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1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内幕 zt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4.6.2006 01:31:49 | 只看该作者
1939 年8 月23 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被纳<br />入苏联的势力范围。9 月28 日,苏德两国签订友好和边界条约,立陶宛转入<br />苏联势力范围。苏联从德国那里获得承诺后,立即着手兼并波罗的海三国,<br />纵观全过程可分两个阶段。<br /><br />第一阶段:签约控制阶段(1939 年8 月~1940 年5 月)<br />波罗的海三国对两个强邻的接近极为担忧。苏联驻里加全权代表佐托夫<br />向本国报告说:“里宾特洛甫到莫斯科签订条约一事,首先引起了各界的警<br />惕,害怕苏德勾结…….瓜分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8 月31 日,莫洛托夫否<br />认与德国有瓜分势力范围的任何协议,并指望与波罗的海国家签订互助条<br />约,同时要求获得军队进驻权。<br /><br />9 月19 日,苏联借口波兰“鹰”号潜艇事件向爱沙尼亚施加压力,声称<br />苏联将不承认爱沙尼亚对其沿海水域拥有主权,它的安全将由苏联来保卫。<br />为了解除危机,9 月24 日,爱沙尼亚外文部长谢利捷尔亲率政府代表团赴莫<br />斯科,请求和解。苏联政府趁机要求签订互助条约,并递交了苏方拟定的互<br />助条约和议定书草案。莫洛托夫威胁说:“如果你们不想和我们签订互助条<br />约,那么我们将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也许是更严峻、更复杂的途径来保障<br />本国的安全,请你们不要迫使我们对爱沙尼亚使用武力。”26 日谢利捷尔回<br />国后,向本国政府转交了苏联的草案。草案的主要内容是:苏联承认爱沙尼<br />亚为主权国家,愿向爱沙尼亚提供军事援助,并在经济、外交方面给予全面<br />支持,爱沙尼亚需给苏联以建立海军基地和开辟机场的权利。<br /><br />苏联政府为迫使爱沙尼亚政府就范,不断派出飞机在爱沙尼亚领空示<br />威。9 月26 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命令苏军:“立即开始在爱拉<br />边境集结兵力,并于9 月29 日完成这一行动。”要求列宁格勒军区“对爱沙<br />尼亚实施强大而坚决的突击。”<br /><br />在苏联的强大压力下,9 月27 日,爱沙尼亚政府决定接受缔约建议。谢<br />利捷尔奉命再次飞赴莫斯科。谈判过程中,苏联又以“保卫苏联在爱沙尼亚<br />港口的海军基地和保证爱沙尼亚安定”为由,向爱沙尼亚政府提出了驻军3.5<br />万人的新要求,并责成爱沙尼亚方面立即作出答复。爱沙尼亚政府经受不住<br />苏联的步步紧逼,接受了苏联提出的所有要求,双方于9 月28 日也就是《苏<br />德边界和友好条约》签订那一天订立了《苏爱互助条约》及其秘密议定书。<br />条约规定:双方互相提供一切援助,包括在两国的陆海边防受到任何欧<br />洲大国从波罗的海或通过拉脱维亚领土的侵犯或受到侵犯的威胁时提供军事<br />援助;苏联以优惠条件向爱沙尼亚军队提供武器和军用物资;爱方授予苏联<br />在萨列马岛、希乌马岛以及帕尔迪斯基市租建海军基地和机场的权利,为了<br />保卫上述设施,苏联可向该地派驻严格限制数量的陆空军兵力;双方保证不<br />参加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联盟或集团;条约的实施不得损害双方的主权,<br />包括两国的经济制度和政体。秘密议定书对苏联驻爱军队人数、时机作了明<br />确规定:入驻需在欧洲战争期间,人数不得超过2.5 万。<br /><br />苏爱互助条约签署后,苏联政府马上把目光转向拉脱维亚。10 月1 日,<br />苏联政府建议拉脱维亚政府就两国关系进行“磋商”。