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5383|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关于德国的历史与今天以及我所知道的德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7.12.2013 09:0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是一个中欧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德国领土面积为357,021平方公里,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180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德国亦是欧洲大陆主要的经济与政治实体之一,按国际汇率计算为世界第4大经济体[9],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世界第5大经济体[10],同时还是世界第3大出口国及第3大进口国[11]。德国国民生活水平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位,并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
德国源自于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族村落,并于百年间发展成数个遍及欧洲的世袭王国。自第10世纪起,日耳曼地区为神圣罗马帝国版图核心[12]。北日耳曼地区于16世纪成为宗教改革的中心,但南部及西部地区仍以信仰罗马公教为主,两教派间的冲突引发了三十年战争,标志着罗马公教与新教在日耳曼社会中维持并立[13]。日耳曼地区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为拿破仑所控制。随着德意志邦联内泛日耳曼主义兴起,在普鲁士王国的主导下,令大多数日耳曼邦国于1871年统一为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于1914年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18年国内爆发革命而被迫停战,帝国解体、成为共和制的魏玛共和国。由于德国在停战协定——《凡尔赛条约》中深受不公正待遇、经济崩溃、政局混乱,促使激进派政党抬头,最终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由阿道夫·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取得政权、建立纳粹德国,进入了法西斯专政时期。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最终于1945年战败,国土被分区占领,后形成了东德及西德两个国家,一直到1990年才重新统一。
德国为欧洲各共同体于1957年设立时的创始国之一,该组织后于1993年统合于欧洲联盟之下;德国为申根区的一部份,并于1999年成为欧元区成员国。德国参与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大工业国组织、20国集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并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2011年至2012年间的非常任理事国。
2#
 楼主| 发表于 17.12.2013 09:09:48 | 只看该作者
日耳曼一词来自拉丁语日耳曼尼亚,尤利乌斯·凯撒以日耳曼尼亚称呼莱茵河右岸的各个部落[参 1][参 2],日耳曼尼亚纪载于西元100年的《日耳曼尼亚志》。而德语中的德国(Deutschland,德意志人的土地,起初为diutisciu land)来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语的diutisc(大众的,指属于diot或diota"人"的[参 3])一词而来,该词最初用以区别源自拉丁语及罗曼语族的地方话。diutisc一词依序来自原始日耳曼语的þiudiskaz(大众的),þiudiskaz又来自于þeudō,þeudō又承继自原始印欧语的tewtéh(人)。
日本与韩国旧时对德国的国名汉字写法,都是“独逸”,日语写作“どいつ(独逸)”,韩国字写作“독일(獨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7.12.2013 09:10:16 | 只看该作者
日耳曼部落最早可追溯至北欧铜器时代(西元前17至前5世纪)或者最晚是前罗马铁器时代(西元前5~4世纪至西元前1世纪)。西元前1世纪,部落开始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德国北部逐渐向南、向东和向西扩散,与伊朗人、波罗的人、凯尔特人的高卢部落以及东欧的斯拉夫人发生接触[参 5]。在奥古斯都的统治时代,罗马帝国军队开始入侵日耳曼地区,该地区约为莱茵河至乌拉尔山脉之间,西元9年时,谢鲁斯克部落主阿尔米尼乌斯击败了由瓦卢斯领导的三个罗马军团,使奥古斯都放弃将罗马帝国边界扩张至易北河的意图[参 6]。塔西佗于西元100年完成日耳曼尼亚志时,日耳曼部落已在莱茵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占据了现今德国的大部分地区,而奥地利、巴伐利亚南部及莱茵兰西部则为罗马帝国所管辖。
3世纪时,出现许多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拉曼人、法兰克人、夏登人、撒克逊人、图灵吉人等。日耳曼人约于西元260年进入罗马帝国控制地区。[参 8]匈人于375年西移至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后,罗马帝国势力自395年起衰弱,日耳曼部落因而得以进一步向西南方迁移[参 9],同时,今日德国境内出现了较大的部落取代先前的小型部落。日耳曼地区大片土地(即墨洛温王朝时所称的奥斯特拉西亚一带)为法兰克人所占领,而北部则为萨克森人及斯拉夫人所统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7.12.2013 09:12:45 | 只看该作者
