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mom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朝的黑夜 (连载)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2.7.2009 14:58:52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柳宗元出为永州司马,家口随行,乘着车马,前往任官的目的地。  P) w9 e# V1 |* T. \' ]
  这一天,天色已晚,恰好路过荆门,于是便就近找了一个驿站,一家人相携进去歇息。
# Z6 {- F& M1 s4 v9 _1 O  / t5 E/ L* R6 V0 ]3 v
  由于这一路几乎一直是马不停蹄地往前赶,吃过晚饭以后,柳宗元头一沾枕头,便进入了梦乡。
7 j% G8 N* Y. E, N9 o$ {/ F/ ?  
3 }0 W4 I* `7 @/ [  朦胧中,一团雾气出现在眼前,雾气中裹着一个黄衫女子,眼睛里面含着泪水,俯下身子朝柳宗元拜了两拜。柳宗元很是诧异,刚要发问,就见那女子对他说道:8 ^+ b$ i9 D) v0 j
  4 C0 ?! q  L) i' A# m2 i# \5 b
  “妾身家住楚水,如今遭逢不幸,……恐怕有性命之忧……”说到这里,那女子喉头哽咽,似是说不下去了。停了一会儿,才接着道:) f; m& `" n6 p/ g3 H0 k" I* ]  ~) c* I! {+ e
  
2 }( v% z; _  i# H/ ~  “这也是劫数,除了您谁也救不了我。倘若您能够伸出援手,救我一命,妾身不但对您感恩戴德,而且还能助您高官厚禄,平步青云。君想出将入相,都不是什么难事。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救小女子一条性命。”
& Y9 k, C- G. f8 j$ B2 e  9 q& X! D) X2 [$ D9 B# o) h, o
  柳宗元听得懵懵懂懂,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呢,但见那女子眼泪汪汪,看起来楚楚可怜,不由得连连点头,答应下来。
0 n9 d- M- O4 H* Q* a7 B# S9 P: n/ i  ) `! |% S, h& Q2 B* D1 o
  见柳宗元终于应承下来,那女子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身影亦融入周围的雾气当中……; O/ w+ S6 M) G5 e3 w( ]* J
  ( r: n9 V: v% I1 b
  眼见那女子渐行渐远,柳宗元从梦中醒来。想起梦中所见之事,甚是奇异,举目四顾,哪有半个人影。一会儿的功夫,又沉沉睡去。: a; Z3 i. n% p  ~* B: P
  
3 Q7 k4 B$ f" u3 [  进入梦乡没有多久,就见一阵烟雾过后,那黄衣女子再次现身,仍然是满面愁容,哽咽着请求柳宗元务必想办法搭救自己。柳宗元赌咒发誓,一再保证自己不会见死不救,安慰了老半天,她才犹犹豫豫,一步三回头地离去。
+ n# G* T8 G8 K2 q: G; K  
! U# Z5 {; R- K3 t1 H4 ~2 @2 @  v  这一夜两度醒来,睡得不甚安稳。
9 @1 y$ u0 I% m, j. `- C5 q  4 {, H6 s2 l- ?( w( L/ b' ^
  第二天早晨,刚起床不久,就有小吏前来拜访,说是自己的主人,也就是荆门地区的最高将领,请柳宗元前去赴宴。柳宗元一听故人相请,也没多想,就答应下来。4 g! f4 i8 p& E" e2 u0 p
  
# e, G$ j* J3 q" H% F: L  一切都准备停当之后,因为时候尚早,昨夜又两度被梦中那黄衣女子惊扰,根本就没睡好,现在仍是睡眼朦胧,趁着车马还有没套好,就斜靠在身边的几案之上,闭着眼睛打了个盹。刚阖上双眼没有多久,便进入了梦境。
: \1 D! H: A. W- M, Z  
( h7 c( \* K  F& w" V  仍是浓的驱不散的雾气,雾气之中,再次出现那个黄衫女子,只见她形容憔悴,眉头紧锁,双眼红肿,面露凄苦,看起来比前两次还要惶惑不安,她忧心忡忡地看着柳宗元,哀怨地说道:
3 ^' g7 f8 b2 T: h' V; n  
/ Z% D1 ]# P; [6 N  妾的性命,如同悬挂在狂风中的丝絮,马上就要被疾风吹断,不知道流落到何方了,您为什么还不知道着急呢?!希望您赶快想个办法,不然的话,您的命运将同我一样,也会象丝线一般飘散在劲风中了。望您早做打算!- y/ }& Q  J! H4 Y, A( z4 B5 Y4 y
  
