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mom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朝的黑夜 (连载)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5.3.2009 19:13:3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种志异的故事,肯定是只留骨干,让读者去想象的,中国画不是讲究写意吗,小说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18.5.2009 12:56:40 | 只看该作者
暗夜幽浮
  y3 f7 \! _% Y5 A  
* d4 Y; k2 P* `    5 O# `. s9 Q: z' o( V1 n3 g4 H
  飞碟(UFO)最初是由美国人来命名的,似乎,美国各报道的UFO事件也一直是世界之最。曾经热播的美剧《X档案》还把新墨西哥州设定为飞碟和外星人在地球上的老巢。
- E" {7 |2 V+ t; [6 L1 b9 V! G    : U( _3 [* M% V) H3 o
  这种白色碟状的不明飞行物体,也叫做幽浮,在一般的描绘里,都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 d! `/ I6 x2 {! a; P' ?9 V3 @3 ~
  1、速度极快,来无影去无踪,已知的任何飞行器都无法超越。' o3 O6 [4 S) R, e4 b
  2、周身有红、橙、黄、绿、紫等色彩的光线射出。物理学中的惯性对它不起作用,它可以连续地以任何角度,向任何方向前进或后退。
" D% N! |, Q$ r0 R5 V  3、具有反重力的特性,可以以无重力的状态在空中停留、或者快速垂直上升,进而在茫茫的夜空中消失。7 @5 Q' y1 w7 B9 j2 G
  
! X4 W' X, E) R0 l4 Q, U/ {- S" R  唐代大历年间士人韦滂所亲见的一个不明飞行物体,符合上述的绝大多数特征,只不过,嗯——,材质有些特别。那么,就让我们重新回溯一下这件事的经过吧。
' I/ w& m: K( T  + a% y6 h1 X1 b4 i0 P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韦滂,乃世家子弟。他身形魁梧,臂力过人,精骑善射,性格豪爽,是个可列名于大唐豪侠中的人物。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这韦滂就是个有名的大胆,晓行夜宿,餐风饮露,从来也不知道“怕”字怎么写。
. h, l" ?3 C6 M2 A: Z' Y9 C9 U  ' A+ H5 `$ X. b, V  e
  韦滂出行的时候,常以弓箭自随,一来用以傍身。二来也因为他是个好吃的主儿。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没有他不吃的东西。飞禽走兽这些传统的菜肴自不必说,韦滂还充分发挥探索精神,将人类食谱进一步扩大。比如说毒蛇、蝎子、蚯蚓、蜣蜋、蝼蛄、蚂蚁之类,都成为他的盘中餐。一旦这些东西出现在韦滂的视线之内,肯定难逃煎炒烹炸的下场。( v. S6 ?9 y* U$ S% E( t
  
% ]4 Y/ ]& n+ P5 i# b2 h  一次,韦滂携着仆人在京城赶路。眼见红霞渐隐,寒星初现,马上就要到击鼓宵禁的时候了。一旦顺天门击鼓,各坊市里巷就会随之闭门。官道上行旅断绝,谁敢张弓夜行,让巡查的兵丁抓住了,少不得治个图谋不轨之罪。此时的韦滂,离要他要拜访的人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就算快马加鞭地疾驰过去,眼看也来不及了。为今之计,只好就近找一个地方投宿,等天亮再赶路。6 |* P+ [* n8 Y" i$ X
  
( C% Z8 H8 {+ Q- c0 w  正当他东张西望,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好的时候。忽然看见街市中有一户衣着华美,人口众多的官宦人家正喧哗着要举家外出。
. I2 u4 E7 V: i( h/ ?! \  
2 y1 ~% K/ U3 @/ q! a  这家的子弟手里捧着大锁,刚要给朱漆大门上锁,韦滂抓紧时机,快步走了上去。通报名姓之后,请求这家的长辈允许自己在这里借宿。. s; `1 ?5 D, X4 C% G
  
