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船
1 y4 P0 L8 ]8 q% z% K$ d
m/ f0 z2 x! y: @" D$ K 7 @0 a$ A r: v; d6 U M# S0 F5 W- \
西晋时期,著名博物学家张华在《博物志》里,记载了一则故事,叫做《八月槎》,讲的就是一个人如何上天的事。5 O' i( O2 W+ n k8 \2 f( d9 Z; ?
" F' b& B: _* ?! N, f4 ~: E
地上有江河湖海,天上有璀璨的银河,大海波涛壮阔,一望无垠,尤其是在地平线附近,常给人以天水相接之感。正因为如此,古人认为,天上的银河有一端同地上的海洋相连。只要沿着大海,不断前行,到了海洋的尽头,看到那由无数星辰组陈的浩瀚的河水,就是天河。这时候,如果你有胆量溯流而上,就能上达天庭。/ `( w2 z* \, O6 o
& A7 S! Y) e0 m$ b3 ^" f- f" T* u 张华所生活的时代,有一个居住在海滨的人,经常到海边去,他发现,每年八月,都有浮槎在海面上飘过,而且,年年如此,从不失期。8 b! o4 [3 w( [. {& e- ^% S
4 m# Y% B6 {# ?( [
所谓的浮槎,也就是筏子,由木头或者竹子制成。孔子有一句话:“道不行,乘槎浮于海。”意思就是,如果我的主张始终无法贯彻的话,就划着木筏,到大海上遨游。! b4 T9 v& z3 T' V- A V- A- G
, t P0 F+ B. G( M9 G+ s3 q# u 孔子的事咱们暂且不表,西晋的这个人想,既然传说中大海与天河相通,那么,我坐上这个筏子,随波逐流,过些时日,说不定,就能上天。+ }# b" B4 a0 R7 A4 i: g
4 a$ u) u5 |' s4 D9 b$ q" m/ E2 |* r, | 这个想法令他感到无比的兴奋,下定决心之后,做了充足的后勤准备。首先打制了一个可以活动的阁子,作为遮风挡雨之处,那一年的八月,当浮槎再次顺流而至时,他把自己做的阁子搬到了浮槎之上,而且,为避免漫长旅途中的饥渴,他随身携带了大量的干粮和水,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旅程。
+ u5 y# R @6 }& w G* m2 z, C9 {+ O$ F. F/ S
起初的十多天,还能看到日月星辰,分得出白天和黑夜,后来,周围便一片混混茫茫,分不清究竟是黑天还是白天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走到了什么地方,只是凭着身体的本能,渴了喝水,饿了吃东西,困了,就躲在阁子里面睡觉。就这样,又过了十来天,终于来到一个地方。5 C* d: n1 x' B6 [0 P5 U8 v, A
7 R. n! `% b% I! u; B& |+ h 这个地方看起来象是一座城池,房屋鳞次栉比,规划得非常整齐。城里面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遥遥望去,有很多织妇正在围着织机忙碌,织出来的绫罗,飘若浮云,美丽无匹。
! T, E0 R7 p1 O6 ~$ Q 6 _: _4 P3 _; K% g" |2 o* b7 [) F
这人站在浮槎之上,正在犹豫,自己是否要从这上面跳到岸上去。河边忽然来了一个男子,手里牵着一头牛,到河边饮水。他正要上前搭话,那男子觉察到身边有人正在看着他,抬起头来,惊奇地问道:+ S+ G& ~ g- W: B. W2 t
6 u7 E, t- x: Z/ e$ o! E
“你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P8 ?1 z' `) K* Q( D) d
5 {, u* @1 n, D* h6 I
此人将自己此前如何乘坐浮槎,顺流而下,来到这里的经过简单地叙述了一遍,并问牵牛人这是什么地方。牵牛人并不正面回答,只是说,你回去之后,拜访蜀郡的严君平就知道了。2 ?, @# I7 t8 j* Q
+ j' E6 ]4 S0 y9 `: e
此人觉得此地大是诡异,也没敢上岸,乘着浮槎又踏上了归路。在海面上飘了若干天之后,又回到了出发的地点。这一天,正好是次年的八月。
/ B0 j: T8 R5 M4 O
3 e- }' z, j: G1 O; v' W 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历尽艰难险阻,来到蜀地,登门向严君平求教。严氏明习天象,以阴阳卜筮著称,此人见到严君平之后,把自己此前的经历,跟严君平说了。严氏听完之后,没有说话,让小童取来一个册子,他翻开那个册子,念道:“某年某月某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算一下时间,正好是此人在河边见到牵牛人那天。9 q' P0 D$ Q8 r
