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8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晓松北欧归来 别让父母没有安全感地老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5.12.2018 06: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高晓松北欧归来  别让父母没有安全感地老去
前段时间,高晓松从北欧回来,写了篇文章——《在北欧,我觉得自己内心很丑陋》。文章中说,丹麦和瑞典的生活很惬意。在那里,很多人崇尚极简的生活理念。特别是那些已经退休的老人,享受着完备的社会保障,闲了看看落日,钓钓鱼,与世无争,岁月静好。在西班牙,虽然福利比不上丹麦挪威,可上班族税后薪资约900欧,失业者却能拿到800欧失业金,看一次病,仅需6欧元。同样,社会对老人的福利待遇也是不错的,他们所秉持的理念是:一个人年轻时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年老时就该得到多少社会的反馈。高晓松说:“这样的生活令人向往,少年无忧无虑,中年没什么压力,老年更是恬淡闲适,安度余生。”不过,我们得承认,发展中的中国离高福利的北欧尚且有不小距离。实际上,真正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发生在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和韩国的故事。
在日韩,“老后破产”已成无形杀手最近看了本书叫《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让我感到深深吃惊。普通人印象里,日本是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西班牙甚至是挪威丹麦还要高。可是按照书中的数据:日本孤身生活的老人逼近600万,约有一半年收入低于生活保护标准——13万日元(约合7900元人民币)。本该含饴弄孙,安度晚年,但那些老人为了省钱,夏天不开空调,冬天没有暖气,出行要走老远去挤免费公交,每日只吃干巴巴的面条,唯一的伙伴是公园讨人厌的乌鸦。你说晚景凄凉,是因为他们年轻时不够努力吗?不是的。以田代先生为例,他年轻时在一家啤酒厂干了12年,50岁创业,自己开了一家啤酒店。奈何经济不景气,啤酒店破产,大半辈子的努力打了水漂。如今,75岁的田代先生,一个人住在东京仅有几平米的屋子里,靠少得可怜的养老金艰苦度日。他说:“我觉得早死早超生,死了就不用担心钱不够用,而且我也不知道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谁。”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韩国。在韩国,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但实际上,人们平均工作到71岁才算真正退休。对于一位韩国中产阶级老人来说,不工作就意味着在“等死”。在首尔举办的“银发招聘会”上,足有3万多名白发苍苍的老人,竞争6000个年轻时从未接触过的“低端行业”:快递员、保安、清洁工、加油员。你以为他们想拖着年迈的身躯,颤颤巍巍地跟年轻人抢那些体力活吗?你以为他们想一边被骂“老不死”,一边腆着脸讨好老板和顾客吗?你以为他们想斤斤计较那一分一厘,占用公共水电、蹭暖气空调这种小便宜吗?他们当然不想,但为了活下去,没有选择!这些日韩老人在人生路上没有偷懒,却被经济衰退、物价疯涨、养老金入不敷出、看病难看病贵等不可逆因素,一步步推向了“老后破产”的深渊。为什么日韩老人会在60岁以后仍然拼命工作?这其中有社会结构的深层问题,不过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的心态问题。比如,日本正从三代人共同生活的“三世同堂”转变为以“小家庭”为核心甚至是“单身户”方向迈进。在这种局面之下,长此以往孤立无援的真实写照,让“退而不休”成为了日本老人的躲避孤独死的无奈选择。在NHK播出的纪录片《无缘社会——三万二千人“无缘死”的震撼》中,一个日本老人这样说:“确认与别人有没有关联,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否存在。”归根到底,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这两个本来很发达的社会设置了巨大的障碍。这些老人正是老龄化社会的牺牲品,是“幸福社会”下的一缕阴影。
在中国,每位父母都是最敬业的演员近期大热的李诞有句“名言”:“开心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看完了高晓松笔下梦幻的北欧和日韩老人凄凉的晚景,我也不禁感叹:做人确实很难。白岩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中国未来的养老模式是“9037”:养老机构占3%、养老社区占7%、居家养老占90%。某种程度上看,已经发生在日本和韩国的现象可能在中国出现。古人讲:百事孝为先。中国人把赡养父母看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现代社会年轻人压力大,有时候顾不过来也是情有可原。父母们体谅孩子的不易,更是活得小心翼翼,生怕给孩子带来麻烦。海外华人,下载fancast,听书+追影,真正的视听体验,听书无需帆回国内,全世界走哪听那,最重要的是免费,6000万+的海量内容,满足你的视听需求。张泉灵在《奇葩说》里说过:有一次她去敬老院采访时,发现老人身上有股“老人味”,便问她多久洗一次澡。老人回答说她尽量不洗澡,因为年龄大了,洗澡容易滑倒,一旦摔倒,儿女的下半辈子就麻烦了。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是最好的演员。为了不麻烦孩子,把“我好着呢”挂在嘴边,遇事一律自己扛。邻居家的爷爷有个独生子,自小便宠得不得了。为了给儿子买房、买车、娶媳妇,他四处借钱,退休后去马路边帮人修自行车,一大把年纪了却债务缠身,日子过得苦兮兮。每次发了退休金,钱还没捂热乎就转了出去,然后在小本本上一笔一笔地算,逐条记录今天又还了谁家的钱。在80大寿前,老人终于还清了欠款,了却了一桩压在心里十几年的大事。中国式的父母都太懂事了,他们为子女奉献了一生,临老却活得像个演员,生怕给儿女添麻烦。他们拼命把自己觉得好的一股脑儿全给了儿女,孩子开心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父母不是傻,只是爱你爱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给父母最好的爱,就是“添麻烦”父母懂事,不愿给儿女添麻烦,不喜欢会说喜欢,不好也会说好。但作为子女,我们却要随时随地给父母“添麻烦”,因为这是我们能给他们的,最好的爱。综艺《我就是演员》有个这样的片段:妈妈赵美兰回了趟娘家,俩儿子听说她要回来了,赶紧把家里收拾了一通,还特意做好了饭菜。本以为会得到表扬,结果却把赵美兰整郁闷了。还是大儿子发现了不对劲:“妈是失落了,觉得咱们不需要她。”于是,他故意把房间搞乱,还在饭菜里撒了一大把盐。果不其然,赵美兰虽一边唠叨着“你们可劲儿给我添乱吧,我怎么就生不出个姑娘呀”,一边却开心地哼起了歌。谁家没有个口是心非的父母呢?有好吃的,嘴上说“我不爱吃”,其实是想留给你吃;收到你的礼物,嘴上念叨“干嘛花这冤枉钱”,转头就向亲朋好友炫耀去了。可见,永远不要把父母的“情话”当成“真话”,要时不时给他们添麻烦,才能让他们感到“被需要”,才能留住他们这些“口是心非”的小傲娇。
沉迷于高晓松的才华之中,小编下载了Fancast,经常在上面听晓说,是一款聚合海量资源的播客平台,有声小说、段子、相声小品、音乐、新闻、情感、历史、文化、电台广播等着你。干净免费的APP,极致的用户体验,舒适的收听体验,来Fancast, Fan Our Fun !
阿图·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一书中写道:不管多么积极向上,不论喝掉多少心灵鸡汤,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正大步流星地走在衰老的路上,这条路有一个很明确的终点,你迟早会死。年老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每个人都无从逃避。但我们却可以把握现在,从自身做起,对外不负父母养育之恩,对内不负自己的良心之安。如此,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我们的父母才有底气大声告诉世界:我来人间走一遭,其实很值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9.12.2024 03:5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