: l7 F2 w: |; L2 `$ \: x- `# @+ H" }. z  在那个民风还比较淳朴的年月,收留前来投宿的陌生人,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可是韦滂看年迈的主人沉吟良久,就是不见他点头。逡巡之间,仿佛有不得已的苦衷。0 m' n8 _) s2 f& R
  + Q! X1 z! B* C7 m
  倘若人家不方便,自己也不便强人所难。韦滂正待向主人拱手告辞。却见主人徐徐开口道:“不是老夫不愿意留你,我家的邻居前几天死了人,刚办完丧事。民间传说,新近死去的人几天以后就会回魂,叫做‘回煞’。猛鬼回魂之夜,无论人兽,都要退避,否则就会有凶丧之事发生,不巧的是,今天正是‘回煞’的日子,我们一家老小,正要前往亲戚家避祸呢。您要在这个时候住在我家,恐怕会遭遇不测,老朽不能不据实相告。我看啊,您还是另找住处去吧。”
& ^: x! W! I! l! S$ h" y" u  
9 ?6 j: `* {* V: @1 }  k* k3 Z: l8 ^  韦滂是个胆大包天,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角色,就算真有猛鬼出现,也吓不住他。听了老者的告诫之后,不退反进:“只要您容许我在这里寄宿,什么凶神恶煞我都不怕,您放心吧,我应付得来。”
/ l6 B. n, S5 _/ f+ W3 P  
, R# V+ z; _, k3 h. Q" n  主人见韦滂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固执己见。于是把他领到宅子里,打开厅堂和厨房的门,将寝具和食物所在之处一一指给他看。和韦滂寒暄了几句之后,便率领家内的男女老少,匆匆离去。
8 T+ }/ o7 _  Q. b! c% @  
. N- y- D' J$ T% T) ~  I  韦滂吩咐仆人喂好了马,将马栓在马槽上。又在厅堂点上蜡烛,将主人留下的饭菜热了,饱餐了一顿。酒足饭饱之后,他令仆人到附近的厢房去睡,自己则搬了一张床,放在正厅里,打开门窗,熄灭蜡烛,上好弓弦,抱着双臂坐在床上,静静地等待着。
) T2 a2 p: x# O, [# r  ; n1 O3 f% i& e) y% M2 w
  彼时月朗风清,群星闪烁,韦滂的双眼在黑暗中熠熠生辉。那是一双犀利的、武人的眼睛。在适应了最初的黑暗之后,他能够看得出暗夜里最幽微的变化。' ]- D+ \: n1 o. g
  
0 i4 g/ X; |% Z) B& r; U: z  守到三更将尽,厢房里早就传出了仆人的鼾声和说梦话的声音,韦滂也已是呵欠连连。正待合衣睡去,忽见外面有一团形如大盘的光亮,自空中缓缓降下,一直飞到厅堂的北门之下,眨眼之间,爆发出刺目的光芒,将周围照得纤毫毕现,如同白昼一般。* k/ ~% z6 y  S. g9 N& Q9 K/ W" k
  ' S; |# H1 o4 z' D
  韦滂见了心头暗喜:好家伙,总算把你等来了!
8 A, Z+ k5 N; x6 }9 W9 S  ( U. M4 R$ L, X) H
  他一跃而起,暗中运足力气,拉满弓弦,嗖的一声,箭镞携着千钧之力,破空而去,同空气相互摩擦所发出的声音,震动着耳膜。这一箭不偏不倚,正中那圆盘样的东西,那物体发出骇人的爆裂声,周身的光芒,如同有生命一般,不断地闪耀、涨缩……
6 D& s' |, C& F5 D% z2 i7 V  
5 @# z! V: d$ O( H# T  韦滂是个胆大心细的人,并没有被这起初的胜利冲昏头脑,抬手间,又连补两箭。箭箭中的,那东西所发出的光亮,渐渐暗淡下去,而且,再也不能肆意飞行了。就那样一动不动地停在半空。7 E; }, ]4 @1 s& H9 o8 ~5 U
  
7 c5 @/ |4 `2 G% E! w2 j4 }  韦滂走上前去,将箭镞拔下,那圆盘状的东西应声跌落在地上。光华熄灭,眼前黑黝黝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韦滂大声将奴仆唤醒,吩咐仆人点亮灯火,想要看一看,方才他射下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F! o2 e+ j' f# N
  