( f7 `0 f3 a) x' o  说完这番话,这个女子又象前两次一样,对柳宗元深施一礼,辞别而去。4 e; x$ R% m5 y9 E( y: j0 ^
  
! N' y% Y7 x6 W6 G( m1 i  妇人走了之后,柳宗元忽悠一下,从梦中醒来。低头想了又想,自言自语道:我一天晚上三次梦见妇人前来祈求救她性命,言辞恳切,神情忧伤,不像是有什么诈伪。事涉怪异,于是便命人快马加鞭,前往郡里赴宴。6 e* b$ M) X& i5 V3 @# O* s
  + T3 y( d- O  {
  故人见面,饱叙寒温之后,柳宗元就把自己昨晚所做的梦告诉了荆门帅。荆门帅一听,马上把手下人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询问这件事。开始的时候,这些人也是大惑不解,过了一会儿,有个小吏猛地一拍大腿,连道: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前几天有个渔夫在河边捕获了一条巨大的黄鳞鱼,肥硕无比,无论煎炒烹炸,都是不可多得的食材,让府里的厨子看见,马上掏钱买了回来,想在今天招待您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莫非这就是您梦见的那个黄裙妇人?
2 j5 \# e/ p; y( L3 a1 i  
. W2 K- u0 C' h+ N. H' B9 K  众人一听,都来了精神,一瞬不瞬地盯着那个小吏,等着他说下去。柳宗元受人——啊不——是受鱼之托,挽救它的性命,更是急不可耐。连问那黄鳞鱼在哪里,自己要亲手将其放生。
9 N% }. F, N, H7 c+ Z  
, @2 P6 l5 r( m  却见那小吏吞吞吐吐,目光闪烁,竟然不再言语了。0 {" |0 L* d* k# \; K
  
9 l/ ?6 F3 Q0 n$ @+ g5 @+ |) R  见此情景,一丝不祥的预感袭上柳宗元的心头。
$ H; b. u3 G4 [  
! n6 K5 A) I$ I2 C  果不其然,在众人的一再追问之下,他才犹犹豫豫地说:这鱼买来就是烹饪用的,厨子……厨子……已经……把鱼头剁下来了……
6 Y  p4 I9 L3 o% L" b  ; c4 L8 ^9 V4 Z. L' u& i3 K9 D
  柳宗元听了,大惊失色,连声叹道:这果然与我昨晚的梦不差分毫啊!怪不得那妇人一再提醒我早想办法,现在悔之晚矣。  Q( x+ a. i7 W
  
6 ?8 L" `- t7 y) \  k( O  人死不能复生,鱼死也是如此。但是,柳宗元想此鱼既然能给自己托梦,肯定不是凡鱼,说不定还起死回生。就叫人把鱼用衫子裹起来,小心翼翼地运到江边,投到浪花翻涌的水里,也算是对那黄裙妇人有个交代吧。
  E' ?! s" I1 D; N2 o4 Z! H0 ?  & x6 W5 H" T9 ^5 o7 d' _9 P2 T  y. }
  手下回来报告说,已经断为两截的鱼投入水中之后,就被浪花卷走了,看起来……看起来没有一丝活转的迹象。
7 Z/ ?1 `2 R& @5 U/ }  
& Z! U! U% V' H9 I) ~  柳宗元怀揣心事,这顿饭当然也没吃好。回到驿馆以后,随便洗漱了一下,便倒在睡塌上休息了。有负别人之托,事没办成,心中愧疚,躺在床上,是翻来覆去地也睡不着。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看见前往突然来了一个人。% `$ e) J5 H& d7 \( \3 F( m. F: R
  
  i1 d" I' Z% z. F9 C  那人弓弯纤小,足登洒花缎面绣鞋,腰系缃黄长裙,上身是嫩黄深衣,看起来鲜亮无比。从腰身与步态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女子,一个美丽的女子。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柳宗元抬起头来,向这女子的头上看去:那本该长着头颅的地方,犹如噩梦一般,空空如也。(出《宣室志》)* Z9 x: M# D% `" g2 X) c6 E; o; G
  / g" k. i2 G; T- V8 K% F0 L
  柳宗元吓得一个激灵,从榻上跳了起来。+ G$ N; ^' h# W5 V" y1 T* s9 d% f
  9 C$ F2 k7 Z, d& v4 J  F( f: |
  梦醒之后,还得赶路。知道前路凶险,他心中抑郁,旅途之上一直闷闷不乐。
" I9 Y/ P: t& m  J( Q$ O  
3 ?; R1 m$ J, Q5 o) r  一路车马奔波,终于来到永州。永州地处荒僻,人烟稀少,榛莽丛生,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就是在这里写成的。收入中学课本的《捕蛇者说》,就是永州八记之一。5 @% z- L  X6 _, A9 `( U# X
  # y1 c/ B. i2 v* j) ]9 l  W
  刚到那里的时候,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家人接连患病,他们连一个固定的住处都没有,对于一个在朝廷政争中失势的下放官员来说,也没有人敢倾心结交,永州员外司马又是一个闲职,根本没有具体的执掌,收入也少得可怜。半年之后,在艰苦生活的摧逼之下,老母便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了。* Z" \" O. X# D" b
  ) k: o( i0 f) q+ ?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虎视眈眈,丝毫也不肯放过他,好几年之后,朝野都骂声不绝,不断有人把他丑化成“怪民”,摧折他的身心。艰苦生活环境,至亲离世的打击,再加上政治上的偃骞失意,心情抑郁,这个大文豪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百病集于一身,身上忽冷忽热,从早到晚都没有食欲,病体骨肉支离……4 ^) b. @6 a4 Z) P
    h+ k8 s. o$ [% g
  这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摧残。
! E. W. Z9 L2 d7 p  
! Z0 ?, Z6 y. _* s. c' i# @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当年那个意气风发,一心想要光宗耀祖,重振朝纲的年轻人,在漫长的岁月里,被折磨得象换了一个人,连远道前来看望他的亲朋故旧,都无法认出他了。9 {' U- d! e0 {
  
