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惊涛骇浪 于 2.11.2022 07:58 编辑
金弢小说《山道弯弯》插曲之一
吃茶
文/金弢
年年都有“五四”青年节,今又是。微信群里定会出现有关“五四青年”的话题。曾有经历的过来人,会情不自禁地连连上早年的知青生活。那是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代人,就是年轻的,眼下均已年近“古稀”; 年长的“高老三”或大学生前辈,都已走近“耄耋”。于是乎,人到晚年,健康成了生命至关重要的话题,这是名禄、荣辱日渐不能望其项背的了。
一条从年轻时插队的乡村传来的消息让建子惊喜,闻之当年落户的大妈,虽年逾九十有三,听说依旧在外孙圆珠笔厂上班帮忙。她身无病痛,健康无恙!
说起大妈,她是年仅十六时从高山老林里远嫁建子插队的“田坞佬”村落。在农村多年,建子不会无辜不出工,那是历年难得的一次,他跟房东弟妹及邻居孩子结伴去过大妈娘家,有一整天的行程,他们几个一早出发,一路翻山越岭,直到傍晚才抵达外公家,即房东大妈的父亲。外公来村里时建子见过几回,那是他跟家人下山来买生活必需品,顺道来看女儿。是年,他已八十出头,虽归程路途遥远,一路登山越岭,但他还要肩负 30来斤的物品上山,步行大半天的路程。
建子跟孩子们夜宿大妈娘家,这在山顶上,即使是盛夏,但天一抹黑依然寒气袭人。晚饭后聊天,不围着火盆不行。那是七十年代的往事,农民物质匮乏得穷叮当。建子身为知青,来自大城市,在大妈娘家算是稀客上宾,然而家里最好的招待,就是晚饭后围坐火盆时,能从谷仓取来几个半大不小的番薯,塞进火盆,烤熟了香气扑鼻。这是极为难得的奢侈,平常只有当主食才能吃到。而且建子虽留宿三夜,并非夜夜享有如此厚待。彼时,农民日子过得真是吃了上顿愁下顿。
然而就在第三个晚上,一次意外发现超越了建子的常识。他开始为之疑惑,多年后仍念念不忘。日前微信交流,对大妈家的往事,他才恍然大悟。
在大妈娘家的第三个晚上因没了番薯,于是大家只有喝茶。顾名思义,喝茶光喝足矣,不用咀嚼。但建子看到外公时时嚼着什么,颇为不解,且又不好意思打听,不禁朝外公多望了几眼。外公似乎看出建子的心思,笑笑道: 我在吃茶呢!
北方人说“喝茶”,但南方人称“吃茶”、“吃酒”,甚至连香烟也吃。自然,当时场景建子瞬间明白,这是名副其实在吃茶,遂问:外公连茶叶也吃?答曰: 是的,比起野菜,茶叶算是好东西!
那种“饥饿”无时不在的光景,外公这么做,只是为了填肚充饥。农民们舍不得把任何能吃的东西扔掉。时过境迁了四十五年,饥饿已被国人淡忘,年轻的几零几零后,从没体尝过饥饿的滋味。而老一代人,眼下健康话题成了至高无上。听闻大妈如此高龄还在上班,建子下意识地联想到了外公的“吃茶”。
外公家出过多个百岁老人,那还是医疗条件极为落后的七十年代。家人不但长寿,而且健康,很少生病。山上没有诊所,连个赤脚医生都没有,若不是为购买生活必须品、不为看病,或许高山人会终生不下山。外公家有个亲戚,一辈子没出过村。年过八旬,有回病得不轻非进医院不可,被人用门板抬下了山。
下到乡间公路,来了大卡车,他非要让人在路边歇下担架,要好好目睹一下这个会移动的庞然大物。他说能动的,他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就是牛,见到汽车还是头一回。
那是个为世人罕见的长寿村,全村从未有过癌症纪录。村里有个年近八十的老人要出门,背后传来关照声,让他出门走路当心。那是他的父亲,百岁老人一枚,依然巨细无遗地管着全家。
眼下中国人进入了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人到域外,尤其近来几年,建子一直在琢磨大妈家的长寿秘诀。几年前他曾上朋友家做客,巧遇朋友的几个亲戚也在。亲戚们都上了年纪,老家在安徽农村,饭后喝茶,泡水三轮饮毕,她们用筷子挑出茶叶,嚼嚼吃了。当时建子觉得奇怪想问个究竟:“这茶叶你们也吃?!” 她们的回答:“为什么不能吃?我们那里人都是这样,当年困难时期剩茶可算好东西,我们吃了一辈子!乡里人还说,这东西吃了长寿!”