  U+ \4 p/ L. J5 H# i: W! l  仆人从榻上爬起来,睡眼朦胧地点燃了烛火。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忐忑和好奇。7 c2 V7 \, C# w% e
  / @* E9 k% v# J$ g8 Z
  灯光驱散了黑暗,摇曳的烛火之下,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竟然是一团怪肉。怪肉四面都长了眼睛,那光线,就是从眼睛里发出来的。眼睛开阖之际,光芒也随之明灭。; C! E. i! j- T* V
  
7 E6 r4 S& X( O: D6 l& D  韦滂哈哈大笑,口中叹道:主人所言非虚,这就是传说中的“煞鬼”吧。
. n+ ]) g  K: a! K- n  ; z% `- z" W- p) D) P6 R: k
  那么,如何处置这个“煞鬼”的呢?他大手一挥,吩咐仆人立即生火,将这团肉扔进锅里,配以厨房里能够找到的各种调料,亲自把它给煮了。
. ]9 V! N' Z& Z. `& C5 M  ; i% a  P) W! `+ }
  那东西在锅内散发出极香的肉味,韦滂垂涎欲滴,食指大动。等到锅里的东西熟透,捞上来细细切碎,同仆人一同分食了,那些肉甘美异常,他以往吃过的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多年以后,韦滂回想起这顿宵夜,还会露出神往的表情。5 S0 Q! R) h, f3 Z% r
  
' K* T, e8 v# x- V2 E# t  这团肉体积不小,韦滂又是一个仗义的人。这房子的主人留他住宿,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自己也不能不有所表示,所以,韦滂还特意为主人留了一半。7 q+ H; T9 @- w! {+ v( _
  
+ X" A  r1 k: ^/ X7 ?4 W  天亮之后,出去避祸的主人一家赶回来了。推开房门,见韦滂等人安然无恙,都十分惊喜。韦滂将他昨晚的遭遇跟主人细述了一遍,并把“煞鬼”之肉,端出来献给主人。主人一家望着兴高采烈的韦滂,个个惊叹不已。(出《原化记》)4 C: z: s  v4 Q- N4 d$ i
  
- a% |+ H2 f! a2 L  这就是唐朝出现的飞碟的下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它叫人给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18.5.2009 13:08:33 | 只看该作者
雷神失误
: `. }5 D1 G; @& m& u2 [0 Z    T" D/ _$ D4 O4 q* [
  有这么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说是有一次神父在绿茵场上打高尔夫球,有一个修女在旁边观看。- H' Y' c2 V  t6 c$ X0 f5 o5 g( ^
  ; N6 n5 H9 @$ X4 n
  第一杆就打偏了,神父觉得很没面子,张嘴骂道:“他妈的,打偏了!”再打,还是那样,神父有点恼羞成怒了,又骂:“他妈的,又打偏了!”
6 k# T, |' D0 _6 w+ Y( L7 W  
+ q* H+ F5 X! O4 N' ^  圣洁的修女在旁边看不下去了,提醒神父道:“作为一名神父,您是上帝的使者,随便说脏话又怎么教化你的子民呢,这是要受到上帝惩罚的!”
! f4 S* {' Y% [: X, u1 c  
) Z. F% t+ W, M! R  话音刚落,只听晴空一声霹雳,神父心想,Oh! my God! 报应来了,只好闭上眼睛等死。等了半天,也没有动静,睁开眼睛一看,修女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已经死去多时了。
6 l3 V; N0 ?1 I& h7 k  
$ ^' Y/ R) a4 E8 e' r0 I  神父心里很是疑惑:“骂人的是我,为什么死的是修女呢?难道她背着大家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比骂人情节还要恶劣?”
# N" f) X8 ?. h0 A- ~* O' O# I1 g  
% N( p. U5 i/ ]1 R+ i- i  这时候,只听见云层中遥遥传来上帝那宏大辽远的声音:: r, [2 p2 h8 A& ~1 ^6 }
  
