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惊涛骇浪 于 16.9.2022 11:27 编辑
[联邦德国] 福 · 威 · 丹格奈
快乐的周末 金弢译
译者缀言:
福 · 威 · 丹格奈 (Volker · W · Degener,小说家、广播剧作家。一九四一年生于柏林。一九八〇年起从事新闻工作,现任联邦德国西部广播电台编辑,北莱茵州作家协会主席。一九七六年获青年艺术家创作奖。
丹格奈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的阴暗面,他关心和热衷描写的是那些“被社会遗忘了的人们”。作者往往通过一件很平常的事例,向读者展示那些暮年孤景的老人,还有他们的希冀、梦想和他们所处的现实。小说 《快乐的周末》 译自他的短篇集 《如此生活》,它描写的是一个年逾古稀的寡妇孤寂凄凉的晚景,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一九八四年小说发表后,在联邦德国的许多养老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译者将此小说译成中文,旨在通过它,让我国的老年人和读者对西方老人的晚年生活略窥一斑。
快乐的周末
整个楼里,谁都知道她叫“海曼太太”。早晨不到七点她便起床,这已是积习难改。她六十七岁时是如此,甚至再早十年亦是如此。海曼太太起居有恒。
十几年来,她一直住在这幢黑灰色的旧楼里。刚搬来时,她老伴儿还健在。老两口子曾对邻人说,他们在这过得很自在。
海曼太太站在擦得发亮的棕黑色衣柜前,略微想了想该穿什么衣服。就穿那件白边的连衣裙吧,这没有什么可多想的。她感到穿衣服一天比一天费劲,而且越来越慢,不一会儿,手臂就开始酸疼。海曼太太将头发捋到平常的位置,两手平了平衣裙,走进隔壁的房间。她小心翼翼地撕去前一天的日历,捏在手中来到窗口。日历背后的每日一警句,对她来说要比报纸的头条消息更重要。“今天开头不错”,她说。
窗外,尽管街上依然空旷无人,但天气看来晴好。对面的黄色楼里,总是有人先把底层的遮光席卷起,天天如此。至于其他的遮光席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天气没变,也没有要变的迹象。
海曼太太喝着咖啡,把一天要吃的药片摆整齐,然后整理房间,冲洗碗碟。一切收拾停当后,还不到八点。她在屋里来回踱着,轻轻咳了几下,走过甬道也没朝镜子里瞧上一眼,对自己的相貌,她恐怕知道得太清楚了。
接着,她翻阅当天的报纸,从后往前,浏览一下报上的讣告,其中一位女士她似曾相识。完了,她把报纸搁在厨房的桌上。
“或许”,海曼太太说,“或许可以开始准备今天的午饭了”。不过,她对此既没有兴趣,更没有胃口。电炉上的水壶被她挪到一边。
她忖度着,是否该出门走走,最好是去医院探视病人,对医院她是熟门熟路。不过眼下没有熟人和亲戚住院。虽然如此,她仍是决计要买花,要么就是明天去买。她想了想该给谁送花,又想了想买什么样的鲜花,她想到了玫瑰和丁香。
楼里,谁家的门铃响了。海曼太太来到门后,倾听了一阵。隔壁像是刚有人搬来,正巧在周末。本来她该出门散步了,她只要一抓住楼梯的扶手,心里便觉得踏实,哪怕是下楼。但一到楼底,她即刻会想到上楼的艰难。
下午去商店,她若是留点神,偶尔还能跟人闲聊几句,去散步就没有这种机会。而她避免去百货大楼,尽管那里的东西要便宜。每当离开马路拐角的小杂货铺时,她习惯瞥上一眼手中的付款单,说一声: 这是我的奢侈。周末的白昼总显得那么长,每到这时她感到异常恓惶。女儿在弗赖堡,昔日,她常给家中带来生气。只是她已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再也顾不上她了。女儿偶尔还寄来一张明信片,一张带风景的明信片。
海曼太太耸了耸肩,她早就该学学绘画,或做些手艺活儿。只是她已没有开头的勇气了,过去可完全不是这样。她现在总把开头推迟到第二周,星期一是个吉祥的开端,或许星期二也不错。
此刻,楼里传来低沉的窸窣声,象是浴室和厨房里的声音。海曼太太为自己听得如此真切而惊异,多少年来她太熟悉这种声音了。突然,她大声提醒自己别忘了吃药,要是让大夫知道了那还了得!不过,海曼太太没有马上去吃药,她对自己的固执微微一笑。
她拿着报纸的文艺节目版坐在高脚沙发上,细细查阅电视节目,尽管她明白她从下午起总是一直开着电视机,直到自己累了为止。
她一直喜欢做菜。有时,她苦思良久,想做点新花样让自己大吃一惊。她很清楚,吃饭要细嚼慢咽,举止要优雅,这样,简便的膳食就会变得丰赡适口。用餐之后,她打开电视机,放大音量,一直开到深夜。没有人知道她每天很早上床,经常是睡后又起,在屋里来回踱步,要过两三个小时之后才能入寝安睡。插门时,她动作非常轻,生怕惊动了别人。她熄掉所有的灯,唯独留下床头柜上的那一盏。“该节约用电,尤其是冬天”,她说着,摇摇头,笑了笑。
她还读了几页 《德里纳河大桥》。“这种书过几个月再读一遍也不是个错误”,她说。不到七点,她又起床了。
星期天上午九点,有人小心地叩了一下门。海曼太太等到叩完第二遍,挂上门链子,才将门打开一条缝。
楼道里站着一个年轻女子,神色疲乏不堪,身后的屋门敞开着。她行色匆匆地告诉海曼太太,他们是昨天才搬来的,她和丈夫得马上用车把剩下的东西从旧房子里运来。不过,奥列威尔,他们四个月的男孩,还睡着。“海曼太太,您能否帮忙听着一下,要是孩子醒了的话”。她把屋子的钥匙往老太太手里一塞,急忙道了一声“谢谢”,就离去了。
海曼太太不由得一阵晕眩。她关上门,看了看手中的钥匙,她根本想不起刚才自己是否已答应了别人。“海曼太太”,那新邻居就是这么称呼她的。此刻,她正和丈夫仓促地奔下楼去。
