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学医也要比学其它专业辛苦的多,每天超过去10个小时的学习,所有专业词汇都是拉丁文和希腊文,每个月都有若干小测验,全部是口试,学期结束的考试往往在假期中间,这就意味着打工的时间会很少。4个国家考试的通过率极低。总尔言之一个字,难。
换专业,说着容易,学着难,没有一点知识基础,还要面对大量陌生的专业词汇,还要和教授同学们交流,要知道,看的懂不见得能听得懂,听得懂不见得能说得让别人懂。
第一次国家考试要求有12门课的Schein,其中还包括一个为期2个月的护理方面的Ausbildung(Krankenpflegepraktikum,现在要求3个月)和一个红十字会的急救训练证明,我们学校要求16门。基础课还是解剖,组胚,生化,生理,和相关的理工课象化学,生物,物理学,每一门课在每一次的国家考试中都会不同程度的涉及到。其实说来基本上和国内一样,但是要求差的很远。首先在基础部分,所有的专业名词都是拉丁文,用德语学拉丁文,难度可想而知。而考试通常又都是口试,一句听不懂,就全傻了。例如,全身300多个血管神经,老师随便说出10条,让你在尸体标本上找一找。考试的题目也不是在书上有现成的,需要我们不断的[/url]总结,例如:试从胚胎学角度分析腹壁肌肉组成及其的血管神经分布。在国内时,只要背会书本上有的东西就可以了,而在这儿,还要经常问自己个为什么。实习还是在实习医院,不过要提前报名,还不一定有位置。毕业以后就太遥远了,反正现在的形式并不乐观。
虽然能免掉几个学期,这并不意味着书你可以不看,因为以后的考试中还要涉及到了。就象endoplasmatischesReticulum或是Cytoplasmamembrana这种最最简单的专业词也是要背上一段时间的,更何况在德国医学基础课比国内教的东西要多。
其实就医学字典,我认为没必要非要用德文的,英文的一样用,只是在词尾上略有不同,但用起来没有问题。关于专业词,我还有一点牢骚要发。现在据我所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包括日本,甚至台湾,学医的专业词汇全部都是拉丁文和希腊文,这就是说,如果一个日本的医生和一个美国的或是德国的在一起工作,在专业问题上交流不会有问题,因为大家用的是一样的,就象外伤性损伤,统一的是Trauma,写出来,说出来全都一样的,大家都明白。唯独我们非要用中医的名词来解释这些专业词,有几个教授考试时提醒我,中国学生在专业词汇上差的太多了,很难看出我们在国内学过五年医。我们的几个来自东欧或是非洲的同学得知我在国内已经学过五年医后都很奇怪,问我为什么不直接在德国做医生,我又能说什么?他们有的在国内也学过一段时间,来这边学过的课不成问题,而我们一样要从头学。不只是学医,学化学的(因为我学过化学),学药的,学生物的面临的都是同样的问题,我们开放了20多年了,可我们的教育真正与国际接轨了吗?我现在说句老实话,觉得惭愧,就这样学了五年也让人家给你折了两年一个国家考试?
我个人的感觉,还是专业词汇的问题,不过有很多知识点要强化,重点基本上都知道的。国内考试,老师基本把重点画出来了,拿回来自己背就行了,在这边,教授上的课绝对是重点,可是教授不讲的东西你也不敢不看,说不定下午上实验时,他就能冒出一句来。因为没有统一教材,所以有的知识点你还要看几本书。第5学期,一般病理学,药理毒理学,放射学,医学统计,医学诊断学+实验,要学医就要做好一天只睡6小时,一天到晚只看书的准备。在德国可没有考试课,考察课和选修课,少一个Schein也不让你考Staatexam,总之,好好学现在的专业课,为将来打基础。 |