5 H" f8 i! B- \+ M8 e0 e, p  “他妈的,我打偏了!”1 _" f# D9 n+ s8 {
  
) k8 C6 V5 a, k5 O. F2 j, c  发生在唐代的一个故事,跟这个笑话极为相似。' G6 K0 z3 n. D8 S. @+ p' J, i
  2 h; b7 P( S, U8 P. U$ P2 p$ J
  江西某村有一个老妇,正好好地在家里呆着呢,突然一声炸雷在耳边响起,等回过神来的时候,一条胳膊已经被雷电击伤。听见雷声和老妇的惨呼,家里人都放下手里的伙计,跑进屋子里,想看个究竟。
' N3 \7 K8 \) J6 \; ]  
" ]- p! y* _' r3 y% `* S) Y7 i  正在此时,忽然听见空中有个声音非常惋惜地长叹一声:5 [8 V( U' l9 h" J& R9 i
  ) |+ d: e$ a* }6 a" L$ m
  唉,打错了!8 e9 a" Y4 h) r+ |- Y" h% P
  
! _6 C2 }3 h7 j) T. ^  V  家人面面相觑,哭笑不得,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从天上掉下来一个瓶子,捡起来一看,瓶子里面盛着一种膏状物,看起来是某种药物。
5 g( Y9 R1 O! U  ! ?+ b+ ?9 J8 o; i6 r) f9 n
  这时候,天上那个声音又说:把这个东西涂在伤口上,马上就会痊愈。9 x# M; R# b, R1 y$ H: p
  
# w- L+ z( s; X; H5 }% Z  家人闻言,立马照着那个人的吩咐做了,说来也怪,药膏涂在哪里,哪里的伤口就以惊人的速度随之愈合,而且完全看不出来受过雷电的灼伤。
9 J) z& `  d3 B  [0 B2 R0 r) [! G  % ]9 }: `( m, e' C# k+ J, u8 k
  家里人马上意识到这是神药,都觉得奇货可居,想收藏起来,以备不虞。
- N; S: z' H8 X( F4 v- S+ W  
' s3 K  e0 Y/ W4 q  t% b  但是,念头一动,刚才还轻飘飘的瓶子,突然变得有千钧之重。几个人合力都抬不起来。大家想尽了办法,累得筋疲力尽,最后还是无计可施。
: t; g. A2 M" n* M/ ]  2 t: W! c; {7 K# h4 y
  不一会儿,已经响晴的天又开始打雷下雨,一道炫目的闪电过后,地面上空空如也,刚才还摆在地中间的瓶子是踪影皆无。
; @, ]) D/ D4 b3 h- }  9 \8 ?& \: ^- `) C0 N+ i
  过了几天,这个村子又发生了雷击事件,而且,比前一次还有所升级。此前的老妇不过是一只胳膊被电火灼伤。这次竟然闹出了人命,村里有个人被霹雷震死。9 R  \6 g% A5 \7 q* N! z
  
# _9 X+ |0 J: [) M, d8 t: f  你猜怎么着,这人死后,又有人在天空中长叹:6 B7 U! Y2 J1 G
  8 p- T; `& _) K3 u' @+ @  j
  唉!又打错了!: G6 W1 L" \9 i. o" ?! I
  # b3 O+ }  S( J$ m" F
  一听这话,这家人差点气死过去。
) A" F( l/ C! e: E  N, c3 D6 [  
  N3 V0 z& v' T: P  片刻之后,那个声音又说:& J5 X/ p+ }) P1 J! W' I3 r( R! \
  
4 |) R. ~1 W" ~5 _6 N4 @% Y  教你们一个法子,快去挖几条蚯蚓捣烂,抹在死人肚脐眼里,这人就能起死回生了!
6 p3 X( Z4 u, i  
, e" _0 S! `. p! r- c: k- E. p  家人连忙照办,不一会儿,那个被电火烧得面目全非的人喉咙里咯咯地响了几声,悠悠醒转……3 X( n, j$ q+ @( ]; q6 ~9 D. J3 k
  
8 B" Z% s. B( k! O/ _  难道是雷神疏于练习,一打就偏,看来得跟奥运冠军学学。
/ h: f: k! W2 E* K! M  
- j# o% `$ C$ c  P  
5 Z. I) q4 \; v/ M- G  江西村中霆震,一老妇为电火所烧,一臂尽伤。既而空中有呼曰:“误矣。”即坠一瓶,瓶有药如膏。曰:“以此傅之,即差。”如其言,随傅而愈。家人共议,此神药也,将取藏之。数人共举其瓶,不能动。顷之,复有雷雨,收之而去。又有村人震死,既而空中呼曰:“误矣。可取蚯蚓烂捣,覆脐中,当差。”如言傅之,遂苏。(出《稽神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2:41:29 | 只看该作者
说鱼
) o0 [2 U( ]5 U    \2 n. h2 o# s8 A2 _8 w
  1、横公鱼
* B$ _7 [+ p( k: T  D  北方的荒野中有一个大湖,方圆千里左右,深不可测,就是近岸的地方,也有五丈多深。, j% C) r* V, W! D  T
  