拉脱维亚总统兼总理<br />乌尼马尼斯考虑到苏德、苏爱条约的签订,对东欧局势产生的重大影响,原<br />则上同意与苏签约。第二天,外交部长蒙捷尔斯赶至莫斯科,在苏爱模式的<br />基础上开始谈判。莫洛托夫说:“如果你们同意这个意见,那么我们就能够<br />确定原则了。我们需要在不冻海岸建立基地。”斯大林指出:“我们想谈谈<br />机场和军事防御问题。我们不会触动你们的宪法、机构、部委、或外交、财<br />政政策以及经济制度。我们的要求是由于德国与英法作战产生的。”<br /><br />拉脱维亚代表团指出:总的来说这是走向友好的一步,但是它有可能导<br />致苏联对拉脱维亚的控制,而且在苏联驻军人数上苏方提出的5 万人,要求<br />过高,拉方需要慎重考虑。<br /><br />10 月3 日,谈判继续进行,拉脱维亚代表团表示很难将苏联提供的条约<br />草案推荐给政府,而且无法向人民作出解释,蒙捷尔斯认为:“条约将被理<br />解为建立某种保护关系,对于爱好自由的人民来说,那是不可接受的,更何<br />况拉脱维亚目前完全足以保证本国的安全和间接地保证苏联的安全。”代表<br />团同时还反对苏联在两个不冻港及皮特拉格斯建立军事基地,并坚持要求把<br />苏联驻军限制在2 万人以下,以不超过拉军平时的人数,进驻的时间也只适<br />用于“目前欧战期间”,一俟欧战结束,驻军应立即撤回。莫洛托夫继续拒<br />绝了拉脱维亚代表团的建议,声称:“你们的建议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请考<br />虑一下局势吧!”斯大林补充说:“你们应当从最坏形势来考虑,你们不信<br />任我们,而我们也不信任你们。你们以为我们想侵占你们。我们本来可以现<br />在就直接这样做,但我们并没有这样做。”他劝慰代表团,苏联驻军只是一<br />支预防性的兵力。<br /><br />经过持续、紧张、激烈的争论, 10 月5 日,双方签订互助条约。条约<br />内容与“苏爱互助条约”类似,苏联在拉的海军基地和机场为利耶帕亚、文<br />茨皮尔斯,驻军不超过2.5 万人。苏爱、苏拉条约签订后,就轮到立陶宛了。<br /><br />按照苏德秘密协定,立陶宛本属德国的势力范围。9 月28 日,苏德友好和边<br />界条约又将它列入苏联的势力范围。30 日,莫洛托夫召见立陶宛驻莫斯科公<br />使纳特基亚维丘斯,要求谈判两国关系。10 月3 日,立陶宛外交部长乌尔布<br />什斯到达莫斯科,斯大林提出把维尔诺市及维尔诺省的部分地区归还给立陶<br />宛。同时以苏拉、苏爱条约为蓝本,签订一个互助条约,条约有效期20 年,<br />战时苏联驻军5 万人。乌尔布什斯指出,苏联方面提出的条约草案实际上是<br />对立陶宛的占领。斯大林指出“苏联无意威胁立陶宛的独立,相反,驻军是<br />对立陶宛的真正保障。”莫洛托夫威胁说,爱沙尼亚已签署了类似的条约,<br />拉脱维亚也表示同意,如果立陶宛拒绝,将破坏即将建成的防御体系。在苏<br />联的压力下,乌尔布什斯作出让步,但要求把苏联驻军的人数缩减到2.3 万<br />人,并只驻扎在维尔诺地区内。斯大林当即拒绝了这一要求,提出苏联驻军<br />人数不能少于3.5 万人。<br /><br />10 月4 日晨,立陶宛代表团返回首都考纳斯, 10 月7 日重返莫斯科,<br />立陶宛就苏军进驻时机等问题提出新建议,但苏方对此不感兴趣,并利用维<br />尔诺问题对立陶宛人施加压力,莫洛托夫威胁说:“苏联政府不可能使维尔<br />诺人民长期保持安定而不关注他们的要求。”立陶宛人如不接受互助条约,<br />就不能得到维尔诺。《真理报》也不断发出信息,声言要把这个城市划归西<br />白俄罗斯。白俄罗斯高级领导人则频频飞往维尔诺,以图“接收”产业和建<br />立苏维埃制度。<br /><br />10 月10 日,立陶宛代表团接受了莫洛托夫的修订案,签订了《关于维<br />尔诺市和维尔诺省移交给立陶宛及关于苏联和立陶宛互助的条约》,条约内<br />容与苏爱、苏拉条约相同,苏联驻军可达2 万人。<br /><br />波罗的海三国对苏联恩威并施、逼迫他们签订互助条约的行径敢怒不敢<br />言,他们对斯大林领导集团缺乏信任,对波罗的海三国未来的前途忧心重重,<br />蒙捷尔斯表白说:“这意味着拉脱维亚历史上的转折点。”