难道果真如此?建子当时没往心里去,现在大家热衷关注、探究生活质量。一日,他无意中也吃了茶叶,而且觉得味道很能被接受:
几十年来建子一直有喝茶的习惯,而且只喝绿茶,喜欢老家的龙井。他喝茶不求口感,仅视喝茶当作健康疗药,日日一大缸,来回冲上几次,足喝一天。每次回国买茶,一级、二级的不选,不是因为价格,而是觉得茶叶太细,茶素不足,不能达到预期药疗,非买五级以上的老茶。其实他早有听说,特级绝品的西湖龙井市面上见不到,都特供给了中央及省委机关,但他有幸曾喝到过一回,那是在人民大会堂,是因外事工作的际遇。
老茶质地厚实,泡出的茶水浓度高,成分足,来回多冲几回也不失茶味,并且隔夜泡透,翌日将茶叶吃掉。
有日傍晚建子喝干了茶且未续水,家里孩子要将茶缸拿去别用,暂时将茶叶腾放在一个小碗。因天色偏晚,建子没戴眼镜,将碗里的剩茶误当成了海带丝,撒点生抽想尝尝。开始只觉酱油的鲜味,嚼后才知吃的是茶叶,但觉得味道清新鲜美。
这不期的体验让建子想起昔日的外公,他的嚼茶恍若眼前,建子明白了泡后的茶叶可以食用,不但口感爽人,更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说来也是,历年来,绿茶一直被联合国认定为第一健康馔食。
听闻大妈年过九秩还去厂里帮忙,家里又是百岁老人几出,让建子下意识把外公“吃茶”跟长寿想到了一块。
尽管长寿的要素很多,但常年“吃茶”起码是重要原因之一,是有百益而无一害。既然茶水能喝,又极有利健康,那么茶叶何尝不能吃?味道头一回或许陌生,但怎么也好过吃中药; 既然加佐料味美可人,而吃药会是苦涩难捱,让人无法接受,而“吃茶”反倒成了佳品,又何尝不为之?
本来好好的健康食品,若视之为糟粕,弃之如垃圾,岂不惜哉?地球的资源终究有限,已趋日渐枯竭,浪费更不应该!这么想来,可见大妈及家人的健康长寿,其奥秘跟“吃茶”是否密切相关?
想到农民家家吃野菜,“吃茶”就成了天经地义。在京搞外事,建子听说过一位国家级领导人,喝完茶每每把茶叶吃了,称:能吃的,就不要浪费。
几十年后还有一个迷让建子茅塞顿开: 那时农活累人,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干完活回到家,建子必定满喝一肚子茶水。大妈有个硕大的茶钵头,能泡上八个十个立升的水,是全家五六口人一天的饮料。大妈每隔一两天要换新茶。寄居大妈家多年,现在建子忽然想起,可从未见过被大妈遗弃的残茶,一次也没有!
过去,他对此事并没在意。今日想起仍不禁疑惑,剩茶莫非是大妈吃了?直到前不久才得以证实,的确如此。大妈出于不好意思,生怕在城里知青面前有失脸面,中国人的贫穷或节俭都会让人自惭形秽!原来是当建子出工之际,大妈趁家无别人,为避人耳目,悄悄把剩茶吃了。
吃茶和吃野菜,又是有着何等的自然关联!随着时代的发展,两者都成了人们难能可贵的保健食品!
