是从普里皮亚特以北向奥尔沙陆桥和莫斯科发起主攻,同时向波罗的海国家和列宁格勒发动辅助攻势,作为主攻的翼侧。马尔克斯建议,还要在南部向基辅和第聂伯河发起辅助攻势,然后使之扩展到高加索地区的巴库。
   勃劳希契和哈尔德对约德尔是冷漠的,不让他插手他们认为与他无关的计划。但是,约德尔是排斥不了的。他责成他的主要参谋瓦利蒙特搞了个最高统帅部作战计划,以便他可以对勃劳希契和哈尔德制订的计划品头评足。毫无疑问,最高统帅部的这个计划对希特勒的思想有很大影响,并与当年年底发出的主要指令有直接关系。1940年9月拟就的约德尔草案,设想这次进攻将动用三个集团军群。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北用两个,以南用一个,但是约德尔有个主要规定(后来希特勒一再重申这个规定),即在越过奥尔沙陆桥-斯摩棱斯克地区以后,能否继续向莫斯科进攻将取决于肃清波罗的海敌军的进展情况。10月29日,新任陆军总部(作战)助理参谋长保卢斯向哈尔德呈报了他自己对这场拟议中的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看法。这份报告大概很合哈尔德的口味,因为这跟他早先的想法是一致的。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北使用德军两个集团军群(称为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使用一个集团军群。这个计划更加强调德军通过歼灭敌人夺取军事胜利这个直接利益,而不是获得经济利益,并且强调必须防止苏军向内地撤退。计划把波罗的海国家的部队放到次要地位,这些部队据估计只有三十个师,而相比之下白俄罗斯有六十个师,乌克兰有七十个师。据此推论,直接进攻莫斯科的成功把握最大。报告的其余部分谈到人们十分熟悉但又不甚理解的进入苏联的时间和距离问题、苏军指挥官之平庸、苏军士兵战斗素质之难以估价以及苏联那么多民族相互之间的不团结。报告还第一次提出了苏联的人力优势这个问题。哈尔德虽然在日记中未做什么评论,但是看来他接受了保卢斯报告的意见,他后来重复了报告中所提出的某些疑问。
   11月28日至12月3日,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演习——主要是保卢斯指导下的军事表演和图上作业,以便完成对主要问题的审查。然后,于12月5日,与希特勒举行了正式讨论。将要进行这次战役的三个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各自单独地研究了战略问题,他们突出地感到了空间与人力上的困难。他们指出,苏联腹地是个漏斗形,突破得越深,正面就越宽,开始时的一千三百英里将迅速扩展到二千甚至二千五百英里。除非苏军在贝帕斯湖-明斯克-基辅一线以西的边界附近被歼灭,不然德军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扼守深入腹地时不断加宽的正面。还讨论了其它问题,其中包括在一片辽阔地区向一支三百万人、五十万匹马的部队进行补给的种种困难。在这个地区,公路寥寥无几,铁路不能直达,因为路轨比德国和中欧使用的要宽。后备军总司令弗罗姆已强调指出,现有的增援部队不足五十万,只够补充夏季战役的损失。摩托车辆奇缺,虽然或许可望通过购买法国的民用产品加以弥补。车辆燃料情况的确非常吃紧,德国只有不超过三个月的汽油储备和一个月的柴油储备。由于缺乏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轮胎也成问题,因此在考虑给轻型车辆装配钢箍轮。1941年初,德国坦克与装甲强击炮的月产量不到二百五十辆(门)。德国工业还能大大发展,但当时的基础不够厚,还依赖从苏联和其他国家进口的原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4.5.2010 18:27:27 | 只看该作者
   到这时,勃劳希契和哈尔德对于元首的全球战略目标都有些怀疑。如果向苏联开战真是必要的话,他们认为消灭苏军是压倒一切的目标,经济方面的考虑不能占优势地位。进攻莫斯科将吸引敌主要兵力;夺取莫斯科地区不仅将使苏联失去控制,交通联络断绝,而且,将在苏军的战线上打开一个巨大缺口。