乌尔布什斯则指<br />出:立陶宛是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签订条约的。爱沙尼亚的谢利捷尔则在签<br />约后就递交了辞呈。<br /><br />在互助条约签订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西欧战事的发展尚不明朗,苏联<br />政府采取谨慎的观望政策。苏联的考虑是,英法与波罗的海三国有着良好的<br />关系,一旦英法取胜,苏联与德国势力范围的划分协议将没有价值,苏联如<br />根据苏德协议对波罗的海三国采取行动,英法将视为敌对性行动而出兵干<br />涉;而且苏联在波罗的海地区的政策只是区域性的,应服从全局的需要。为<br />此,苏联政府严禁军政领导人干涉波罗的海国家的内政, 1939 年10 月14<br />日,莫洛托夫致电驻考纳斯全权代表:“必须禁止同左翼团体的一切来往,<br />只能和政府、官方团体保持联系。”10 月21 日,波兹尼亚科夫更加尖锐地<br />指出,“你们——全权代表处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武官,在立陶宛应无条<br />件禁止干涉两党事务。”10 月23 日,莫洛托夫向驻塔林的全权代表尼肯金<br />娜也发出了同样指示:“你们应当明白不能出现干涉爱沙尼亚内部事务的任<br />何举动。”10 月25 日,国防人民委员部就红军进驻问题发布命令,要求全<br />体官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干涉三国内政”,称“关于波罗的海国家实行‘苏<br />维埃化’的议论与我们的政策是根本矛盾的,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挑衅言<br />论…….如果军人中存在这种‘苏维埃化’的情绪和言论,就应当彻底清除,<br />今后必须毫不留情地予以制止。”<br /><br />由于苏联严格遵守互助条约所承诺的义务,采取了不干涉内政的政策,<br />波罗的海三国在签订互助条约之初的胆怯恐惧心理逐渐消失,对苏联政府的<br />信任感也不断增强。双方的关系趋于平缓。<br /><br />第二阶段:正式兼并阶段(1940<br />年5~8 月)<br /><br />1940 年5 月10 日,德军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10 日,卢<br />森堡不战而降,15 日,荷军投降; 28 日,比军投降;英法军队连连受挫,<br />在敦刻尔克面临绝境。斯大林见德军顺利西进,英法两国也自身难保,出于<br />自身安全的需要,开始改变过去信守互助条约的政策,转而准备吞并波罗的<br />海三国。<br /><br />5 月25 日,苏方声称,“在立陶宛政府机关的庇护下”,出现红军战士<br />失踪事件,照会立陶宛政府立即停止挑衅,否则苏联将采取特别措施。立陶<br />宛政府为了止息苏联的愤怒,第二天答复要“立即进行详细调查”。28 日,<br />成立调查委员会。但是,苏联政府醉翁之意不在酒,继续促使冲突升级,坚<br />决拒绝与立陶宛调查机关进行任何合作。立陶宛方面为防止事态发展,一面<br />表示“衷心欢迎苏联政府对查明事件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一面进行了一系<br />列逮捕,并加强对苏军驻地附近居民的监视。6 月7 日,立陶宛总理梅尔基<br />斯,6 月11 日外文部长乌尔布什斯赴莫斯科,与苏方会谈,力争解决冲突。<br />6 月14 日又应莫洛托夫的要求免除了内政部长斯库恰斯和政治警察署署长波<br />维伊季斯的职务,以表示解决这一事件的诚意。<br /><br />但是,苏联方面仍不断扩大事态,声称波罗的海三国缔结军<br />事同盟以反对苏联。然而,三国1934 年9 月12 日订立的同盟条约,不<br />仅曾被苏联政府视为集体安全的一部分,而且苏联在与三<br />国签订互助条约时也没有任何反对保持这一同盟的要求。1940 年6 月<br />14 日,苏联继续加大压力,莫洛托夫发表声明说:“立陶宛政府力图使苏军<br />不能驻在立陶宛…….