( I8 x: [- _% P1 ?  元和十年,柳宗元接到朝廷诏书,命他即刻还京。亲友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转机。柳宗元对于这次回归,也报了很大的希望。结果,回到长安以后,在丞相武元衡等人的阻挠之下,不仅没有受到重用,反而被贬到柳州(今广西柳州市)任刺史。  m; ~# {" y& B' R; e
  - c6 \& Z' e+ t4 Q  _- B" A3 @
  柳州在当时也属蛮荒之地,是朝廷流放人犯的地方,但刺史却是实职。在柳州的几年,柳宗元励精图治,颇为当地的民众干了一些实事。这也可以说是他政治理想的一种曲折实现吧。
/ r" G* i- y8 R; y' q7 @  * q% y  ?4 Z$ ^% o2 e  M: X
  四年以后,朝廷实行大赦,彼时武元衡被刺杀,宪宗在新人宰相裴度的劝说之下,召柳宗元回京任职。可惜,诏书还在路上的时候,柳宗元便因病去世了。当时不过四十七岁。
2 c0 j  R! {- W  6 Z7 ^) C" p$ _# q: \
  
7 H/ p8 A: Y: h# Z2 b  
" H4 a0 g' P: Y' A8 Z, H# N8 S) M  假如一切可以重来,假如他能够及时解救那条出现在梦中的黄鱼,命运,会不会因此而改变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3.7.2009 12:23:26 | 只看该作者
飞船
1 y4 P0 L8 ]8 q% z% K$ d  
  m/ f0 z2 x! y: @" D$ K  7 @0 a$ A  r: v; d6 U  M# S0 F5 W- \
西晋时期,著名博物学家张华在《博物志》里,记载了一则故事,叫做《八月槎》,讲的就是一个人如何上天的事。5 O' i( O2 W+ n  k8 \2 f( d9 Z; ?
  " F' b& B: _* ?! N, f4 ~: E
  地上有江河湖海,天上有璀璨的银河,大海波涛壮阔,一望无垠,尤其是在地平线附近,常给人以天水相接之感。正因为如此,古人认为,天上的银河有一端同地上的海洋相连。只要沿着大海,不断前行,到了海洋的尽头,看到那由无数星辰组陈的浩瀚的河水,就是天河。这时候,如果你有胆量溯流而上,就能上达天庭。/ `( w2 z* \, O6 o
  
& A7 S! Y) e0 m$ b3 ^" f- f" T* u  张华所生活的时代,有一个居住在海滨的人,经常到海边去,他发现,每年八月,都有浮槎在海面上飘过,而且,年年如此,从不失期。8 b! o4 [3 w( [. {& e- ^% S
  4 m# Y% B6 {# ?( [
  所谓的浮槎,也就是筏子,由木头或者竹子制成。孔子有一句话:“道不行,乘槎浮于海。”意思就是,如果我的主张始终无法贯彻的话,就划着木筏,到大海上遨游。! b4 T9 v& z3 T' V- A  V- A- G
  
, t  P0 F+ B. G( M9 G+ s3 q# u  孔子的事咱们暂且不表,西晋的这个人想,既然传说中大海与天河相通,那么,我坐上这个筏子,随波逐流,过些时日,说不定,就能上天。+ }# b" B4 a0 R7 A4 i: g
  
4 a$ u) u5 |' s4 D9 b$ q" m/ E2 |* r, |  这个想法令他感到无比的兴奋,下定决心之后,做了充足的后勤准备。首先打制了一个可以活动的阁子,作为遮风挡雨之处,那一年的八月,当浮槎再次顺流而至时,他把自己做的阁子搬到了浮槎之上,而且,为避免漫长旅途中的饥渴,他随身携带了大量的干粮和水,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旅程。
+ u5 y# R  @6 }& w    G* m2 z, C9 {+ O$ F. F/ S
  起初的十多天,还能看到日月星辰,分得出白天和黑夜,后来,周围便一片混混茫茫,分不清究竟是黑天还是白天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走到了什么地方,只是凭着身体的本能,渴了喝水,饿了吃东西,困了,就躲在阁子里面睡觉。就这样,又过了十来天,终于来到一个地方。5 C* d: n1 x' B6 [0 P5 U8 v, A
  