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加冕所用的皇冠。
查理大帝于800年圣诞节于罗马接受教宗利奥三世加冕,并建立卡洛林帝国,后于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分裂,分裂后出现的东法兰克王国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雏型,领土北至艾德河,南达地中海。在奥托王朝(919年-1024年)统治期间,由各公国推举间推举共主,王位虽非世袭,但仍多为父死子继的情形,而形成王室家]。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于962年经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萨利安王朝(1024年-1125年)统治期间,意大利北部及勃艮第并入神圣罗马帝国,但由于叙任权斗争,皇帝权力遭到削弱。
于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统治期间,帝国扩张至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德意志地区进行向东垦殖,促成商业繁荣,日耳曼北部城镇则因组织汉萨同盟而繁荣。在1315年的大饑荒及1348年至1349年的黑死病后,日耳曼地区人口大幅减少。1356年颁布的金玺诏书规范由七个最具势力的公国统治者及大主教为选帝侯,采多数决选举皇帝。
马丁·路德于维滕贝格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挑战罗马公教教会并引发了宗教改革。信义宗(路德宗)自1530年后成为许多日耳曼邦国的国教。1618年6月26日之前,封建君主制国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由390个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自由邦、弗里敦市、骑士领地组成,因宗教冲突导致1618年6月26日—1648年10月29日的三十年战争爆发,该战争对日耳曼地区造成严重破坏,战后日耳曼邦国的人口约减少30%—65%。1648年10月29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日耳曼各邦国结束战事,而神圣罗马帝国事实上则为许多独立的公国所控制,于18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约由1,800个领地所组成。自1740年起,奥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国及普鲁士王国主导日耳曼地区。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由于拿破仑战争被迫退位,也宣告神圣罗马帝国解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7.12.2013 09:14:39 | 只看该作者
德意志邦联及德意志帝国



1871年,德意志帝国于凡尔赛宫成立,俾斯麦为中间着白色制服者。
拿破仑一世战争失败后,欧洲各国于1814召开维也纳会议,并建立由39个主权邦组成的松散联盟-德意志邦联。对欧洲协调政治不满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由主义运动,但随后遭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梅特涅所镇压。于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则促成日耳曼邦国的经济整合。受法国大革命影响,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逐渐受德意志人支持,尤其是年轻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建立一个具备中央集权政府的民族国家。受1848年欧洲革命和法国建立共和国影响,德意志知识份子和平民也发动了革命,国民议会决议由普鲁士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担任德意志帝国皇帝,但威廉四世认为其权力将受限而拒绝,使革命运动暂时遭遇挫败。
威廉四世的继任者-威廉一世,与以自由派为主的议会渐生冲突,就军事预算有相当歧异,于1862年任命奥托·冯·俾斯麦为普鲁士首相,主导普鲁士改革及建军政策。普鲁士于1864年普丹战争及1866年普奥战争获得胜利后,并成立北德意志邦联,排除过去曾主导日耳曼地区事务的奥地利势力。俾斯麦欲将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及达姆施塔特等地并入北德意志邦联,与法国冲突渐增,遂于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于普法战争失利后,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统合奥地利以外的日耳曼国家,即采“小德意志”路线。普鲁士约占帝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及人口,主导帝国事务,德意志帝国由霍亨索伦王朝统治,首都设于柏林。在德意志统一后,扩大了市场范围,统一货币及度量衡,原先的贸易障碍因此消除,而历经了繁荣时期,普法战争后,法国弥漫复仇主义,俾斯麦为防止其对德展开复仇战争,故透过外交上与他国结盟、拉拢俄国、孤立法国来避免战争。而于威廉二世继任后,德国外交战略大为改变,在国际事务上积极介入,与其他欧洲列强的利益发生严重的冲突。就1884年柏林西非会议达成协议,德意志帝国控制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洲、多哥兰及喀麦隆等殖民地。原先有帝国参加的同盟不复存在,而新的同盟又将德意志排斥在外。与此同时,法国却通过《英法协约》与英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巩固了与俄罗斯帝国的联系。除了与奥匈帝国保持接触,德意志帝国日益孤立。
