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世上骂佛教迷信的人是大多数,骂的人里具有此两种特征的人居多,一是那些自我感觉知识多得裤腰带都勒不住的人;二是那些除了信自己眼神啥也不信的人。他们骂得对,也骂得不对。
他们感觉自己骂得对的时候,正是他们遇到不幸的时候,进了庙入了寺,没缘遇到真悟道的僧人,看到那些穿僧服的假和尚,眼珠乱转言行可疑收香火钱心切,自己没有孙悟空能辨出真假和尚的火眼金睛,便认定那些个穿僧服行邪道的妖精就是佛家真子。还有那些个把佛门当愿门,傻乎乎呆痴痴和佛像做生意的人,花点钱点柱香就想托佛罩自己好事捞尽,看到这些人是庙里寺里常见的僧人和香客,那些个知识膨胀书生和啥也不放在眼里的狂人骂佛教迷信,也不怨他们命苦眼拙,无缘遇到真佛,又错把假佛当真佛吐口水,不知是自己命苦,无缘遇真佛遇真智菩提灌顶,更不知自己错骂佛祖累造口业。
他们感觉自己骂得错的时候,正是他们与幸运邂逅的时候,进了庙入了寺,遇到了示佛身相迎的活佛,身如常人,面如佛面,一眼就能电空他们肚里从书上从别人嘴里扒来的世间知识,一言就能卸去他们飞沫满腹经纶也除不去的世间烦恼。但是,这个世上能与像太虚大师、虚云老和尚、弘一大师、圣严法师、南怀瑾居士等真佛化身面对面邂逅的人甚为希有,所以,大多数凡夫俗子都无缘亲见真佛持正信,亲听慧语除顽愚。佛家经、律、论不难寻觅,然其中文字真义能解者无几。不是经、律、论有多玄有多费解,而是读之人有此恶习:执着用自己学来的世间知识,试图用有限来破解无限,执着用文字,来思来议来解佛超越世间学问的空慧。解不通,就谤佛谤经谤教。佛说四个字可助人解佛语、悟佛意、见佛身、通佛心:不可思议!放下思考和评议,只一心读经,云开雾散之时来得更快。
我尊佛是心灵医师,因为佛要拯救的是人心。佛未成佛时,也是烦恼缠身困心的凡夫俗子,虽为荣华富贵易得的世间王子,也生在福中心不安,金缕玉衣下跳着一颗对人间种种现象迷茫的心,他对世间生、老、病、死的迷惑,他对自己何来何去的迷惑,他对自心何以有此迷惑的迷惑,促使他抛下富贵走出宫门,亲自去寻找解开他种种迷惑的答案。 我在看德国作家黑塞写得德文版传记“悉达多”时,常常停下阅读,和书中寻找真理的佛陀一起流泪,那段描写他请求父王让他出家的文字很简单,却让我泪如泉涌:“悉达多站在门外,不动,身姿威严,等待父王答应他的请求;天渐渐黑了,父王走到窗前看他还站在那里不动,又折回身在屋里来回渡步;天完全黑了,悉达多还站在屋门外,还是不动,身姿威严,父王走到窗前看他还站在那里不动,叹口气,又折回身在屋里来回渡步;天已经午夜了,悉达多还站在屋门外,还是不动,身姿威严,父王走到窗前看他还站在那里不动,心有些慌乱,又折回身在屋里来回渡步;天渐渐亮了,启明星还没有褪去,悉达多还站在屋门外,还是不动,身姿威严,父王走到窗前看他还站在那里不动,流出了眼泪,走出门对他说:“我答应你的请求”,悉达多听后,才觉疲倦,倒身地上。”
黑塞写到:悉达多走出宫门后,却不知从哪里起步?哪条路是通向最终真相真理的终极? 于是,一切的可能和尝试他都亲自去体验。日食一粒、露宿乡野的苦行没有助他找到答案;重回世间堕落的故作麻醉,没有助他解脱寻找答案的困惑。在一个醉后醒来的黎明,他照镜看自己,猛然间觉得镜中的他不是自己,他悲观绝望地奔出豪华家园,一直无目的地奔到一条河流边,遇见一个船夫,他就跟那个船夫一起摆船渡人。那个船夫是个化身的佛,悉达多向他倾诉和询问时,他只教悉达多看河流如何流淌,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悉达多不摆渡时,就独自坐在河边看河流流淌,终于有一天,他激动的告诉船夫,他听懂了河流出响的倾诉,看懂了河流流淌的姿态,他成了与河流心意相知的真正摆渡人。
佛陀是通过自身实践,证悟世界本源实相、人生无生无死真理,众生皆具佛性。注意啊!不是只从书本上借来知识苦思冥想解惑卸重,不是靠求仙求人求秘方得一个可以拿给人看的佛果,而是走一条不假借一切外缘,以自省自澄自识自悟自定内心的修行方式,直接向自己内心取终极答案。从人成佛的过程,也是佛陀亲自经历人心转佛心质变的过程,所以,人心如何佛心自然洞晓。把佛心喻作知人心根的医师,医师一号心脉就知:何根生了何枝何叶,枝儿叶儿又是如何在随根生根灭,所以,佛知,治人心病要拔心根,寻枝觅叶找片翳,都是徒劳功夫;所以,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治世间一切心病,所以,我尊佛为心灵医师。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