# z8 L4 K7 _9 { 到目前为止,真相终于呼之欲出。原来,那一天,在水的尽头,他见到的是天宫,那宫里的织妇,正是织女,她们所纺织的绫罗绸缎,就是用来点染天空的云霞。而水边的牵牛人,则是银河岸边的牵牛星。2 o0 H# }5 I$ z4 m$ z( } ]
很明显,他真的沿着大海,进入了银河,而且,最终到达了天庭。而他自己,从地面上看,就变成了客星。6 S3 ~- I6 K2 k# n) ]
# x/ Q3 H3 D/ I+ { n' A) p
所谓的客星,是中国古代对天空中新出现星星的统称。用天文学的术语来说,主要是指新星、超新星和彗星,偶尔也包括流星以及其他的天文现象。这类天体如同客人一般,常常匆匆来去,故谓之客星。
! o6 c. a! l+ X. E0 u8 b6 U3 r8 j5 O2 @ ( `) X2 l3 }* O4 g, r" R
这个故事,是我国古代关于牛郎织女的最早记载。. k4 h! V- V+ [
9 f# z5 p+ S# S4 r f, G 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实际上透露出一条很重要的信息:太空是昏茫一片,没有白昼和黑夜的区分的。) ?, H6 K ]% x# h
8 N3 N$ F. s* \1 b 众所周知,人类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1961年4月12日,由苏联发射的。在此以前,人类怎么能够知道,太空中的景色,同地球上不同呢?白天,只要没有云彩,我们的头顶就是一片蔚蓝。到了夜里,天空中才显变得昏黑、暗沉。这主要是因为,地球上有空气作为反射光的介质,我们所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主要就是蓝光的反射造成的。而宇宙中则没有此类媒介,所以,进入外太空后,我们所看到的天空,就是昏黑的颜色。《博物志》成书于公元2至3世纪左右,作者张华,是通过什么途径,如此贴近事实地指出,太空中是昏茫一片,晦暗不明的呢。
?. _. n" z& M! I1 n# {' F7 o5 |0 q + d/ X S/ W/ s0 Z- \
这个故事里的人,不是通过修炼或者丹药,达到飞升的目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掌握了浮槎往来的规律之后,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坐上浮槎,开始了自己的天庭之旅。其周期,恰好是一年。' L$ Q; d* ^0 A/ s
) \) C) Y# n% r Q- q1 d, d
如果,跟他讲述这个故事的人,真的曾经到过天庭的话,那么他所到达的地方,是不是就是外太空呢?他所乘坐的浮槎,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飞船?是不是,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曾经有人,乘坐某种宇宙飞行器,离开地球,冲入浩瀚的宇宙,进入遥远的银河系,进行了一次漫长的太空之旅呢。
0 Y/ d5 @+ [( z1 A$ W0 k2 f
0 ?) a# R8 j- Y( J& ^2 r 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4 i; u, U/ y) D A8 C# l2 u, G' `
+ L( U8 J* Y" q& n5 {, t. V. F 那浮槎,是他自行设计制造的,还是,由天外来客提供的呢?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吧。
& C* J" I" k7 J% Y( S , X; B2 Q; ^0 Y4 R( H1 l: V4 r
浮槎也就是船,或者叫舟。中国自1992年起自行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都以神舟命名,从神一到神七,都已经顺利升空。是不是,神舟系列的载人宇宙飞船,在命名时,也受到了这个二千多年前所发生的故事的启发? C6 ]5 { E6 {2 z/ T$ w$ t
7 y9 f9 F! Q) F* ]+ j 这篇诞生于近两千年之前的神话故事,它对浮槎的构想,竟然同现代我们发射的载人飞船的有那么多相通、相近之处,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