7 R. n! `% b% I! u; B& |+ h  这个地方看起来象是一座城池,房屋鳞次栉比,规划得非常整齐。城里面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遥遥望去,有很多织妇正在围着织机忙碌,织出来的绫罗,飘若浮云,美丽无匹。
! T, E0 R7 p1 O6 ~$ Q  6 _: _4 P3 _; K% g" |2 o* b7 [) F
  这人站在浮槎之上,正在犹豫,自己是否要从这上面跳到岸上去。河边忽然来了一个男子,手里牵着一头牛,到河边饮水。他正要上前搭话,那男子觉察到身边有人正在看着他,抬起头来,惊奇地问道:+ S+ G& ~  g- W: B. W2 t
  6 u7 E, t- x: Z/ e$ o! E
  “你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P8 ?1 z' `) K* Q( D) d
  5 {, u* @1 n, D* h6 I
  此人将自己此前如何乘坐浮槎,顺流而下,来到这里的经过简单地叙述了一遍,并问牵牛人这是什么地方。牵牛人并不正面回答,只是说,你回去之后,拜访蜀郡的严君平就知道了。2 ?, @# I7 t8 j* Q
  + j' E6 ]4 S0 y9 `: e
  此人觉得此地大是诡异,也没敢上岸,乘着浮槎又踏上了归路。在海面上飘了若干天之后,又回到了出发的地点。这一天,正好是次年的八月。
/ B0 j: T8 R5 M4 O  
3 e- }' z, j: G1 O; v' W  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历尽艰难险阻,来到蜀地,登门向严君平求教。严氏明习天象,以阴阳卜筮著称,此人见到严君平之后,把自己此前的经历,跟严君平说了。严氏听完之后,没有说话,让小童取来一个册子,他翻开那个册子,念道:“某年某月某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算一下时间,正好是此人在河边见到牵牛人那天。9 q' P0 D$ Q8 r
  
# z8 L4 K7 _9 {  到目前为止,真相终于呼之欲出。原来,那一天,在水的尽头,他见到的是天宫,那宫里的织妇,正是织女,她们所纺织的绫罗绸缎,就是用来点染天空的云霞。而水边的牵牛人,则是银河岸边的牵牛星。2 o0 H# }5 I$ z4 m$ z( }  ]
  很明显,他真的沿着大海,进入了银河,而且,最终到达了天庭。而他自己,从地面上看,就变成了客星。6 S3 ~- I6 K2 k# n) ]
  # x/ Q3 H3 D/ I+ {  n' A) p
  所谓的客星,是中国古代对天空中新出现星星的统称。用天文学的术语来说,主要是指新星、超新星和彗星,偶尔也包括流星以及其他的天文现象。这类天体如同客人一般,常常匆匆来去,故谓之客星。
! o6 c. a! l+ X. E0 u8 b6 U3 r8 j5 O2 @  ( `) X2 l3 }* O4 g, r" R
  这个故事,是我国古代关于牛郎织女的最早记载。. k4 h! V- V+ [
  
9 f# z5 p+ S# S4 r  f, G  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实际上透露出一条很重要的信息:太空是昏茫一片,没有白昼和黑夜的区分的。) ?, H6 K  ]% x# h
  
8 N3 N$ F. s* \1 b  众所周知,人类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1961年4月12日,由苏联发射的。在此以前,人类怎么能够知道,太空中的景色,同地球上不同呢?白天,只要没有云彩,我们的头顶就是一片蔚蓝。到了夜里,天空中才显变得昏黑、暗沉。这主要是因为,地球上有空气作为反射光的介质,我们所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主要就是蓝光的反射造成的。而宇宙中则没有此类媒介,所以,进入外太空后,我们所看到的天空,就是昏黑的颜色。《博物志》成书于公元2至3世纪左右,作者张华,是通过什么途径,如此贴近事实地指出,太空中是昏茫一片,晦暗不明的呢。
  ?. _. n" z& M! I1 n# {' F7 o5 |0 q  + d/ X  S/ W/ s0 Z- \
  这个故事里的人,不是通过修炼或者丹药,达到飞升的目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掌握了浮槎往来的规律之后,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坐上浮槎,开始了自己的天庭之旅。其周期,恰好是一年。' L$ Q; d* ^0 A/ s
  ) \) C) Y# n% r  Q- q1 d, d
  如果,跟他讲述这个故事的人,真的曾经到过天庭的话,那么他所到达的地方,是不是就是外太空呢?他所乘坐的浮槎,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飞船?是不是,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曾经有人,乘坐某种宇宙飞行器,离开地球,冲入浩瀚的宇宙,进入遥远的银河系,进行了一次漫长的太空之旅呢。
0 Y/ d5 @+ [( z1 A$ W0 k2 f  
0 ?) a# R8 j- Y( J& ^2 r  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4 i; u, U/ y) D  A8 C# l2 u, G' `
  