   在12月5日的会议上,勃劳希契向希特勒表露了他的想法,他对德国空军是否有力量对英、苏两面作战,表示怀疑。当希特勒尖刻地告诉他,如果对苏战争不拖长,德国空军能够在两条战线上作战时,勃劳希契就闭口不谈这个问题了。哈尔德继而强调中央集团军群主要突击方向应为莫斯科的重要性,还强调两翼要有强大的装甲部队,一旦需要就能应付来自波罗的海或乌克兰的翼侧攻击。可是,希特勒对此充耳不闻,他以截然相反的观点加以反驳,这些观点有的是他自己的,有的来自他跟戈林、约德尔的谈话。他又一次重申了保卫帝国领土不受空中袭击的必要性;这就需要距离和纵深。经济目标也事关重大,不可等闲事之。他认为,克里姆林宫将死守波罗的海与乌克兰,因为那里有海港,在经济上有重要意义,他们在中部倒会慷慨退让。德军夺取莫斯科毕竟“不是那么很重要”。中央集团军群的强大两翼侧要准备向北进入波罗的海,或向南进入乌克兰;波罗的海国家尤其使他感兴趣。这时,勃劳希契站出来支持哈尔德,他强调了斯摩棱斯克-莫斯科这条历史上的交通要道在苏联人心目中的重要性,结果被一阵嘲笑压制下去。嘲笑者认为,只有老朽不堪的人才想得出这种陈腐见解!于是,最后定下的初期计划是,中央集团军群推进到斯摩棱斯克-奥尔沙陆桥,此后希特勒就不准备进一步采取行动了。这种功亏一篑的做法是造成1941年德军失败的原因之一。
   德国陆军总部没有坚持澄清战争目标和执行作战计划的方法,这显然是他们的过错。不过,希特勒牢牢地控制着德国整个战争机器,他象他的先驱者“决定命运的人”一样,相信他自己的命运。因此,陆军总部只好把事情搁置起来,他们相信,船到桥头自会直,希特勒的非非之想要是无人提起,就会自行消失。同时,陆军总部加强了北方集团军群的力量,希望他们通过波罗的海国家的速度能象中央集团军群向斯摩棱斯克推进速度一样快,避免在攻打莫斯科之前使军事行动停顿下来。12月17日呈送希特勒签署的第21号指令没有足够重视希特勒的最新指示。这没有逃过他那锐利的眼睛和牢固的记忆,于是他修改了这个方案,明确规定:要优先保证肃清波罗的海的敌人,夺取列宁格勒与喀琅施塔得;为此目的,中央集团军群要向北抽调强大的装甲部队。只有达成上述目标,才能恢复对莫斯科的攻势。这次攻势原名“弗里茨”,后来奉希特勒之命改为“巴巴罗萨”,这是以12世纪死于东方的神圣罗马帝国霍亨斯陶芬王朝皇帝菲特烈一世的名字命名的,这个新名字给这场战争涂上了圣战的色彩。第21号指令(即“巴巴罗萨”行动)是希特勒以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身份于1940年12月18日签署的。
   第21号指令在目标、语言与形式上都杂乱无章,含糊不清。开头几行讲的目标是以一场快速的战争击溃苏俄。可是在“总目的”这个标题下,却又说这一行动的最后目标是沿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全线建立一道屏障,以对付俄国的亚洲部分。从指令的正文部分可以找出希特勒的手迹,他头衔很多,时而出现是实业家与经济学家,时而出现是最高统帅,时而又是(下至军一级的)陆军部队指挥官(他讨论了在罗瓦涅米地区使用二、三个师的细节问题),时而甚至成了“飞行员希特勒”,因为他指示德国空军如何保障渡河的安全。指令提出德国空军应摧毁工业区,击溃(有时追击)苏军。顿涅次盆地因为军火工业集中,地位十分重要,应与莫斯科一样“作为追击作战目标的一部分”加以占领;占领莫斯科,这将意味着“经济上和政治上的一个决定性胜利”。就这样,这项指令包含了许多互不关连的目标,哪一个也得不到优先地位。希特勒马上就要把德国部队派进苏联,去进行历时四年的捉摸不定的争夺海港、城市、石油、谷物、煤、镍、锰、铁矿的苦斗。
   12月5日过后,向各集团军群发出了预令。1941年1月31日,勃劳希契签署了陆军总部的全套命令。这些命令简明扼要,但是只涉及三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开进以及战争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目的是阻止敌人在新、旧边界线上的筑垒地域,或沿西德维纳河-第聂伯河一线,建立巩固的战线。勃劳希契重复了希特勒关于克里姆林宫将坚决保卫波罗的海基地和黑海地区的臆说,强调了希特勒关于中央集团军群到达斯摩棱斯克后立即向列宁格勒派出装甲部队的命令。只有肃清波罗的海国家和俄罗斯北部的敌人,攻打莫斯科的问题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4.5.2010 18:27:41 | 只看该作者