$ i& I- R! C+ \. v# U  这个湖,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冻得结结实实,只在夏至左右两个月左右才解冻,当地人也把这个湖称为石湖。, T: x2 G. S4 N. K# }3 A
  
+ v/ J! W" z' J. e  石湖里面盛产一种鱼,这种鱼叫做横公鱼。鱼长七、八尺,状似鲤鱼,而身体呈赤红色。
' F9 C! i( n& ^7 f3 m: N  3 y8 I  Y: N" k) Z3 r0 `7 l" g, l
  它白天深藏于水底,夜晚则走上岸来,化身为人。: D0 M. @9 _, u0 ^% d8 U: u
  ; a' i& S' }; m) d2 [7 k
  身上的鳞甲极厚,即便用最锋利的武器,也没有办法刺进分毫。投进盛满水的锅里,烧大火紧煮,水面从翻花到沸腾,横公鱼跟什么事也没有似的,照样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3 G2 N7 B+ E( M# e& K: G! l: d* y/ ]
  
& z; g: X+ z3 {  难道,这鱼真就刀枪不入,整不熟煮不烂,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 d; P: C( n# `) x% @+ Y! D  . x- v. g: m7 p5 T' k
  非也。拿乌梅两枚,投入水中,煮上一会儿,这鱼就皮肉松懈,成为一锅鲜美的鱼汤了。
% q  g. q7 N+ B  O) d  
- z, m0 ?- h$ m3 z% \% M* _* Z  可是,这样鱼汤,纵然美味,总是带着那么点惊悚的色彩,谁又敢当真去喝呢?(出《神异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2:41:47 | 只看该作者
2、鹿子鱼: x4 y# I5 h% ?7 t6 D
  鹿子鱼生在岭南,身体红色,尾和鳍上都有赤黄色的鹿斑。
& V! H8 s) V7 ~( ?, U, S, i    w2 A* T+ e2 s; t
  这种鱼的产地是罗州。罗州南部有海,海中有一片沙洲,每年初夏之交,这种鱼就从海里跳到沙洲上,化身为鹿。
" S/ V1 d: a* }1 `4 M7 Y  
: o; g3 b: c; x! j1 a  W  曾经有一个人,出海的的时候拾得一条鹿子鱼。头和身子的大半,已经变为鹿,尾巴却仍是鱼的样子。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阻止了它的变化。7 x8 U4 C) a2 p0 V" G) c
  ' V' t9 y3 V0 \, n4 ~
  南方人说,鱼化为鹿后,肉就变腥了,很不好吃。: g- {) S0 X( u, x$ D3 N* s
  $ q! S0 U2 K- T9 }, |$ B2 n! k
  假如这种鱼是真的,我们岂非又找到了一种水陆两栖动物!
7 X& }! o- [6 r. F  (出《岭表录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2:42:29 | 只看该作者
3、印鱼! T! l4 Q$ }) U& `
  