+ L( U8 J* Y" q& n5 {, t. V. F  那浮槎,是他自行设计制造的,还是,由天外来客提供的呢?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吧。
& C* J" I" k7 J% Y( S  , X; B2 Q; ^0 Y4 R( H1 l: V4 r
  浮槎也就是船,或者叫舟。中国自1992年起自行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都以神舟命名,从神一到神七,都已经顺利升空。是不是,神舟系列的载人宇宙飞船,在命名时,也受到了这个二千多年前所发生的故事的启发?  C6 ]5 {  E6 {2 z/ T$ w$ t
    
7 y9 f9 F! Q) F* ]+ j  这篇诞生于近两千年之前的神话故事,它对浮槎的构想,竟然同现代我们发射的载人飞船的有那么多相通、相近之处,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3.7.2009 12:57: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omo 于 23.7.2009 13:58 编辑
2 ^. ~& `6 a9 n7 U/ j" i7 }9 h! q& g" D
唐人轶事
/ d, h) `- s# f! f) Q3 [$ z4 o2 c/ J) e( K" V7 n
  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十五年(史书中记载是开元13年),率领文武百官前往泰山“封禅”。4 Q& R" z: U* g$ c, T
  / c1 r6 g$ N; k- k$ p
  队伍要经过齐州历城县,县令名叫杜丰,负责接待皇上和他的随从队伍。
* F# [" K6 L- O( J3 _' g" U; U    
6 S. Y" i' g. G; W7 v  杜县令把所有的事情都张罗停当之后,又把城里手艺最好的工匠找来,让他们用金丝楠木打造了三十口上好的棺材,搬到给皇上准备的行宫里。
- r/ h9 q6 u6 ~( ?! R5 l  1 [" \" K3 M5 I7 T. x
  衙役就问了:“老爷,您弄这么多棺材干什么呀?”
6 Z+ n: e: ^% q2 X0 i  
+ i5 r8 O# m0 T  杜丰答得是振振有词道:“圣上车驾经过此地,六宫都要随行,旅途劳累,要是有得暴病死的,事出突然,上哪儿找这么好的棺材去呢,如果事先不预备着,到时候后悔可来不及了!”# d, C1 ~+ q2 F, B* X
  & g% \9 s/ b& ^) n0 e
    
+ `9 g5 n* s8 n  k. |+ J  过了没几天,皇上派使者前来检查准备工作。使者进入行宫,走到偏殿的时候,迎面映入眼帘的是数十口大大小小的棺材!好像是近期才打制成的,还能闻到淡淡的漆味儿。
  }5 f# j) ~9 p! s  " l5 B& y* d- {! [+ u! M# q7 b
  使者惊叫一声,仓皇逃出。4 ]/ {" ~5 i& V  D* ~# S1 i1 f
  
$ ~% F* `6 |5 K* Z0 a  到了门外,他一把抓住齐州刺史,咬牙切齿地,问:/ g  S" P$ l( ?8 A" G8 v
  - [) Q; {" J" T8 ?0 A
  