2022年10月 新稿慕尼黑
作者简介
金弢,字有根,1974年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插队落户浙江桐庐儒桥村,1977级考入北外德语系,1981级北外德语读研。1985年 1月进文化部, 1985年 3月进中国作家协会,任职作协外联部。曾历次参与组团王蒙、张洁、莫言、路遥、鲁彦周、高晓声、从维熙、张抗抗、公刘、邹荻帆、王安忆、北岛、舒婷等等作家并随团出访德国及欧洲诸国。八十年代末获德国外交部、德国巴伐利亚州文化部及欧洲翻译中心访问学者奖学金,赴慕尼黑大学读博。现居慕尼黑;
主要文字及译作有: 长篇小说 《狂人辩词》、《香水》、《地狱婚姻》、2013年编辑出版德文版中国当代中短篇小说集 《空的窗》,由德国 Spielberg出版社出版,并于德国、奥地利、瑞士三国同时发行。全书篇幅达三十五万字,共 504页,宽版,被收入的十二位作家及作品为: 陈染 《空的窗》、陈建功 《找乐》、东西 《没有语言的生活》等。
2021年 6月,于该同一德国出版社翻译出版东西的长篇小说德文版 《后悔录》;
2022年 7月,出版长篇小说 《狂人辩词》 (新译新版) 漓江出版社,等等。
八十年代发表翻译及作品: 《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诗刊》、《长江文艺》、《钟山》、《百花洲》、《文艺报》、《中国妇女报》等等,已发表 20多位德语作家作品的译文;
来德三十二年,在德创业二十二年,文学创作及翻译辍笔三十年。三年前,金盆洗手,回归文学,写就新作及翻译百万余万字。至今一直努力笔耕;
几年来文字散见欧美等各大华文报刊: 《欧洲新报》、《欧华导报》、《德国华商报》、《洛城小说报》、《华府新闻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散文 《话说张洁》 2022年04月获全国第二届散文大赛一等奖;
散文 《六秩同窗话三代》 2022年10月获 《当代作家》 杂志,“当代作家杯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等等。
近年纸媒发表:
01· 《圣力姑娘》(小说)(广西文学,2019年第07期);
02· 《保罗•策兰杏仁诗译及后记》(南方文学,2019年11月刊);
03· 《痛忆路遥》(三峡文学,2019年12月刊);
04· 《走向世界的漫漫长路》———德文版《空的窗》走过漫长曲折(南方文学,2020年第01期);
05· 《香水缘和我们的八十年代》(南方文学,2020年第05期);
06· 《莱茵河上的红草莓——诗人舒婷》(泛诗刊第34期),2020年06月
07. 《街坊陆游》 (人民日报海外版、天津文学,2020年第11期);
08· 《莫言往事》(北京文学,2020年第12期);
09· 《记忆里的王元化》(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12月期);
10· 《话说莫言———时空跨越三十年》(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12月期);
11· 《两位同胞》(中国法治周末 2021年01月刊);
12· 《冬日里的长尾》(小说)(向度文学,人间故事,2021年01月期);
13· 《我和库恩》(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02月期);
14· 《格拉斯和他最后的诗》(中国法治周末2021年02月刊);
15· 《老黄》(小说,贺州文艺,2021年第01期);
16· 《二叔分瓜》(小说,贺州文艺,2021年第01期);
17· 《汉学家库恩诞辰137周年,忆与其遗著的一段缘》 (中国法治周末2021年03月刊);
18. 《春风十里荠菜鲜》(散文,恋爱、婚姻、家庭)2021年第04期;
19. 《德意志思考》(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04月刊);
20. 《回忆施瓦茨》(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05月刊);
22. 德文版长篇小说 《后悔录》,金弢译,德国 Spielberg 出版社,2021年六月出版;
22. 《我阴差阳错进作协》(南方文学,2021年第03期,双月刊);
23. 《岁月》中篇小说 (四川文学,2021年第07期);
24. 《叶儿》,小说 (《罗城小说报》,2021年09月第101期;
25. 《我的香水缘》 散文(西部文学,2021年10月第6期双月刊);
26. 《小个子男人》 翻译小说,德国: 冯·席拉赫(西部文学,2021年10月第06期双月刊);
27. 《朋友》 翻译小说,德国: 冯·席拉赫(西部文学,2021年10月第06期双月刊);
28. 《岁月深处的莫言》——对话大家 (四川文学,2022年第02期);
29. 《话说张洁》 散文,2022年04月,获全国第二届散文大赛一等奖;
30. 《四十五年前的高考 我差一点错肩而过》, (《收获》杂志,2022年06月)、(北京青年报,2022年06月06日);
31. 策兰诗译 《思念保罗·艾吕雅》(美国 《华府新闻日报》2022年07月刊);
32. 在慕尼黑遇见聚斯金德--我和德语名著《香水》及作者的奇缘(《江南》大型文学双月刊,2022年04期);
33. 长篇小说 《狂人辩词》(新译新版) 漓江出版社,2022年07月出版;
34. 《记忆中的张洁》,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09月期;
35. 《海涛汹涌》(长篇小说选译,选自 《海水会涨多高》),作者,康朴曼,《花城》 大型文学双月刊,2022年05期;
36. 《历尽惊涛骇浪,归来仍著文章》 “北外” 校友会访谈录,2022年09月刊;
37. 《路遥的德国之行》(长安漫志),2022年09月刊;
38. 《六秩同窗话三代》 获(《当代作家杂志》“当代作家杯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等等。
2022年10月30日 德国慕尼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