   2月3日,哈尔德就陆军的作战指令作了冗长的说明。事情进行得还比较顺利,只是希特勒不肯考虑增加兵力的任何想法。于是,他又强调波罗的海国家与乌克兰在经济上对苏联和德国的重要意义。
   1941年5月,德国人认为苏军在最初期可以用来抵御德国进攻的部队相当于一百二十一个步兵师和二十一个骑兵师。对于苏联的装甲部队,他们更是若明若暗。不过他们相信苏军在西部约有五个坦克师和二十三个摩托化旅。据估计,针对芬兰和土耳其边界,苏军还部署了二十五个师,在远东的师可能有三十个之多。据认为,苏联空军共有四千多架第一线飞机,苏联坦克部队有一万辆坦克。这些飞机、坦克质量上要比德国逊色,这样评价是正确的。
   德国入侵将由三个集团军群进行,每个集团军群有一个航空队支援。冯·李勃陆军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是三个集团军群中最小的一个,由一个装甲集群和两个集团军组成,共计有二十六个师,其中有三个装甲师,三个摩托化师。该集团军群将从东普鲁士经波罗的海国家向列宁格勒方向进攻。包克陆军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是最大的集团军群,它包括两个装甲集群和两个集团军,共有五十个师,其中有九个装甲师、六个摩托化师。该集团军群计划从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以北和以南发动一场大开口的钳形攻势:北面的装甲集群、集团军从苏伐乌基地区经过维尔纽斯山口向维切布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攻击,南面的装甲集群、集团军则从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沿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北部边缘向博布鲁伊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推进。这南北两路部队将各有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配置在外侧,以保障中央集团军群的两翼,并随时准备调出,只要希特勒下令,它们就可以北上进入波罗的海地区,或者南下进入乌克兰。伦斯德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从两个分割开的方向发动进攻,一个从波兰南部,一个从罗马尼亚。在波兰,一个装甲集群和一个集团军将从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的卢布林地区向基辅与第聂伯河广大地区进攻,而其右翼的另一集团军则向利沃夫(即伦贝格)与文尼察攻击。在罗马尼亚,只有一个德国集团军(包括一些装甲、摩托化部队),它将同罗马尼亚部队一起,渡过普鲁特河,攻进比萨拉比亚与乌克兰。伦斯德特的部队共有四十一个德国师,其中有五个装甲师、三个摩托化师。相当于十四个师的罗马尼亚部队也由他指挥。
   除了组成三个集团军群的那些师以外,还有二十八个德国师(其中有两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师)留在后方,作为陆军总部的预备队。在芬兰,将投入大约八个德国师。总计,东线的德国军队(不包括芬兰的驻军)共有一百四十五个师,其中有十九个装甲师、十四个摩托化师,德国的盟国还提供了相当于四十个师的兵力。德国装甲师共计约有三千三百辆坦克,比进攻法国时只多八百辆。在三千三百辆坦克这个数字上还要加上大约二百五十门履带装甲强击炮。要是考虑到英国军队当时已拿不出许多师来发动一次两栖攻势,而且也没有多少登陆艇运送部队,那末留在西欧战备等级较低的野战师的数量可能超过了实际需要。在德国占领的法国与佛兰德驻有三十八个德国师,丹麦有一个,挪威有七个,另有七个驻在巴尔干,两个驻在北非。东线的德国空军部队共有二千余架第一线作战飞机,其中战斗机不到八百架。有一千五百余架飞机留在西线,进行本土防御与对英作战。