) k: X. r, C& k! ]( r$ e  《酉阳杂俎》里面记载了一种鱼,叫做印鱼。这种鱼头顶,有一块四四方方的纹路,就像官老爷手中的大印一般。印上还有字,只是,谁也不认识那究竟是什么。
2 u: A# l8 m* c. L  
/ z7 a- A7 c( R& J7 ^  海里的大鱼,将死的时候,印鱼便用自己头顶的印,在大鱼身上盖个章,过不了多久,那大鱼,就会失去生命的迹象,就仿佛,印鱼掌管着生死簿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2:43:17 | 只看该作者
传说也有原型,印鱼应该就是鮣:
/ u" W$ A+ |2 C( ~, X8 j* t1 c/ K  
" p; N9 i  r7 v  鮣,是海洋里的一种中小型鱼类,体形苗条匀称,行动敏捷,性情活泼,而且,特别爱“旅行”。
2 W2 Y- E, s! j: v: j    不管哪种鱼旅行,都免不了一路的辛苦艰险,既要用力扇鳍划水前进,又要对付随时可能出现的敌害,有些鱼就在旅行途中丧生了。只有鮣,一生周游四海,时常是吸附在大鲨鱼、鲸鱼、海龟的腹部和来往的轮船底上,搭“便车”旅行,被人们称为“免费旅行家”。
; R4 i- g# v  G9 }( R* V" ?  $ r2 t0 @1 @1 O6 e" c% _
  鮣为什么能“免费旅行”呢?常见的鱼,背上有两个背鳍。鮣的第一背鳍变成了水蛭那样的吸盘,紧紧位于头的上面,形状似一只鞋底。吸盘的边缘象章鱼长腕上的吸盘那样,具有齿状边缘。当鮣把吸盘贴在鱼、船或岩石盘时,很快地挤出吸盘中间的水,又借大气和水的外界压力,使吸盘牢固地吸附在上面,象胶粘似的牢固,拔也拔不开,任凭鱼或船把它带到哪里。
( N$ e$ ]0 v* G( M1 B+ r  
* S+ B+ B; y; P% C: ?; r  根据它喜欢粘附的特性,外国有些渔民正训练利用它作为一种捕获其他水产动物的工具。在桑给巴尔岛,在古巴,在托列斯峡岛,沿海的渔民就采用鮣来捕捉海龟。他们捕捉以后,先放在半充满海水的船舱里养三、五天,然后仔细地扎透它的尾部,穿根结实的绳索过去,再打结系结。出海发现海龟,就把三、四条系着绳索的鮣抛入海中。鮣立刻吸附到海龟身上。渔民再小心地拉紧绳索往船上提,海龟随着鮣,也被提了上来。那可以扎穿渔船、军舰的剑鱼就害怕鱼印来吸附,身上粘了鮣,体重增加,游得慢了,舞剑也没力了,杀不死敌人,而无用武之地。当剑鱼成了别的鱼的美味之时,鮣却悄悄地粘到来食剑鱼的强者身上,又依附投奔了新的主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3:12:37 | 只看该作者
遇狐
- C7 `+ W& g$ d; `  n1 Q8 ?7 _
; w" i' P' \" d- c唐代渑池西南三十里,有一个占地颇为广阔的庄园,庄园的主人姓田,是当地有名的富户。距离田氏庄园十多里的地方,漫漫平畴就变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地,山上生长着很多栎树,枝叶繁密,浓荫蔽日。
1 p% a# ~6 h2 C  y' Q5 a, g- L* h
/ Q( h3 y; t- J  V据说,这片树林里,有修炼千年,已然成精的狐狸,经常出来魅惑过往的行人,被她缠上的人,无论是谁,都逃不脱一死。自从此地传出魅狐惑人的消息后,过往的行人,谁也不敢独自行动了。一定要成群结队,才敢从这片密林经过。8 W( Q6 D/ K: n# U) [/ c1 w  w

6 ^; e7 |4 {* F! R) w这一天,田氏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是田氏的老友,朋友从千里之外赶来,到另一个地方去办事,路过此地,顺道过来看望田氏。不巧家里的酒前日喝光了,田氏跑到厢房,把家里的老仆从床上叫起来,让他火速到渑池去,买两坛好酒,给客人佐菜。1 b& T& {- ~3 R& z. h3 V
4 ^& D: o) m/ I* T* B
老仆听了主人的吩咐,牵了一头毛驴,在天色将明未明的时候,就上路了。他明白主人之所以派他前往,也有自己的打算,去渑池要经过那片妖狐盘踞的密林,少年人血气方刚,美色当前,难免不心旌摇荡,掉入彀中。而老人经得多,见得广,就是有魅狐出来引诱,多半也能把持得住。何况,狐狸惑人,为的是采阳补阴,除非是饥不择食,否则,皮肉松懈,血气渐消的老头子,她应该是看不上眼的吧。
3 ~% y/ J) J# H
  u- j; B- ~# Z5 S8 j) |谁知道,老仆这一去,是左等也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外面,早已日上三竿,太阳明晃晃的,晒得人睁不开眼睛,老仆却连个影子也没有。难道....?心里有事,这顿饭吃得也不是很安生。宴席结束之后,主人又同客人拉了几句家常,便着人带着客人前去休息了。" j, |) t: i/ `# F+ l0 ?- M

