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dahuludekeai 于 11.7.2010 20:00 编辑 8 z9 s9 M1 p+ c5 L+ J$ h
6 B1 Y2 I' ^ I1 R0 m& d" j
比较同意楼主说的。
# b- j8 {: }: [7 ` @6 @ 1 J [" u* k# \9 ?
无论留学哪里,都是另外一个社会按照自己的既定标准,选拔合适的人才择优录取的结果,不是受主国施舍或者发福利的结果(把这个上升达到“感恩”“感谢”……不敢苟同)。
2 a& d e9 F. C+ y" d! }" V
" @' K* y, m! f- Z" ~ 你让智障人口来,看他们同意不同意?新加坡也接纳很多技术移民和留学生,可是我记得今年就有报导说,他们大使馆之类的,就拒绝一个残疾人艺术家入境,因为他们的官员没有仔细研读材料,误以为这个残疾人士计划要到新加坡乞讨。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收入很高的艺术家,只是要去访友。可见这些国家也是很担心,让不该来的人跑来享受社会福利的!- C5 I) x; _4 m' G: }" H6 ~
- [' \/ `2 `7 D0 x' E 每一个接受移民,接受外来人口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出于自己的考虑,这种东西就像买卖货物的甲方乙方一样,两厢情愿,不存在谁欠谁的。* a4 A9 L6 a5 c3 Y) N4 W1 P4 F
0 A, m! I; V1 y+ B 这都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德国并非吸纳留学生最大的国家,它的低人口出生率,和妇女首次生育年龄较迟对将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都是一种劣势。如果觉得德国这是在搞"慈善事业"“帮助第三世界人民”,那么,时至今日,美国作为一个吸收留学生数量最大的国家(将近世界留学生总数的1/3),还对遴选通过的专门人才提供了奖学金等帮助,难道它就是"最伟大最仁慈"的国家了吗?; ]; @( Y: C$ B- v, d2 ^
A; f6 \( G6 h6 f
显然不是。恰恰相反,受主国的政府/大学是在用人机构(公司,工厂,研究所,高校,基金会等)和来自世界各国的不同肤色的未来的精英面前搭起来一座桥梁,让你通过留学这个时间认识、了解自己和美国社会的匹配度,然后决定是否留在这里。这也就是从几年前开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区都在不断提高奖学金数量,因为他们也希望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人才这个重要的砝码。其实,德国社会比较封闭和保守,这方面的思路还需要开拓。! n% Z% T1 o6 W# g7 E% d' Q
! l/ p, |" ]( r; V 国家、民族、地区、个人……都是这样,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为什么是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也就是因为这里吸引者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才俊,北京要搞“人才绿卡计划”,上海也要搞“户籍改革”,香港也在搞“优才引进”,这些和美国提供高额的奖学金,德国提供半免费的教育,这些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是,可能国内比较封闭的中小城市还没有开始迈步,京深港沪迈出了10步、德国迈出了20步,美国已经迈出了50步。
3 J: X4 |; K- R( E & Y, t. w& A; o l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任何地方都是,适合这里就留下,不适合自己就挥挥手,对这里的啤酒和猪肘子说声再见。“树挪死,人挪活”,你不适应这个专业,也许那个专业上你是个奇才;你不喜欢这个国家,也许在那个国家你过得很滋润。6 H6 \; G' W' O8 _% a
. M z5 A1 Y) M6 Z. K 无论是花钱上私立高中过来,还是享受近似于免费教育(只缴纳一点注册费和学费过来)来的,有什么区别呢?都是殊途同归,在为德国社会做贡献!前者为社会拉动内需,后者为受主国提供人才储备和文化传播的通道。
' i: d1 Y3 ]8 F; G- ]
# h9 d; i* x- V 每人都有个人的体会,就像你我的人生故事各有不同,所以自然也有不同的感慨。; k+ V0 E0 x( i* J# Q
7 A9 F' B0 L& { 如果大家留在北京上班,就在论坛上说:“感恩北京政府,提供人才绿卡计划;感谢北京**大学,让我有学习的机会;感谢家乡政府,没有规定上完大学必须回家乡,再不搞定向分配了;感谢三鹿奶粉,在80年代的时候还没开始添加三聚氰胺,所以咱脑子还好使……”,论坛上一定会有人说咱是五毛的。咔咔 。如果在某公司上了几年班(必然会经历一些培训之类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就发贴去感恩/感激/感谢公司,同理,那也是蛮诡异的逻辑。: O1 F7 U( G- C8 a
) `9 F4 l9 w! Y
同样的道理,来表白对德国的感谢和感恩,我也是做不到的。+ x1 X& w% ~- d5 w! w9 x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普普通通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
- S# I' I' s, b% b7 ]) Q* |# |! s8 o! U: r
我不“感谢**政府”,不代表我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每一个在德国帮助我的人。
4 z; K/ T( B+ X0 d 在我谁都不认识,奋力拖着两个大箱子穿行在冰雪里的时候,有两个善良优雅的老太太,帮我拖东西;在我一个人坐在公车上伤心痛哭的时候,有一个老先生把准备送给太太的玫瑰花,送给我一束,告诉我,所有的不快乐都会烟消云散;在开元上,如果要请教问题,总有很多人热心解答,不管是关于购物还是找工作,总有那么多好人提供信息……我感谢所有不求回报的帮助,我感谢生活让我尝到各种滋味。
$ [7 t7 N& s" ]: `: \: n& |/ a& T; {, i% C9 F1 s" J. S; [. J
就像我去上班,并不感谢/感激/感恩公司,
6 t0 U. |9 X% o( E 一样的道理,我去移民/留学,我并不感谢受主国,不管这是德国还是美国还是瑞士,
0 X$ A* e8 W1 v1 U- \ J; {* u 就像生意场上,“在商言商”,“各取所需”,生意不需要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