& T! X  ?$ U, a  “圣上此次封禅,是为了祈求天下太平,这些棺材,是谁造的?造出它们,意欲何为?如此不祥之事,我必会禀明圣上,请他老人家裁夺!”
/ i! T5 Q. o8 ^4 _  _: b  
& F/ `* W0 E9 `- F$ p: v  刺史吓得魂飞魄散,转过身来,恶狠狠地对手下人命令道:
/ o9 d" [8 i* Q% [# k# d  ; f* i2 p% q9 Z; j0 S7 ^
  “快把杜丰给我逮来!!”
4 B! \, B4 V+ l2 T$ m% t    + y/ K" \/ G4 E8 B* p
    杜县令见势不妙,趁人不备,溜了出去,呼哧呼哧地跑回家里,哆哆嗦嗦地说:“这次我闯了大祸了!”
# a8 g" M1 y" c  e1 r! o& a  % z- {: k; |4 r! @5 F' L3 E. l
  正好他大舅哥在京城做御史,家人前去求救,御史大人亲自出面斡旋,上上下下打点了一番,总算把这事给压下去了,杜县令算是死里逃生,捡了一条命。
: B( ?0 h' T& e' L( i. p  
2 J6 q( T+ M% \  杜丰的光辉事迹就说到这里,下面再说说他的儿子杜钟。
  U3 S3 J- F& y( v2 C5 G  # w( S% F+ W6 r: q
  杜钟当时在兖州任参军,掌管官马的食料。具体职责就是把刍豆之类的草料煮熟,喂给马吃。  # J+ X  }; z% G/ x! |* R
    $ ?; z' z& P- C6 C  j
  马厩里的事务繁重,工作人员得经常加班加点,也能把活儿干完。
  s2 y+ G6 \- b6 B' S! _  
5 `6 r4 O+ q& D* h  此情此景,杜钟是看在眼里,计上心来,道:( I; M( x7 F! I, G5 e6 m9 A: I9 W
  % x, J' N# }. L
  “御马众多,要是等事到临头再煮粟米呢,恐怕供应不上,不如提前把这事办了,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9 l  N9 K1 J: c/ N2 \
  $ r  D5 F6 ?/ N* M0 p
  手下人领了命,日夜不停,煮了两千多石粟米和黄豆,然后都趁热封在地窖里。等到用的时候,启了封一看,早已经腐败发臭了,哪儿还能喂马!
# Q' r) g" {: F7 h6 u1 h, l  5 Y/ d( O5 n' E& B) |) b0 u' D
  两千多石食料毁于一旦,杜钟越想越怕,也不敢回家,找个偏僻地方藏了起来。心一横,让随从到集市上买了半斤半夏,同羊肉煮在一起吃了,想以此自杀。
2 I7 f+ @. q4 _9 e5 A" x3 f  
8 Q" |4 T3 `& ~  y  半夏是一种整个植株都含有毒素的植物,而根茎毒性最大,据说生吃0.1—1.8g就能引起中毒。这种植物,对口腔、咽喉、消化道粘膜都能够产生强烈刺激,服用少量就能身体麻木,多食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流口水、恶心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直到全身痉挛、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
+ k( F' v) K% G, k& ~  % r* G, v6 K' |$ F, W1 D$ \' d
  照药典里的描述来看,吃了半夏,虽然不至于见血封喉,可是折腾一阵之后死翘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 f( ^( t& ?. o, ]  
% d2 v1 D6 Y7 I2 J/ ~8 ~0 f* g  将羊肉和毒药煮在一起吃,即享受了美食,又达到了自杀求死的目的。
) M' m1 J# i4 W. }2 E  . n3 l* ], V$ D
  没想到这剧毒之物,吃了好几天,杜钟不但没有被毒死,还长胖了。
* `( m* G9 n% K/ e" z/ E  : l$ A, f' E0 @) V. k" I8 l
  这事传出去,大家都说:真是非此父不能生此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4.7.2009 09:48:06 | 只看该作者
atlaslijun,就知道潜水。加分都不知道上来冒个泡。莫非忙“逛街”,忙得没工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4.7.2009 10:16:14 | 只看该作者
眉间蛇
7 [  R, L5 q% h5 o  ^! z$ G  
& [' }( T/ L0 A8 ~  大唐贞观年间,洛阳城有个叫王守一的,自称终南山人,经常背着一个大药壶在市井间卖药。4 ^2 k  q. h- V- i8 m, i7 q
  
+ _2 q+ ]8 L: {+ F  这人有个怪癖,很多慕名前来的人,都被他拒之门外。而有些原本活蹦乱跳的,他碰上了,却把人家拦住,从药壶里倒出药来,非要塞给人家,别人不要还不成。
& `' X& Q% c- X/ p6 w4 t/ ?    ! o' B9 Q. b( a# N( f1 }
  不过,时间长了,人们却发现,那些到王守一那里买药,虽百般哀恳,无法如愿的,家里的病人,无论怎么医治也不能好转,很快,就撒手人寰了。而那些原本健康的,得了王守一的药之后,没过多久,便身染疾患,这样,王守一的药,就真的派上了用场。
! Q8 ^3 V6 u  x; Z! d8 Z$ d/ }  
; m& _- y7 s) S! n6 _3 e4 j( e: D6 N  所以,有人说,王守一这人啊,大概是有预测吉凶祸福之能,他不是不想卖药,而是知道那个人已经在阎王的生死簿上被勾了名,什么人也无法妙手回春。而那些本来没病的,倒有可能是疫气缠身,只是病症还没有显现出来,常人根本无法看见,而这病,大半是能够治愈的,所以,王守一才会出手。
- l/ i& @( ]' f  
/ b) I' u/ `7 }) x6 @/ D6 D. k5 X  所以呢,王守一这人虽然看起来挺怪,大伙儿对他倒也颇能容忍。! c, E: F7 O9 u. s# ?# j
  洛阳城里有一位柳姓富商,名叫柳信,是本地有名的富豪。0 d$ j, \8 l/ p$ u
  * \' E  O1 ^8 X0 Q' [1 D% x
  柳信家里唯有一子,生得颇为俊秀。未曾想到,二十岁头上,这孩子的面目竟然出现了瑕疵。——双眉之间,出现了一个肉瘤。3 j; q) e; N& Z- H% G" }2 }1 y3 O
  
