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名: 捷克 / Czech_Republic <br />首都: 布拉格(Prague) <br />時差: GMT+0200 <br />語言: 捷克語為官方語言。年紀較大的多半會說德語,過去在共產體系下學校教授俄語,現在已經被英文所代替。一般來說,只要不是太偏僻觀光客罕至的地方,英語都可通行,不過一些小城鎮的車站人員英文能力不佳,買票時最好先將目的地的地名寫下,直接交給票務人員。 捷克文字與英文字母類似,偶有勾或撇加在字母上。 <br /> <br /><br />捷克,夢幻般粉粉嫩嫩的國家,是許多人夢想中永遠的旅遊目的地,卡夫卡、史麥塔納、德弗札克、穆哈、唐喬凡尼、木偶劇、黑幕劇、波希米亞水晶,都還只能勾勒出捷克的一小部份。 雖然曾經是共產國家的一員,捷克呈現迥異於其他東歐國家的樂天和開朗個性,解釋之一是因為捷克人總是被經典藝術所圍繞,此話並不為過,捷克擁有豐富的文物史蹟和藝術創作。早自中世紀開始,布拉格就被封為歐洲最美的城市之一,即使現在,走在布拉格街頭,也彷彿時光倒轉至中古,抬頭所及都是有悠久歷史的教堂和建築,耳中聽到的是悠揚的樂聲或爽朗的歡笑聲,到布拉格一遊,就是一套完整的文學、藝術、音樂和建築之旅。 捷克交通網非常便利,讓遊客接受完布拉格洗滌心靈之後,還可以到其他城市欣賞不同的捷克風味。卡羅維法利的溫泉療法享譽歐洲,貝多芬、莫札特都曾到此尋找靈感;契斯基庫倫龍彷彿童話般的小鎮風情,受到聯合國的最高肯定;皮耳森的麥香啤酒,更讓人永遠忘不了捷克的絕佳風味。 <br />共產主義的無神主義導致多數的捷克人已無宗教信仰,參加教堂禮拜的人數很少。目前的政策是宗教自由,教會也不涉入政治活動。猶太教人口曾佔人口的1%,在納粹德國五年的統治下,被血腥屠殺,今天的人數只剩幾千人。 <br /><br />捷克人口約有一千多萬人,比起其它東歐國家,種族算是單純,人口94%是捷克人,4%是斯洛伐克人。還有少數的波蘭人居住於奧斯特拉瓦城(Ostrava)附近。南部蘇台德區還有少數德人。 <br /><br />追溯捷克這地區的歷史,最早的記載是塞爾特部落於西元前4世紀時移居波希米亞地區(Bohemia),接著斯拉夫民族陸續進入這地區。斯拉夫人以生活的依賴甚至的摩拉瓦河(Morava River)為名,將所建立的政治體命名為摩拉維亞帝國,摩拉維亞帝國在9世紀中時勢力達到頂峰,範圍包括今天的波蘭南部和匈牙利西部。西元906年,馬札兒人入侵,摩拉維亞帝國衰亡、瓦解,最後併入波西米亞帝國的一部份 波希米亞王國的普熱美斯王朝 (Premyslid Dynasty)取代摩拉維亞帝國,但國勢不強,逐漸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附庸。傳說中的好國王溫徹拉斯(Good King Wenceslas,又名Vaclav),就是這王朝早期的統治者之一。西元1140年,維拉德斯拉夫二世(Vladislav II)正式受神聖羅馬帝國冊封為波希米亞國王。 普熱美斯王朝在14世紀衰亡,繼之而起的是盧森堡王朝,西元1355年,盧森堡王朝國王查理一世,繼位成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Charles IV),將布拉格定為主教轄區,建立中歐第一所大學,同時大興土木,包括著名的查理大橋,都是那個時期所建立的。查理四世的努力,確立布拉格在中歐的政治權威地位。 15世紀初,羅馬天主教會和地方宗教發生衝突,宗教改革者胡斯胡斯(Jan Hus,西元1369─1415) 最後被冠以異教徒名義,活活燒死。追隨胡斯理想的教徒則持續抗爭,直到1436年,羅馬天主教廷才同意放寬宗教限制。 1526年,這個區域歸為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但是宗教改革者和羅馬天主教的對立日益加深,終於在1618年發生白山戰役(White Mountain Battle),天主教勢力得勝。捷克的新教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