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于1914年6月28日被刺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为同盟国成员,为协约国所败,德意志帝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超过200万名军人死亡。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918年11月11日签订康边停战协定,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6月,德意志帝国被迫签署《凡尔赛和约》。由于条约被认为过于苛刻且令德国蒙羞,促进了纳粹主义的兴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7.12.2013 09:16:07 | 只看该作者
魏玛共和及纳粹德国[编辑]
主条目: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1933至1945年德国元首兼总理。
德国革命时,德国改行共和制,但权力争夺仍然持续,极左派共产主义者于巴伐利亚夺权。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于1919年8月11日签署魏玛宪法,革命结束。1929年,大萧条发生,以及凡尔赛条约规定严苛的和平条件、政府长期不稳定,民众渐对政府失去认同。刀刺在背传说广泛流传,认为德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系由于欲推翻政府者。魏玛政府因签属凡尔赛条约而被认为背叛德国。德国共产党及纳粹党于1932年掌握议会多数。在连续数个政府内阁失败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总理。国会大楼于1933年2月27日遭到纵火后,颁布紧急法令取消民众部分基本权利。授权法案通过则赋予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权,当时仅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该法案,而德国共产党国会议员则已遭捕入狱。希特勒借由其权力排除实际上及潜在的障碍,在数个月内即建立中央极权国家,各产业也因重新建军而复苏。
英法两国对于希特勒的种种要求采取“绥靖政策”,给予相当程度的让步,致使德国得以在1935年收复萨尔、1936年占领莱因非武装区、1938年与奥地利合并、并在同年10月的慕尼黑会议中支解捷克斯洛伐克[参 39][参 40]。希姆莱行动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则为入侵波兰前的准备。德军于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展开入侵,后协同苏军迅速占领波兰全境,英国及法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展开[22]。随着战争进行,德国及其盟国迅速控制欧洲大陆及北非,但迫使英国投降或停战的计划未能成功。1941年6月22日,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入侵苏联。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使德国向美国宣战。德国于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的蓝色行动遭受失败而由东线战场撤退[22]。德国的盟国意大利于1943年9月投降,迫使德国须防御意大利战线。诺曼底战役后增加了西线战场,同盟国军队进一步进入德国领土。1945年4月16日—4月30日/5月2日的柏林战役于4月25日红军攻入柏林城,4月30日红军完全占领柏林城区,当天下午希特勒自杀,当时柏林城防区司令打算向苏军进攻柏林部队的统帅做出有条件的投降,但因苏军进攻柏林的部队的统帅拒绝投降未果,最终几经交涉和斗争之后于5月2日在红军占领柏林之后对苏军统帅无条件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纳粹德国政权实施各种迫害反对者及少数民族的政策,即犹太人大屠杀,期间数百万人被杀害,包括犹太人、罗姆人、耶和华见证人、斯拉夫人、苏联战俘、身心障碍者、同性恋者及政治、宗教反对者。第二次世界大战于欧洲造成超过4,000万人死亡,德国约160万士兵阵亡及二百二万平民死亡。战后纽伦堡审判审理纳粹战犯。德国失去了前德意志东部领土的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的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西普鲁士、波森、东普鲁士等地,在1944年1月—1945年5月之间约1,200万德意志人自前德意志东部领土的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的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西普鲁士、波森、东普鲁士等及其他欧洲占领区被苏军攻入纳粹德国本土期间无条件驱逐,并在这个驱逐过程中有220万以上平民被苏联红军杀害,主要城市也遭受破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7.12.2013 09:16:52 | 只看该作者
东德及西德[编辑]


1947年,盟军占领下的德国,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法律上由波兰及苏联管理,但事实上为并吞,而西部的分离地区为萨尔保护领。
