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Fridayshow 于 25.6.2012 15:21 编辑
{, v1 K" s( @* w, k) j$ ?jennygai 发表于 25.6.2012 14:53 ![]()
- q: t" s2 p; @$ d) q本人过去在新加坡的某投资公司干过几年,还记得公司当时请了一个刚从英国名校毕业出来不久的新员工,结果 ... 8 `; z0 V+ X9 _; {
2 I( A3 H6 v5 ^( U( u @' T, z我不是来挑刺的,也不可能说出 一定是名校的毕业生比普通学校的强 这样的话。大家都学过概率,我必然懂每个学校都是个sample,可能名校学生水平的mean会比普通学校的mean高,但是那只是个sample的description。单独提出个体来比,并不能以群体的分布来定论谁更好。我想说的是,至少对于想在金融圈里发展的同学,可能要比名校的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达到一样的成绩。甚至有些时候世界是不给非名校学生机会的。我也是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才有这样的感悟。并没有妄自菲薄,而是提醒下后辈,不要抱着学校只是敲门砖,工作以后见分晓的想法。我刚毕业的时候也是这种想法,也觉得那些牛建MIT的毕业生不过尔尔的,但是慢慢就发现了,有些时候人家只给这些人机会,如果你不能证明自己更优秀的话,可能是得不到这些机会的。毕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雇佣者只能将自己的判断基于群体性质的indicator,并从这个相对较小的区间里花时间去寻找。这个也无可厚非。/ k9 s" R% q4 |
! b1 X0 d% Y. T, F* Q. o! \所以要抱着既然母校的声誉在下降,就要更加努力提高自己和更努力的工作。' X8 s% x' j# x" Y) @5 Q%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