: b8 J: k2 x. o( a一直到日暮时分,田氏正在屋子里自怨自艾,房门忽然被推开了,“回来了!回来了!老爷……”。来到屋外,只见一个满面伤痕的老者,跛着一只脚,动作迟缓,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他神情惶恐,呼吸急促,身上的衣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刮得破破烂烂。
4 B( V2 t& c1 x
/ a1 W: J. H2 w' Y2 O: x' t6 D田氏叫人端上饭菜,等老仆吃饱之后,才小心翼翼地问,他在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老仆一定了定神,道:“老爷!大伙儿说的没错,那片栎树林子里,真有狐狸精!早上我原本打算在路上找人搭个伴,偏偏走了半天,也没碰着半个人,牵驴下坡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一个长相俊俏的妇人,紧紧尾随在身后。谁都知道,这一带有魅狐出没。这深山老林的,一个女子,长得又好看,孤身独行,她家也放心?说不定就是狐狸精。我心里害怕,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谁知道,那魅狐……那魅狐,竟然追了上来!把我吓的呀,撒开脚丫子就往前跑,没想到,我跑她也跑,没跑出几步,就叫这狐妖给追上了。那狐狸精可真是歹毒啊,伸出腿来,绊了我一下,我正跑着呢,哪防备她这招啊,当下倒在地上,身上是火烧火燎地疼,腿重重地磕在树上,差点没骨折……”0 _) U6 z, }5 F( n8 y
: f  T" y) R7 [0 R
听众们伸着脖子,纷纷七嘴八舌地问:“后来呢,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 w4 W# y! H) ]  - o2 X1 m" _* r2 b5 f# `5 t( M
“我怕那妖狐对我做法,强自忍受身上的疼痛,从地上爬了起来,劈头盖脸地给了那妖狐一顿胖揍。”6 X2 O8 z' q6 X+ y3 `0 W
  
7 T7 S" d- D9 d/ j% o% P“打中了吗?”众人又关切地问道。. L, m! b" r/ B6 z) a- V* C6 |/ J
  
) K6 M5 n8 x# f1 K“打中了!哈哈——”老仆得意地笑道,“那狐妖太不中用,根本就不堪一击。我还没打几下呢,她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哀求,嘴里还念念叨叨地说:叩头野狐,叩头野狐!我怕她缓过劲来,再加害于我,就暗自卯足了力气,趁其不备,一下把她打翻在地,趁她昏厥在地上的时候,抓紧逃了回来。”, C) U9 x" M$ ^; e) t2 a0 f( N6 P  X
5 F+ q/ I# f  o( V
众人长舒了一口气,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谁也没有注意到只有主人田氏,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3:22:37 | 只看该作者
送了老仆去休息,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太阳渐渐落山了,西天的最后一抹胭脂红,也已被夜色吞没。
- x8 T- k! `" h( ?  I; |
+ C7 W; ~  D8 s$ Q这一整天几乎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田氏感觉十分的疲惫,他洗了把脸,就想到上房歇着了。
& ~! L! I5 X9 E4 o+ \
0 l" D, j# b3 Y" _8 d2 q+ U0 U忽然,从院门那里传来一阵剧烈的敲打声,开门一看
, C) m( w. }5 \0 k  ——门外站着一个女人!5 _* L! X: s& T
  
0 N; v# f& b- e( A  一个蓬头垢面,狼狈不堪的女人。) M% Y2 c6 o9 X4 ?  T: \$ x8 `
  1 E& R( h7 L7 }) l- T: l
她脸上挂着灰,带着土,长发蓬乱,身上的白麻衣服,已经污秽破损,撕扯成一条一条,衣襟上,还隐隐带着已然干涸的血迹。她低着头:8 _, ]9 Y  S* G3 s+ w; E
  3 W' Y' C5 ^( f3 k8 u
“大老爷,行行好,能给我口水喝吗?”    6 s2 _. C8 e& }, f0 ^
  