于德国投降后,德国领土及柏林由同盟国划分为四个军事占领区分区占领,这些地区接受650万名来自东部领土的德意志人[34]。1949年5月23日,法国、英国及美国占领区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年10月7日,苏联占领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一般也以西德及东德称之。东德首都设于柏林,西德将波恩设为临时首都,以强调两国分治仅为暂时性的现状[35]。
西德为议会民主制共和国,采行社会市场经济,与美国、英国及法国结盟。自1950年代起历经了长期的经济成长。西德于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7年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创始国之一。东德为东方集团国家之一,政治及军事上受苏联控制,并加入华沙条约组织,虽然东德以民主为国号,但政治上仅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政治局控制,并设有特勤机构国家安全部[36],另有其他机构于社会中各层面进行控制;东德采行苏联式计划经济,而后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虽然东德官方宣传其社会政策好处,并宣称存在西德入侵等威胁,但许多公民仍向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经济繁荣。为阻止东德人逃往西德,于1961年建造了柏林墙,也成为冷战的象征,在波兰及匈牙利民主改革后,柏林墙于1989年被拆毁,象征共产主义垮台及两德统一。
东、西德间的紧张关系在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于1970年代初期的东方政策稍获缓解。1989年夏季,匈牙利放弃铁幕并开放边界,数千名东德国民经匈牙利进入西德,此举也对东德造成冲击,大型抗议活动获得更多支持。东德当局无预警开放边界,使东德居民能自由至西德旅游,以维持东德的国家地位,而实际上加速了转向改革的进程。美国、英国、法国及苏联于1990年9月12日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后,放弃根据投降条款的权力,德国重新取得完整主权,使德国得于同年10月3日统一,前东德地区的5个联邦州重新建立,被称作新联邦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7.12.2013 09:17:42 | 只看该作者
两德统一与欧盟


1990年10月3日深夜,在国会大厦前挥动国旗庆祝两德统一的德国民众,该日后成了德国的国庆日。

根据《柏林/波恩法令》,柏林于1994年3月10日再次成为德国首都,而波恩获得联邦城市地位,并留有部分联邦机关,至1999年,政府搬迁全部完成。两德统一后,德国在北约及欧洲联盟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增加,于1999年派出维和部队稳定巴尔干情势;而在2003年阿富汗战争中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德国以北约成员派兵维护阿富汗的安全局势,由于二战后德国国内法限定只能发展自卫性的军事力量,因此这些对外军事行动产生争议。德国于1999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欧元实体货币自2002年起正式流通。2005年11月,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领导人安格拉·默克尔当选为德国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7.12.2013 09:18:25 | 只看该作者
:德国地理


德国地形图
德国在地区分类上属于西欧或中欧,东面与波兰和捷克接壤,南面临奥地利和瑞士,西面与法国、卢森堡相界,西北毗比利时以及荷兰,北面与丹麦相连并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德国国土位于北纬47至55度、东经5至16度间。德国面积为357,021平方公里,其中包括349,223平方公里的陆地及7,798平方公里的水域,德国为欧洲面积第7大国家及世界面积第62大国家。
德国地势南高北低,高度由南方的阿尔卑斯山向北海及波罗的海递减。德国的地理最高点为楚格峰,标高2962米;最低点为威尔士特马斯克,海拔高度为海平面以下3.54米。莱茵河、多瑙河及易北河等大河穿行而过德国中部的森林高地及北部低地,在阿尔卑斯山地区仍有冰河存在,但冰河逐渐消退。德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包括铁矿、煤、草木灰、木材、褐煤、铀、铜、天然气、盐、镍、耕地及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7.12.2013 09:19:09 | 只看该作者
气候

德国大多数地区受潮湿的西风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此地区气候因墨西哥湾暖流向北延伸的北大西洋漂流而较为温和,而该暖流较温暖的海水影响北海周边区域。全年皆有降水,夏季降水较多。冬季时北部较南部温暖,而夏季时则为南部较北部温暖。
德国东部偏向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较常出现长时间的干燥。德国中部及南部地区为海洋性气候及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最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气温较低,德国中部的高地属山地气候,气温较低且降雨较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2.11.2024 19:3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