粗暴破坏了与苏联签订的互助条约,并准备侵犯苏联边<br />境。”并要求立陶宛政府: (1)将斯库恰斯、波维伊季斯送交法庭审判;<br />(2)在立陶宛组成“有能力、有决心保证忠实执行互助条约和坚决压制反对<br />者的政府; (3)保证“苏军自由通过立陶宛领土,以便部署在立陶宛的重<br />要中心,苏军人数应足以保证互助条约的实施和防止反驻军的挑衅行动。”<br />要求立陶宛在10 个小时内作出答复,否则“苏军将立即开进立陶宛”。<br />立陶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苏联最后通谍到期前15 分钟,乌尔布<br />什斯通知莫洛托夫,立陶宛接受一切要求。<br /><br />立陶宛被迫就范后,苏联政府又故技重演,于6 月16 日向拉脱维亚公<br />使科钦什和爱沙尼亚公使列伊递交了声明,指责两国签署的波罗的海协定,<br />要求两国成立新政府并同意苏联驻军,限令在6 个小时内作出答复。两国政<br />府势单力薄,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了苏联提出的条件,原政府宣告辞职。<br />三国政府被迫让步后,苏联政府责成杰卡塔佐夫、日丹诺夫、维辛斯基<br />以特使身份分赴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谈判新政府的组成问题,三国<br />总统迫于苏方压力,完全接受了苏方指定的候选人,组成亲苏政府。帕列茨<br />基斯为立陶宛总理,基尔亨什廷为拉脱维亚总理,瓦列斯为爱沙尼亚总理。<br />苏军相继进驻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新政府的成立和苏军相继进驻<br />各国,实质上使三国完全丧失了独立性。三国政府在实行任何一项重要措施<br />时都得秉承莫斯科的指示或莫斯科代表的旨意行事。7 月14 日,三国同时进<br />行议会选举,宣布成立苏维埃政权。1940 年8 月初,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七次<br />会议决定吸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为苏联第14、第15、第16 个加<br />盟共和国。波罗的海三国正式被苏联兼并。苏联增加了17.4 万平方公里土<br />地, 586 万人口。<br /><br />由于战端己开,各大国都有各自的打算,因此,苏联兼并波罗的海三国<br />在国际上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德国此时忙于西线作战,无暇东顾,而且也<br />不愿过早与苏联割断联系。当波罗的海三国请求德国居中调解时,德国的态<br />度是“这纯粹是苏联和波罗的海国家的事”,“德国无意干预波罗的海国家<br />的政治事务”。英法两国的态度也是消极的。在两次大战之间,他们曾把波<br />罗的海三国看作“欧洲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前哨”,苏联如果想兼并,必然遭<br />到西方国家的反对。但此时,英法军队在与德军作战中屡战屡败,既无力也<br />无暇顾及远在东欧的波罗的海三国,对苏联在波罗的海三国的行动也只能听<br />之任之了。<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5.6.2006 09:43:44 |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及后来的苏联极其阴险。实际上是中国真正的强敌。一直在改变中国的历史走向。孙中山建黄埔军校的钱来自于苏联,蒋介石北伐的钱来自苏联。共产党从红军到解放军一直拿苏联的钱。我一直怀疑今天法 --轮 -功的大笔经费也来自于俄罗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4.1.2025 23:2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