   在入侵前的几个月里,制订计划与下达指示的工作仍在继续进行。3月,元首对于从罗马尼亚发动装甲攻势重新做了考虑。每一条斜切前线的河流都是一道坦克难以克服的障碍,不过,希特勒特别害怕苏联的注意力一旦被吸引到这个地区,苏军一个反扑就可能使德国在普洛耶什蒂的石油供给基地遭到威胁。因此,驻罗马尼亚的德国第11集团军所有的装甲师、摩托化师都调到了波兰南部的第1装甲集群,也就是南方集团军群的左翼。第11集团军接受的任务是:在罗马尼亚部队缓慢进入比萨拉比亚时,支援他们进行一场牵制性作战。第11集团军的步兵军要夹在罗马尼亚部队之间,分散在摩尔达维亚整个前线。
   在一系列演习和讨论中出现的困难,将以种种方式加以解决。情报表明,已查明苏军有大量部队前出到西部边界的边缘,他们似乎是要保卫边界附近的领土,而不准备进行任何样式富有弹性的机动防御。因而打算让德国装甲集群深入突破到敌人后方,进行远距离的包围、合围运动,切断苏军一切退路。德国集团军几乎全由步兵师组成,机动性受到步兵行军耐力的限制,赶不上摩托化装甲群的速度,两者不可能密切协同作战。步兵集团军将独立作战,边前进,边歼灭和肃清被包围的敌军。不过在一开始,装甲集群在突破苏军防御的“硬壳”时需要一定的支援,只有步兵能提供这种支援,因此给每个装甲集群配属一个步兵军,并归其指挥。这些步兵军的任务是在苏联防线上迅速打开一个缺口,装甲集群的装甲部队即可从这个缺口长驱直入。然后,这些步兵军归还原建制。
   德军对于如何控制中央集团军群正面那些穿越大森林的公路出入口,有些担忧。原来打算用空降部队占领这些出入口。但是在敌人后方,有许多森林深不可测,空降分队不可能迅速得到增援。另外,由于德国空降部队最近在克里特岛遭到严重损失,他们还无力承担这样一项战斗任务。于是,这个计划被放弃了。
   在一场大规模运动战中,向距离遥远的前进中的德国部队提供补给,肯定是特别困难的。首先,根本不可能依靠铁路网,因为铁路要由宽轨换成标准轨才行。空运能力微不足道,差不多只好全部依赖运输汽车,辅之当地可以利用的运输工具。冬装尚未准备齐全,只够三分之一的部队穿用。这是因为原来设想,战争到秋季即应结束。
   总而言之,“巴巴罗萨”的战略是立足于战术上达到出其不意,将德国和罗马尼亚边界附近的苏军部队就地围歼,不使漏网。北方集团军群将围歼波罗的海国家的敌人,并同芬兰人一起攻占列宁格勒,肃清俄罗斯北部的敌人。中央集团军群将向明斯克和奥尔沙陆桥奋勇疾进,围剿白俄罗斯的敌人。然后抽出半数左右的装甲部队支援北方集团军群肃清波罗的海和列宁格勒之敌,而另外半数装甲部队则待命进入乌克兰。在乌克兰,南方集团军群将迅速穿插到基辅和第聂伯河各渡口,切断敌人退路。
   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谁都心中无数,而心中最没有数的便是希特勒。这本身可能不是什么严重问题,严重的倒是无人了解苏联在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和亚洲的已有兵力,以及能征集的兵力。事实上,德国人甚至不了解这些地区面貌的巨大变化,入侵部队将发现二十年前的村庄已变成了大工业城市,过去一片荒芜的大草原如今已成为精耕细作的千里沃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4.5.2010 18:28:30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和芬兰



   1902年至1919年,日本人本是英国人亲密的盟友,但英国拒绝延长英日条约并同美国结盟,以致东京怀恨在心。从1931年起,日本入侵满洲和中国;1936年,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此后三年当中,日本军队又与苏联远东沿海各省边界的苏军部队作战。1940年,日本成为希特勒的三国条约签署国,根据这个条约,如果美国参战站在英国一边,日本就有义务参战加入轴心国。之后,日本就试图改善它同莫斯科的关系,尽力维护它在满洲的北翼。