海曼太太把钥匙放在厨房的炉台上。她理理头发,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红色的斑块盖过了她的颈项。她是否该马上过去? 孩子要是哭了,这儿能听得到吗? 她是否该换换衣服? 小孩子的环境应尽可能充满欢快的色调。
有那么一阵子她不知如何是好。“打起精神来”,她说,以往照看自己的孩子和孙辈时的情景突然又浮现在眼前。
“走,过去看看”,海曼太太说。
2022年09月08日 德国慕尼黑
译者简介
金弢,字有根,1974年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插队落户浙江桐庐儒桥村,1977级考入北外德语系,1981级北外德语读研。1985年 1月进文化部, 1985年 3月进中国作家协会,任职作协外联部。曾历次参与组团王蒙、张洁、莫言、路遥、鲁彦周、高晓声、从维熙、张抗抗、公刘、邹荻帆、王安忆、北岛、舒婷等等作家并随团出访德国及欧洲诸国。八十年代末获德国外交部、德国巴伐利亚州文化部及欧洲翻译中心访问学者奖学金,赴慕尼黑大学读博。现居慕尼黑;
主要文字及译作有: 长篇小说 《狂人辩词》、《香水》、《地狱婚姻》、2013年编辑出版德文版中国当代中短篇小说集 《空的窗》,由德国 Spielberg出版社出版,并于德国、奥地利、瑞士三国同时发行。全书篇幅达三十五万字,共 504页,宽版,被收入的十二位作家及作品为: 陈染 《空的窗》、陈建功 《找乐》、东西 《没有语言的生活》等。
2021年 6月,于该同一德国出版社翻译出版东西的长篇小说德文版 《后悔录》;
2022年 7月,出版长篇小说 《狂人辩词》 (新译新版) 漓江出版社,等等。
八十年代发表翻译及作品: 《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诗刊》、《长江文艺》、《钟山》、《百花洲》、《文艺报》、《中国妇女报》等等,已发表 20多位德语作家作品的译文;
来德三十二年,在德创业二十二年,文学创作及翻译辍笔三十年。三年前,金盆洗手,回归文学,写就新作及翻译百万余万字。至今一直努力笔耕;
几年来文字散见欧美等各大华文报刊: 《欧洲新报》、《欧华导报》、《德国华商报》、《洛城小说报》、《华府新闻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散文 《话说张洁》 2022年04月获全国第二届散文大赛一等奖,等等。
近年纸媒发表:
01· 《圣力姑娘》(小说)(广西文学,2019年第7期);
02· 《保罗•策兰杏仁诗译及后记》(南方文学,2019年11月刊);
03· 《痛忆路遥》(三峡文学,2019年12月刊);
04· 《走向世界的漫漫长路》———德文版《空的窗》走过漫长曲折(南方文学,2020年第1期);
05· 《香水缘和我们的八十年代》(南方文学,2020年第5期);
06· 《街坊陆游》 (人民日报海外版、天津文学,2020年第11期);
07· 《莫言往事》(北京文学,2020年第12期);
08· 《记忆里的王元化》(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12月期);
09· 《话说莫言———时空跨越三十年》(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12月期);
10· 《两位同胞》(中国法治周末 2021年1月刊);
11· 《冬日里的长尾》(小说)(向度文学,人间故事,2021年1月期);
12· 《我和库恩》(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2月期);
13· 《格拉斯和他最后的诗》(中国法治周末2021年2月刊);
14· 《老黄》(小说,贺州文艺,2021年第一期);
15· 《二叔分瓜》(小说,贺州文艺,2021年第一期);
16· 《汉学家库恩诞辰137周年,忆与其遗著的一段缘》 (中国法治周末2021年3月刊);
17. 《春风十里荠菜鲜》(散文,恋爱、婚姻、家庭)2021年第4期;
18. 《德意志思考》(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四月刊);
19. 《回忆施瓦茨》(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五月刊);
20. 德文版长篇小说 《后悔录》,金弢译,德国 Spielberg 出版社,2021年六月出版;
21. 《我阴差阳错进作协》(南方文学,2021年第三期,双月刊);
22. 《岁月》中篇小说 (四川文学,2021年第七期);
23. 《我的香水缘》 散文(西部文学,2021年10月第6期双月刊);
24. 《小个子男人》 翻译小说,德国: 冯·席拉赫(西部文学,2021年10月第6期双月刊);
25. 《朋友》 翻译小说,德国: 冯·席拉赫(西部文学,2021年10月第6期双月刊);
26. 《岁月深处的莫言》——对话大家 (四川文学,2022年第2期);
27. 《话说张洁》 散文,2022年04月,获全国第二届散文大赛一等奖;
28. 《四十五年前的高考 我差一点错肩而过》(《收获》杂志,2022年06月)、(北京青年报,2022年06月06日);
29. 策兰诗译 《思念保罗·艾吕雅》(美国 《华府新闻日报》2022年7月刊);
30. 在慕尼黑遇见聚斯金德--我和德语名著《香水》及作者的奇缘(《江南》大型文学双月刊,2022年 4期);
31. 长篇小说 《狂人辩词》(新译新版) 漓江出版社,2022年七月出版,等等。
2022年08月28日 德国慕尼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