+ H9 }; \( @0 J5 e0 X; [她似乎看出了众人的疑问,不待大伙儿开口发问,便道:“妾身乃北村人士,路过此地,干渴难忍耐,故来相扰!”
* O* z- J9 p- _( B0 J. D% O8 s. x  
! T9 Q$ P% w, P6 y* {: C8 z* k  g“您这是……在路上遇见盗匪么?”9 }8 Q8 S3 `  A8 Z/ i  F1 j

# u. K" H% c% x5 E; w那女子摇了摇头,眼睛里显出了愤恨的神色。: _2 B+ ~) o' |  C( G) K5 t7 V' U
  
4 l5 l3 g' I( n: g “昨天傍晚有人送信,说是娘家出了事,我心里着急,就一个人出了门儿。走到山那边那片栎树林子的时候,想起这一带闹狐狸的传闻,心里有点害怕。正好,前面来了一位老者,须发斑白,看上去很是持重。我就快走几步,想赶过去,跟这老者搭个伴儿……”
7 n# R3 o0 v1 T! U  # l* `3 }7 Y0 e) c3 l2 |. o
“哪成想,那老者是野狐变的,我刚走到他身边,还没开口呢,他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人家说狐狸歹毒,真是不假啊,瞧我这身上的伤……”  
4 X, _8 o# f* p7 o- q+ a
$ {+ y  b1 R6 S4 `- N4 B那女子擦了擦鼻子,“幸亏那老狐先走了,否则,性命难保哇!”5 S7 l) h, m6 V0 Y/ H  U# d* L
  
& t) t1 g$ c  L- V女仆把衣襟上的帕子递给她,那女子在眼皮上按了按。道:“多谢老爷收留,我借贵地喝口水歇个脚儿就走……”2 I& P9 N; n0 t9 ~8 h, d3 C0 y5 l
  : \+ \1 ?/ }# i
田氏听完,急忙回身低声吩咐下人,赶紧把老仆藏好;他早就怀疑,老仆树林子里,把良家妇女当作狐狸精,误施痛手,现在,自己的猜测终于得到了证实! " W; C( b. m5 A" R# `1 S
  - X" ~5 C7 n" w. R1 h6 a# y9 D
  (出《纪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2.7.2009 14:50:53 | 只看该作者
异梦' S# {: }" u+ s" e7 ~4 Q
  0 `7 Q8 r$ d+ \
  唐代柳宗元向以文才知名,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震古烁今的大文豪对政治也十分热衷。河东柳氏世代门阀,这个家族的成员有很多入仕为官,。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都位居高官,他的五世祖曾先后出任四州刺史,其他的成员,也大多仕途坦荡。李唐代隋以后,柳氏作为关陇集团中的一个重要家族,积极向现政权的统治者靠拢,同皇族关系至为密切,在朝中地位也甚为显赫,仅高宗李治当政时,柳氏同时在当时的机要部门尚书省任官的就达到二十多人。% c  X+ Q3 ^& J( E3 U
0 L+ H$ T8 t5 T* i3 ?0 f' l8 Q
     贞元九年(793年)春,年仅二十岁的柳宗元黄榜高中,进士及第。三年以后,他任职秘书省校书郎,正式步入了官场。在他任长安监察御史里行期间,结识了一个对他一生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太子侍读王叔文。唐德宗驾崩以后,皇太子李诵即位,此即顺宗,改元永贞。王叔文抓住机会,积极推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向有才气,又与王叔文政见相同,很快被提拔为礼部侍郎,加以重用,成为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5 @5 \* C1 w" p4 D6 a3 F% N; f8 c( h2 Z* E
     由于改革措施触动了藩镇镇将和宦官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遭到这些人的激烈反对。这年的八月,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李纯,也就是唐宪宗,史称“永贞内禅”。宪宗登基以后便开始着手打击革新派,由于柳宗元同王叔文关系密切,又是革新派的得力干将,九月,被贬为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走到中途,又有诏书下达,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由于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个人,所以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9 k- O3 C2 X6 ^. v
; t0 g6 B( z% G; L     我们所要说的这件事,就发生在柳宗元自京城长安出为永州司马的途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5.4.2025 12:1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