   德国对日本采取友好而有保留的态度,双方谈不到互相信任与合作。1941年3月底,日本外务相松冈洋右访问柏林时,里宾特洛甫说,同苏联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他劝说松冈在即将对莫斯科进行的访问中,最好避而不谈政治问题。里宾特洛甫只是透露说,德苏战争是“可能的”,他继而保证,一旦日本遭到苏联进攻,德国将给以支援。松冈倾听了里宾特洛甫的保证,但没有说明日本可能采取什么方针,不过他答复说,他打算在莫斯科讨论一项互不侵犯条约。4月4日,松冈拜会了希特勒。那天,希特勒的思绪如脱缰之马。他说,已做好准备,美国兵不可能在欧洲登陆。他还保证,一旦日本与美国交战,德国将支援日本。这种口头许诺虽然措词不够严谨,看来却并不附带条件,不要任何报酬,德国人只希望日本能进攻新加坡。另一方面,使东京有些忐忑不安的是,根据三国条约,日本有义务支援德国,而德国却没有相应的义务在对苏问题上支援日本。4月13日,松冈在莫斯科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在柏林虽然没有得到热烈的反响,但是也不认为它与三国条约矛盾。五周之后,日本驻柏林大使大岛明明知道外交使团中正在纷纷议论德国进攻苏联的可能性,他还向魏茨泽克探听虚实,结果一无所获。5月20日,陆军总部东线外军处的金策尔在一份情报判断中说,苏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远东苏军部队减少。而四天以后,德国驻东京武官甚至揣测说,如果由于苏德冲突而美国一定要参战的话,日本可能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
   希特勒进攻苏联,日本事先并未得到通知,而德国对芬兰却大不相同。
   1939年秋,苏德8月条约在莫斯科签订之后,苏联第一次向芬兰提出领土要求,芬兰的拒绝导致了为期四个月的冬季战争。经过这场战争,芬兰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最好领土与领土上的资源被苏联夺去,将近五十万人流离失所。此后,在1940年3月到1941年6月期间芬兰处于被占领、被灭亡的危险之中。苏联强行索取开发佩萨莫镍矿的特许权,要芬兰赔偿据称是从割让的领土上被破坏、被转移走的私有财产与公共财产。莫斯科还干涉其小小邻国的内部事务和对外关系,在总统选举、内阁提名上发号施令,剥夺了芬兰以任何形式参加斯堪的纳维亚防御联盟的权利。看来苏联只是慑于希特勒最近对波罗的海事态的关切才等待适当时机吞并芬兰的。1940年9月,芬兰人不得不允许汉科的苏联守备部队使用芬兰境内的军用铁路设施。
   1940年10月,德国驻赫尔辛基武官向芬兰人暗示了德苏冲突的可能性。显而易见,德国人急切地要以种种借口同芬兰军界进行接触;希特勒本人原来对芬兰军队评价很低,当听到德国武官高度赞许他们时,他为之一惊。12月中旬,芬兰将军塔尔维拉应邀访德;1941年1月,芬军总参谋长海因里希斯中将在柏林向德国参谋学院讲授冬季战争。哈尔德和他的参谋部趁机大捞有关芬兰作战的情报。与此同时,挪威陆军参谋长布申哈根借口讨论运输问题经常到芬兰访问。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派施努雷为特使,向芬兰总统赖蒂说明,虽然德苏之间的分歧可能得到和平解决,但是德国对苏联进攻芬兰的可能性却不能置之不理。据说,赖蒂表示不愿意让芬兰卷入大国之间的战争,但是他感到欣慰的是,施努雷保证柏林将把苏联对芬兰的进攻看成是对德国的进攻。应希特勒的邀请,海因里希斯奉命率少数随员于5月25日在萨尔茨堡与凯特尔、约德尔进行了会谈,翌日又在柏林与哈尔德进行了会谈。自称不是乐观主义者的约德尔说,西线战争已经结束,东线战事肯定不会持续多少个月;他要求,一旦战争爆发,芬兰要把苏军部队钳制在它的边界一带,并策应德军攻打列宁格勒、摩尔曼斯克与萨拉。这时,长期处在战争与毁灭边缘的芬兰人,正急于得到德国人提供的保护。1940年夏末,德国军火开始源源不绝地输入芬兰,挪威北部的迪特尔山地军奉命制订占领佩萨莫地区的计划。12月及次年1月,冯·福肯霍斯特指挥的驻挪威集团军受命着手研究代号为“银狐”的作战行动并提出具体计划。这次行动的目标是,由德、芬两军攻占坎达拉克沙港和科拉半岛,以切断摩尔曼斯克铁路,同时由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地区向东南挺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4.12.2024 20:5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