0 }: M( H6 R+ m5 Z0 [& u- B# r: D% B  家人到处求医,不惜重金,可是,医生走马灯似的换,什么药都吃了,也不见好转。
3 U7 I& |8 z$ K6 ^; y  [+ A  }, r  
) c. f: |! `) n6 H0 f  听说了有个卖药的王守一,做父亲的不顾身段,亲自登门祈求,恳请王守一出手。王守一听了以后,倒也没有推辞,就跟柳信来到了他的深宅大院。
# g$ `9 Y; p, p  0 P, k4 ]5 S0 `( Q  U5 K
  柳信把儿子唤出来,让王守一观瞧。- N, x% z: q3 Q! Z3 F* l, G- R, P$ w
  5 [$ B" R; j& U, a6 Z, p
  王守一看了,叫人准备香案,摆上酒肉,点好香,望空祭奠。祭拜之后,从药罐子里拿出一丸药来,放进嘴里,嚼得稀烂,然后取出来,敷在那孩子眉间的肉瘤子上。' {7 D+ m8 I8 N5 N: S
  . M! t5 S3 ^/ T8 u" P4 D5 Z
  这一切都做完之后,又让柳家人备好酒菜,自己坐在桌案前面,悠闲地自斟自饮起来。; J6 R5 f8 F; }1 u; C7 y
  # H. P: O6 x, {
  柳家儿子的眉间,起初还没有变化。过了一会儿,他眉头的那个肉瘤,便剧烈地跳动起来,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游动,看得大伙儿心惊肉跳。柳家人齐齐地朝王守一的方向看过去。王守一却视若无睹,缓缓地啜着杯里的酒,露出一副非常陶醉的样子。* H+ T; J) g3 B1 B+ V
   又过了一会儿,那肉瘤竟被顶破了,从里面,爬出一条小蛇。长约五寸,五彩斑斓,落在地上,不停地扭来扭去。
+ S- L1 T4 z! H$ C  0 ]6 `. Q0 n) F3 g! ^$ n& [
  那条蛇见风就长,顷刻之间,已达一尺左右,爪牙狰狞,很是威风。
' X; ^& D1 Z* a. I% }4 z/ E. R+ S  , ~, V( J, i, p6 J- K$ g. Z
  王守一扬起脖子,把杯中酒全部倒入口中,对地上的长蛇轻斥一声,那条蛇腾空而起,绕着屋子飞了两圈。顿时,天空中云雾弥漫,雷声隐隐,王守一面露微笑,跨上蛇背,飞入空中,须臾,便消失在云雾里。
7 B4 k& U, a7 P8 j1 C* t# T  ; h/ c: F2 y# ~7 A
  那条小蛇,竟然化龙而去,而王守一,也随之升天。
; D: p! z+ Z) A( Z: `* [4 x  
* \1 ^2 X3 Y; u  原来,柳氏子眉间的肉瘤,竟是蛰龙藏身之处。+ M3 a. q/ C. L1 o
  
! @2 h. p: ^+ A, l$ \% |! X9 v  那个行走在闾巷的怪人,也不是寻常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4.7.2009 10:19:23 | 只看该作者
宝贝,你这个东西好是好,但是太长了,耽误工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4.7.2009 10:20:23 | 只看该作者
树生" s7 L' P4 E1 S2 O
  
, i% x2 m9 Y* R5 ]' C   小时候看《天书奇谭》,说是有个小孩,是从天鹅的蛋里面孵化出来的,所以就叫做“蛋生”,隋朝有个孩子,出生方式也挺特别,今天来讲讲。
- u# }: g8 P& `) V$ D: y* Y  
4 T8 s) N4 y/ F( J# [6 n+ Q( L/ N  2 O' Q/ }: \0 M# Z
  隋文帝杨坚的时候,黎阳城东十五里之处,住着一个叫王德祖的人。
6 C" C! U/ `6 b  
  r8 K4 I6 T4 ]" u! Q- f" K  王德祖家的院子里,长着一棵林檎树。林檎是一种什么树呢,它的果实,也叫做朱柰、花红果、花红、沙果。沙果很多人都知道,酸酸甜甜的,吃在嘴里令人口齿生津。0 t1 n6 ], ^( t
  
* `9 T" ]9 L% N$ p; Q/ g$ Y0 |  王德祖家的这棵林檎树,原本长得十分茂盛,有一年,家里的林檎树在挂果的季节,长了一个瘿。
9 M  H, i6 t( \0 c. T/ A  0 n# H; G, A* T0 A4 K9 {. Z+ i
  树的瘿同人身上瘤子一样,都是一种病变。因为不知道怎么治,王家人便只得听之任之了。这树瘿越长越大,三年以后,便已有一斗大小,沉甸甸的,压在树杈上,连树身看起来都仿佛不堪重负的样子。' k3 h+ X+ O/ M) j  T. }( j
  2 x' f; r8 E2 H
  过了一阵,那个瘿便开始腐烂,这个瘤子里面究竟是什么呢?王德祖很是好奇。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找来一把刀,把树皮剖了开来。
. n# p3 z. e* Z, L1 l3 _; }' l5 m3 L  2 S. ^3 N, ~& z& F
  你猜,他看到了什么?7 a: V( {6 E: [* v" R0 O
  
" x' ^9 Z: p5 E) o. C% y1 q  一个小小的婴儿,手脚和头相接,盘着身子,倒挂在里面。
" F( R8 ?7 T% ?) S# J$ ]1 A* i  4 ^) C9 l& s; m& Z2 ~  P, o/ P
  起初,王德祖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树里怎么会出现个孩子?他在衣襟上擦了擦手,揉揉眼睛,再去看。没错,就是一个婴孩。4 m1 M! Y1 @% P: H( i2 B
  & T0 Y$ [' E8 M/ ]4 W5 U; w
  手脚蜷着,闭着眼睛。身上滑溜溜的,布满浅黄色的树液,还有一层青色的薄膜,罩在身上。
' i5 N" k( K4 b' L; g4 X3 q& g  
% q8 e1 M; o% {7 {   王德祖双手颤抖着,把这个婴儿从树瘿里面抱出来,往自己家里走去。风一吹,那孩子竟然张开小嘴,踢腾着小胳膊小腿,哇哇哇哇地大哭起来。同刚落草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I! O, a) a% L
  
3 |; s" z% H: I1 L8 I& N6 h$ @  这小孩的出生虽然十分怪异,王德祖也没把他当成怪物,当场摔死。而是交给他的妻子,让家里的女主人抚育。而且,所有的一切,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都同家里的儿女一视同仁。1 a4 |# ^0 S, C/ J' v/ Z' \
  
$ z( ~- X. H, Z7 B! j. m5 S( R6 v7 }  这孩子的身体构造,同别的小孩毫无区别。可是,他一直都不会说话。能爬能坐以后,就开始自己玩耍。神情十分专注,谁都惊扰不了。
# M% k; z4 `6 \  ' F7 O" o8 I% b, ~4 r! _
  王德祖有些着急,心想,这孩子别是个哑巴吧,这长大了可怎么办呢?7 H% h! G. ~' L7 B2 [
  7 x) C' _$ l9 T) c3 z5 S
  没想到,孩子长到七岁的时候,有一天,王德祖正在院子里干活,忽然听到耳边有人说:
5 _8 q$ }3 t1 o' _4 q/ m& a  , e; L$ i7 k# Q; Y
  “是谁把我养大的,养大我的人叫什么名字?”
; ^' E  N! }6 C2 G' p' [7 T* e  - O) w' w7 y* R: [' b) I2 N
  王德祖回头一看,正是自己家那个从树上摘下来的孩子。
# |4 p/ i4 C3 f  
+ M2 W( ]6 C" U' V3 C+ E  他又喜又惊。喜的是,这孩子终于能开口说话了,惊的则是养活了他这么多年,他还不知道自己是谁。看来,自己的养子以前一直处于混沌状态,而今,才算开了窍。想想也是,树上长出来的孩子,同人十月怀胎孕育的小孩,肯定是有所差别的。3 Z+ z, Z$ Q- {1 J; T/ j$ `, U
  
  U1 o3 S' p* y% t; o. p7 n  因为这孩子是树木所生,所以,他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林木梵天。后来又改名为梵志。
6 `9 T# H5 `4 s: d  
5 p0 Z/ L8 y! K' P+ E  再后来,这孩子跟王德祖说:“是王家把我养大的,二老待我如同亲生父母一般。以后,我就随父亲的姓吧!”
- K/ @) n) X: R! }: x  4 ?9 K6 [8 N5 A' z1 K/ R
  王德祖听了,心里非常高兴,当然不会表示反对。从此,这孩子就叫做王梵志了。“梵”字里面有两个“林”字,足以表示他的出身了。
4 [6 h2 x; \" O. u8 q  N# }/ r/ v, U+ m6 e  
5 n. c% s) Y, }/ e* s; C- P+ k$ u" g" [  这个小孩长大以后,才思敏捷,精于文藻。所作的诗文,甚有条理。他还拿出来给别人品评过!
# c+ o7 y9 O+ @' W- m) z4 g# }  & b8 _' ~: Y/ J6 |6 m
  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B7 G0 {8 y$ T$ {$ X8 F: \
  
% Y- k" G4 D2 e) _0 a. {  C1 W6 @) v6 E  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例证吧。此外,就是给那些追问父母自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小孩,提供了另外一种答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4.7.2009 10:21:27 | 只看该作者
宝贝,你这个东西好是好,但是太长了,耽误工作啊。! j6 ]% Y  V7 B. L
Hallemeister 发表于 24.7.2009 11:19

8 ]3 Q1 }0 i* P8 M2 ?
9 e7 o6 z% @1 J( U: \8 V$ m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4.7.2009 10:2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5.7.2009 12:19:55 | 只看该作者
别啊。。真的是好东西啊。看故事,学古文。。多好。。: o1 _- w1 F+ Y1 [
支持默姐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0.2.2025 16:4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